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2024-04-27 02:39章大奇
考试周刊 2024年11期
关键词:大单元教学初中历史新课标

作者简介:章大奇(1986~),男,汉族,江苏宿迁人,江苏省太仓市浮桥镇浏家港中学,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学。

摘  要: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强调通过对教学单元的整合,实现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以此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新课标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需要将历史学科的逻辑结构整合形成符合学生学习认知的教学逻辑结构,促进学生有意义地学习,充分发挥历史教材的育人功能。基于此,文章立足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历史大单元教学的现实问题,在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下,重点研究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1-0143-04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做出了明确要求,即不仅要让初中生掌握书本上的历史知识,更要引导其深入理解历史的发展进程和运行规律,形成科学的历史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也是当前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指向。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结构化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历史课堂上,能有效转变以往“隔板式”小班教学的弊端,引导学生从更高、更深层的视角把握历史知识,促进教材知识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与核心素养。

一、 大单元教学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初中历史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新课标背景下展现了诸多优势,为初中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有利于实现历史课程的整体性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往往以教材为主线,知识点较分散,缺乏整体性。而大单元教学则以主题为核心,将相关的知识点和内容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教学单元。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整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全面了解和分析,强调对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等方面的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大单元教学通常以问题或任务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和总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大单元教学还强调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讨论、交流和分享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有助于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社交能力和学习效果。

(四)有利于实现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

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承担着德育的重要任务。大单元教学可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探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通过学习民族英雄的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学习科学家、艺术家等人物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 当前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一)单元教学目标模糊,缺乏系统性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目标,整体把握单元目标、内容和过程,在此基础上将核心素养目标分解到单元教学目标中,通过单元教学内容解决关键问题。但在常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具备单元整体意识,教学目标设计只是围绕某一课展开,对单元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不够,而大单元教学往往需要教师在一个总的教学目标下进行多个课时设计,此时,如果教学目标只是针对知识体系的某一方面,单元教学目标就很难达成,达不到学科教学和能力培养的目的。

(二)单元教学主题淡化,资源选择随意性

单元教学强调灵活应用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不能脱离教材,也不能完全依靠教材,需要教师对教材资源以及丰富的课外资源进行开发与整合。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教师缺乏对大单元教学理念的理解,导致单元教学主题不够明确。例如,在讲述某一历史时期时,只是简单地按照教材的顺序和内容进行讲解,而没有深入挖掘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发展脉络和影响,削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

此外,在选择教学资源时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由于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和规划,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喜好或者便利来选择教学资源,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还可能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向偏离课程目标。

(三)单元教学内容孤立,教学知识碎片化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厘清课时内容之间、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点。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按照知识点来组织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相互孤立,缺乏内在联系。例如,在讲述某一历史事件时,只是介绍了事件的背景、经过和影响,而没有将其与同时期的其他历史事件或之前的历史知识相联系。这种碎片化教学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

(四)单元教学评价不合理,缺乏科学性

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学评价的难度相对较大。大单元教学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实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科核心素养,而传统以知识点掌握为主的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能力,忽略了对学生历史思维、分析能力、实践探究等方面的评价,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也不能准确评价大单元教学的效果。同时,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教师无法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不能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 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指引,任何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大单元教学目标就是当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历史大单元学习后,教师对学生在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预期结果。因此,在确定大单元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历史认知和知识储备,聚焦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合理设计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契合,提高大单元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这一单元教学中,结合核心素养和本单元内容,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通过预习和查阅资料,了解秦汉时期的时间线和此阶段的重要事件,初步掌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的背景及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

2. 当讲完秦朝和汉朝的基本知识后,让学生结合所讲知识以及自己的思考,说一说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原因、影响和意义,厘清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3. 小组合作探讨秦汉时期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突出点,探究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4. 通过大单元学习,对秦汉时期的文化、艺术和科技发展有基本的了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依据新课标制订大单元教学目标,围绕本单元内容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说明,充分体现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使得大单元教学效果更加突出。

(二)围绕学科大概念,整合大单元教学知识

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是突破以往初中历史单元零碎的知识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和教学实际,在此基础上重新整合单元知识,构建更加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因此,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分析各单元以及单元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炼大单元主题,科学融入教学内容。

