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要素与高中数学融合策略探究

2024-05-24 13:45杜留盅
高考·上 2024年4期
关键词:教学融合策略探究高中数学

杜留盅

摘 要:德育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要求,也是五育并举推动学生综合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数学学科的要素,从德育的构建与渗透出发探究优化教学,形成高效教学体系。一般而言,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可以从数学故事引入、品质教学渗透、合理评价导向做出调整,借助三方面的合理调整与渗透,德育便可以在数学教学中得到凸显,学生的发展也可以得到保障。本文对德育要素与高中数学融合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德育;高中数学;教学融合;策略探究

德育是教学的一大要素,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教育部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一任务指向我国教育的根本需求,关注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一重要教學支点。为践行德育的培养,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提供方法,数学教师需要联系数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升教学综合效益。从教学构成来看,数学学科倾向于学生的学法分析与实践探究,涉及一些数学故事和数学家事迹,这可以作为教师展现德育的切入点。同时,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一些方法和习惯的形成也可以推动学生德育的发展,教师也要予以关注。除此之外,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其承担了师生交互的功能,这对学生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也要将评价中德育要素的开发渗透重视起来,并做出针对性调整[1]。

一、立足数学知识,引入德育素材

德育素材的引入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可以帮助教师立足现有教学资源,形成高效的德育体系,推动学生的有效发展。在当前,为了实现德育素材的合理开发,教师需要对数学教学内容做出分析,依托现阶段教学的内容开发整理相关的数学材料,形成数学故事和人物事迹,再选择合理的方式做出展示,推动学生的研究与

感悟。

(一)结合数学故事,探索相关道理

数学故事的整合与渗透可以帮助学生在探究分析中掌握做人的道理,实现其品格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为进行德育渗透,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数学教学内容做出数学故事的开发研究,从学生的发展入手探索并整理相应的故事内容,进而选择合理的展示途径,构建数学故事的演示方式。在现阶段,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或电子白板来进行数学故事的展示,在展示中,教师要结合选用的数学故事构成,选择合理的支点进行展现,帮助学生感悟数学故事中渗透出的道理。

如:在“椭圆”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借助数学故事的展现来引导学生感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通过基本研究可发现,椭圆对于数学研究而言是一个非常久远的话题,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对椭圆进行研究,而在当时,人们并非使用标准方程来描述椭圆。在明确这一内容后,教师可以做出椭圆研究的数学故事开发。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倍立方体”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椭圆的历史是一个跨越千年的,关于如何追寻希腊神谕提出的问题,进而解开太阳系的秘密,并最终帮助启动科学革命的漫长故事。其中,教师可以阐述神谕的内容“制作一个体积为原来两倍的方形祭坛”,并展示当时人研究的方法与产生的结论。教师可以围绕“当时的古希腊数学家在探究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时意外促使了圆锥曲线的诞生”这一论据,引导学生感悟研究中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很多时候,发现源于偶然,但只有实际去探究,才可以将偶然转变为可以把握的发现与道理。

(二)导入相关人物,落实榜样教学

人物传记的展现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数学家的一生,并从数学家的人生经历和研究过程中认识其具有的珍贵品格。在学生了解了相关的内容后,教师便可以借助提问或阐述的方式引领学生思索数学家的品格与人格魅力,并鼓励学生将数学家作为自己的人生榜样,让学生以其为目标,规范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让自身可以成为更加优秀的人。

如:在进行“椭圆”相关知识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上文所展示的“一倍立方体”故事中出现的古希腊数学家柏拉图的故事做出展示,展现其具有的高贵品质,并让学生加以学习与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谈话及柏拉图与朋友和椅子的故事,让学生在一个个小故事中感受柏拉图的处事方式,分析其具有的品德,进而让学生思索其魅力所在。由于榜样与偶像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不同学生心仪的榜样也不同,因此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牛顿、高斯、爱因斯坦、陈景润等知名数学家的事迹,让学生分析这些数学家的品质,并让其选择一位作为自己的榜样。

