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意境赏析

2024-05-18 04:52张俊峰
求知导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摘 要:诗歌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为进一步提高诗歌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诗歌意境赏析能力,采用文献总结、案例分析等方法,首先指出诗歌意境的基本特征,包括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韵味无穷;然后分析语文教学中赏析诗歌意境的重要意义;最后结合初中语文教材,从分析客观物象、抓住诗歌文眼、展开联想想象、在朗读中感受、联系现实生活、延伸补充材料六个方面,详细阐述诗歌意境的赏析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诗歌意境;赏析策略

作者简介:张俊峰(1969—),男,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第四中学。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它利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并表达作者的情感[1]。透过诗歌的一字一句,我们能感受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创造的意境,进而理解其中的情感内涵。在诗歌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文字表面的含义,还要体会深层情感与思想,如此才能感受到诗歌的独特魅力,而赏析意境就是一个有效途径。以下结合笔者实践,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意境的赏析方法,为实际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学生的诗歌意境赏析能力。

一、诗歌意境的基本特征

(一)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的是将环境描写、气氛渲染和作者情感抒发紧密结合起来,这是诗歌意境的表现特征。比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就是采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创造诗歌意境,其上阕重在写景,景中有情;下阕重在抒情,情中见景。作者将自然美和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描绘长沙秋景、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二)虚实相生

虚实相生指的是实境与虚境互相渗透转化,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效果,这是诗歌意境的结构特征。在《琵琶行》中,白居易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目的是烘托人物的情感,其中景物描写是实,情感烘托是虚。采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有助于丰富诗歌中的意象,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培养人们的审美情趣。

(三)韵味无穷

韵味无穷指的是意境中蕴含着“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因素,用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情感,这是诗歌意境的审美特征。以李商隐的《锦瑟》为例,诗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一句,“此情”和开端的“华年”相呼应,境外有境,虽然存在却又缥缈难寻,此等意境如雾里看花、水中捞月,能引发读者的无限审美想象,让人回味悠长。

二、语文教学中赏析诗歌意境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诗歌学习效果

在诗歌作品的学习中,分析诗歌韵律和语言表达是第一步,赏析诗歌意境和作者情感则是更深层次的目标。诗歌一直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难点之一,尤其古诗词学习起来难度更大,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并不能理解诗词含义和情感表达,难以留下深刻印象,从而降低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赏析诗歌意境,使其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把握关键字词的含义,对诗歌的主旨和情感表达产生直观认知,才能留下深刻印象,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提升学生文学修养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不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重要的是丰富文化储备,提升文学修养。诗歌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学习诗歌既能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也是传承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赏析诗歌意境,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能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净化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

(三)促进核心素养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要立足學生核心素养发展,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承上启下,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赏析诗歌意境,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对主体思想进行剖析,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使学生形成个体化的言语经验,达到文化传承与理解的目标,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如此,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意境赏析策略

(一)分析客观物象

诗歌的意境是通过客观的物象营造出来的,从这些客观物象入手进行分析,是赏析诗歌意境的有效途径。客观物象与意境不可分割,作者选择特定的物象进行描写,其中往往寄托了自身的感情,如此物象与物象的叠加,意境与意境的融合,最终构造出诗歌的境界之美。

以九年级上册《乡愁》为例,作者余光中分别选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客观物象,用来物化抽象的情绪,表达出浓厚的思乡之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作为突破口,让学生学习正话反说的表达方法,从具体的“乡”转变为抽象的民族的“乡”,从地域之乡过渡到历史之乡、文化之乡,使作者的乡愁沉淀出丰富的内涵和强烈的表现力。整首诗歌中,作者虽然没有直接表达思乡之情,但通过客观物象营造出思乡意境,学生赏析这个意境就能理解作者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家国情怀。

再以《武陵春》为例,作者李清照用尘香、梳头、双溪、舴艋舟等客观物象,抒发“载不动许多愁”的思绪,虽然是夸张的手法,但用得自然妥帖,寓情于景,构成了完整的意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首先按照“尘香—梳头—泪先流”的主线,从客观物象过渡到主观心境,感受作者的睹物思人、悲从中来;再按照“双溪—舴艋舟—许多愁”的主线,从客观物象过渡到主观心境,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者的内心情感,体会对故国故人的忧思。

(二)抓住诗歌文眼

文眼是诗歌的核心和灵魂,诗歌教学中,让学生寻找并抓住文眼,有助于他们进入作者创设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3]。考虑到初中生的身心发育特征,即虽然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生活阅历,但情感阅历普遍缺乏,因此通过阅读诗歌、赏析情境,感受诗歌带来的魅力,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阅历。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关键词句下手,找出文眼并以此为核心进行赏析,即可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以九年级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为例,该诗是林徽因创作的现代诗,诗中第一节描写了四月天的季候特征,第二节至第四节利用四月天中的不同物象比喻生活中的美好画面,最后直抒胸臆。根据后人研究,认为该诗歌是为悼念徐志摩或纪念儿子出生而作,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是作者对爱的赞颂。了解这一背景后,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找出诗歌的文眼,比如“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你是爱,是暖,是希望”。其中的“爱”字统领全篇,采用动静结合的方式书写细腻柔丽的情愫,表现出轻盈优雅之美。尤其在结尾处,作者再次点题“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歌第一段首尾呼应,淋漓尽致地表达爱和希望,使情感再一次升华。

