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与方法论

2024-05-24 17:34完德卓玛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

[作者简介]完德卓玛,硕士,中共黄南州委党校讲师,811300。

[摘 要]五千年的民族历史铸造了中华各民族休戚与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集体意识。百年变局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离不开各民族共同奋斗,也面临国内外双重挑战。民族宗教事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引导全国各族人民接受正确的“五观”“五认同”,才能更加有力地建设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才能更加彻底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血缘共同体;国家共同体;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071(2024)02-0017-10

一、 引言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纲领和基本要求。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意识形态,突出了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进步的基本特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上就是塑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意识形态凝聚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全国人民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史,更加精准地把握中华文明的时代精华,也更有利于中华民族团结奋进,促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

自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后,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目前有张健的《中国共产党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和道路研究》,廖建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文化模式研究——以金沙江畔为中心的社会组织的考察》,王正宇的《实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川滇交界地区说起》等著作。研究成果主要为报刊文章、学术论文,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截至 2024年1月共有9682篇相关学术文章,其中,学术期刊 7574篇,学位论文873篇,会议230篇,报纸1005篇。近年来,学界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上,主要聚焦在理论渊源、基本内涵、路径探索和价值意蕴四个方面。

(一)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渊源的研究

马冬梅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形塑于近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进程之中,确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之际。‘大一统、‘大联合、‘大团结、‘大家庭等理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闫丽娟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端自‘天下观,再造于‘民族主义,充实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华民族经历‘自在到‘自觉过程相随。”[3]王嘉闵认为:“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上述研究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等视角深刻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 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研究主要分为“认同”“意识”“要素”三个范畴。比如孙秀玲认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历史认知和情感认知。”[5]哈正利等指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制度、心理、文化等多个层面中所获得的身份认同。”[6]而“意识”范畴主要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如孔亭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观认知。”[7]“要素”范畴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包含的构成要素来进行解读。如青觉等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由各族人民的中国认知体验、中国价值信念和中国行为意愿三个要素关联共存而成。”[8]学者们基于三种不同的分析视角,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进行了界定。

(三)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的研究

实践路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理论上升到实践的关键环节。关于这一部分学界的研究成果更为丰富,主要聚焦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法治等方面。乔明珠等从三个层面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要在政治上保持和发展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增强民族的政治认同感,推动实现民族团结;在经济方面,要继续推动经济发展,推动各族人民的协调发展,加强对自己的国家归属感,加强民族自豪感;在文化层面上,要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9]王易等指出:“要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让民族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当前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关键。”[10]董仲磊指出:“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文化,同时也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同心文化,这些文化对各民族都具有普遍的影响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中吸取养分。”[11]刘志玲认为:“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所以要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宣传,要在法规体系制度体系中明确这一理念,同时要基于现实国情调整民族优惠政策,体现多元一体的理念。”[12]这些学者从不同视角为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观点颇具建设性。

(四)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研究

理论价值方面,金炳镐提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讲话具有战略高度,系统阐述了民族工作的方向和道路、理论和政策、制度和法律、工作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新办法、新措施,为新常态下民族工作提供了指导理论。”[13]王新红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理论创新,是对中华民族团结进步规律的深刻揭示,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4]实践价值方面,商爱玲等强调:“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體意识有助于反对两个‘民族主义,在民族之间形成精神合力,是解决民族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15]赵红伟认为:“其意义非常重要,具有划时代的性质,是应对国内外面临挑战和风险的思想武器,尤其是西方反华势力企图利用各种卑劣手段分裂我国,中华各民族必须依靠强大的思想共识和精神力量凝聚在一起。”[16]这些学者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维护民族团结及国家长治久安等方面。

目前,学界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今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

二、 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百年经验总结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设革命统一战线,凝聚全民族革命共识

