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泉 叶甜
摘 要 素养导向的高考试题由解答试题转向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需要回答的潜藏问题,发现潜藏问题则需要对试题所给出的题干进行审题,审题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本文以2023年全国高考试题为例,提炼了六种审题思维方法,并以这六种审题思维方法为依据对教育考试院提供的全国高考试题的答案进行检视,同时补充完善了部分试题的答案。
关键词 素养导向 高考试题 审题思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高考考核方式应发生转变:考试、测评题目应“减少针对单一知识点或能力点的简单、碎片化的试题数量,应体现语文素养的综合性、整体性”[1]。高考作为我国高中阶段最重要的选拔性考试,导向功能明显,目前题目命制倾向已由“解答试题”转向了“解决问题”[2]。高考不只是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还进一步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即考查学生运用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借助学科思维来解决学科问题的综合素养。因此,高中师生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由“解答试题”转向了“解决问题”之后,我们的思维该如何发生变化?笔者试图从语文高考的主观试题(关于作文的审题思维另见拙文《新高考作文试题的审题思维》,载于《中学语文》2024年第1期)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素养导向试题为什么需要审题思维
随着高考命题倾向从“解答试题”转为“解决问题”、从“知识与能力”导向转为“素养”导向,高考试题一般不再直接对应相应的知识与能力,而是指向运用学科知识与能力完成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任务。在“知识与能力”导向下,试题题目一般直接指向相应的知识与能力,这类试题结构简单,答题路径清晰,属于低通路迁移问题,学生借助平时的刷题经验便能解答试题。在“素养”导向下,试题不追求题目结构完整,问题指向往往呈现开放态势,试题所提供的给定条件、答题路径及任务要求之间的关系总是部分清晰或者都不清晰,属于高通路迁移问题,根本不是学生通过刷题就能够解决的。如以下两题:
①請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2019年全国卷Ⅰ第6题)
②与野生植物不同,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这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2023年全国甲卷第6题)
以上两题都是实用类文本的主观试题。前者以“知识与能力”为导向,后者的命题导向已转向了“素养”导向。通过对这两道题的比较、考察,我们会发现两种导向对审题思维所提出的要求的不同之处。
第一道题单纯考查学科能力——信息的筛选与概括。试题的给定条件为“文本中有关档案文件受损的相关信息”、任务要求为“对受损原因进行概括”,那么由“给定条件”到“任务要求”之间的实现路径有且只有一条,那就是信息的筛选与概括。题目结构完整,问题指向明确。学生平时通过刷题掌握了信息筛选能力和概括能力,便能准确获取答案,根本不需要对题干进行分析。
第二道题的题目结构不清晰,问题指向呈开放态势。这道试题的给定条件不清晰,即文本的哪些信息可以给“我们”带来思考,需要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去分析思考;任务要求也不清晰,即“哪些思考”是指人工栽培植物的效率还是指农药是否该喷洒,抑或是从野生植物处借鉴什么等等,这些方面也需要学生从题干甚至从文本信息中去分析判断;给定条件和任务要求均不清晰,导致实现路径难以选择。遇到这类问题时,学生需要借助语文学科思维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考试题命制转向为解决在真实复杂情境中以典型任务为驱动的问题,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完成指向核心素养的任务。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学生需要发现要回答的潜藏问题,这能够使给定条件、任务要求、实现路径逐渐清晰起来,再借助学科思维分析问题,最后运用学科知识与学科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及给定问题的答案。本文姑且将从题干中分析出解决问题所需要回答的潜藏问题的思维称为审题思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提炼了六个挖掘潜藏问题的审题思维方法。
二、素养导向试题的审题思维方法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笔者结合对2023年语文高考试题(属于素养导向试题)的研究,介绍六种审题思维方法。
1.试题再现及潜藏问题示例
1.与野生植物不同,人工栽培的植物要经常喷洒农药,这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2023年全国甲卷)
潜藏问题:①给人工栽培的植物经常喷洒农药的目的是什么?②没有给野生植物喷洒农药却没有成为昆虫猎物的原因是什么?③如果不给人工栽培的植物喷洒农药又不想其成为昆虫的猎物,可从野生植物那里获得哪些启示?
2.这篇随笔的最后一段跳转到作者在上海的生活见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2023年全国甲卷)
潜藏问题:①为什么要在结尾段写上海的生活见闻?为什么要写不同地点(潭江和上海)的机械?②为什么从管理机械的工人转移到写建筑工人?③这样写究竟要抒发什么样的“我”之心?