二、结合学习方法,培养良好品质

良好品质的培养也是德育渗透的重要一环,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并培养良好的品质,教师需要结合高中阶段学生应具有的品质做出分析,并思索结合教学实际,推动学生意志力品质发展的有效途径。一般而言,合作能力、毅力、自律能力是高中学生应具备的三项突出能力。其中合作能力与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与知识探究有着重要的联系,其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毅力则是学生应具有的坚韧不拔的学习品质,“学如逆水行舟”,学生有毅力,才可以在学习中刻苦向前,走向梦想的彼岸;自律能力则是很多学生缺乏的一项能力,在当今世界,诱惑很多,只有可以严于律己的人才可以无视外物的干扰,奋发向前。落实到实际中,教师应联系具体的能力培养,形成具体的学习方式和要求,以此推动学生的发展[2]。

(一)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友善品质

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模式,在这一学习模式中,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主要的教学方法。相较于其他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互帮互助,学生需要彼此配合,彼此协助。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但可以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心理,还可以获得团队协作能力与综合探究能力的提升。为了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师要关注学生小组的架构,选择合理的要素来搭建同组异质的学生小组,为其小组竞争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在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开展和谐教育,让学生正视彼此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友善品质,让学生明白对手并非仇敌[3]。

如:在“双曲线”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围绕本课知识的教学开展合作学习,搭配针对性要求的提出,引领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以此实现学生友善品质的培养,发展学生的协作能力。在其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完成学生小组的构建,确保小组内的学生的发展处于合理的阈值,并可以较好地适配小组学习的需求。在学习中,教师可以围绕“双曲线的图像”“双曲线的定义”等布置一些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协作完成。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汇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实现组内的和谐。在学习完成后的小组间比拼中,教师则可以围绕竞争、比赛与友谊做出解释,让学生正视竞争关系,发展学生的相关品质。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在推动学生学习的同时发展其品格和能力。

(二)重视挫折教育,养成坚定意志

毅力是学生必要培养的一项能力,但在现实中,有很多学生却缺少刻苦学习的毅力。究其缘由,缺少挫折经历是很多学生意志不坚定、毅力薄弱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当前,相关研究表明,合理的挫折教育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正视困境,让学生形成坚定的学习意志,这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人生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为了设计并开展挫折教育,数学教师可以围绕数学难题、环境难题来做出设计,为学生提供人为的困境,干预学生的学习与发展[4]。

如:在教学实际中,为渗透挫折教育,教师便可以从数学难题、环境难题出发来布置相应的学习环境和内容,引领学生进行体悟。在数学难题上,针对学生存在的焦躁心理,教师可以在练习题中加入一些难度较大的高考真题,让学生感受这一类难题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并用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消除学生的焦躁情绪。同时,教师也要用语言做出引导,让学生明白耐心的重要性,让学生的意志可以得到发展。针对环境难题,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干扰因素来锻炼学生。其中,教师可以布置无尺规绘图、无草纸心算等一系列难题,让学生尝试着挑战自己,并尝试着探寻新的解决方案。在学生产生气馁情绪时,教师也需要给予语言鼓励和关怀,让学生重拾信心。如此一来,经历学习探索的过程,学生的意志就可以变得愈发坚定。

(三)布置长期任务,培养自律能力

自律能力是一种可贵的能力,自律的人可以忽视外界的干扰,专心致志地从事自己的工作。对于学生而言,自律能力可以让其按照既定的学习任务专心学习,提高学习的综合效率。为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自律出发形成要求。因为自律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形成要求和任务时,教师要放宽时间线,从学生出发形成周期性的学生任务,以此实现学生自律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如: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入手,联系数学学习的开展为学生布置一个长期的任务,培养其自律能力。其中,为规范学生的生活,教师可以做学生作息习惯的调研,并在学校的校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为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从实际来看,这一设置在学生的寒暑假尤为重要,在寒暑假学生也可以遵循作息规律,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在数学学习上,教师可以通过限制数学作业完成时间与每天一道数学题的任务,让学生将每日数学学习作为一个长期的任务来看待,以此实现严格自律。在初期,由于学生自身存在惰性,其很难坚持下去,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实际做好检查工作,用强制措施让学生形成初步的习惯。在习题的选择上,教师也要严格根据教学进度,选定合适的课程内容,整理相应的习题引导学生做出探究,完成相应的习题练习。

