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导向:班本劳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2020-11-06 05:24石春红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10期
关键词:班本课程立德树人传统文化

石春红

[摘要] 班本劳动课程,凸显班级的主体作用,是学科课程体系的一部分。班本劳动课程建设重在强化“三个导向”:强化“价值引领”导向,明晰班本劳动课程目标;强化“整合实践”导向,构建班本劳动课程形态;强化“主题驱动”导向,彰显班本劳动课程特性。如此,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让学生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助力他们成为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 班本课程;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素养导向

今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要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劳动教育不仅仅是做家务活,在新时代更有着深刻的内涵,它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一起肩负着育人的使命。多年来,笔者一直把劳动教育作为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周三无家庭作业日,学生便倾心学习一项生活技能;每年的“五一”劳动周,班级也会开展系列活动:叠衣服、缝沙包、厨艺比拼等。这些丰富的活动,旨在让学生立在课程的中央,进入劳动的情境,让劳动教育不仅致力于劳动观念的培植,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在劳动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一、强化“价值引领”导向,明晰班本劳动课程目标

班本课程,是《课程纲要》赋予教师的基本职责,是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凸显了班级的主体作用,是学科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彰显着教师的课程设计力。课程设计离不开对知识观的探讨,班本劳动课程也不例外。既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也要依据学生学习的素养点和生长点。所以,设计劳动课程时既要以目标为指引,又要梳理渐进的、多元的活动主题,通过整合多样的活动来架构和形成课程内容。

以小学班级中草药种植课程为例,2020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教师和学生深深体认到中草药的神奇力量,联想到教室门前闲置的绿化带,设想把种植中草药作为疫情之后创新劳动课程的内容之一。为此,笔者做了一个小调查。调查结果表明:93.5%的孩子对中草药种植课程特别感兴趣,其中希望以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上课的孩子占98.2%,但能写出三种中草药名字的孩子占比只有37.9%。由此可见,让中医文化走进校园、走近孩子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课程研发,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他们探究的欲望。通过民主评议,石斛成为我们的种植对象。围绕石斛的专题学习拉开了帷幕,学生们在查阅石斛资料、认真阅读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中的一部分。同一主题的学生自主结成联盟,小组合作,进行深入探究。有的重点研究石斛的外形特征、花期时长;有的研究石斛的生长环境和虫害防治;有的研究石斛的保健和药用功效;有的研究不同环境中的石斛发展史。各组最终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资料整理。

这样的学习并不是画地为牢,我们通过探究式学习来分析、建构课程。以小组组团,培养团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与素养。各小组成员分享成果,在互相学习的同时,进行二次资料补充,然后加上目录,整理成册,这就是《石斛种植课程指导手册》——由学生自主编写的小书。它成为种植课程的理论指导以及孩子们思维、行动的支点。孩子们变身为班级课程的设计者、建设者,真正的开发者。

我们还设计了一个“寻名”活动——给石斛种植课程取个响亮而有意蕴的名字。经过讨论,我们选择“绿手指”作为课程名称,希望借此机会,让每一个孩子拥有一个神奇的绿手指,从而让劳动课程回归育人的原点。这一过程,不仅是对课程的理解,也是课程文化的建构过程。班本劳动课程的建设是有目的的,不是随意的;是有预设的,但又是生成的,它最终指向的是立德树人。

二、强化“整合实践”导向,构建班本劳动课程形态

劳动课程设计不是孤立的一次,而是一系列、一盘棋、一体化。劳动主题不仅要联系学生实际,也要关注校园动态。在体现学生立场并指向问题解决的同时,老师要充分认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并遵循这样的规律。

我们首先成立了种植筹备组,五名家长志愿者特地带领孩子们去长江药物园实地考察。一周的时间,设计规划组、园地整理组、中草药购买组、后勤保障组、药物名片组应时而生,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锄草、松土、打塘、铺草坪,然后种上石斛,并辅以葡萄、荷花等植物点缀。绿手指课程项目引起孩子们的热切关注,也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众所周知,几乎所有的劳动都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完成任何一项劳动都需要能力和经验的积累。像种植石斛,看似很简单,其实整个过程也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用丝带捆绑在树桩上,配上遮阳网,每天给它浇水,以保持土壤的湿润。科学老师发现我们种植的地方有阳光直射,协助孩子们在没有阳光的地方也栽上了同样多的石斛……这样的集体劳动,让家长也成为劳动课程的参与者,既拉近了家校关系,又有利于帮助孩子养成了合作的意识、有条理的思维、科学严谨的做事风格,从而积累劳动体验,享受成长的美好。

