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延安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实践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

2024-05-24 17:34邹腊敏廖嘉豪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延安时期统一战线中国式现代化

邹腊敏 廖嘉豪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37年国民党中央考察团延安考察相关资料整理与研究”(19XDJ006);空军工程大学“红色延安十三年”专项政治理论教研创新计划教员项目“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光辉历程及基本经验”。

[作者简介]邹腊敏,延安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716000;廖嘉豪,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716000。

[摘 要]延安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历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三三制”政权的试点和推广、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以及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巩固和扩大六个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新时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仍然需要在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中寻找力量,在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中明确方法,在民主规范和共同体意识的完善中夯实基础,在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实践中增强信心。过去,党依靠统一战线凝心聚力,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未来,党也必将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依靠统一战线凝聚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延安时期;统一战线;中国式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71(2024)02-0057-0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1]70复兴道路上,团结奋斗是关键,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实践经验,发挥统一战线在民族复兴中的聚力作用。

一、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形成的背景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国际方面,面对世界法西斯主义的侵略行为,共产国际适时转变战略策略,纠正“左”倾关门主义倾向,要求各国共产党把建立最广泛的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作为基本策略。在国内方面,党准确判断形势,不失时机地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一) 国际背景

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通过不断地对外军事扩张,逐步变成了一个军国主义国家。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日本积极向外扩张,其1927年制定的《对华政策纲要》更是把目标对准了中国,企图通过政治阴谋和暴力侵略,将“满蒙”从中国的领土中剥离出去,进而逐步实现其吞并整个中国的目的。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受到猛烈冲击的日本进一步图谋通过发动侵华战争实现缓和其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目的。加之日本在“东方会议”上提出的“南进”策略,让英美进一步窥探到其独占中国为其殖民地的野心,这一点反映在政治上就是英美对于国民党统治集团的支持,通过实现对日本的反击,以维护其在华利益。

在法西斯恐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1935年7月25日至8月20日,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大会的一项重要决议就是建立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会议强调,“全國规模或者国际规模的无产阶级统一战线,是一种强大的武器,它不仅能使工人阶级进行有效的自卫,而且能使工人阶级对法西斯、对阶级敌人进行胜利的反击”[2]383。其中,会议通过的《法西斯的进攻和共产国际在争取工人阶级统一、反对法西斯的斗争中的任务》中明确提出“在殖民地与半殖民地国家,共产党人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人民反帝阵线”[2]449的要求,为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发起全民族的抗战提供了政策和策略等方面的指导。

(二) 国内背景

“华北事变后,民族危机加深,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进一步凸显,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高涨。”[3]683为顺应革命发展形势,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草拟了《中国苏维埃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下称《八一宣言》),痛斥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号召全国各党、各派、各界在亡国灭种大祸迫在眉睫之时,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政治路线作为党的基本纲领在某一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对于党的斗争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迫切的党的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而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问题的解决则是延安时期党的重要任务”[4]88。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根据形势变化而适当调整了党的政策和策略,其指导思想与遵义会议前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截然不同。中共中央的这些调整和改变,为党在瓦窑堡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实现政治路线的转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35年12月7日至25日的瓦窑堡会议根据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讨论并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并号召全党及其干部为坚决执行党的策略路线而斗争。党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形势下,能够准确贯彻共产国际七大精神和《八一宣言》的策略方针,不失时机地在瓦窑堡会议上制定正确的策略和政策,这不仅标志着党自身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已经成熟起来,同时也为初步实现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革命战争的转变,开创了新局面。

二、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战线凝聚力量的实践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倡导建立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向前发展,其具体实践包括:面对日寇的侵略,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联合东北军和西北军建立西北地区“三位一体”大联合;随着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更加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各抗日根据地探索协商民主模式,争取抗战走向胜利;伴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转折,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深化民主政治实践,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提出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解放战争时期,为了进一步推进革命形势,迎接中国革命高潮,中国共产党联合各民主党派,提出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以争取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

