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赓续江南文化实践研究

2024-05-19 07:19胡晓文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9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胡晓文

摘 要:高职院校赓续江南文化,将有利于助推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文在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地方文化特色文化育人等方面进行调查后发现高职院校在赓续江南文化传承地方文化等方面尚有诸多可以进一步加强的可能,故将一些思考梳理提出,供方家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赓续;江南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9.027

近几年有一个热词——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的兴盛关系到国家的兴盛,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新华网还开辟了专栏“习近平的文化足迹”,让我们可以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从四川到河南,从山东到湖南,从甘肃到福建,从山西到广东……收获一系列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地方文脉根脉的理论依据。建设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思想引领、人才支撑、精神驱动、资源供给等原动力。

1 地域文化研究方兴未艾

在倡导文化自信的当下,我们再认识民族精神文化的历史演化过程,深入挖掘区域历史文化记忆,体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是增强文化自信心的一个重要前提。如今,众多专家学者正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不仅要和中国的社会条件相结合,也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1.1 关于吴文化

江南吴文化有尚文重教、柔静闲适等文化特质,在中华文明传承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特殊地理条件,吴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后方和后劲所在,它提供的回旋之地,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的关键(杨义2011);吴文化的特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在近现代发生了演变,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同时苏南工商业发展又推动了吴文化的转型(许冠亭2010);当下的吴文化具有尚德纳善、开放包容、灵动机智、务实进取、刚柔相济等文化素质和特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极为深刻与久远的影响(庄若江2013);我们必须将无锡文脉中崇文重教、尚农乐耕、精益求精、中正和谐等精粹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谢金良2019)等。

1.2 关于工商文化和锡地家族文化

明清时期,特别是近现代以后,江南地区家族文化及工商文化发展给无锡地区带来了很大影响。因无锡经济文化繁荣,家族文化兴盛,中古可追溯宋代过氏、杨氏,近古可追溯明清顾氏、秦氏、钱氏、华氏等,以天下为己任的“东林遗风”在无锡地区有着深远影响(童岳敏等2010);近现代的无锡是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其为区域文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著名的“无锡模式”是由社会各有产阶级以及外地官僚、地主、买办和工商业者的联合力量建立起来的,他们追寻利益至上,实业兴国,造福乡里,却不是为了谋得政治上的具体诉求(郑忠2003);这些无锡籍工商业企业家多关心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为乡梓福祉出钱出力,兴建了大批义塾及学校等(邹烨2009),为地方文化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并产生了深远影响;无锡“三水”交汇,便捷通江达海看,开辟了了解与理解外部世界、接纳不同文化的通道(谢光前等2021)等。

1.3 关于无锡红色文化资源

江南无锡的红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不仅仅是因为无锡在近现代成为工商业名城的名城效应,更是因为民族工商业发展之后,无锡的产业工人队伍也逐步壮大起来,无锡家族文化也产生了革命性的变迁,无锡近现代文化革命性的特征较为明显。近几年,借助建党百年契机,各个学校纷纷开展铭刻红色记忆的相关活动。一时间青年师生打卡红色圣地成了大家的热切向往。无锡的很多地方依托红色资源,带动了乡村发展,红色美丽乡村、研学旅行等项目纷纷出台。红色资源开发的同时,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党史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爱国情操,从身边的红色文化中汲取了革命奋斗和推进社会发展的持续动力,在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方面走出了扎实的一步。

著名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在其著作《文化的解释》(1973)中曾提出,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恒久地方传统的文化,可以通过文化符号,逐步发展出对人生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这种文化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和重要的教育价值,是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职校学习期间是自我意识和文化观塑造的重要时期,全球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文化引领铸魂,专业发展赋能”,我们要一手抓专业建设,一手抓文化引领,切实提升高职学生的思政素质、文化感悟力、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高职院校通过开展地方文化教育,可以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同时,高职院校开展赓续无锡文脉传承地方文化的相关教育,可以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职业院校的竞争力。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江南无锡的地方文化也独具特色。众多专家学者正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不仅要和中国的社会条件相结合,也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关于这一部分,众多高校非常重视,文化育人观念也深入校园文化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之中,结出了丰硕的成果。而对于高职校来讲稍显薄弱,以无锡地区为例,根据相关调研,高职学生对于地方特产(如惠山泥人、紫砂壶),地方音乐(如《二泉映月》),地方美食(如无锡排骨)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具体到对無锡的一些文化器物、历史古迹、红色经典、名人事迹等的认知上,则显得泛而不透,甚至不甚了了。有关无锡文化的传承和研究,在一些中小学和本科院校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而一些高职校,还是停留在搞搞活动、展示作品等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江南文化教学实践内容,也没有对应相关专业和专业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教材开发。如何进行有关江南文化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渗透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和一系列研学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活态传承与传播,是本课题探索的重点。

2 高职院校赓续地方文化的意义

学校是包含江南文化在内的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传承的主阵地,“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对于高职校学生来讲,他们毕业走出校门后,大多数将会直接促进服务地方发展,成就他们精彩的人生,所以高职校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高职院校的文化课、专业课学习可以和无锡地方文化资源、红色资源开发相整合,如:高职公共课程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教学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可以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钱伟长)这样的职业精神渗透于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中。江南无锡地方文化资源内涵和青年人的当代价值需求应进行有效融合和多渠道渗透,形成年轻一代的群体价值认同感。