近代以来,受到西方文化影响,中华民族在思想观念上遭遇了千年未有过的挑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实现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文化的引领力与凝聚力的提升。大革命的失败让中国共产党人意识到中华民族的统一发展需要坚固的武装力量作为后盾,从八一南昌起义到八七会议再到三湾改编,中国共产党组建了以党的领导为政治中心的军队组织。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让全国各族人民都开始思考本民族的历史定位以及各民族与中华民族的关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民族协同奋进,实现了新疆和西藏的和平解放,在少数民族的积极参与下,中国共产党顺利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华东、中南等地,最终实现了全国的解放,为全民族的自由发展提供了保障。新民主主义时期,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主要在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策略。在国共合作时期,全国上下开展了广泛的反封建、反迷信等教育活动,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反击帝国主义的革命热情。1927年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强调了党的建设问题的重要性,强调要重点从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扩大共产党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影响力。在1927年,全国共产党员的人数就将近6万人,除新疆、青海、西藏等少数地区外,都建立了党组织,开展了党的活动。面对日本的威胁,1933年,党中央发出了《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发出联合汉、满、蒙、回等少数民族共同组建革命军的号召,希望通过各民族联合抗日救亡运动唤醒中华各民族的革命意识,提升中华各民族的向心力。抗日战争时期,党组织的发展已经覆盖西藏青海一带和新疆地区,革命统一战线联合的对象也从联合各民族发展演变成联合一切爱国主义人士。1947年10月,党中央通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明确提出:“要把全社会被压迫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少数民族、海外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联合起来,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17]1256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全国各地少数民族积极参与解放战争,东北地区的蒙古族、达斡尔族和满族等积极参与东北野战军的组建;贵州和四川地区的苗族、布依族、彝族、回族等青年参与了黔东纵队的军事活动;云南地区的彝、回、苗、汉等不断整合人力物力,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在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参与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统一战线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革命事业实现了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可以看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初始阶段,通过伟大的革命实践,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文化的自知与自觉,唤醒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激活了中华民族的保家卫国的革命热情。

(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完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推动各民族自主发展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千年的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时期的发展主题鲜明,即推动中华民族的工业化发展,促使中国摆脱一穷二白的困境。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深思民族统一发展问题,认为:“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工人阶级的领导,如何巩固工农联盟,如何同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合作三个问题。这些也就是各方面的关系问题,包括阶级关系、党派关系、民族关系,上下关系等。”[18]160在抗日战争时期,党和人民的历史任务在于通过革命手段救亡图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实现全国的统一,形成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思想。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和人民的历史任务转变为发展与创新。为了更广范围地凝聚共识,邓小平指出:“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19]187邓小平同志在过渡时期的很多论断都强调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他曾多次引用毛泽东同志的论断,强调:“中国革命的三个基本问题,一个是统一战线问题,一个是武装斗争问题,一个是党的建设问题,在这三个问题中的任何一个问题上发生错误,都会使革命遭受失败。”[20]155在这一阶段,党的统一战线的思想更为完善,党中央希望联合国内一切力量来发展生产力,统一战线的思想为如何处理好劳资关系、公私关系、集体与个人关系提供了有效指导。在这种国内大统一的发展格局下,党中央颁布了“五四宪法”,完成了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197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一阶段的所有成功与成就都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取得的,在具体的少数民族民生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初步构建起民生保障和服务体系,通过改变少数民族生产方式来影响少数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少数民族区域经济落后、匪患严重等问题,党中央向西北、西南、东北和内蒙古地区派出了多个访问团队,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考察民情,宣传党的政策,并根据不同地区的民风习俗修改区域经济的发展策略,从1955年到1960年期间,在内蒙古地区提出了“牧场公有、放牧自由、牧主两利、扶助贫苦牧民”等号召;在川贵一带提出了“发动群众,上层协商,经济从宽”等政策;在西藏、内蒙古、新疆等地也都圍绕党的政治统治权威和区域经济自主发展两个主题,提出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发展模式。在政策保障上,党中央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进一步推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并在原有的内蒙古自治区基础上成立了新疆、广西、宁夏和西藏四个民族自治区。同时,党中央在全国范围推行民族识别工作,组建了专业的团队,从民族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等多个角度分析中华民族的自身结构与演变历史。

(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依据区域特色,凝聚少数民族思想共识

在这一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凸显了两个特色,一是党的权威领导,二是抓关键少数的发展理念。改革开放后,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恢复,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写入宪法,这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法律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加强了组织建设,特别是在人民军队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党中央采取抓大放小,关注重点少数的发展策略,对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地区的经济生产、社会安定予以更多关注。在这一发展阶段,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领导既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关注区域文化的融合发展,通过提升思想教育来实现更广范围的文化认同。改革开放初期,新疆地区各种类型的文艺团体逐渐复兴,本着“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党带领新疆人民开展了区域文化复兴运动。为了不断凝聚民族共同体意识,1987年文化部在新疆召开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讨论会,指出要大力发展新疆地区的民族舞蹈,组建新疆木卡姆艺术团等多个文化社团。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19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都强调了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文化遗产的保护。从1990年开始,新疆地区党委陆续颁发了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政策与文件,鼓励南疆地区恢复麦西热甫和刀郎舞、北疆地区恢复阿肯弹唱会等传统文化活动。面对1981年、1989年、1990年新疆局部地区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新疆把每年的5月定为“民族团结教育月”,在新疆全域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宣传活动。从某种程度来看,改革开放的前30年,新疆围绕区域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有效提升了新疆少数民族对区域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