(一)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实现西北地区“三位一体”的联合局面

自瓦窑堡会议以后,中共中央准确分析形势,在统战工作中采取上下层相结合的策略,改善了东北军与西北军之间的关系,结成了在“逼蒋抗日”方针指导下的战略联盟,形成了西北地区“三位一体”的联合局面。

1935年5、6月间,张学良受命将东北军开往西北“剿共”。然而,9月中旬,东北军在陕北连遭败绩,损失惨重,加之国民党政府对东北军的冷漠态度,使张学良认识到“剿共”之路行不通,必须另找出路。中国共产党及时抓住这个有利时机,考虑到张学良的爱国思想和东北军将士对内战的厌恶,积极采取上下层相结合的统战策略,争取东北军联共抗日。

1936年1月25日,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领导人以公开信形式发表《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号召东北军和红军团结起来。1936年4月9日,应张学良的要求,周恩来于肤施(延安)桥儿沟教堂与其举行秘密会谈。在坦诚交换意见后,张学良表示接受中共关于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政治主张。同时,在对待蒋介石的问题上,张学良认为其尚有民族情绪,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在慎重地考虑张学良的意见后,决定把“反蒋抗日”的方针改为“逼蒋抗日”。这一策略上的转变,不仅团结了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广大官兵,而且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1935年10月,中共就有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和杨虎城有过会谈。12月,中共中央派汪锋携毛泽东给杨虎城等的亲笔信到西安会谈,杨虎城表示同意毛泽东在信中提出的西北大联合、共同抗日主张。后经中国共产党接续努力,在1936年3、4月间,分别与东北军和西北军建立统战关系。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中央关于逼蒋抗日的指示》,正式提出“逼蒋抗日”的方针。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之间以及东北军与西北军之间都在这一共同方针下秘密结成联盟,标志着“三位一体”西北大联合格局的初步确立。至此,西北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以下简称“西北统一战线”)。

西北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形成,一方面基于两军将士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对于形势的准确判断以及对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施在其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共产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在西北统一战线中发挥主导作用,推动东北军和西北军积极从事抗战的宣传和准备工作,以实现联合更多抗日力量的目的。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张学良、杨虎城还联合创办“王曲军官训练团”,致力于训练连长以上、团长以下的军官[5]183,为抗战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 坚持党的独立自主原则,巩固发展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逼蒋抗日”,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二人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及其随行人员,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从抗战全局出发,力求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以西北抗日统一战线推动全国抗日统一战线。17日应张学良、杨虎城的邀请,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前往西安共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大计。周恩来站在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高度向张学良阐明了力争说服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重要意义之后,进一步坚定了张学良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心。同时,周恩来等还在西安广泛接触东北军、西北军的广大官兵,宣传中共团结抗日的方针政策,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最后形成奠定了广泛群众基础。

随后,在1937年2月10日发表的《中共中央给中国国民党三中全会电》中,中共提出五项要求①并强调如果国民党将上述五项要求定为国策,中国共产党愿意做出合理妥协。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做出重大让步。一方面,这种让步是必要的,因为只有适当让步,才能消除国内两个政权的对立,才有可能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力量打击日本侵略者;另一方面,这种让步一定是原则之上的让步,即中共做出四项保证②的前提是国民党一方承认五项要求并将其定为国策,并且在红军中必须强调中共的领导,在国共两党关系上必须坚持党的独立自主原则。

在全国抗日形势的推动下,在中国共产党的督促下,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9月22日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了《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毛泽东强调其形成的重大意义就在于,“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性的作用”[6]364。

自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以来,党内一度存在右倾错误,具体表现为在统一战线中放弃领导权的争夺,对国民党无原则迁就等。为了克服这一错误倾向,统一全党思想,确定党在新阶段的基本方针任务,中共中央于1938年9月至11月在延安召开了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议指出,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于统一战线的领导权是根本,在此基础上必须处理好独立和统一、原则和让步的关系。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共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让步,但是必须注意“在特区和红军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保持,在国共两党关系上共产党的独立性和批评自由的保持,这就是让步限度,超过这种限度是不允许的”[7]539。决不能为了统一而丢失了独立,也决不允许无原则地让步,否则是不能引导抗战走向胜利的。