三、变革评价方法,引导正确反思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评价的实施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德育角度来看,在评价方法中渗透德育要素,可以更好地考查学生的品德发展,关注学生的德育情况。为增强评价的效益,实现德育的渗透,教师可以从评价指标的拓展出发,在评价中引出德育因素,增强评价的指向性和有效性,也可以从家校共育出发,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长加入评价体系中,以家长为主体实施评价,对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增强评价的德育指向效果。

(一)引入德育要素,丰富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的扩充可以拓展评价的广度,增强评价的综合效益。为实现德育教学的渗透,教师同样可以做出调整,在评价中渗透德育。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德育要素的引入,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做出调整,想办法丰富评价的指标,用学生的品德能力作为方向标生成针对性的评价要素。在完成评价要素的整理后,为形成评价主体,教师还要结合具体的学生德育构成来形成评价量表,用评价量表来完善与规范评价的实施,增强评价的综合效益。

如:在“导数的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在实施评价时就需要结合教学的内容做出拓展,围绕学生德育来丰富教学评价的指标,用评价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在实际中,教师在设计基础评价的基础上,可以将学生品德能力作为评价标准实施评价。一般而言,增添评价标准可以设计为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友善品质、坚定意志与学习毅力、自律能力三个部分。在评价中,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给出针对性的评价。其中,针对合作能力与友善品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状况和各个小组的表现,做出针对性的评定;针对坚定意志与学习毅力,教师则可以采取一些小测验,并融合学生课堂学习观察来做出评判;针对自律能力,教师需要综合学生的表现做出评判,指出学生在自律上存在的不足,并给出相应的意见。

(二)落实家校共育,丰富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的丰富化也是优化评价的一个有效方向。在当前,为实现德育的有效渗透,教师应关注评价主体的丰富,从家庭教育作用的发挥出发做出评价的调整。在过去,评价主要面向学生的课堂表现,忽视了学生在家中的表现,而德育面向的应是学生的综合表现,绝非学生的片面显现,因此在评价的优化中,应将学生在家中的表现也纳入评价的考核要点中做出设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学校教育的引领作用,采用电联的方式与家长取得联系,用合理的方式引领家长对学生的综合表现做出评价,并从家长给出的反馈来定性学生的综合发展,实现品德评价的有效实施[5]。

如:在“导数的概念”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综合家校共育来做出评价主体的拓展,将家长纳入评价体系中。在其中,教师可以通过电联或微信联系的方式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围绕当前导数教学的内容做出简要介绍,并展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与综合品德发展情况。而后教师可以为家长展示家庭评价的重要性,并为家长提供评价的量表和标准,让家长明白评价的方式和意义。如此一来,家长便可以根据学生在家中的实际表现来做出评价,以此配合教师评价的实施,形成面向学生品德发展的综合评价体系,增强德育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实现学科教学中德育要素的融合渗透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高中数学教师需要认识到德育教学渗透的价值,并联系数学学科的特点,选择合理的切入点进行教学调整,借助教学策略的革新优化提升教学的整体效益,达成教学的有效塑造。在实际的教学设置中,教师可以从德育素材引入、学习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改革三个层面做出数学教学设计的调整,实现德育要素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融合,达成教学的有效变革与构建。

参考文献

[1]谭光友.挖掘学科资源 渗透数学德育[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22(12):74-76.

[2]郭芳.德育在高中数学课堂上的有效渗透[J].数理天地(高中版),2022(3):53-55.

[3]江启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J].吉林教育,2022(1):49-50.

[4]吕欣.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的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3):107-109.

[5]郭红艳.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课堂渗透德育的途径[J].吉林教育,2021(25):16.

猜你喜欢
教学融合策略探究高中数学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对英语课堂实效性的反思与探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初探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