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问履”,指向“适合的教育”

2024-05-18 12:59徐春花
求知导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适合的教育

摘 要:张謇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地域性,提倡“学思问履”的教育思想,即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并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适合的教育”的首要步骤。因此,让学习发于心,以兴趣为引导,是实现“适合的教育”的有效途径。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关键词:张謇教育思想;“学思问履”;“适合的教育”

作者简介:徐春花(1982—),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张謇学校。

在这个充满变革、创新的新时代,课堂教学产生了诸多变化,但“适合的教育”依然是不变的主题。我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虽然是通过旧的科举制度走上晚清的历史舞台,但他却坚决反对“死读书”。张謇把“适合的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在《通州张氏家塾经史国文补习科答问序》中就教育的目的指出:“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他认为“良知之学,重在知行并进”,学习要和实践相结合,教育亦要符合人的认知规律。他提出“学问兼履历乃成,一面研究,一面践履,正求学问补不足之法”——“学思问履”即源于此。实践证明,“学思问履”理念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可以为“适合的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本文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对张謇教育思想进行探索。

一、让“学”生发于心

学生愿意和喜欢学习是其学习动力的源泉。《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要让学生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学会学习”的能力,这是让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因此,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应是培养学生想学、要学、会学的品质。

(一)激发想学的兴趣

好的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所以,想要学生具备主动学习的愿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首先得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可以设计游戏环节,还可以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知识点时,笔者为每个学生小组准备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各一个以及一盆水。学生很好奇,发出疑问:圆柱和圆锥容器能说明什么?这盆水又有什么用处?笔者故作神秘,没有直接回答,学生一下子就提起了兴趣。笔者乘机提出问题:“把装满水的圆锥容器里的水全部倒入圆柱容器,若要注满圆柱容器,需要倒几次?”学生们立刻开始动手操作起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探究数学规律。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想学,也愿意学,通过亲自参与实验,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新知。

(二)营造要学的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研究表明,积极、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调动有利于学习的因素。如何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是有意思的、好玩的、有用的,从而产生“我想要学数学”的想法呢?笔者尝试从周围环境入手,把数学学习和校园里的一景一物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为了庆祝国庆节,校园里悬挂了许多面小红旗,笔者让学生找一找这些小红旗排列的规律,思考:1厘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1米呢?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笔者利用学校操场,用单位长度、单位面积标记了学生游玩的场地,使他们在课间玩游戏的时候直观地感受不同的长度与面积单位。校园长廊边的柱子和石凳一个隔着一个,它们间的排列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将数学知识与校园中的景致联系起来,能让学生在漫步校园时仿佛置身于数学王国之中,让数学“接地气”。

(三)培养会学的能力

在同一班级中,有的学生学习轻松,成绩优秀;有的学生学习努力,收获却不大。究其原因,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是关键。学习能力是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所具有的获取知识、技能的能力。良好的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可以帮助学生从建立良好的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阅读习惯、思考习慣等学习习惯开始,逐步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会学、爱学、乐学。

二、让“思”关乎于学

“学而不思则罔”,“思”是学习过程的核心,是“学”的深入表现。没有思维活动,学习也不成立。爱因斯坦在谈到学校人才培养时指出:“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应该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1]由此可见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思考的重要性。因此,课堂要把“思”还给学生,给学生安静思考的空间、独立思考的机会与质疑问难的权利。

(一)让出思考的时间

教师要适时放手,让学生有自我思考的时间。鼓励教师“限时讲授”,把“可讲可不讲”的时间让给学生“思”,这不仅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一种教学智慧。少讲是为了多思,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三个不讲”:过于简单且学生能通过自己看书自学掌握的内容不讲;需要学生实践操作后得出结论的内容不讲;能让学生自己讲的内容不讲。教师要把握学科本质,抓重点,化难点,点石成金,这样学生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二)教授思考的方法

“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将失去生活的最大乐趣。”教师提出问题时,有些学生会感到迷茫、无从下手,这正是学生思考能力不足的表现。因此,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思考。比如,在解决一个问题之后,教师不要止步于结果,可以带着学生回顾过程:解决这个问题经历了哪几个环节?用了哪些方法?这些方法有什么优势?……经过一系列反思,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必然会有所提升。当然,让学生反思的时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可以是在课堂中途的“驻足”,也可以是在课堂结束前的“回头看”。