(三) 探索民主政权模式,“三三制”政权的试点与推广

为了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进一步巩固党在根据地的群众基础,团结主张抗日的阶级和阶层,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党开始探索协商民主的模式,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民主政权。

1940年3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指示,第一次提出政权建设中的“三三制”原则,即“在政府的人员分配上,应该是: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8]61。“三三制”政权中,将三分之二的位置留給党外人员,其目的就是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孤立国民党顽固派,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在贯彻执行“三三制”原则时,必须抓住这三分之一的“关键少数”,“为此,必须使占三分之一的共产党员在质量上具有优越的条件。有了这个条件,就可以保证党的领导权,不必有更多的人数”[8]61。在这种情况下,这三分之一的“关键少数”就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去影响其余三分之二的广大的中间派和小资产阶级,使他们不再把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看成与自己无关的,这对于扩大中共的影响力,加强党的领导是极为有利的。同时,正是因为有了这三分之二的存在,能够起到对三分之一共产党员的监督,从而使得协商民主的效率更高、民主气氛更浓厚。

自“三三制”原则提出以后,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就开始建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三三制”政权。“三三制”政权在绥德分区试行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增强抗战力量,提高议事效率,绥德警备区创新提出了在分区参议会未正式选出工作人员前,可以先行召开临时参议会,成立一个临时性的过渡的民意机关代行职责。事实表明,成立各级民意机关和行政机关,提高了议事效率,贯彻了民主协商模式提出的初衷。局部试点的成功,证明了“三三制”政权不仅适用于政权的上层机关和议会,也适用于乡村政权和各种行政机关。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公开发表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进一步使乡村“三三制”政权建设的实践走向深入。这期间,产生了为保障广大农民参与选举的、适应边区特点的选举方式,如背箱法、投豆法、举手法等,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感,营造了边区和谐的民主政治氛围。

(四) 深化民主政治实践,提出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重大转折,日本帝国主义的处境极为不利。中国共产党制止了国民党顽固派发起的第三次反共高潮,随着敌后战场开始的局部反攻,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范围不断扩大。争取抗战胜利,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呼声日趋强烈。

1944年夏秋之际,国民党正面战场豫湘桂战役连遭惨败,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广大人民纷纷要求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中国共产党认为目前向国民党和国内外提出改组国民政府主张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决定公开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口号。9月15日,林伯渠代表共产党在参政会上就4月以来的国共两党的谈判作了详细的报告。在报告的最后部分,林伯渠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挽救危局准备反攻的急救办法——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0月10日,周恩来作了题为《如何解决》的演讲,进一步阐明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步骤和方法,他指出,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一致,“联合政府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上的最高形式”[9]190。

民主联合政府口号的提出,极大地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民主抗日热情,各界民主进步力量在联合政府的口号下积聚起来。1944年12月4日至19日,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全体大会在延安召开。12月15日,毛泽东在会上作了《一九四五年的任务》的报告,呼吁全国人民联合起来,大声疾呼,要求国民党当局改变现行政策,以便迅速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这次大会不仅促进了边区的民主建设,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抗日运动。

中共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要求深化民主政治实践,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一个包括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同盟和无党派人士的民主联合政府,这不但符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而且更有利于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同时,这一策略方针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也是完全一致的,即“联合政府就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上的最高形式”[10]582。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争取中国的光明前途的目标,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尽可能迅速地在延安召开中国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促使全国人民的团结和联合政府的成立”[11]496。

(五) 迎接中国革命新高潮,巩固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成为中国全面内战爆发的起点”[12]1092。中国共产党采取了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以自卫战争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蒋介石被迫改为重点进攻。为了推进革命形势,使之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新的革命高潮,中共中央于1947年2月1日在延安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这次革命高潮的动力“是两条战线,就是解放区和蒋管区的人民运动,而以解放区为主。解放区的胜利越大,高潮就来得越快”[13]220。由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政策和加强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政策,中国各阶级的人民必须联合起来组成统一战线,“这里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在内。这是一个极其广泛的全民族的统一战线”[14]1213。全民族统一战线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形成。