在同一历史时期,党中央关于西藏自治区的共同体意识建构路径也有区域特色。党中央十分關注西藏人民的教育问题,从历年西藏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可看出,在1978年,西藏自治区拥有小学6819所、中学60所、中专28所、高等学校4所,到了2012年,西藏自治区有小学857所、中学122所、中专6所、高等学校6所[21]。党中央在分析西藏自治区民族教育问题时认为,当地教育存在“虚肿”现象,必须重新整合当地教育资源,改变传统的民办为主公办为辅的教育模式,开展西藏全域的教育改革。到了1989年,为了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西藏自治区党委指出要大力发展西藏的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截至2000年,西藏已经基本形成了研究生教育和大、中、小、专科教育的协同发展;截至2009年,西藏74个县初中入学率已经达到了98.2%,扫盲覆盖率达100%[22]。在提升藏区整体教育程度的过程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是重点工作内容,西藏有藏族、珞巴族、纳西族等44个民族,且很多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改革开放后,随着汉语授课力度不断加大,最终实现了“双语教学(教育)”,帮助藏区少数民族“藏汉兼通”,在文化上感受到主流文化与藏区文化的融合。从2010年开始,藏区教育更进一步,加大了普通话在“双语教学(教育)”的比例,鼓励藏区学生来内地高校进修学习,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在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开放后,地区党委也开展了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在2003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建议不断加快文化发展的决定》、2005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之后,蒙古语文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也都获得了党和政府的关注,民族文化发展呈现多样性。在区域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的同时,党中央也在不断增强内蒙古自治区各少数民族的法治意识,广泛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并先后在草原生态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和林业资源管理等方面制定各项条例。为了确保各项条例的顺利执行,各级党委在少数民族群体中培养了具有组织能力的人才,对其进行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的教育,自治区基层治理中,少数民族干部占比近50%[23]。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基层民族工作机制

新时代,面对国内外的挑战和机遇,国家的统一发展、紧密团结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的基本前提。在党的十八大以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观念并没有完全定型,与之相类似的表述有统一战线、文化共识、意识形态等术语。十八大之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呈现出现代化、精细化特点,这需要在国家统一发展、各民族和谐共生领域进行更加精准的表述。在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4年9月,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14年12月,“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表述被正式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201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从此之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官方和学术界都认可的表述,并出现于各种文件政策中。从“牢固”到“培育”再到“铸牢”,从这些动词的转化能够看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总结新时代十年,党和政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验,最大特色在于建构了稳定的发展机制。中华各民族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价值观念获得广泛认可,少数民族与汉民族之间关系日益紧密,不可分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有机体。通过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国家内部的空间、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领域都发生了结构性改变,党的建设成为推动少数民族区域发展的重要动力,实现了党建引领少数民族基层建设的新发展格局。通过党的全面领导,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发展成为全民族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的关注重点。经过不懈奋战,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了另一个胜利,引导全国各族人民树立起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过去十年,党和政府不断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提升各部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责任感,通过完成共同的政治任务构建共同的行政组织,从而实现各部门联动的发展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端正党风,通过提升党的组织力和战斗力来引领各少数民族群体参与到自身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上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稳定发展需要强而有力的领导人和组织者,因此,习近平指出:“努力建设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确保各级领导权掌握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手中。”[24]

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经验可以看出:首先,党的领导已经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基础性力量,为各族人民的各项事业开展提供了坚定的组织基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中华民族带来的重大改变之一就是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组织力和向心力,结束了一盘散沙的困局;其次,中国共产党按照不同区域优势、民族特点塑造共同的文化共识与政治共识,不同区域治理政策的实施在最终结果上都凸显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的完整性与共识性;再次,伴随新时代的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需要全民教育,更需要通过法律制度和具体的政策规约引导少数民族主动参与到共同体意识建设上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了很多具体的方面,比如铸牢中华民族的文化共同体意识、政治共同体意识、经济共同体意识等。但共同体意识的建设需要可以吸引各民族共同关注的項目工程,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是以往十年各族人民民生领域极具吸引力的代表性工程。在未来,必须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立足中国立场,依托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方法论