(三)让反思成为习惯

将反思和数学学习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内驱力,为其提供学习动力和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改变学生“依赖听讲,只学不思”的状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反思能力。对于学生来说,一节课的知识点是否理解透彻,在解决问题时遇到了哪些困难、用的是哪种策略,同学给予了哪些帮助,收获了哪些启示等问题都值得反思。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写数学笔记,记录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或是整理归类经常出错的习题,让反思成为学习的常态。

三、让“问”启迪于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素养之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的这句话强调了“问”的重要性。学习不仅是听教师讲、答教师问,还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延伸“问”的对象

孔子曾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问”的实质是交流、互相学习。因此,教师应尽量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进行自由表达。学生提问的对象不应局限于教师,还可以是同学、长辈,甚至是自己。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思维能够得到锻炼,进而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质疑的能力。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思考、交流和合作,会对不同观点进行修正、补充和商讨,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同时,通过相互协作促进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培养合作精神。

(二)渗透“问”的方法

数学课堂上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让学生提问,有的学生提不出问题,有的学生提的问题与数学搭不上边。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掌握正确提出问题的方法。“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学习的本领要从内心生长,才能变为素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学生真正做到想问、会问,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适度地向学生渗透提问的方法和策略,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让他们沿着一定的思路进行质疑,提出合适的问题。例如,教师问:“已知小刚跳绳9下,小军跳绳27下,小芳跳绳36下,请问小芳跳绳的次数比小军多几下?基于这一情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例题进行提问:“小军跳绳的次数比小刚多几下?”也可以让学生换个角度提问:“小芳跳绳的次数是小刚的几倍?”或在知识延伸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知识:“小刚跳绳的次数是小军的几分之几?是小芳的几分之几?”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提问题的方法,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三)深化“问”的内容

好问题犹如“一石”,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千层浪”。在学生掌握提问的方法之后,教师需要在问题内容方面进一步引领和启迪学生,让提问有价值、有深度,勿让问题浮于表面。教师可以尝试引领学生聚焦问题本质,向纵深处探索,也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概念、定理和规律背后的原理,还可以鼓励他们与他人合作,互相启发,共同探讨问题。总之,要让学生在学中思、思中悟、悟中创,提升“问”的质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生认识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两种运动后,笔者引领学生比较两种运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达成共识后,有学生提出:汽车在笔直的轨道上行驶,其方向盘的运动属于哪种运动?这个问题一提出,便推动了学生对物体运动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索与求知的欲望。

四、让“履”践行于学

在“学思问履”中,“履”是检验学习的尺度以及思考的过程,育人的关键在于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一)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2]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方向。例如,比例知识在有的学生看来离我们的生活很远,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感到比例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并学会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实践活动:测量学校的旗杆有多高。在活动中,学生分工合作,有的拉尺,有的定点,有的读数,有的计算……通过亲自参与这样充满乐趣、生动的实践活动,学生对比例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在展示中体验成功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表现欲望,学生也不例外。当学生通过学习和探究有了一定成果時,教师应当给他们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成果展示不仅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尊重,对学生探究过程的肯定。笔者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展示,还把展示延伸到课前和课后。例如,让学生撰写数学日记,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困惑,反思学习中的得失,抒发自己的学习情感。笔者还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用边回忆边画图的形式自主梳理知识点,尽量把每个知识点都直观地呈现出来,然后在展示的过程中相互点评、补充。多途径的展示活动,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三)在实践中培养能力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笔者设计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把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在学习了“认识人民币”一课后,笔者开展了“红领巾跳蚤市场”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充当商家和客人,经历付钱、收钱、找钱的过程。通过这一实践活动,学生不仅熟悉了人民币,也学会了用基本运算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把知识运用于生活。同时,在“红领巾跳蚤市场”上,学生还经历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提升。

教育不仅在于知识传授,更在于育人。张謇曾言:“小学生犹苗蘖,小学校犹苗圃也。培护径寸之基,使之盈尺及寸,成有用之才,苗圃之事也,小学亦类似。”[3]“学思问履”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策略。对“学思问履”的有益探索以及合理运用,将帮助我们向“适合的教育”前进,使课堂化为苗圃,让参与其中的生命得以蓬勃向上、自然生长。

[参考文献]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晚年文集[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朱永新.陶行知教育箴言[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沈行恬.张謇教育文论选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适合的教育
“适合的教育”在职校办学中的落实与体现
“适合的教育”从课程供给的“选择”开始
“适合的教育”体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义
“适合的教育”视角下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用适合的教育助力学生个性化成长
以人为本,提供“适合的教育”
做“适合的教育” 圆学子的梦想
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
适合的教育:江苏教育的当下期待
“适合的教育”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