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陜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十二月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14]1257在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方针与政策的指导下,随着解放战争的迅速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以巩固和扩大,进而加快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继1948年1月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走上与中国共产党全面合作的光明大道之后,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九三学社、中国致公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等,也明确表示要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和政策。至此,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历史车轮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实践经验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启示

延安时期,党在民族危机加深、国内矛盾尖锐、政治路线转变的背景之下,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发扬斗争精神,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的基础上,建立统一战线以凝聚各方力量,通过“三三制”政权的试点和推广,深化民主政治实践,提出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巩固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争取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力量源泉。延安十三年,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局部执政经验,突出表现在以统一战线凝聚各方力量,争取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15]263新时代新征程上,党仍然要运用好统一战线这个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强国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一) 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明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力量和保证

延安时期是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在政治上日益走向成熟的时期。在统一战线的实践中,中共逐步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和人民心目中的领导核心,即“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12]809。当代中国,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利益,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以更好地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明确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及重大原则,明确党的初心使命。

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第一,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要确保党对统战工作全面领导。”[15]269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之所以能够探索出兴党兴国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根本在于党的领导,关键在于党的初心使命的引领,动力在于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汇聚起来的磅礴力量。第二,党的领导是统战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则,在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画出最大同心圆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必须固守圆心,坚持求同存异,发扬优良传统,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心圆越画越大。

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才能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事业,人民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前进道路上,必须时刻牢记“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16]579。只有尊重人民主体性,才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第二,明确把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和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15]11成为时代宣言。

(二) 统筹原则性和灵活性,明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式和方法

延安时期,原则性在党的统一战线中表现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实现民族解放,其灵活性表现在结成统一战线的过程中要坚持求同存异,一切次要矛盾都要服从争取民族解放这个主要矛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好原则性和灵活性的关系,善于把方针政策的原则性和对策举措的灵活性结合起来,既站稳政治立场、坚守政治底线,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工作方式方法。”[15]270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原则性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一切爱国者,在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其灵活性则表现为要在爱国统一战线中尊重各党派、各民族的利益,一切灵活性都是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这个原则性。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要遵循方针政策的原则性。第一,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各民主党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激荡演进,给统一战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一方面,我们必须自觉将爱国统一战线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用爱国统一战线为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是中国人民,但是也离不开世界各国人民的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社会主义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治主张,本身就内含着国际统一战线的思想,其从外部为中国式现代化凝聚着各方力量。第二,坚持原则性就是承认共同性。新时代,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们还必须通过统一战线处理好各民族之间共同性的问题。伟大复兴离不开任何一个民族的努力,我们要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各民族之间的认同感,增进共同性,让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伟大复兴进程中凝聚成更强大的命运共同体。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要注重对策举措的灵活性。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各党派、各民族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结成统一战线,证明我们存在广泛的政治共识。但是,在此基础上,我们也必须尊重各党派、各民族的差异性,正确把握共同体和个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既要引导各党派、各民族积极维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整体利益,也要注意在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协调好各党派、各民族的自身利益,求同存异,凝聚人心,让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要通过发展协商民主体现统一战线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实现民主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不能拘泥于刻板的模式,更不能说只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评判标准。”[17]176协商民主之所以能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就是因为做到了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党派、各民族的优势,践行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这一人民民主的真谛[17]176,实现了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和协商民主的有机结合,发挥了各党派、各民族和各领域建言资政、凝聚共识的磅礴伟力。