(一) 认清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国家安全的必要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词最早出现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2014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表述。在之后的表述中,“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增加了“打牢”“培育”“培养”“铸牢”等动词,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正式提炼出来,党的十九大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写入党章,成为党的工作纲领和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在百年变局下的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的讲话中,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比如“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生命安全”“国家安全”“国际安全”“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的巨大现实意义就是维护中华民族的政治团结和社会稳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的就是凝聚人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25]8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强调共同体意识的主体涵盖全部民族,同时还强调不同民族意识之间的共通性和共同感,犹如中国古代儒释道精神和家国同构、天下大同等思想融汇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样,在新中国的发展征程上,由共产党领导并形成的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精神理念也深刻地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内心深处,形成了广泛的群体记忆。通过对这些群体记忆的重塑和激活,中国共产党与中华各民族的关系更加牢不可破,各民族都认同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过程。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统一观与天下大同思想很类似,虽然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但是在中国古人的思维体系中,不论是和合的状态还是分裂的状态,世界大同的发展趋势都不会变,而且在世界大同实现之后,不同地区之间的分裂与融合都不会影响人类在重大问题上所形成的共识。可以看出中国人从古至今始终将思想共识和文化认同作为民族间和区域间斗争融合的分析视角,这与西方自古以来的以国家主权为斗争核心的思维逻辑形成了鲜明对比。中华民族没有在五千多年发展中四分五裂,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延续与流传,是对大一统思想的广泛认同确保了中华民族的统一。

新时代,非传统安全问题对全球各国都构成了挑战,各国家、地区、民族、阶层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对抗性心理都非常严重,同时,类似于气候变化、网络信息、生物安全等问题都带有鲜明的政治属性。这些带有政治色彩的对抗性问题使非传统安全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激进并带有分裂性。从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到2021年的“占领国会山”运动,从欧洲各国的“颜色革命”“干预大选”“脱欧运动”再到现阶段广泛的逆全球化思想,非传统安全问题为全世界各地区、各领域的矛盾冲突都带来了不可调和的对抗性矛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增强全国各民族对中国文化、中国文明以及中国身份的认同,同时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祖国统一和社会和谐发展。在各种安全性问题中,矛盾最为集中地体现在政治安全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26]4 “要强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勇于举旗帜、打头阵、当先锋,当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生力军。”[27]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已经成为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原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已经成为强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和阵地意识的必要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伴随了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政治观念的演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发展也有力回击了百年变局为中国带来的各种安全问题。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教育实践,主旨在于通过诸如“四史”教育等活动,凝聚民族共识,促使中华民族的政治实体、经济实体、文化实体能够有机融合于民族发展的整体进程中。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诉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很多相似性,比如二者都强调民族统一与国家完整,都强调塑造文化认同、凝聚文化共识,并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当代中国的发展需要56个民族共同努力,贡献各民族的智慧,这些多元的民族文化形式与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价值观之间是“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意识形态的整合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是对“多元”与“一体”的调试,传统的意识形态整合策略突出了从上至下的线性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可以高效实现全国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的统一发展,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比,后者则更多展现出多点共振、多元共生的文化发展模式。意识形态整合的策略是二维的单向度、历时性发展模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表现出三维的多向度的共时性、结构性发展特点。从某种程度上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以往意识形态工作的创新与升华,以往的意识形态工作,受到当时国内外环境的影响,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是抓大放小、重点关注主要矛盾的基本原则,将56个民族中人数占比最高的汉民族作为思想整合与意识提升的重要对象。新时代伴随国内外关注议题的转变,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领导人和学者热议的话题,中国学者也在不断反思和总结中认识到过去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并非仅是汉民族创造出来的,包括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在内的很多少数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延续以及新时代的新文化建设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同时,少数民族虽然只有1亿多人,但其生活的地域却涵盖了三分之二的中国疆土,百年变局中的国际挑战也为中国少数民族的稳定发展带来影响,很多分裂势力试图在少数民族和宗教治理领域做文章,图谋实施他们的分裂计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希望通过提升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实现党的领导和国家政策在全国各地区的权威性和吸引力,确保各少数民族能够紧密团结围绕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实现劳有所获、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美好愿景。

