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燕+徐昱
摘 要:高职院校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现状,从功能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就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有效运行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发展中心 功能运行机制
课 题:本文系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校级教育研究课题“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与运行机制研究”(编号RJ201323)研究成果。
一、我国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教育部2015年9月15日公布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高职院校在校生1006.6万人,规模首次突破千万人大关,高职教育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40%。高等职业院校生师比为17.57:1,与普通本科院校的17.73:1不分上下,高职院校需要大量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
教师发展中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的载体。一个好的教师发展中心可以系统有效地培养教师,有利于教师发展;可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学校发展。2012年9月,我国遴选出了30个国家级教师发展示范中心(全部为本科院校),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很多示范的教师发展中心(如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已初具规模,在教师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
而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发展中心起步晚,区别于国外大学和国内本科院校,存在的一定的困惑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机构设置主要采用挂靠型,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大多数挂靠在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中心大多是教师兼职,专职人员很少,导致教师发展中心工作停滞不前,形同虚设;二是活动形式单一,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师发展中心以组织教师技能测评、组织培训活动为主,活动形式比较单一、缺少创新,加之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导致一线教师不愿意参加中心组织的活动,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三是职能定位不准确。高职院校的教师发展中心都是近几年才成立的,很多工作职能的定位和运行机制还在不断地探索和尝试中,“拿来主义”比较严重,缺少对学校情况、师生情况的对比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教师发展中心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
1.教师培训
由于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面向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因此也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教学理论知识,还要有过硬的技术和能力。各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校情,建立适合的培训机制,教师培训可以分批、分类别、分层次,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培训效率。如对刚入职的新教师,由于他们年轻,信息技术能力强,因此可以借鉴英国ICT培训方法,给每位新教师发放培训包,包含教学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帮助新教师在短期内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针对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由于他们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因此对他们的培训应该更注重技能,可以走进企业,一线培训;而针对从企业引进的高级工程师,则要侧重于教学理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方面的培训,有的放矢,提高培训效率。
调查发现,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由于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已经熟练掌握,会出现教学上的倦怠或“高原现象”,针对这类教师,培训可以从“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技能比赛、参加前沿学术交流等方面展开。
2.资源分享及交流
提供学习资源。包括在网站上链接知名专家讲座,提供学习培训信息等等,现在的教师不是不愿意学习,而是缺少有针对性的有价值的资源信息。这方面可以借鉴示范教师发展中心的成功经验,如上海交通大学创办的教学工具箱、火花等栏目,推荐教师阅读书目和相关专家讲座。推荐、引进世界名校开放式课程及相关的视频下载服务,使广大教师近距离感受世界名校教师的教学风采。
教师发展中心也是教师交流的平台。可以每学期向教师发放问卷,在教师中收集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在下学期选择共性话题开展主题研讨,邀请这方面有研究的专家开展专题讲座,通过互动、参与研讨的方式,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
3.评估与咨询
目前,一些本科示范教师发展中心已开展中期学生反馈(Midterm Students Feedback)活动,作为教学的评估诊断,它通常在课程前期或中期进行,目的是为了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提高教学水平,由此改善教学效果。此前在上海交大和重庆大学的教师发展中心已试用了此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MSF项目主要包括前期会谈、课堂观摩、后期会谈和后续跟踪。这个项目的优点在于能够给任课老师在学期中提供一个比较客观的反馈,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教学中的优点和弱点,并帮助教师改进提高。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可以借鉴这一项目,改革原有的期中教学检查和期末学生评教,结合实际情况完善评价内容,与教务处协作,开展此项目。通过教师参与教学活动,观察、收集、汇总、分析教师与学生的多维度表现信息,协助教师反思教学工作,寻求改进教学的策略和举措。
三、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运行机制
1.顶层设计机制
顶层设计,是指“从高处着眼的自上而下的层层设计”,是教师发展中心有效运行的首要保障。目前虽然有的高职院校已经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但很多都是脱离实际,盲目借鉴,缺乏系统性,更谈不上长远的目标。再者很多高职院校对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架构主要集中在中观层面,忽视了顶层设计。在教师发展中心实行顶层设计有利于从全局的角度,对教师发展中心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统筹规划,以便能集中有效资源,促进教师发展。
2.多元协作机制
调查发现,如今大部分教师发展中心分散在教务处、人事处、信息中心等部门,虽然这在一定方面制约了教师发展中心的发展,但教师发展中心可以利用多元协作机制,多部门联动开展工作。
如教师培训可以由教师发展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人事处等部门共同组织。技术部门负责技术培训,人事部门负责考勤签到发放证书,教师发展中心起着引导、推进、沟通和协调的作用。多元协作可以集多部门之力,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教师发展。
3.激励与反馈机制
教师与学生一样,也需要认同,也需要引导成长。因此在教师发展中心可以引入激励机制,通过外部奖励和内部认同,将学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提高自身教学与研究能力的诉求相结合,采用各种激励性的手段引导教师在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学习态度等方面形成内源性的、持续性的发展机制。在高职院校教师中实施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从而创造良性竞争环境促进教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报告[R/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509/t20150915_208334.html,(2015-09-15).
[2]潘玲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运行机制与功能结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6).
[3]魏燕.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初探[J].职业,2013(11).
[4]庄丽君.我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特点与思考——基于30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分析[J].重庆高教研究,2015(4).
[5]黄睿彦.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运行模式和基本职能的案例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9).
(作者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