(三) 增強民主规范和共同体意识,明确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形式和基础

延安时期,军事上的国防准备是抗击日寇入侵的必需条件,“而争取政治上的民主自由,则为保证抗战胜利的中心一环”[6]256。一方面,要凝聚各方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推进现代化进程,政治体制上必须用各阶级各党派的民主政体取代国民党一党一派的独裁政体;另一方面,民主意识和民主氛围的增强,必须通过“三三制”政权试点取代国民大会上违反民主的办法,实行民主的选举和保证大会的自由[6]256,让人民群众切实参与民主,敬畏民主,树立民主意识,为各党各派的参政议政创造条件,进而实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商国是的目的。新时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仅需要政治保证和力量依靠,也需要制度规范和共同体意识。通过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进而为协商民主的制度优势夯实基础,凸显出“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17]176。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构建完善的制度规范,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第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延安时期,统一战线作为政治共同体,在民族解放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时代,我们应该通过构建完善的制度规范,发挥统一战线利益共同体的功能,既要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也要照顾好同盟者的合法利益,只有坚持共同分享,才能做到包容发展。第二,运用好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促进大团结大联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最大的优势就是在党的领导下,针对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中广泛协商,形成各个方面最大的认同。协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最好的民主形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增强共同体意识,达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最大共识。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颁布了《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的提纲》《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等文件,对于推动各民族平等团结,凝聚各民族力量共同抗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形成民族区域自治的形式和政策做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一部分人的事情,唯有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树立起休戚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最大程度地激发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才能匯聚起助力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要通过树立民主意识,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向前发展。“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17]169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全体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在广泛参与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中增强了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认同。

(四) 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信心

延安时期,党的统一战线中的斗争精神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方面,针对国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种种反共倾向和摩擦事件,中国共产党着眼长远,提出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认为“要从斗争中把资产阶级提高到赞同抗日纲领的地位,无产阶级是可以领导资产阶级的”[13]7。另一方面,明确以无产阶级思想克服和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以斗争求团结,反对一切分裂无产阶级的落后思想,反对无产阶级队伍中的孟什维克思想”[13]75,进而去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因团结而生,靠团结而兴。”[15]270团结和斗争是辩证的关系,团结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斗争的过程中实现的,面对“两个变局”的挑战,面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只有坚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凝聚团结力量,使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培养“关键少数”的斗争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干部队伍。“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抓住落实责任这个‘牛鼻子,体现了对管党治党规律的深刻把握。”[16]6党员干部斗争精神的培养是从坚持真理、实践真理开始的,我们要在党内营造“坚持真理敢于斗争”[18]122的正气,用这样的正气去克服和改造非无产阶级思想的邪气,形成敢于向邪气斗争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持优良党风政风,必须从党中央抓起、从高级干部做起”[19],“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进行伟大斗争,坚定斗争意志,领导干部要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20]。我们要明确以关键少数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培养广大领导干部的斗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中日矛盾日益尖锐,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国共产党在准确分析国际国内背景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凝聚力量。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苦难走向辉煌的十三年,这期间党始终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建立西北地区“三位一体”的联合局面。自“西安事变”爆发以后,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巩固和发展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巩固党在根据地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三三制”协商民主模式,营造边区和谐的民主政治氛围;为响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的节节胜利,中国共产党顺应民意,不失时机地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解放战争时期,为推动革命形势向前发展,取得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巩固扩大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取得民主革命的最终胜利凝聚力量。新时代,为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广阔前景,凝聚各方力量,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继承弘扬延安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实践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统一战线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条重要经验之一,强调统一战线的凝心聚力作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在坚持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明确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用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确保政策和策略的正确运用;始终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协商民主优势;发扬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历史经验,努力促成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大联合,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民族自信心,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重要贡献。

注释:

① 即“停止内战,集中国力,一致对外;保障言论、集会、结社之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召开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代表会议,集中全国人才,共同救国;迅速完成对日作战之一切准备工作;改善人民的生活”。

② 即“实行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停止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吴汉全.中国现代政治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高九江,韩琳.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西安事变资料:第二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9]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延安时期党的重要领导人著作选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1]《党的文献》编辑部.中共党史重大事件述实(增补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毛泽东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4]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史读物出版社,2023.

[16]本书编写组. 本书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17]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八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9]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民主生活会强调: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 以求真务实作风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N].人民日报,2018-12-27(01).

[20]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N].人民日报,2019-09-04(01).

(责任编辑:金 陵)

(校  对:江 南)

猜你喜欢
延安时期统一战线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统战理论及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新发展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体育思想
延安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研究
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高校知联会建设的思考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