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视域下的视听课教学探究

2024-05-24 13:45黄珊珊
高考·上 2024年4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角色教学设计

黄珊珊

摘 要:在高中英语视听课上,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文章以一节视听课的活动设计为例,探析了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以期更高效地开展视听教学活动,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视听课教学;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学设计;教师角色

一、存在的问题

高中英语新课标中增加了“看”的技能要求,通常指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理解意义的技能,使学生理解语篇所传递的信息、观点、情感和态度,并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通过口头和书面等形式创造新的语篇[1]。北师大版新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视频内容(Viewing Workshop),旨在帮助学生培养视听表达能力,提升学习效果。然而,许多教师未能设计出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大多数练习都只停留在获取感知注意、整合知识等表面技能的训练上,缺乏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的活动,缺少了从不同角度对单元主题进行认知,没有为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创设机会,不利于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二、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应该是语言技巧、文化认知、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技巧。为了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倡导英语学习活动观,即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依托各种语篇,将语言知识学习、文化内涵理解、语言技能发展和学习策略运用融合在学习理解、实践应用、迁移创新等相互关联的语言与思维活动中,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2]。英语学习活动观连接英语课程内容与目标,也并非某种固定的活动模式,是基于对学情的把握和对语篇的解读,灵活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基于语篇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3]。

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视听教学实践

基于上述情况,笔者通过北师大版(2019)的“Unit3 Celebration Viewing Workshop”一课,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在高中英语课堂上进行视听教学。

(一)文本解读

单元话题是庆祝Celebration,本课以视听的多模态说明文语篇形式介绍庆祝活动的具体方式之一剪纸的历史、象征意义、主要用途及主要类型,剖析其中寓意及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并深入浅出地展示中国剪纸艺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旨在培养学生的视听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设计思路

基于整体单元大观念,本节课作为子观念“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中的一部分,衔接Lesson1 Spring Festival,Tom在中国过春节看到剪纸“福”创设新情境:Tom对此感兴趣,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剪纸以及选择合适的剪纸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家人。从期待学生学会“向Tom介绍剪纸以及根据寓意选择合适剪纸”这一主线出发,进行逆向设计,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教学活动。

(三)教学环节

1.学习理解类活动助力学生理解视听文本的主要信息

学习理解类活动主要包括感知与注意、获取与梳理、概括与整合等基于语篇的学习活动[4]。

任务(1)感知与注意

播放学生制作剪纸“鸳鸯戏水”视频,导入主题,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谈论常见的剪纸及其表达意义。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回顾第一课Tom 在中国过春节看到剪纸的内容,创设新情境,以向Tom介绍剪纸及根据寓意选择合适剪纸这一主线明确本课学习要点和任务,以终为始,确定预期结果,从期望学生“学会介绍”开始设计,通过教学环节获得必备知识和技能来达成学习目标。

任务(2)获取与梳理描述有关剪纸的一般性信息

学生对新课型“视听”并不熟悉,呈现“视听”策略,引导学生基于已知预测并运用速记方式记录和整合信息,唤起学生对视听材料的期待;通过视听检验预测,加深对视听材料的理解,获取和梳理有关剪纸的一般性信息。

任务(3)提取与概括描述剪纸的具体信息

分段进行视听练习。观看视频片段1并以问题为抓手,提取关于剪纸艺术的历史、象征意义、功用等信息及其相应的语言表达;观看视频片段2,匹配剪纸图片与意义的文字介绍,了解不同剪纸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学生在视听中感受新知,获取关键信息的同时也关注语言表达,有利于学生为输出任务做语言上的准备。同时,教师根据学生视听反馈,及时评估检验学生视听成效。

2.应用实践类活动助力学生内化应用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

应用实践类活动主要包括描述与阐释、分析与判断、内化与运用等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5]。

任务(4)内化与应用

引导学生进行片段视听,针对性地提取介绍单张剪纸的语言表达,运用“抽盲盒”活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在具体实践活动中逐步实现对新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应用,为语言输出做准备。教师评价学生内化与应用情况,适时调整,为后续输出活动做铺垫。

任务(5)总结与归纳

引导学生观看整个视频,小组合作归纳总结剪纸的具体信息及语言表达,用思维导图呈现信息所得,并进行成果分享。思维导图构建结构化知识,拓展思维深度的同时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实现学习目标——学会如何介绍剪纸。

3.迁移创新类活动助力学生将目标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

迁移创新类活动主要包括推理与论证、批判与评价、想象与创造等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

任务(6)迁移与创新

创设新情境,小组成员根据剪纸不同文化内涵,为不同人如过生日的爷爷、乔迁新居的叔叔等选择合适的剪纸作为礼物并阐述理由。学生将语言和文化知识运用于新情境,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实现迁移创新。本活动既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给学生提供了用英语做事,展现自我的舞台,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任务(7)批判与思考