3.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2023年全国甲卷)
潜藏问题:①以景作结的绝妙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②这两句景物描写的绝妙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③这两句情感抒发的绝妙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
4.请在横线处依照上句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正确贴切,语意完整连贯。(2023年全国甲卷)
上句内容:
“曹植《七步诗》里有‘豆在釜中泣的句子,
,这里的‘釜和‘舟跟‘破釜沉舟里的‘釜和‘舟意思相同。”
潜藏问题:①找出某个古代的作者创作的某个作品中含有“舟”的句子;②并按“ (填作者)《 》里有‘ 的句子”格式写出来。
5.三位教师的讲解各有不同,请任选二人,分别作出评论。要求每条评论不超过25个字,句子简洁流畅。(2023年全国甲卷)
潜藏问题:①学生学习词语的规律是什么?(这一问的答案隐含在答案之中,不必单独写出来)②以学生学习词语的规律为依据,分别指出每位教师讲解的长处有哪些?③不足之处有哪些?
6.读书小组要为此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河流。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2023年新高考Ⅰ卷)
潜藏问题:①小说类的文学短评可以从哪些维度去分析其长处与不足?②按什么标准去分析其长处与不足?(这两问的答案隐含在答案之中,不必单独写出来)③关键词“未来·回忆·成长”属于什么维度?④有什么好处与不足?⑤关键词“河流”属于什么维度?⑥有什么好处与不足?
7.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2023全国乙卷)
画线内容:
人老,牛老,犁也老,牛老,蹄迈得很迟缓,远处里还以为牛是站堤坝上不动弹,人老,老在脊梁上,肩上挂一张犁,侧斜身显得更佝,犁呢是犁铧小,犁把细,还满身裂出一道一道暗裂纹,像老人手上脸上的皱纹皮。牛前边领,德贵后面跟,牛缰绳牵连他们俩,一副懒懒散散的模样,弄不清是德贵赶牛,还是牛牵德贵。
潜藏问题:①“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②体现“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的每一个方面在本文中是如何实现的?
2.审题思维方法
(1)比较分析法。如果题干涉及两项及以上元素,就需要对题干所涉及的元素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需要解决的潜藏问题。比如,第1题涉及“野生植物”和“人工栽培的植物”两项元素,结合比较点“是否喷洒农药”,能很快分析和梳理出需要解决的潜藏问题。第4题也是如此,需要将“仿写句”与“上句”进行比较,才会梳理出“仿写句”在内容与格式上的要求。第5题要求对三位教师的讲解(三项元素)进行評论,只要有“评论”,便有或隐或显的“评论”标准,需要学生将现象与标准进行比较,然后分出高下、得出优劣、寄寓褒贬。
(2)位置分析法。如果试题对回答对象出现在文中的位置有特别的要求,则要对回答对象的位置进行分析,从而梳理出从位置出发需要回答的潜藏问题。比如,从第2题的“最后一段”可以分析出需要学生回答“为什么要在结尾段写上海的生活见闻”的问题;从第3题的“结尾两句”可以分析出需要学生回答“以景作结的绝妙之处有哪些”的问题。
(3)文体分析法。如果试题需要结合文体特征才能作出具体回答,则需要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文体知识来分析问题,从而梳理出需要回答的潜藏问题。比如,第2题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好处”当然是指“这样写散文有什么‘好处”,说明要结合散文的文体特征,梳理出在组织材料、凸显“我”之心方面的价值;第6题要求针对小说写文学短评,就可以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小说的人物、环境、情节、主题、审美效果等方面梳理从哪些维度写文学短评。
(4)审美分析法。凡涉及“物”“景”“情”的鉴赏,必然与美有联系,此时学生既要从“物”“景”“情”各自独立的美去分析,又需要从三者融合的角度去分析。比如,第3题要求对“结尾两句”的“绝妙”进行分析,实际是指对结尾两句的景物描写的“好处”进行分析,所以应从审美的角度分析需要回答的实质问题,梳理出“景物描写好在哪里”“对于情感抒发有什么好处”两个问题;第7题要求对“浑然一体”艺术效果的营造方法进行分析,则需要从审美的角度分析梳理出需要回答的潜藏问题“景中的构成元素是如何浑然一体的”“景与情是如何浑然一体的”“表达句式、音韵等形式与内容是如何浑然一体的”。