以七年级上册“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这一单元为例,分析本单元每一课时发现,第1课时主要讲的是中国境内早期的人类代表——北京人,并介绍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所掌握的技能;第2课时和第3课时主要讲的是早期人类文明的起源,介绍原始的农耕生活以及炎黄部落、尧舜禹的远古传说。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些内容在时间、学习内容上有一定的相近性,都是早期人类的文明发展。因此,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就可以将各课时的内容进行整合,确定本单元教学主题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国家的诞生”,围绕单元内容设计“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居民——炎黄传说——夏朝建立”的时间坐标展开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三)基于大单元教学过程,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

1. 借助史料,创设综合化教学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要想体现大单元的单元性和综合性,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相关史料,为学生创设一个综合化的教学情境,将本单元的教学信息以更加形象、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将单元知识点和史料信息串联起来,实现综合化的学习,实现历史思维和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这一单元教学中,就可以创设一个“回归历史”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搜集整理秦汉时期的历史数据,将其带入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在历史发展历程中,秦汉的统一体制是当时乃至现如今国家统一的基础,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但教材中并没有对这一知识点的直接介绍,需要学生在搜集整理秦汉时期资料和发展历程的过程中获取。学生的这一过程就是对历史证据搜集整理的过程,也是将单元知识串联起来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单元知识脉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

2. 问题驱动,构建结构化单元知识体系

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将各单元知识点以及单元内部知识进行整合,构建出更加系统、立体的历史知识脉络。因此,教师可以借助脉络图、思维导图的形式,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系统化、综合化地学习单元知识点,有效梳理碎片化的知识,在绘制和学习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构建结构化、系统化的单元知识体系。

例如,七年级下册“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这一单元,本单元的知识比较复杂,知识点呈现碎片化,且明清时期距离现代社会的时间间隔较短,史料更加丰富,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和内容更多。尤其清朝统一全国后,管辖多个地区,这其中的知识点虽然难度不高,但非常零碎。因此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清朝统一多民族的脉络展现出来。

借助思维导图,提出问题:清朝统治者实施各种管理措施的目的是什么?对当时以及现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问题的驱动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和研究,正反两方面理解知识点,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 课堂练习,促进知识迁移运用

在大单元教学课堂上,学生通过丰富的探究和学习,构建了系统化、结构化的历史知识体系,虽然对其中的知识点有了一定掌握,但在知识认知和运用上仍然存在欠缺。这就需要将课堂练习充分利用起来,在完成阶段性的大单元知识点教学后,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带领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历史解析的素养。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大单元教学中,可以通过深入研究两位历史人物袁世凯和孙中山的人生事迹,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的重要作用。围绕知识点设计练习题:

從近代开始涌现了各种思想,提倡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等,可最终都并未成功,这能够说明(  )。

A. 当时的中国不适合走富强的道路。

B. 当代中国要想在逆境中谋发展,就必须坚持走革命道路。

C. 要想“自救”,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D. 提出这些思想的人虽然有远大志向,但才智不足。

随堂练习题能够帮助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整体回顾,通过对比孙中山和其他的各种思想,就能得到本题的答案。不仅实现了历史知识的有效运用,更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四)教学评一致,设定大单元多元化评价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新课标中不仅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更提倡教学评价的多元化,注重教学评一致。因此,在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在关注教学过程的同时,更要重视课堂后的教学评价,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和素养培育情况,在测验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加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的方式。需要注意的是,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和思维能力发展水平,对学生进行发散性、综合化的评价,从而使教学评价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单元的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家国情怀。此时,设定大单元多元化评價尤为重要。

首先,可以通过测验来评价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比如设计一个与学生学习认知相契合的过程性评价表格(表1),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其次,可以设计主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的比较”的辩论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两种道路的优劣。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和观点阐述,教师对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评价;同时,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倾向,对学生的家国情怀进行评价。

最后,还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或项目式学习来进一步评价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比如布置一个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学生的作业或项目报告,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

四、 结论

综上所述,新课标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通过深入理解新课标要求、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材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以及注重教学评价和反思等工作,有效地实施大单元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精神,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更好地适应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张媛.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第十一辑,2022:61-62.

猜你喜欢
大单元教学初中历史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以“类化”思维改进中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基于大单元教学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