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法治教育校本化路径探析

2024-04-27 01:32方翔郭金波
考试周刊 2024年11期
关键词:校本化法治教育大思政

方翔 郭金波

课题项目:文章系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思政专项课题“大思政格局下法治教育校本化路径探析”(课题编号:2021/s/00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方翔(1987~),男,汉族,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郭金波(1995~),男,汉族,四川南充人,扬州大学附属中学,中学二级,研究方向: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摘  要:党和国家为推进高质量思政课程体系建设,提出“大思政”格局的理念,法治教育亦是高中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在“大思政”格局下,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贯彻新课程标准,切实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综合素质,努力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推进法治教育校本化是应时之举、有力之举、创新之举。这需要教师在法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升课堂教育实效;系统开发校本课程,拓展法治教育路径;着力推进评价反馈,保障项目有效提升,以期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更坚实的法治教育基础。

关键词:大思政;法治教育;校本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11-0007-05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建设,先后提出了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和“大思政课要善用之”的“大思政课”理念。这是党和国家立于新时代的潮头,提出来的思政课建设新思维,是对蕴含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的各类资源的统整和联通,是深化思政课办学模式改革的新举措,是提升立德树人实效,实现第二个百年宏伟战略的必然要求。

法治教育作为思政课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求,也是实现思政课“德法共育”目标的重要一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明确将法治意识确立为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在法治教育相关的文件指导下,为加快完成法治教育从一般的普法活动到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传授法律知识到法治教育校本化,具有深刻的必要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 “大思政”格局下法治教育校本化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世界政治经济、全球治理体系带来重大挑战和严重冲击,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都在发生深刻调整,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增强,意识形态斗争尤为值得关注。毋庸置疑,思政课担负着激浊扬清、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职责。思政课最直接地回答了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即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中学生既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较好的综合素养。其中,法治意识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目前,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普遍来说,高中学生缺少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具有薄弱的法律意识,因此在“大思政”格局下学校渗透法律教育非常重要。教师在授课时可将一般的法律知识讲授给学生听,引导学生使用法律武器保护好自己和周围的一切。此外,在结合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发当地的法治教育资源,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他们未来对不法行为的应对能力,也符合了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实际需求。

(二)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统领着高中政治教材编写的全过程,揭示了高中思政课教学的本质及规律、功能和地位、目标及任务、原则和方法、载体与内容、评价与保障等,明确指出教师怎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学什么,在学科教学中处于权威地位,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将法治意识作为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指出法治意识素养的含义为:“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包括遵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这是深刻贯彻落实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现实要求。对高中阶段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养其法律思维方式、法律意识、依法办事能力,帮助其在生活中合法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无疑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诚然,不同学校的学生在法治教育过程中呈现不同的问题和矛盾,因此,将法治教育“校本化”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和实际所需,激励学生学习法治,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完成对课程标准具体要求的落实。

(三)营造良好校园法治环境的需要

学校是青少年的集中场所,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既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它作为学生接受知识教育、完成社会化的重要公共领域,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直接影响着学校的长足性发展和人才培养计划的正常开展,因而安全、稳定、和谐、法治是高中校园文化环境的基本要求。中学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群体,他们在面临生活中的冲突和人际关系时,由于缺乏法律意识和稳定的情绪,可能会做出一些不当行为。要切实开发法治教育的校本化途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培育,构建和谐校园的法治文化,既能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又能促进校园的平安和谐,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二、 “大思政”格局下法治教育校本化的研发价值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法治意识

当前,我国高中阶段法治教育课程基本使用必修三《政治与法治》以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这两本统编版教材。若将法治教育放在“大思政”格局的背景下,在遵循国家课程大纲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特色,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努力探寻设计出符合学生需要的法治教育校本化课程体系,其适切性、现实性、新颖性会更强。

中学生是新时代法治中国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对他们实施法治教育校本化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树立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在错综复杂的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的价值观念相互碰撞、真假难辨,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舆情中保持清醒,冷静分析所看到的事件信息。法治教育校本化课程的开发需要关注学生身边亟待解决的问题,贴合学生法治教育的现实需求,在探讨与实践中解决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以及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最终树立正确的法治观。而个人正是在拥有优秀的法治意识时,才能够拥有较强的规则意识,从而提高自身依法应对重大风险的能力,自觉维护社会秩序,进一步助力全社會法治建设。