3 调研分析

家乡、地方是民族和祖国的缩影,众多的地方文化汇集成祖国文化的灿烂多姿,爱家乡、关注地方文化也是体现热爱祖国和文化认同的一个方面。学生对于江南地方文化学习是很有期待的,江南无锡是学生生活的土壤。本课题组对江南无锡地方特色文化的认知程度做了相关调查。

3.1 调查数据

(1)职业学校的学生对于地方特产(如惠山泥人91.86%、紫砂壶65.12%)、地方音乐(如二泉映月79.07%)、地方美食(如无锡排骨73.86%)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2)学生对于无锡文化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对于无锡的历史文化,了解较多的前三个是:泰伯奔吴、荣氏家族、惠山古镇。

(3)对于无锡文化旅游景点,学生去得较多的地方前三个依次是:清名桥(67.47%)、荡口古镇(63.86%)、惠山古镇和寄畅园(57.83%)。

(4)当然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新无锡人,有些地方没有去过。当被问及“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你有哪些变化”时,54.65%的学生表示开始在课后主动关注和了解无锡文化,而当问及学生对于无锡传统文化的感受和期待时,词频较高的词汇是:感兴趣、传承、有趣……

3.2 调查分析

(1)高职院校在赓续江南文脉、深化地方文化的育人过程中,应体现“三全育人”理念。系统培养高素质人才。整合各方资源(学校、社会、家庭,学缘、地缘、亲缘等),形成育人合力,运用网络平台资源库建设,增强文化传承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使学生将学习地方文化的学习感悟,化为真感情,落实于实际行动,提升文化自信力。

(2)高职院校可以依托丰富的地方资源文化,创新滋养浸润的育人模式。无锡地处江南腹地,有十分丰富的江南历史文化资源,从泰伯奔吴开始算起,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无锡有诸多的文化名片,近现代的工商文化、江南水文化、运河文化、国专文化等,诸多名胜古迹,如锡山八景、鸿山十八景、十大古刹等,诸多的红色文化基地,如无锡市革命烈士陵园、秦邦宪故居、无锡张闻天故居、王昆仑故居、无锡革命陈列馆、孙冶方故居纪念馆、荣氏故居等,还有十大园林,如寄畅园、荣氏梅园、鼋头渚、蠡园、薛家花园、适园、吟苑公园、无锡市菩提仙境、云薖园、无锡公花园等,有美丽乡村,如华西村、双泾村、白塔村、古庄村、南门村、阳山村等,古今名人更是不胜枚举,可以充分挖掘利用各类地方教育资源,将江南文脉的核心元素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当中、融入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当中。

(3)高职院校在教育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时,针对历史悠远的江南文化传承,宜采用合适有效的方法,既有理论的梳理又有实践感悟,活化研究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建立和完善高职校江南文化传承的教学资源库,形成校本教材、系列教案、习题课和网上教学资源等,在高职校形成系统的江南文化教学实践内容,对相关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专业群建设起到推进辅助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特色校本教材开发。可充分利用精品课程平台、名师工作室展示平台、超星课程等线上课程资源配合教学;视频资源方面,历年无锡市各类宣传纪录片、反映无锡特色的文化纪录片、讲述无锡故事的故事片都是优质的线上资源,可用于进行教学活动。

(4)高职院校应该将传承无锡地方文化教育推广开来,完善高职校人培方案,逐步形成一定的规范和样本。积极搭建平台,加强长三角地区合作,加大推广江南文化的地区影响力。

4 结论分析

4.1 赓续江南文化助推培育职业院校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如今提出的“高质量”培养人才,不仅仅要有高的技术技能,还包括高素质、高素养等重要内涵。要从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和“职业性”出发来正确认识学生职业素养的具体内涵,应包含技术素养、人文素养、职业态度等多个层面的关键要素。

4.2 赓续江南文化传承应符合高职学生学情

我们要厘清和分析高职校学生无锡地方文化学习现状,梳理江南文脉的突出亮点,根据学情,找到适合高职校无锡地方文化传播的方法和路径,尝试丰富无锡区域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在新时期文化建设中有所贡献,提升学生的文化感悟力,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高职校文化建设工程。

4.3 高职校赓续江南文化可能采取的措施

4.3.1 宜优化课程

把具有独特内涵的无锡地域文化放置到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化发展史中进行梳理和把握,纳入中华文化整体发展的宏阔视野中,深入挖掘江南无锡地方文化内涵,整合江南文化资源,结合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形成校本教材,建立职业院校江南无锡文化教学资源库。

4.3.2 体现实践性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体现活动性和融合性,通过多种形式,诸如选修课、社团、竞赛竞答、艺术创作展演、研学旅行等途径,增强江南无锡文化学习的感染力、吸引力;通过课程思政、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等途径,做志愿者等相关服务活动,将优秀文化代代传承下去。

4.3.3 校内外结合

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讲,他们毕业走出校门后,大多数将会直接促进服务地方发展,成就他们精彩的人生。高职院校的文化课、专业课学习可以和无锡地方文化资源、红色资源开发相整合,如:高职公共课程教学中,可以创设情境教学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可以将工匠精神、职业精神渗透于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中。

4.3.4 搭建多种平台

还可以通过机构联合、馆校联盟等方式,深入挖掘江南无锡地方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意义。在“互联网+”的背景之下,顺应时代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交流,让无锡人的实干基因和奋斗精神得到更为有效的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EB/OL].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eqid=a98dc445000db49c00000004645b6261,20221025.

[2]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上的重要讲话[EB/OL].中国政府网:https://www.gov.cn/xinwen/2022-05/28/content_5692807.htm?eqid=90fee53700011c9000000003646877b2,20220527.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