(5)语境分析法。如果是针对文中某一处回答的问题,则需要分析这一处的上下文语境,才可得出需要回答的潜藏问题。比如,完成第4题的仿写要求,一是要根据上句来确定仿写句的格式,二是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确定仿写句的内容。很多“句子填写”题都需要用语境分析法才知道需要回答的潜藏问题就是找出需要填写的“关键词”。
(6)标准分析法。凡遇到评论方面的试题,就需要运用标准分析法挖掘潜藏问题。因为评论需要依据一定标准,即使这个标准没有明确地被提出来,但在答题者心中是不能缺少的。比如,第5题要求针对三位教师的讲解写评论,考生需要挖掘出“学生学习词语的规律”作为标准;第6题要求对小说写短评,考生需要挖掘出小说在人物、环境、情节、主题、审美效果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及其所体现的真善美价值作为标准。
挖掘出潜藏问题的思维方法有很多种,上述只是六种常见的审题思维方法,更多更好的思维方法还有待专家们进一步提炼。
三、运用审题思维方法检讨试题答案
根据提炼的审题思维方法,笔者对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提供的2023年高考试题答案进行检验和讨论,发现这些方法十分有效,而且发现部分试题答案的不足之处,并尝试提出更完善的答案。
教育考试院提供的第1题答案如下:
①由于人为的干预,植物在育种繁殖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沟通能力,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自然规律;②优化植物的基因,以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3]
点评:①没有与题干中的“喷洒农药”联系起来作答,似乎答非所问。另外,题干中的“带来哪些思考”要求我们最好是提建议,而不是指出问题,所以可以将“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自然规律”改为“人工培育时应尽量遵循自然规律”。②回答了潜藏问题③。整个答案缺少了对潜藏问题①②的回答,这是其不足之处。
根据挖掘出的潜藏问题,笔者给出的答案如下:
①人工栽培的植物喷洒农药虽然能防止植物成为昆虫的猎物,但残留在植物上的农药会损害食用者的健康;②野生植物因为自身的野性基因使其彼此沟通而不容易成为昆虫猎物,所以不必喷洒农药;③人工栽培植物应尽量遵循自然规律,减少人工干预,同时研究将野性基因植入到人工栽培植物中。
教育考试院提供的第2题答案如下:
①通过场景的转换,表明“机械的诗”到处都存在,写出了它的普遍性;②通过对上海建筑工地的描写,进一步说明“机械的诗”的内涵和功能,深化了主题;③由旅途见闻引出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感,充分发挥了随笔自由灵活的特点。[4]
点评:①回答了潜藏问题②,②回答了潜藏问题③,③提到“充分发挥了随笔自由灵活的特点”,说明其审题简单化,因为题意并非仅要求答出散文写法的特点,而是在散文特点的基础上归纳散文写法的“好处”。整个答案缺少了对潜藏问题①的回答,这是其不足之处。
根据挖掘出的潜藏问题,笔者给出的答案如下:
①卒章显志。结尾跳转到对上海建筑机械的描写,说明“机械的诗”处处都有,赞美了祖国蓬勃向上的活力;②这样的联想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从潭江到上海,从火车轮渡到建筑工地,随意自由的转换显得不做作,具有亲切感,易为读者接受,同时照应了副标题中的“随笔”二字;③强化情感。由“我”的喜悦写到每个人的喜悦,强化了人们因机械力量而感受到时代活力的喜悦之情。
教育考试院提供的第3题答案如下:
①景物描写的画面感强:低垂的柳条在江水中映出倒影,雪中盛开的梅花也开始凋落,正是一派美丽的春日风光。②以虚景写真情:这里的美景并非写实,而是词人心境的外部投射,词人与友人感情深厚,想到能与友人相聚便心生欢喜。[5]
点评:①回答了潜藏问题②,②回答了潜藏问题③;缺少对潜藏问题①的回答,这是其不足之处。
根据挖掘出的潜藏问题,笔者认为以下答案优于考试院的答案:
①运用想象。依依绿柳倒映江边,片片梅花凋落雪中,这是作者由前面“春近”二字引出的想象中的美好景象。想象在不久后的春天,在这样的春光之中与友人相约聚首;②以景结情。以秀丽的春景结束诗歌,寄寓了渴望相聚、不愿离别的美好愿望,又显得余味隽永;③对仗工整。“柳”对“梅”,“垂”对“谢”,“江上影”对“雪中枝”,对仗工整,琅琅上口,语言精练,耐人寻味;④意象典型。“柳”谐音“留”,“梅谢”枝头,选取的春天意象又蕴含了依依离情,可见匠心。[6]
教育考试院提供的第4题答案如下:
参考答案1:柳宗元《江雪》里有“孤舟蓑笠翁”的句子。
参考答案2:寓言里有“刻舟求剑”的故事。
参考答案3:“刻舟求剑”的成语。[7]
点评:参考答案1最好,回答了所有潜藏问题。参考答案2和3部分回答了潜藏问题①和②,这是因为其撰写者在审题时并未读出不完整的题干中所隐含的答题要求,即按“ (填作者)《 》里有‘ 的句子”的格式补充语段。
教育考试院提供的第5题答案如下:
第一位教师:①讲清道理,鼓舞学生前进;②但未解释字词。
