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莉
摘 要 在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需要继承传统解读观点,同时也还应当以更加微观的视角,去选择教材中的一些描写进行解读,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传统的认识更加深刻,另一方面也可以基于文本本身来获得一些新的理解。本文从“读书”的角度切入,探究其中的描写之趣、描写之实与描写之意。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材分析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读书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继续收录了鲁迅先生的经典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为文本的解读带来了更多思考。一般认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的深思与讽喻,主要针对教条僵化的教育方式。鲁迅巧妙地运用了“小”鲁迅和“大”鲁迅的双重视角,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释放儿童天性的“百草园”式自然生活的热爱和留恋,对教条僵化、禁锢儿童好奇心的“三味书屋”式教育方式的不满和反感。在继承这一传统解读观点的基础上,笔者以为初中语文教学还应当以更加微观的视角,去选择教材中的一些描写进行解读,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传统的认识更加深刻,另一方面也可以基于文本本身来获得一些新的理解。
本文从课文后半段“读书”的角度切入,解读其中的描写之趣、描写之实与描写之意。
一、 “读书”的描写之趣
从整个课文的篇幅来看,前半段所写的是百草园,后半段写的是三味书屋,这正好吻合了课文的标题。书屋当然是读书的地方,但这个地方对于“我”来说却有一些莫名其妙,因为文中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这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再从“我”后面的那些描写来看,“我”是不愿意走进三味书屋的。那为什么笔者在这里还想提读书的描写之趣呢?
其实进一步从文中的描写可以发现,“我”是能够感受到读书之趣的。从“我”的内心来看,“我”很敬重老师,这种敬重不是对权威的畏惧,而是因为“我”早听到老师“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很显然,方正、质朴、博学对于“我”而言是至高的印象,值得敬重。有经验的学习者都知道,当一个学生对老师很敬重的时候,是能够体会到学习的趣味的。这种趣味未必如同游戏那样可以有着丰富的外在表征,但一定会在学习者的内心形成较为强烈的趣味之感。这样的心理活动在课文当中也有所描述,比如“先生读书入神的时候,于我们是很相宜的”,“相宜”的原因在于后面所描写的“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尽管“书没有读成”,但“画的成绩却不少了”。
这种在教师眼皮底下所做的与读书无关的事情,给“我”带来了很多的乐趣,那这种乐趣能否认为是读书的乐趣呢?从表面来看自然不能,因为这样的乐趣恰恰是因为不读书而得来的。但世间事物往往都应当辩证看待,当下的成人在回忆学生时代生活的时候,往往能够回忆起很多调皮捣蛋的故事,这些故事与读书没有直接关联,但这些故事又是发生在读书期间的,很多时候回忆的快感就附着在读书这一载体之上,回忆的快乐也总能带来对读书的无限感慨。这种乐趣与百草园所带来的直观趣味不同,其更多的是有着诸多外在约束条件下的苦中作乐,而这样的描写恰恰是作者写作此文的深刻指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转变,其实就是一个人成长过程的转变,在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束缚的同时,能够通过其他方式寻找乐趣,其实本就是一种人生态度。
二、 “读书”的描写之实
说文中的“我”感受到了读书之趣,还源自作者在文中描写了丰富的读书场景。书中所描写的读书场景既有作为学生“我”的,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同时也有作为老师寿镜吾的,如“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作为学生的“我”的读书,多有“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意味,这种读书场景可以直接折射到当下,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同样,在“我”的眼中,先生念书的场景也是丰满的,因为“我”不仅记得先生读书的内容,还记得先生读书的姿势——“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作者时隔多年依然能够将先生读书的场景回忆出来,而且描写得如此详细、如此生动鲜活,这自然有其原因。或许,作为作者,此时与文中的“我”并不能完全重叠,但可以相信的是,就是这样一个真实而完整的读书实景,却可以给人带来更多的思考:在一个运行稳定的社会里,读书是儿童成长的必要阶段,是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尽管在这条道路上存在着诸多坎坷,对于儿童来说意味着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转变,意味着童趣的丢失,意味着自然生活的远离,意味着教条式教育的出现……但这些因素的存在并不能否定读书的价值。
所以通过文中这段读书实景的描写,其实可以看出文中的“我”尽管在直觉上有所抗拒,但在读书的过程当中却收获着另一种趣味。这种趣味与百草园当中所感受到的乐趣并不相同,其存在意味着“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纯粹的儿童与成长的人之间,读书成为一个重要的坐标。
三、 “读书”的描写之意
读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意义是非凡的:“我”在百草园当中所体会到的是无忧无虑的快乐,这是一个人一生当中最为快乐的时光,但这种时光总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固然有着童趣的流失,在“我”内心有着种种不甘,但是透过“我”对“读书”的认识,作者依然感觉到历史发展脉络的必然。所以这个时候看读书实景中“我”及我们读书的声音越来越低,而与之相对应的却是先生读书的无比投入——这是儿童与成人生活场景的差别,是儿童内心与成人内心的差别,先生的当下未必是“我”的未来,但“我”却必然会以某一个身份走向“先生”这样的生活场景。
这种必然性所折射出来的意味在作者的笔下也有着隐晦的描述,譬如课文最后所写的:“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现在自己已经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士的地位了。这东西早已没有了罢。”此处,“钱”“有钱的同窗”“开锡箔店”“店主”“绅士”都指向了世俗的事物,而在这样的事物映照之下,“我”对曾经带来快乐的绣像是否得到保存也心存疑惑,更多的则是一种悲观的判断。可以肯定的是,“我”在百草园的时候是无法做出这样的判断的,因为那个时候纯粹的趣味会驱动“我”的思考;而在走入了三味书屋之后,“我”的思维方式却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儿童走向成人的第一步,是儿童世界向世俗世界演变的第一步。
魯迅先生的散文在中学教材中可谓独放异彩。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而言,它以叙事为基础,但又不是单纯的叙事,同时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借助于对读书的解读,就可以理解其间的思想内涵,对传统的认识更加深刻,并可以基于文本本身获得新的理解。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市吴中区迎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