社会创业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活化路径研究

2024-05-29 04:22王申
客联 2024年2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管理心理契约高校教师

摘 要:本文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深耕心理契约与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契合机理,厘析心理契约下民办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缺失的现实镜像,并搭建民办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整合性供给系统。

关键词:心理契约;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

一、研究背景

近年來,我国积极践行生产性保护策略,众多地区尝试以实践形式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其中,旅游业被证实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有效手段。首先,旅游业不仅搭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舞台,为其保护与传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同时,非遗资源的独特魅力可以转化为多元化的旅游项目,为地方旅游产业注入新鲜血液。然而,现实中的非遗旅游开发并非无瑕,部分模式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局限,对非遗文化的原生性构成威胁,对保护与传承构成严峻挑战。

鉴于传统旅游企业的商业运营模式在非遗旅游领域所显现的问题,探索适应的非遗旅游发展模式显得至关重要。这旨在确保非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社会创业,作为一种创新的社会解决方案,以其独特的商业策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它不仅推动非遗的创造转化,提升商业主体的市场竞争力,而且紧贴时代步伐,积极推动非遗的创新发展,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新的可能。

二、研究现状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国际研究界对文化遗产旅游的探索扩展到了非物质文化领域,尤其是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出台前后。初期的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性以及旅游者的动机上。转折点出现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一公约引发了全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是研究内容的丰富与深化。研究者开始深入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多元影响,如其经济价值、开发策略模式,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社区参与度也成为了核心议题。例如,Deepak等人(2003年)指出,旅游活动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可能模糊其本质,使得旅游者追求的“真实”体验可能只停留在旅程特定阶段;Gonzalez(2008年)则剖析了旅游开发如何与社区个体认同产生互动关系。

相比之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03年,过去的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学者们围绕如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入讨论,逐渐形成了一种保护与开发并举的理念。鉴于旅游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的重要性,国内学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视为重要研究领域,涉及的主题涵盖了开发主体的选择、路径设计、模式构建及其所带来的影响等多个层面。

(二)社会创业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际学界对社会创业兼顾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重追求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例如,Tracey等人通过对英国某企业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社会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涉及的机会识别、组织构建以及合法性的获取等多元行动策略。另一些研究者则侧重于探究社会创业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需求满足,如Battilana和Dorado(2010)通过跟踪两家组织的成长历程,强调了统一的组织身份在强化利益相关者认同价值中的关键作用。社会创业在减贫领域的贡献也不容忽视,Christian等人(2007)通过分析世界健康研究所、塞克姆食品和格莱珉银行等实例,深入探讨了社会创业在扶贫实践中的应用。

国内学者同样关注社会创业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在养老服务方面,邓汉慧等人(2015)强调社会创业能有效突破政府服务单一性的局限。关于养老服务的运营逻辑、介入路径及其挑战,有学者如吴宏洛(2011)、朱汉平和杨慧(2013)、董红亚(2013)及李静(2016)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而雷雨若(2017)则关注其发展难题。在扶贫领域,郑瑞强和王芳(2013)探讨了社会创业在中国减贫中的作用机制,区分了直接和间接途径,李健等人(2017)则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社会创业助力扶贫的创新模式。此外,还有学者探讨了社会创业在就业、教育、农业、医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个社会领域的潜力,尽管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有限(谢楠,2017;林爱菊和唐华,2017;王瑛,2018;黄兆信和李炎炎,2018;刘鲁浩等,2016;赖泽栋和杨建州,2012;叶敏,2015)。

总的来说,尽管在社会创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南,但两者深度结合的研究尚待深化。这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和独特的视角。

三、研究框架

(一)研究选题缘起(出发点)

社会创业作为一种独特的创新策略,旨在应对社会挑战或响应社会需求,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利用开辟了崭新途径。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造性转化,还能够与时俱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发展。本文以此为研究焦点,从社会创业的角度深入剖析两者间的相互作用,旨在探索如何更有效地通过旅游开发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理论探讨构成了本研究主题选择的根本动因和缘起。

(二)基础理论追寻(支撑点)

本文研究需要必要的基础理论准备,廓清研究框架。至少包括:(1)社会创业商业模式分析框架。鉴于社会创业商业模式缺乏统一的分析结构,本研究旨在融合企业的商业模式基本组成部分,找寻其与既有社会创业理论的共通之处,以建立一个适应研究情境的社会创业商业模式分析架构。价值主张、核心资源、关键运营活动和收益模式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商业模式关键要素。(2)社会创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契合机理。社会创业与传统的商业创业不同,它强调社会使命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推动旅游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通过传播和传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技艺,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体验,社会创业能够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创造社会效益,进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和谐共生。

(三)具体镜像透析(关注点)

该内容将研究视野聚焦于山东沿黄河非遗“两创”和文旅融合的具体语境,进行社会创业视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现实镜像分析。(1)对本课题所选择的案例研究方法作基本介绍;(2)针对选择案例企业为研究对象的依据、案例数据来源等内容进行说明;(3)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从各种渠道收集的数据进行编码处理和分析;(4)针对所获取的各种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并验证先前所提出的社会创业商业模式框架。

(四)应用策略探索(落脚点)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活化路径。(1)明确双重价值使命,寻找平衡经营策略。秉持发掘与保护并重的观念,深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文化内涵,塑造与众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以提升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经济效益;(2)明确创新的重要性,注重多元化社会网络的构建。强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多样化的应用,积极推进相关衍生品的创新与研发,塑造独特的品牌标识,构建和扩展能获取多元资源的社会网络,优化与各合作方的协作体系。(3)发挥政府作用,培养传承人才。强化人才引进和培育的政策扶持,助企获取丰富人力资源,培育新一代传承者,从而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力度。

参考文献:

[1] 漆亚莉. 社会企业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探讨[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28(01).

[2] 林海,黎友焕.社会创业组织商业模式核心要素构成的跨案例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02).

[3] 夏芳.社会创业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实现路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王申,男,汉族,硕士研究生,经济师,国家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研究领域:生涯规划与文化产业。

课题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现代文化旅游研究课题(SWL2023004)、山东省艺术教育专项课题(L2022Y10170230)、山东现代学院2022年校级课题(XD202205A)成果。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管理心理契约高校教师
心理契约破裂与酒店员工离职意向的相关研究
嵌入心理契约的馆员知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
论人力资源规划在公司中的作用
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学生班委干部管理及培养研究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基于职业锚的大学生村官职业定位管理研究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延迟满足概述
职业生涯模型、测量及相关研究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