第二位教师:①讲清词义和变化,增长知识;②但未讲整体含义及使用。
第三位教师:①知识、道理结合较好;②解说全面,简明扼要。[8]
点评:从参考答案对三位教师讲解的评论可分析出其审题时关注到了这个暗含的要求——以“学生学习词语的规律”为标准,审题思维较为全面、深刻。参考答案对前两位的优点和不足评论得很恰当,但对第三位的评论没把不足之处点出来。第三位的不足之处应是没有指出词语中“破”和“沉”的使动用法。
教育考试院提供的第6题答案如下:
甲组答案示例:①本文表面上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的一次旅行;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
乙组答案示例: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②其表现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③那么河流究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载着人的思索。[9]
点评:两组答案都隐含着对潜藏问题①③⑤的回答,但只是回答了“是什么”,却没有回答“为什么要这样写”,即没有对潜藏问题②④⑥的回答,缺少了“评”。以甲组答案示例来看,其缺少了对“未来、回忆、成长”三个关键词在内容的连接、主题的凸显等方面的作用的评价。以乙组答案示例来看,其缺少了对“河流”这个意象在情节结构中的作用的评价。
根据挖掘出的潜藏问题,笔者给出的答案如下:
甲组答案:①在内容上,未来与回忆融为一体。将建议儿子未来暑假的一次旅行与作者自己对以往的回忆连在一起;②未来与回忆统一到促使儿子“成长”的主题。儿子的未来需要像“我”的过去一样到广大的农村去经历、体验生活,才会“成长”;③未来、回忆、成长三个维度有效地将全文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未来”与“回忆”同一,服务于“成长”,内容精巧,主题集中。
乙组答案:①河流是儿子未来旅行经历地方的主要环境。儿子旅行路上及目的地的村子、村民、劳作、交往等都与长江、漕河紧密相关;②河流具有象征意义。河流既象征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了朴实的农村生活,还承載着作者的情感;③“河流”贯穿全文,为全文线索,使情节十分紧凑。河流是全文的重要意象,作者既以河流连接着儿子旅行的路线,又以河流将自己的回忆内容组织起来,两者结合得天衣无缝。
教育考试院提供的第7题答案如下:
①“人老、牛老、犁也老”,总述三者具有共同的老迈特征;②对人、牛、犁的描写一视同仁,不区分人和物,互为参照;③将人、牛、犁三者并列,交替描写;④行文舒缓,与人、牛迟缓的步态和谐一致。[10]
点评:答案整体上都回答了所有的潜藏问题,只是②③两点有一定重复。还可以补充艺术营造的方法。
根据挖掘出的潜藏问题,笔者给出的答案如下:
①用一个“老”字,将人、牛、犁巧妙地融为一体;②借助对土地的深情,将人、牛、犁组合在一起;③运用排比手法和整散结合的句式,实现音韵的和谐,使人、牛、犁交融在一起;④运用缓慢的叙事节奏,将人、牛的老迈和犁的老旧统一在一起。
总之,学生掌握了素养导向试题的常见审题思维方法,就有可能挖掘出需要回答的潜藏问题,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在平时训练中还可以甄别答案的正确性、完整性,不致于被某些所谓的专家误导。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借助学习主题、真实情境和典型任务,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教条式地让学生掌握知识和训练其能力,更不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各类答题模板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8.
[2] 任子朝.从能力立意到素养导向[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13):1.
[3][4][5][7][8][9][10]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编.高考试题分析(2024年版)·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23(8): 25、31、43、50、51、126-127、79.
[6] 高考命题研究中心、北京天利考试信息网.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详解[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23(6):4.
[作者通联:陈剑泉,四川省双流中学;
叶 甜,四川省双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