(二) 民族宗教事务治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切入点

在2021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成为描述新时代中华各民族之间关系的新表述。在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又在不同场合指出:“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我们从民族和宗教两个视角来理解中华民族的集体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走上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在增强了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同时加快了少数民族人口的跨区域流动。不论是从地理空间还是网络空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交融更加紧密。党的十八大以来,少数民族的文化形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深度的認可,全国三分之一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由来自不同区域的少数民族所创造的,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节日文化也都在全媒体时代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所有的这些都促使中华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推动各族群众从自发融合转变为自觉融入,并形成了社会规则共通、民族共生共存、族际互动交融、文化共建共享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一共举办了5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通过对这5次会议精神的分析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的基本权益得到了根本的保障,提升少数民族的生产力、防范少数民族区域的分裂主义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工作的重点任务。在过去十年的民族工作中,少数民族区域的经济得到了显著提升,特色产业得到了着力打造,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共同富裕的全面开展,各少数民族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每个少数民族的个体都对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中华文明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党的十九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我国民族工作的主线,并写入党章,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所有民族工作都要向此聚焦。在基层实践中,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是过去十年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关注的重要工作之一。早在2014年,国家就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强调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必须做到以人为本,以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为例,政府官网公开的数据显示,1982年,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化比例是29.11%,2020年,城镇化比例已经达到了69.26%。新疆地区的常住人口城镇化也由1990年的23.46%提升到2021年的57.58%。少数民族的城镇化不仅可以使民族区域生产力、生产关系发生结构性调整,也可以使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思想共识等发生结构性变化,城市空间对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教育与传播代替了传统村镇空间的零散、无组织、目的性不强的教育与传播。党和政府通过多年的努力实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空间再造与理念创新,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的教育、传播格局。现阶段,“民族—城市”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立足点,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全国各民族生产实践的目标,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区域空间的构建有机融合在一起。

同样,过去十年,在宗教工作上,党的领导、政府治理、社会协同的联动发展模式已经形成,“引导”成为党和政府依法处理宗教事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处理众多宗教事务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形成了有效的治理机制,强调中国共产党对宗教事务的全面领导,凸显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继承和弘扬。党管宗教的最大优势在于确保我国宗教事务处理机制始终与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保持高度一致。基层党组织参与宗教事务的治理有效推动了依法处理宗教事务。面对信教群众,党和政府主要策略在于“引导”,在尊重信教群众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的宗教行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和谐。在佛教和道教领域,近几年重点纠正了“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现象,阻止商业资本对宗教发展的介入,在藏传佛教方面,深入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引导藏族信教群众认同祖国的政治统一,积极抵制各种分裂活动。在伊斯兰教领域,引导相关专家学者加大对经文解读的研究,引导穆斯林群众正信正行、远离极端行为。在天主教、基督教领域,相关单位精细化梳理信教群众的聚会点,坚持堵疏结合、分类处理的原则,引导信教群众依法依规参与宗教活动。不论是民族工作还是宗教工作,本质上都是要促使社会不同群体更加和谐地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通过空间的互构、文化的互鉴、社会的互动等方式促使各族人民和各宗教信仰的群众形成心理上的互认。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两个重大任务,所有的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都与社会稳定发展相关,解决好这些问题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

(三) 树立正确的“五观”“五认同”,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8]树立正确的“五观”与增进“五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二者之间也有紧密的逻辑关联。中华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五观”,但只有与“五认同”相匹配的“五观”才是正确的,才符合当代中国发展的现实。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是建立在正确的“五观”与“五认同”的基础上,这要求党和政府在思想共识特别是文化认同上下大力气。习近平多次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最深层次的认同”,从历史发展全过程来看,从“华夷之辩”到五族共和、从雪域高原的藏族文化到草原游牧的蒙古族文化、从西北的沙漠戈壁到东南的鱼米之乡,中华各民族对这些历史事实与文化精神是完全认同的,但这并非构建中华各民族精神家园的全部工作。未来,党和政府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工作中要突出对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强国理念的培育和塑造,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的现代化转型,实现从认同历史文化到共建现代文化的新发展格局。在这种实践转化的过程中,理论和思想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国家观的论述包括“和合共生”“社会主义道路”“和平发展”“共同富裕”等,在历史观的表述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历史唯物主义”“大历史观”“四史教育”“世界历史”等理念。在正确的民族观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交往交流交融”“共同体意识”“精准扶贫”“美美与共”等思想;在正确的文化观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现代科技文化”“意识形态安全”等观念;在正确的宗教观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依法依规”“引导为主”“基层治理”“马克思主义指导”等思想。这些基本观念和思想构成了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内容,在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强国的要求下,这些基本观念也需要呈现出新的发展面貌。