(二)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大思政”育人格局注重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合力育人。在中小学依托思想政治为主要学科,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为辅,结合校内校外、课上课下、主题活动等形式实施法治教育融入。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却很少具备充分的体系化的法学知识,通过“大思政”体系下法治教育校本化课程建设,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增强教师法治意识。

教师是品行之师,遵纪守法是好老师践行教育使命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在法治教育校本化的研发过程中,有助于教师学习法治知识,把握公私义利、是非善恶、顺逆正邪的关系,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增强自身的法治意识。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无论教师的行为、观念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会在学生身上得到放大,因而教师本人的行为举止是学生教育最直接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刻刻爱国守法,以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无形的人格魅力辐射到学生身上,使学生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人格的力量,引得学生师法效从。

此外,在法治教育校本化的研发过程中,教师角色发生了转变。教师从课程的实施者变成了课程的开发者,研发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得以提升,教育理论素养得以丰富,教育教学理念得以更新。在研发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认识到教育不再是信息传递的流水线作业,要认识到自身的“未完成性”和无限潜力,走出舒适圈,对自身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在终身学习中不断成就自己,才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对话,履行“发展人”的使命,同时也促进教师生命力的自我更新。

(三)有助于发展学校教学特色

法治教育校本化是立足本校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求而开发的一种学校课程体系,所倡导的是学校的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所呈现的是学校的教学特色,所期望的是培养本校学生的法治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学校的办学模式基本上大致相似,但学校学情不同、自身特色不同。如何通过课程校本化的开发展现办学特色,适应独特学情是每个学校都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普适性不同的是,法治教育校本化的开发还需要根植于学校的文化传统并推陈出新,以本校师生的现实需求和关注点为主要考量依据,最大限度地发挥本校教学优势和本校教师特长,使得校本化课程能够真正繁荣学校文化,彰显学校特色,构建丰富多彩、井然有序、高效运转的学校课程体系。那种简单“移植”的做法不立足于本校校情,不彰显本校特色,极大地割裂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既无助于学校自身的发展,也无法长久实施下去。此外,法治教育校本化开发需要结合当地的法律教育资源文化并引导学生反思与发展地方文化,地方文化是其日常生活的有机构成。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出地方丰富多彩的法律教育资源,努力实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结合,发挥出课程思政的教育功能,使其成为学校课程的有机构成。

概言之,“大思政”格局下法治教育校本化的研究有助于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作为校本方案也能为具有共性的学校、教师、学生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路径。

三、 “大思政”格局下法治教育校本化的实施路径

(一)深入理解课标要求  准确把握教材内容

依法治国是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增强高中生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的题中之义。中学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对学生法治意识方面核心素养生成的具体要求,确保其教育活动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向,促进学生形成对高中阶段宪法和法律内容的准确理解,正确地行使宪法规定的权利,能够运用法律武器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

在研究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对教材的深入掌握是复杂而全面的,但在目前“大思政”和“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背景下,初高中的衔接工作需格外关注。200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了初高中分离的决定,对更好地办好初中和高中教育有深远意义。高中教师需要专门付出时间去研究初中教材,了解学生初中已掌握的相关知识。初中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基本的法律知识”“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等,现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关于法治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八年级下册,主要包括“坚持宪法至上”“理解权利义务”“人民当家作主”和“崇尚法治精神”四个部分。相关内容高中课程标准要求“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拥有法治使人共享尊严,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等。教材关于法治方面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政治与法治”“法律与生活”和“法官与律师”这三个教学模块中,涵盖宪法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具体安排、法治原则和理念,民法以及少部分刑法、诉讼法的具体基础内容。由此可见,初高中关于法治部分讲授的要求不同,内容亦有层次,但也有一定交叉衔接,如教师不加以研究,就会出现重复讲授,甚至出现侧重点把握不到位的情况。

基于此,教研活动需要强化对基本方向的理解,需要关注教学衔接。具体来看:一方面,需要合理安排,保障教師教育研究时间;另一方面,需要搭建平台,为大中小学教师和师生交流提供渠道,在深入研究和合作交流中推进法治教育校本化进程。

(二)优化国家课程教学  提升课堂教育实效

基于课标和教材的研究需要落实到实践中。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国家思政课程教学是思政教学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将研究成果与国家课程课堂教学相结合,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国家思政课程需继续坚持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相结合,探索符合彰显新课标理念和学生法治意识培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情境创设须坚持思政导向性和材料的生活化,情境的选择要彰显新时代法治建设成就,如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的基本形成、司法体制改革取得的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加坚实的具体案例。同时,也要选择彰显新时代榜样模范的先进事迹,如“时代楷模”法官黄志丽、司法所工作人员李培斌等。以推动显性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推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法治意识;情境创设也不能背离学生生活,共情是认同的重要前提,缺乏共情的课堂学生是难以真正认同的,教师需要挖掘既彰显时代风尚又贴近学生法治教育案例,促进学生在真切感悟中增强法治意识。