(三)展开联想想象

如今,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一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用于书写的时间减少,优化了课堂教学流程。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作者创设的意境呈现出来,如图片、视频、动画等,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设身处地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高效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诗歌意境的赏析能力。

以七年级上册《天净沙·秋思》为例,从作者马致远的视角出发,看到苍老的树上枯藤缠绕,乌鸦在黄昏时纷纷归巢,小桥下有潺潺溪水,旁边是炊烟缭绕的人家。在瑟瑟秋风中,作者骑着一匹瘦马,缓慢地走在荒凉的古道上,抬眼望去夕阳即将落山。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展示枯藤、老树、昏鸦等各种物象,将所有物象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凄苦悲凉的场景。根据这个场景,让学生发挥想象,例如:作者是从何处而来?又将去向何处?他经历了怎样的人生?为什么称自己是“断肠人”?学生在想象的同时,要结合诗词的写作背景,进入到作者创设的意境中,勾勒出一幅游子深秋远行图,从而理解作者的悲愁思乡之情。和教师口头讲授相比,如此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站在“断肠人”的角度感悟诗歌描绘的意境[4]。

(四)在朗读中感受

大声朗读是学习诗歌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朗读中,学生能感知诗歌的重音、节奏和押韵等情况,既能陶冶情操、促进理解,又能增强审美和艺术鉴赏力,赏析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读或齐声朗读,也可以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还可以播放优秀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聆听。

以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为例,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呈现出大气磅礴的意境,抒发作者对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下片评论历史人物,歌颂英雄人物,在议论中表达作者的豪情壮志。学生在朗读的同时,教师可以选择班得瑞的《仙境》等钢琴曲作为配乐,既体现出革命豪情,又符合诗歌的情绪表达。而后,引导学生充分理解词句含义,如“原驰蜡象”中的“原”指的是秦晋高原,“竞折腰”指的是争着为江山奔走效劳,“妖娆”指的是娇艳妩媚。在朗读重点词句的同时,学生要在脑海中想象对应的画面,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本是静物,写它们舞、驰是采用化静为动的手法,在大雪飘飞中远望绵延起伏的山丘,大自然的灵动画面跃然纸上。

(五)联系现实生活

语文来源于现实生活,语文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5]。进入信息时代,学生会接受大量的外界信息,其中也不乏一些不良信息。在诗歌教学中联系现实生活,强化学生对诗歌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深刻感悟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以七年级下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例,这是俄国诗人普希金创作的诗歌,作者以普通的句子,通过自己真切的生活感受,表达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诗歌,在熟悉理解词句的同时,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然后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入手,向学生提问:你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挫折?你是如何解决的?如今回看那段经历有什么感受?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回顾生活中那些特殊的、难忘的挫折,此刻学生与作者在思维情感上同步同频,就能深入体验诗歌所塑造的意境,进而理解诗歌所传递的人生哲理。如此教学,能拉近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提升学生诗歌意境赏析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六)延伸补充材料

诗歌中饱含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想象,具有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兼具文字美、结构美和意境美[6]。但是,诗歌因受限于固定的结构或形式,并不能对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进行详细铺陈,因此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延伸补充一些材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更好地感受诗歌意境,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以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作者杜甫通过叙述茅屋被秋风所破导致家人遭雨淋的经历,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出他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杜甫的生活窘况,教师可重点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即唐肃宗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到了巴陵,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一座茅屋作为栖身之所,然而大风破屋、大雨接踵而至,且安史之乱尚未平息,杜甫感慨万千,写下本篇。了解这一写作背景后,学生会对杜甫的形象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剖析“怒号”“卷”“洒”“冷似铁”“未断绝”等字词,深刻感受杜甫当时的处境。即便面对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杜甫脑海中想到的依然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学生由此可以理解其忧国忧民、舍己为人的高尚品格。

结语

综上所述,诗歌是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赏析诗歌意境能提高诗歌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文章结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诗歌,介绍了教学过程中诗歌意境的赏析策略,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未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注重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才能更好地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车营营.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古诗教学策略探究:以部编本八年级上册《饮酒》为例[J].语文课内外,2022(3):229-231.

苏红.寻访诗韵体悟诗情: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27):44.

吴燕.关于初中语文诗歌赏析阅读教学预设的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30):178.

王玲花.美读诗歌 品味意境:以《敕勒歌》教学为例摭谈语文学科育人价值[J].青海教育,2019(6):32-33.

張红茹.品边塞诗篇,感家国情怀:例谈初中语文边塞诗歌赏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上旬),2020(1):73-74.

宋娜.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诗歌赏析中的应用研究[J].初中生写作,2023(6):87-89.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