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剪纸艺术以及如何用切实可行的措施让剪纸艺术跟上时代潮流。本活动探究主题意义,实现深度学习,锻炼思维的逻辑性和批判性,着重培养思维品质,提供平台让学生学会表达观点和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达成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任务(8)产出与评价

学生运用所学内容结构、语言表达等输入性信息,以书信形式向Tom介绍剪纸并提供建议,根据评价量表自评和互评内容的合理性、语言的准确性和结构的逻辑性。本活动既检测学生语言输出及能力提升效果,也呼应教学主线设计,指向整体单元大观念,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提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让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生更愿意迁移运用知识以期有所创新。

四、教学反思

上述教学设计避免脱离单元主题和碎片化的呈现,基于单元整体教学大观念和子观念,承接Lesson1的教学内容,从期望学生“学会介绍剪纸和理解剪纸意义,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出发,逆向设计“何以学会”过程,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高效地开展视听教学活动。因此,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教师扮演好以下几个重要角色,能更有效整合视听教学,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一)“走进去,站出来”的解读者

每个课时目标的设定都要为达成单元整体目标服务,因此,教师要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就只有走进教材,深挖语篇,才能站在更高更好的位置,统揽全局,明晰语篇在整体单元教学中的位置与作用,正确认识各個语篇、课时与单元主题大观念的关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重组单元内容,制定目标,梳理并概括与主题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设计行之有效的课时教学和评价活动。因此,教师需要成为文本的深度解读者,从宏观处把握需要学生理解的核心价值和观念,于微观处探寻可实现路径,充分搭建各种桥梁,助力学生将知识和技能迁移运用到新情境,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二)“逆向思维,以终为始”的思考者

教师不是简单地根据要讲的内容或是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思考教学目标,而是以“终”为始,从学习结果开始逆向思考,教师从输出端开始思考教学,即从预期结果开始思考教学,使教学活动与学习目标保持高度一致。教师基于单元主题意义,思考语篇或课时教学预期达成目标——学会介绍剪纸和理解运用剪纸的文化涵义,以此为起点,思考如何检验学生是否已了解预期结果,即设计评价标准——“写信给Tom介绍中国剪纸以及选择合适的剪纸礼物”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结果,最后再思考如何有效开展学习体验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获得预期结果。教师不是从自己擅长的教法开始思考教学,而是逆向思考,体现教学设计的整体性、导向性,使教、学、评在持续的良性互动中最大限度地达成目标,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确保教师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逻辑性和连贯性。

(三)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践行者

在头脑中有了清晰明确的结果和对结果的检验方式后,教师从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为学生设计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与预期结果,设计学习理解类、应用实践类以及迁移创新类的不同层次的活动,每种层次的活动突出相应的侧重点,搭建充足的脚手架,步步推进,引导学生加深对目标语言的理解与内化,提升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

在学习理解环节,教师首先应创设与主题语境和预期目标密切相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欲望,围绕达成预期教学目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多种活动方式如提问、图文信息匹配、思维导图、“抽盲盒”、选礼物,更好地帮助学生感知理解获取新知,同时搭建充足的语言支架,在输入和输出之间架起桥梁,为学生的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铺垫,学生才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在情境中进行巩固加强,内化运用,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创造性地解决陌生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活动开展的引导者

在视听课中,教师不应是信息提供的主导者,而是活动开展的引导者。教师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并及时给予指导与帮助,将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多开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贯穿于整堂课,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师基于活动观设计活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需求,关注学生学习体验,引导学生调动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活动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在学会如何介绍剪纸过程中内化文本信息,深入理解文本含义;在讨论剪纸艺术保护和传承以及选择合适剪纸礼物等相对真实的语境中,运用所学进行小组探究、思维和表达,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发展水平。

(五)协同学生成为高效的评价者

教学评价应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在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既包括多途径收集信息的过程,也包括针对教学实践的各类反馈信息。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融入多层次的持续性评价活动,监控和反馈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教与学的效果,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教师密切关注课堂,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形式多样的评价活动,如:问答检测、图文匹配监控和评估学生信息提取状况;思维导图反馈学生文本结构和信息整合能力;抽盲盒活动、选礼物环节监控和评价学生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迁移运用,及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点评以及提供指导与帮助,并根据反馈实时调整课堂节奏。同时,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和教师一样同为评价的主体,因此,除了师生评价,设计合理的自评表和互评表,引导学生根据所给量表积极开展自评、互评活动,有助于学生发现和分析学习中的具体问题,适时反思学习效果,提升自我监控能力,也提升学生交际能力、表达能力与批判性思维,从而促进核心素养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更有效地进行视听教学,教师需要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设计行之有效的活动,并扮演好文本解读者、设计思考者、活动观践行者、活动引导者和高效评价者的多重身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5(16):6-7.

[3]格兰特·威金斯、杰伊·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4]王蔷,李亮.推动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意义、理论与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5):114-120.

[5]龚莎.学习活动观视角下英语听说整合教学设计[J].基础教育课程,2021(22):51-57.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角色教学设计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和创新高中英语课堂活动
例谈高中英语课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