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文
摘 要 以《从军行》与《夜上受降城闻笛》为例,对初中语文边塞诗歌对比阅读赏析的策略展开分析和解读,从主旨语句、关键字词和主要意象三个角度切入,指导学生采用对比阅读的手法,让他们在比较的过程中感悟诗人的情感变化、体会文本的内涵,并走近诗人的内心,由此感知不同边塞诗歌的叙事和抒情倾向,从知人论世的层面解读诗歌之间的差异,由此获得更为真切和强烈的阅读体验。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边塞诗歌 对比阅读
《从军行》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同属唐代边塞诗歌的代表,分别反映了初唐、中唐两个时期边塞诗的特点和主要内容,将它们作为对比阅读的对象和素材,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唐代不同阶段边塞诗歌语言、风格的变化,还能使他们明确不同阶段的社会变化以及诗歌之间的情感差异,进而从社会、历史和文化等不同的角度,比较和解析边塞诗歌的异同点。由此,在对比阅读赏析的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时代背景,指导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明确《从军行》与《夜上受降城闻笛》两首边塞诗歌的差异,促使学生在积累历史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感受到不同时代的战争观和社会主流发展趋势,加深学生的诗歌阅读感受。
一、 对比主旨语句,感悟情感变化
唐代始于公元618年,终于公元907年,是中国古代历史最重要的朝代之一,也是大一统中原王朝的重要代表。整个唐朝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初唐、盛唐、中唐以及晚唐,因经济发展、政治变动等因素的影响,每一个阶段的文化氛围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而这种文化氛围的差异,自然也渗透在诗人诗歌创作之中。初唐时期,唐代处于政治大一统时期,经济发展十分迅猛、综合国力强劲,这一时期边塞诗歌以“从戎立功”为主基调,以杨炯为代表的一众诗人,创作了多篇边塞诗歌,表明了自身弃笔从戎、报效国家的坚定信念,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奋勇向上的情感倾向。而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唐代从一代盛世的高台之上摔落,连年不断的战乱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常年驻守边关、征战沙场的战士们,也被磨灭了参战热情,甚至衍生出一种厌战的心理,这种心理在李益的笔下得以体现。那么,从初唐时代到中唐时代,人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对待战争的态度又有怎样的转变呢?
基于此,在对比阅读时,要紧紧地围绕诗歌的主旨句展开分析,寻找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诗句,明确诗歌中所体现出的思想和情感的变化。杨炯的《从军行》为初唐阶段边塞诗的代表作,诗歌中表现了文人弃笔从戎、征战沙场的心情,抒发了一种为国争光、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感。分析全诗结构和内涵,可以得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为诗歌主旨句的结论,从“宁为”和“胜作”两个关键词的对比中,学生能感受到诗人对待征战沙场的战士以及书生的不同态度,体会其征战沙场的决心和信念。而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是中唐时期边塞诗的主要代表,其主旨句可以定位于“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整首诗歌充斥着对战争的厌倦和哀怨。在连年战争的背景下,边关战士已经身心俱疲,他们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满溢。
在对比阅读时,通过比较和分析主旨语句可知,初唐时期的边塞诗歌以歌颂战争、报效祖国为主要情感基调,而到了中唐时期,无论是书写诗歌的诗人、还是常年征战的将士,都表现出一种厌战、愁苦的心绪。从对待战争态度的变化上,可以明确初唐和中唐两个阶段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化。
二、 对比关键字词,体会文本内涵
语言文字是古代诗歌的基本要素,受到篇幅和字数的限制,唐代边塞诗往往会以简洁、凝练的字词和语句,表达浓烈、深厚的情感。在对比解读时,可以将诗歌中的关键字词作为主要对象,对这些关键字词进行比较和品鉴,由此体会诗歌文本的内涵,了解不同诗歌之间的异同点。
在《从军行》和《夜上受降城闻笛》两篇边塞诗的对比阅读中,我们从“炼字”的角度,对比诗歌中的关键字词,更好地理解诗歌中隐喻的信息和情感,了解不同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待战争的不同态度。这里的“煉字”,针对的是诗歌中的关键字词,而不是整篇文本,因而在对比阅读时,也要精准地提炼出诗歌中的关键字词,于求同存异的过程中,深层次地挖掘边塞诗的内涵。
从两首边塞诗的用词角度进行分析,它们运用了相同的数词,即“一”。以“一”为切入点展开对比阅读,逐层深入地体会边塞诗的内容,能够得到由点带面的阅读效果。《从军行》一诗的主旨句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这两句中先后用到了“百”和“一”两个数词,结合诗歌的注释可知,“百”并无特殊含义,而将其与“夫长”关联起来,可以解释为“一百个士兵的领头人”,概括来讲就是下级军官,而“一书生”既可以解释为“一个书生”,也可以概括为“一介书生”,关联整首诗歌的内容,“一介书生”显然更符合诗歌的基调。在明确两个数词的含义后,即可推理出诗歌的主旨,体会出诗人弃笔从戎的理想信念和坚定决心。转向《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的主旨句中也运用了“一”这一数词,这里的“一”不能单独解释,而是要与“夜”相连,从“一夜”这一关键词中可以看出,将士们经历一夜的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已经达到了顶峰,他们被战争折磨得失去了生活的光彩。从这两首边塞诗的“一”中可以看出其情感上的差异,从初唐时期昂扬向上、为国征战的积极态度,转变为中唐时期悲凉哀怨、厌倦战争的消极态度,这不仅是两个诗人的情感变化,更是唐代两个阶段和社会的变化。
通过对关键字词的对比和分析,我们由诗人的个体情感变化推断出社会的发展变化,感受到了初唐到中唐两个阶段所经历的沧桑,凸显了政治、经济等因素对诗歌创作风格的影响。
三、 对比主要意象,走近诗人内心
古代诗歌常以不同意象表达情感,诗人将自身的情感寄托在客观的景物、事物或自然现象之上,创造出一个个独具色彩和韵味的意象。纵观历朝历代的边塞诗,诗人往往会用“烽火”“落日”“金甲”“雪”“月”等意象抒发情感、表达理想信念,而在不同的心境或者语境下,相同的意象也可能会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或情感倾向,这一点在《从军行》和《夜上受降城闻笛》两首诗歌中也有所体现。
《从军行》中出现了“烽火”“牙璋”“铁骑”“雪”等意象,《夜上受降城闻笛》引用了“城墙”“雪”“月”等意象,可见两首诗歌中同样采用了“雪”这一意象,那么这两处的“雪”有何不同呢?“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中的画面,是作者想象出的征战沙场的画面。所以这里的“雪”是虚写,表现的是诗人征战沙场的愿望和豪情壮志。而“回乐烽前沙似雪”中的“雪”,并不是现实世界中真实的雪景。诗人将“沙”比喻为“雪”,体现的是戍边战士对家乡的思念,这里的“雪”带有了一丝悲情的色彩,与杨炯笔下豪放、壮丽的雪景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对比阅读和赏析的角度,围绕主旨语句、关键字词、主要意象等层面,对《从军行》和《夜上受降城闻笛》两首唐代边塞诗歌展开对比阅读和深入赏析,使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初唐和中唐两个时期中人们战争观念的变化、情感的变化和生活的变化,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掌握阅读边塞诗的有效方法和技巧,提升阅读与鉴赏诗歌的能力。
[作者通联:山东沂水县黄山铺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