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儿教育作为一种重要启蒙教育,会对幼儿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倡导立德树人教育这一大背景之下,幼儿教师应该注重对孩子们进行德育教学,意识到进行德育教学对孩子们品质塑造、道德素养提升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幼儿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应立足于儿童心理认知模式、兴趣爱好等特点,把德育工作和儿童游戏活动以及知识教学进行深度结合,使幼儿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受到德育熏陶,对德育产生深刻认识,培养良好德育习惯。
关键词:立德树人;幼儿园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5-0155-04
古人认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幼儿期正是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启蒙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对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养成和人生基调的确立有极大意义。3~6岁的儿童是一个尚未具备完善生活能力,树立是非道德观念,具有可塑性、模仿性的教育群体。所以,幼儿园里和幼儿朝夕相伴的老师,尤其是身为班主任,她们本身的道德修养、言谈举止、人格魅力等无不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培养一支道德高尚、为人师表、充满活力、敢于创新的班主任教师队伍就显得格外重要。她们既要履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职责,又要把这一职责体现在平凡、普通、微妙的教学管理上,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肩负着班级各重要角色。
一、 立德树人理念下幼儿园班主任进行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一)提升幼儿综合素质
在立德树人的同时,班主任在开展道德教育的时候,同时也可以厚植幼儿爱国情怀,让他们对祖国和民族的感情有更深入的理解。国之兴,则民之所安,民之所安,其所安也。所以,班主任要引导幼儿培养努力读书、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也要多与幼儿进行沟通,根据幼儿的学习状况和个性特征进行引导,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将爱国精神植入幼儿的内心,从而使幼儿更加牢固地树立爱国主义意识,提高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在教学指导中运用道德教育的知识,还有助于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而为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基于儿童的思维活跃,班主任要把道德教育的知识融入教育指导的过程中,引导孩子重新诠释知识。在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对他们进行高尚的理想的熏陶,让孩子在今后的学业与人生中,能更有定力,更有动力去学习。
(二)有利于增强班主任教学专业性
幼儿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教育中,要强化自己的德育观念,以适应幼儿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征,对德育工作进行延伸与創新。与此同时,老师们还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幼儿为中心,让他们在教育过程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与提高。如果一个班级采取了先进的教育观念,那么教师的专业化更强。与此同时,教师也要主动与儿童交流、沟通,使他们对儿童的心理特征及学习特点有更深入的理解。对孩子们的综合品质进行指导,提高他们在教育上的专业性和完备性。在老师的科学指导下,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使教师的教学品质和幼儿的综合素质都得到提升。
二、 立德树人理念下幼儿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发展及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人类在文明和文化水平上都得到很大提升,人们接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传统的德育同样受到了很大挑战,从笔者所教幼儿对象的情况看,德育教学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德育工作不到位
基于幼儿园班主任对德育所起到的教育主导作用缺乏充分了解,对幼儿德育理解也不到位,教师应该从理论教育出发,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释放幼儿天性;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转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与时俱进,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发挥引导作用,助力幼儿成长,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另外,幼儿园的师资质量对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然而一些幼儿园的老师自身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系统的思想教育培训,主要表现为对儿童德育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科学性、德育内容缺乏鲜活性、教学模式死板等,造成德育的缺失。
(二)在德育过程中未能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地位
儿童早期德育应凸显儿童主体性地位,并应通过老师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塑造儿童。幼儿园德育工作不单纯是教孩子培养礼貌待人接物的习惯,以及区分真、善、美,更重要的是教他们以心灵美来引领行为美,它是社会、教育者、受教育者三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
(三)德育教学的形式简单
儿童作为一个特定的对象,在认知模式上,表现出这一阶段幼儿的特征。例如,他们热爱打游戏,更倾向于自由的学习方式,也将以更正面、更集中的心态去面对,而一旦遇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就会丧失学习的意愿,甚至出现抵触情绪。所以,在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应该要结合他们的兴趣和认识,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快乐的道德教育环境。
