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波
摘 要: 创客文化作为小众群体实践基础上的先导,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作者阐述了创客文化的内涵,在高职院校发展群体创客文化,应该从具体实践着手,建立众创空间,孕育群体创客文化;改革教育课程,培养群体创客文化;完善制度体系,保障群体创客文化;利用媒介宣传,推广群体创客文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客文化 发展模式
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推进,中国迎来创客时代。群体创客文化作为小众群体实践基础上的先导,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高职院校集合力量投身到创客文化的发展中,创新观念、意识、精神就会得到广泛弘扬并普遍强化,培育、激励、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就会形成,这种文化氛围和文化环境反过来会促进高职院校群体创客文化的形成、发展和繁荣。
一、创客文化的内涵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以创客为主体的社区则成了创客文化的载体。创客文化(Maker culture)是一种亚文化,是在大众文化当中产生的变种文化。亚文化通常植根于有独特兴趣且抱有执著信念的人群,创客(Maker)正是这样一群人——他们酷爱科技、热衷亲自实践,并且坚信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创客文化是DIY文化的延伸,它在其中糅合了技术元素。DIY文化则是朋克理念与反消费主义的结合,朋克理念通常代表了反叛、反权威、个人主义和自由思维等。由此诞生的创客文化兼有两者的部分特点,它不认同随意消费,乐于在现有的资源下创造性地再利用。
“创客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以工程化为导向的主题上,例如电子、机械、机器人、3D打印等,也包括相关工具的熟练使用,如CNC、激光切割机等,还包括传统的金属加工、木工及艺术创作,例如铸造、手工艺品等。他们善于挖掘新技术、鼓励创新与原型化,他们不单有想法,还有成型的作品,是知行合一的忠实实践者。他们注重在实践中学习新东西,并加以创造性地使用” [1]。
二、高职院校需要怎样的创客文化
文化与民族基因、地域特色密切相关,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没有“最佳”,只有“最适合”的创客文化模式。越是与民族个性、地域特征和国家运势相契合的创客文化,越能从根本上激发创造性的火花。
“从创客文化的特征可以看出,它更适合高职院校来建设,因为高职院校既有众多实训室和齐全的小型成套中型机器设备,又有善于组织和引导的双师型老师,还有良好的创新氛围,更不乏头脑灵活、怀揣梦想的年轻人。高职院校可通过改造提升等多种办法,整合优质资源,创建以大学生为主体对象的‘创客空间,并向社会公众开放,为其提供研发、经营场地和网络、会议等公共设施,并提供信息、咨询、培训、融资、市场推广等各方面的支持,千方百计降低学生创业的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创业的成功率。高职院校创建‘创客空间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创客所从事的事业已经不仅涉及个人抱负,更关系到国家未来发展,我们所处的时代需要一种更具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创业氛围”[2]。
三、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总结中外创客文化的精神内核,校园阶段的“创客”大体有三个特点:一是以兴趣和自我实现为创新动力,而不以赢利或功利为目标;二是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学习态度;三是强调朋辈、共享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参与。中国的创客文化自2012年兴起,主要通过开设创客空间、举办创客大赛、成立创客俱乐部等方式推动发展。高职院校的创客文化正在慢慢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组织、模式与方法。
(一)教育理念变革:从管理型学习到自主型学习。“创客文化的基石是网络时代的学习文化。没有学习,就没有继承创新;不懂学习,就不会创造。在高校中培育创客文化,首要是落实‘以学为中心的改革理念。在课程、课堂、课件的各个层面和教师、教室、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第一、第二课堂和面向社会的大课堂,我们都应鼓励和践行三种学习。一是探究式学习,要让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二是体验式学习,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不是内容的获得与传递,而是通过经验的转换进而创造知识的过程。三是服务式学习,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实践和服务过程中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社会的问题和需要相结合,既懂得运用批判思维,又懂得主动的社会参与”[3]。
(二)教育内容融合:从分科教育到跨界教育。“创新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往往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而泾渭分明的学科分类,容易导致学生思维僵化,因为不能跨越学科间的藩篱,无法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系统性地解决问题,创客教育中的项目常常需要调用不同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所以传统单一课程教学模式,已不能胜任创客教育的需要,迫切需要探索融合专业、跨界学习教育方式”[4]。
(三)教育评价重构:从单一评价到多元评价。创客教育是个性教育、自由教育,它为每个学生提供旨在满足其个性发展需要的自由创造空间。这种基于个性发展和自由选择的教育显然不适用于单一的评价方法,因为传统基于测验的结果评价方式很难测量出学习者创新问题解决能力及个体在团队中的贡献度,所以,须构建形式多元化、手段多样化的综合绩效测评机制。该机制要在理念上坚持价值多元性的信念,倡导评价来源多样化,在选拔性评价、全面发展评价、结果评价和量化评价的同时,大量融入发展性评价、差异性评价、过程评价和质性评价,尊重学生个性特点、思维差异,关注学生学习、思维、情感、能力的发展过程,将评价嵌入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自然调查,对教育过程中不能被量化的想象力、理解力、创造力等要多用质性研究方法和多元评价技术。
参考文献:
[1]朱千波.高职院校“创客空间”运行机制的建构[J].职教论坛,2015,(12)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ZJLT201535007&dbname=cjfdtotal&dbcode=cjfd&v=MTk5NTR2cjNXQTJGckNVUkx5ZllPZHRGeS9oV3IvSlB5Zkhlckc0SDlUUHFvOUZZNFFPQ1g5S3ZCUmw3MGtPUUE=.
[2]刘燕.创客文化的特质与教育变革[J].中国青年研究,2016(01).
[3]孙超,高莹莹,李公根.创客精神与图书馆文化比较研究[J].情报探索,2015(12).
[4]李志厚.论未来优效课堂的创建之路[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09).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度哲社课题“‘技能菜单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创客文化培育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