“绿手指”课程,是国家课程与班级课程的适度跨界整合,它打开学科之门,让学生成为交界的对话者,让科学精神与班级文化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综合性素养。同时,我们努力加强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知识的相互转化,生成了一个个适合的主题。在这些主题的统领下,课程活动不仅内容丰富,还体现了清晰的研究思路、明确的劳动目标。比如,在花架搭建时,引导孩子利用三角形最稳定的原理,科学地进行材料选择、组装,这里就对数学、科学、美学、劳动进行了整合;“我的观察日记”活动主题,有机地将科学、语文、美术、中医学等学科知识内容融合起来,学生在种植、养护、记载、图画示意等活动中感受生命的奇妙,感受尝试带来的快乐。再辅以拓展性課程,匹配以综合实践活动,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以整合的方式在各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创生出新的学习意义。

开展劳动教育,不仅要让孩子们懂得幸福生活建立在辛勤劳动之上的,还要让教育回归到实际的劳动实践。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一切课程都是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班本劳动课程的研发,说到底来自学生生活,其目的就是为了丰富满足学生多元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强化“主题驱动”导向,彰显班本劳动课程特性

“绿手指”课程不是拼盘,而是以主题驱动为探究的核心,打破学科界限,将分散的学习内容整合成一盒“黏合剂”,以满足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

1.增强活动性

为了帮助孩子们认识中草药对生活的影响,我们努力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知识讲座中,在实地采访中,在亲身体验中,在成果分享中生成活动智慧,生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比如,“寻味校园”要求孩子们找出校园里的中草药,孩子们对照《本草纲目》(彩色图鉴),在校园里进行大搜索,居然找到了“鸡血藤”“薄荷”“鱼腥草”“半夏”等100多种草药。我们对常见的草药进行分类,为它们制作了名片,并举行了一次班级茶饮活动。特别有意思的是又生发了一个研究主题“为石斛找朋友”,旨在石斛地里再种点小药草。童心是最美好的,为了让石斛不寂寞,孩子们又进行了新的探索。由此可见,真实情境中的主题活动更需要坚守实践性,也只有实践才能培养出真人。

2.凸显综合性

班本劳动课程,它不是为分数服务的,而是超越学科的,所以课程的设计要引导学生生成创造性思维,培育创新精神。比如“以植物学家身份写一篇学术报告,分析植物形态与土壤的关系;或以药物学家身份写一篇学术论文,报告所培植物的功效”。这样的任务驱动实际上就是主题研究,促进了孩子们的深度学习,甚至是创造性学习。杜威曾经指出:知识性学科可能无助于发展智慧。孩子变换身份的研究,让他们发现更多的小课题,衍生了“土壤湿度对石斛的影响研究”“石斛可以做哪些美食?”“石斛与葡萄可以嫁接吗?”“石斛花与叶的疗效比较”等研究,他们自由组队、自行观察、自动记录、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研究的过程就是生长的过程,他们学习思维、学习判断、学习评价,正是这样任务驱动下的“主题综合学习”让孩子们走向了跨界,继而走向了创新。

3.深化耦合性

班本劳动课程是班级文化土壤生长起来的,它应该融合在学校课程体系之中,与其他课程一起,与学校德育、特色活动有机结合,形成育人合力。我校“草本小学园”蓬蓬勃勃,拓展了绿手指课程自由呼吸的空间,推动了班级特色、班级文化的发展。

镜头一:午后,一个一年级的小女生在本草小学园里,对着一群开得正旺的芍药花,踮起腳尖,翩翩起舞。路过的孩子悄然注视着她,慢慢放轻了脚步。

镜头二:上课铃响了,一个男生冲到了教室门前的石斛园边,一个飞身,跃上了园边的石栏,正要纵身,猛然收住脚,不好意思地舌头一伸,跳了下来,绕回去从路上走回教室。而原先从门前绿化带越栏而过是他的常态。

镜头三:春雷,微雨。石斛园地家长志愿者和孩子们正在给葡萄搭架、给睡莲换水,葡萄藤长得太快了,得让它有杆往上爬。大家对着最上面的木条固定犯了愁,这时校长路过,他二话没说,到后勤组扛来了梯子,爬上去搞定。

人的道德发展,是人、社会、行为三者交互作用的结果,而观察和亲历学习则是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主要方式。班本劳动课程,显然让孩子们发现了美好,也学会了美好。像这样的无数小镜头,终将汇聚成劳动课程的大故事。这是一种浸润,也是一种感悟;是孩子们与生活的耦合,更是无论多少次的班会都没法达到的效果,必将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

实践证明,优化班本劳动课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了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助力他们成为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这不是老师和家长讲出来的,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他们是真正的课程建设者。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远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路上。”优化班本劳动课程,我们会一直走在研究和实践的路上。

[参考文献]

[1]陈丹琳.做新时代的生命牧者[J].中小学德育,2019(5):67-69.

[2]夏雪梅.项目式学习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053-057.

[3]梁营章.清华附小观光教育“四步走”[J].中国德育,2016(23):34-36.

猜你喜欢
班本课程立德树人传统文化
基于儿童语言表达力培育的班本课程实践
特色龙城,润养课程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课程园本化背景下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