(四)德育工作中缺乏父母配合
在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了家庭的作用,把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思维。然而,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了学校的指导上,忽略了孩子在家的学习与发展。这就导致了对儿童德育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需要的理解不够。此外,儿童待在家里的时间较多,而家长又是子女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无法把德育工作和家长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整合。因此,在教学中,学生无法很好地掌握道德教育的内容,道德教育也就无法获得很大的发展与提升。
三、 立德树人理念下幼儿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一)采用先进教学理念
目前,一些班主任认为孩子年纪尚小、认知能力弱,对幼儿教育时不论教学方式、活动内容选择,都是从自己的情感入手,忽略孩子的情感,导致孩子的参与意识没有被激发出来,不能及时地发现孩子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的幼儿教育者,更加注重幼儿身体发育而忽略德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缺乏先进教学理念引导。基于此,幼儿教师首先要建立先进的教学观念,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关心幼儿道德发展问题,切实地进行德育工作。比如很多幼儿自小就娇生惯养、缺乏礼貌,无论是对待长辈、老师都不主动打招呼,在和其他学生相处时,他们就更加自我。对此,幼儿班主任不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应根据幼儿个性,身心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使幼儿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纠正。
(二)凸显幼儿主体地位
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对幼儿德育工作关注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这既有助于开发儿童的潜力,又能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正确的价值观,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立德树人理念的指引下,幼儿园教师德育工作应首先注重培养幼儿的主体地位,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行以儿童为中心的道德教育,要确保儿童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比如,有的儿童活泼好动,在午睡时间,常常会干扰别人睡觉。此时,教师应针对幼儿的行动,采取诸如“换位思考”等方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孩子遵守公共秩序,不影响他人。
在用餐时,教师还可以让孩子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学会自觉地收拾餐具,把餐具整齐地放好,发展孩子的自理能力。另外,还可以把幼儿作为中心,通过其他途径,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德育,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比如以上提到的用餐,老师可以在点心区醒目的地方放置一些引导图片,让孩子们按照一定的次序来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也可以使用同样的方法来处理盥洗区,指导儿童采用适当的方式来进行清洗,并说明在何种情形下应该进行清洗,从而引导儿童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还可在晨检时放一些和文明礼仪有关的儿歌,以帮助幼儿有意识地和老师打招呼,收拾仪容仪表后再进园。
(三)把德育教学落实到孩子们的一日活动之中
一日活动是儿童日常体验到的一件事,它有着深远的教学价值。把德育落实在幼儿一日活动当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能使幼儿懂得感恩,文明团结,彬彬有礼。为培养幼儿友爱之情、感恩之情,使其学会“关爱”别人,应把思想道德工作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更要对其实施德育。具体渗透途径是,让孩子从早到晚进入幼儿园就用礼貌用语,与老师等孩子问好;在晨间活动中,教师要能选好时机开展一刻德育;在喝水时,要教会孩子排队等候,互相谦让,不要浪费水源。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更要让孩子们培养出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比如,可利用幼儿日常午餐、点心环节进行德育渗透。每一个幼儿都会有自己的碗和筷子,一到饭点就要排队端起碗来盛饭,这时教师便可开始适时地进行德育渗透。比如排队时,幼师应与幼儿讲清道理,一定要按照顺序排好队,每人拿好碗筷,做饭阿姨若把饭菜盛到碗里记得向她们道声感谢,感谢她们的辛苦付出,让他们感受工作不易。然后一定要两手端着饭碗以免饭菜掉出来。吃饭环节中,老师可先请孩子把碗筷全部放好,待所有孩子坐下来后,再请孩子们共同双手合掌,并说:“谢谢农民伯伯辛勤耕耘,谢谢食堂阿姨们做的饭菜,谢谢爸爸妈妈们的努力……”然后开始吃饭。教师应该从每一个细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把礼貌和感恩的东西全部教明白。由于有的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对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德育活动,使幼儿能与其他幼儿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当幼儿发生矛盾冲突时,班主任还要能主动改变教育观念。由过去严厉的斥责,变为温和的指导。班主任应能利用榜样的力量循循善诱地对孩子稚嫩的心灵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孩子能受到感化。当然,因为幼儿年龄小,很少能形成信仰,也较难产生相应行为,所以情感引导相对更有效。班主任还要让父母们千万不要用暴力方式对待孩子,要以理服人。另外,幼儿德育对混龄儿童的教育同样有着重要的实践。由于幼儿与同龄孩子一起游戏时经常发生争吵。不过在混龄儿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以大带小来改善这一状况,比如年长的哥哥姐姐能好好照顧弟弟妹妹们,他们也更容易顺从。混龄儿童共同游戏,也能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对儿童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在游戏中学会学习,引导幼儿建立热爱学习的健康心态