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全国各族人民要继续深化“五认同”,可以通过认同伟大祖国与认同中华民族,培养新时代家国一体的政治情怀,通过认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各族人民对“人民性”与“时代性”的理性认知。中华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既包含了中国人的政治情怀也包含了中国人的理性思维,要在认同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拓展中华民族的世界眼光,传播中华民族的理念与智慧。以文化自信为视角整合正确的“五观”与“五认同”自然会实现国家和谐、历史延续、民族融洽、文化多元和宗教稳定的社会效果,以社会主义强国为视角对上述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也能衍生出科技强国、民族复兴、文化自强、共产党全面领导、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创建等价值诉求。文化自信与社会主义强国是建设各族人民共有精神家园的必然结果,也是深入理解正确的“五观”“五认同”的时代要求,同时,二者还在新时代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两种共同体形态,文化自信的发展要求塑造了中华文化共同体,社会主义强国的发展要求则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与民族共同体交织发展、互建互构。文化共同体可以按照农耕、游牧、渔猎、海洋等文化形式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黄河文化共同体、长江文化共同体、江南文化共同体等形式归类,这些存在形式丰富了民族共同体生存、发展的空间。可以看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就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吸收共同的价值理念,完成共同的国家发展目标,进而实现的共同的民族愿景。

四、 总结

中华民族在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领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经验,新时代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先是强调对中华民族国情家底的认知,明确各民族是五千年文明史中重要的民族主体,一荣俱荣、休戚与共。其次是突出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与引领力,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设就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走完了农业革命向工业革命再到生态革命的转化,形成了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自强的新发展格局。党的百年建设所建构的主流意识形态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富强与国家稳定。从先秦到现当代,中华民族多民族样态与多文化形式的特点依旧没有改变。在百年变局中的新时代,中国在国内外发展上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新的机遇,我们只有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才能在世界浪潮中站稳中国立场,对外处理好各种非传统安全带来的隐患,对内处理好民族、宗教等重大问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才能真正深刻理解正确的“五观”与“五认同”,凝聚一切力量,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26(01).

[2]马冬梅,李吉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与理论渊源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22(8):12-18.

[3]闫丽娟,李智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探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8(4):9-17.

[4]王嘉闵.习近平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重要论述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會科学版),2021(5):4-8.

[5] 孙秀玲.正确认识“多元一体”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J].红旗文稿,2016(10):29-30.

[6]哈正利,杨胜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探析[N].中国民族报,2017-2-24(05).

[7]孔亭,试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33-40.

[8]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6):1-14.

[9]乔明珠,李倩.从民族认同走向国家认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0(1):71-74.

[10]王易,陈玲.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问题及路径选择[J].民族教育研究,2019(4):48-53.

[11]董仲磊.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同心文化互动关系及共进路径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9(4):78-82+90.

[12]刘志玲.试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4):83-87.

[13]金炳镐.当前民族理论研究应关注的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7(1):14-17.

[14]王新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四维体系构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6-10.

[15]商爱玲,朱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底蕴和思想方略[J].重庆社会科学,2019(10):27-34.

[16]赵红伟.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1):20-25.

[17]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0]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1]黄维忠.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教育的发展历程[J].中国藏学,2018(S1):78-91.

[22]江卫华,仁青扎西,苏肖萌.西藏基础教育发展现状与前景综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9):5-8.

[23]阿迪雅.改革开放三十年内蒙古民族工作的成就与展望[J].前沿,2008(11):85-88.

[24]习近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9-29(01).

[25]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编.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9.

[26]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27]习近平.在视察解放军报社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25(01).

[28]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7-13(01).

(责任编辑:青 衣)

(校  对:江 南)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
传承“非遗”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构筑
守望不朽的精神家园
——评《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梁家河精神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精神家园探析
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精神家园问题研究综述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强化“四个意识” 构筑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
经营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坚守精神家园 争创文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