就幼儿教育而言,学习也是这一阶段的组成部分。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会学习的乐趣,而孩子们在刚开始时所学到的学习方法也会运用到他们今后的为人处世中,使其受益终身,对其思考和解决问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教学中不要避重就轻、单一地向幼儿灌输知识,只注重正确率,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学习方法就是孩子们平时在教师指导下摸索出的,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独立能力和自理能力。教师要抓住德育的精髓,以立德树人理论为指导,引导幼儿进行独立发散的学习,从而培养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与内容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从小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如教师给孩子们介绍一些关于动物方面的知识后,可先上课介绍一些动物的特征如叫声、行为特征等,然后再请孩子们挑选自己喜爱的动物模仿演绎,让别的幼儿猜猜自己饰演的动物,表演者、竞猜者,均能得到老师的奖励。幼儿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能够达到较好地消化课堂知识的目的,使知识自然融入脑中而非机械地记忆。由此可见,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得到极大的改善,同时也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仔细观察,全方位学习,开发智力,强化其学习能力。
(五)家园共育,协同开展幼儿德育
家长与班主任均为幼儿教育中重要的引路人与参与者,因此为了能强化幼儿德育的成效,需要家校协同。家长可以从日常琐事入手,将德育巧妙渗透于幼儿衣食住行之中。更是要随时抓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切实把德育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家长也可以掌握几种有效的方法,让子女更好地理解和接受道德教育,具体如下:
一是要了解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最大的,儿童的行为也会随着家庭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就是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的体现。儿童早期是一个人形成自己人格的第一个时期,而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家庭环境对他的人格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二是家长发挥榜样作用。如果家长本人对家人和善,和父母沟通应能做到彬彬有礼,使幼儿在学习中能懂得尊敬长辈。只有父母本身增强德育意识,才能不断地丰富家庭德育的内涵,以及拓展家庭德育的途径。
(六)加强班主任综合素养的培养
在新时期,幼儿园班主任一定要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现阶段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并且应该高度重视德育的实施。幼儿在未来社会发展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主体地位,幼儿园班主任德育的状况将直接关系着孩子未来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班主任既要指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同时还要注重孩子们个性的发展,应该培养孩子们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班主任是孩子们日常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模仿对象之一,班主任在孩子们心目中的位置是别的教师很难替代的,幼儿园班主任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德育工作能力。班主任在进行日常教育时,不仅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还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需要从孩子们的表现出发,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情绪状态,并且班主任还应该改变自己的形象,要让幼儿感受到班主任的和蔼可亲,获取幼儿的认可,为后续德育工作的良好开展奠定基础。
四、 结论
总之,幼儿园德育工作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班主任应该理清自己的思路,开展德育工作,使更多的幼儿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从而为今后的成长奠定基础。班主任要认识到幼儿园德育的重要性,并结合幼儿园德育现状改进自己的德育教学。班主任要创设高质量的德育氛围,使更多的幼儿能够接受周围环境的熏陶,促进他们思想品德的发展。还要开展各种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促进自己思想的发展和品德的提高。我们应该和幼儿父母交流,和父母一起培养孩子的品德,使德育工作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冬梅.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3(21):90-92.
[2]蔡婷.立德树人理念下幼儿园德育教育创新路径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22(14):162-164.
[3]徐霞.幼儿园大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现状与解决措施[J].家教世界,2021(2):40-41.
[4]陈俊求.试论幼儿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J].情感读本,2022(3):封2.
[5]马静.幼儿园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J].读与写(上,下旬),2021,18(12):281.
作者简介:郁春燕(1988~),女,汉族,江苏启东人,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雅居乐幼儿园,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