课堂提问须坚持设问的思辨性和内容的结构化,从思辨层面来看,可以采用如“法治能不能消除腐败”“法律更应该保持相对稳定还是更应该与时俱进”“法治会限制自由还是会保障自由”“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和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是不是存在矛盾”“遵守交通规则要靠自律还是他律”“只要有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未成年人就一定会健康成长”“乱世应不应该用重典”“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还是更需要法治”“遏制家庭暴力主要靠法律惩戒还是主要靠道德约束”“社会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媒体公开报道恶性案件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法庭审判”等。真理不辩不明,具有思辨性的设问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也有助于让学生在思辨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情境的体认,进而坚定法治信仰。具体的教学目标存在于系统之中,具体的设问是对系统中某一部分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的具体考查,因此问题设置需要放在整个课堂教学的系统中加以考查,注意课堂提问的结构化,每个设问之间并非孤立的,而是系统的。并且,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应围绕议题设计活动,注重探讨式学习,在总议题的统领下,每个审问必须考虑其所在结构的位置,整体的问题体系是否循序渐进、完整覆盖。巩固习题须坚持材料的引领性和问题的适切性,无论在教学的哪一个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应当是一以贯之的,习题材料的选择也是思政课价值引领的重要环节,因此,不能只重课堂情景设置而忽视习题的价值引领作用。同时,习题的直接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區,恰当选择习题,达到巩固提升的效果。

(三)系统开发校本课程  拓展法治教育路径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拓展与提升,是课程实施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重要体现。例如,课程标准要求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打造社会大课堂,这仅靠国家课程体系是很难充分实现的。并且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在符合国家需要前提下,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人生道路选择,部分同学对法治相关知识和能力具有更高层次需求,每一所学校也有其独特性,每位教师的知识储备也各有侧重,学校所处的地域也有其相应的社会资源和本土特色。充分发掘相关资源,系统开发多样化的法治教育校本课程,有助于满足相关同学多层次的学习需要,调动相关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大学的专业选择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系统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多路径探索。一方面,可依托学校教师资源,开发适合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很多学校在高一高二年级都利用一定的具体课时开设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如法治思想史略讲、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法治故事等。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和社会资源开展法治教育研学旅行、法治社团活动和法治讲座,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国家与社会的事务。首先,课堂能够呈现的情境是有限的,需要推进课程的活动化,需要推动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发掘本地及周围可供法治教育的场馆,如当地的法治教育宣传基地、法律援助中心和可供学生参观的司法场所,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法律生活;其次,社团是学生活动的重要载体,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平台,可以开设模拟法庭社团,让学生完整体验诉讼过程,做好一名小法官小律师,增进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同时也可在模拟联合国和模拟政协等社团中渗透法治教育,使学生在依法模拟参与政治生活过程中,体会法治原则,增强自身法治意识;最后,教师的法律知识储备有其局限性,中学教师毕竟不是法律方面的专门从业或研究人员,对部分法律规则和程序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校园,适时开展法治教育讲座,满足学生更深层次的法治教育需要。

(四)着力推进评价反馈  保障项目有效提升

需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学校尽可能多途径多渠道多方式地推进评价反馈,有助于更加客观推进法治教育校本化。具体来看,推进评价反馈,保障法治教育校本化各项目环节有效提升,需要关注以下核心内容:

突出学生作为重要评价主体的作用。教师和学生知识水平不同,所处的具体角色地位不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要组织者,须充分了解学生对活动的评价,才能保障教学活动。事实上在学生评价中,我们既更关注社会标准,也要关注学生主体需要的实现程度。通过学生评价,能够揭示出教育数学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因此,作为价值主体的学生,必然是重要的评价主体。具体来看,教师需要及时根据课堂学生反馈、阶段性检测学生答卷状况、课余交流来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回应学生需要。但务必注意接受意见和建议的同时不能背离正确的政治方向、育人导向。

注重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推进评价工作。法治教育要立足长远,评价主体不能局限于在校学生,在“大思政”背景下,高中法治教育效果须考虑毕业学生在大学和工作后的发展状况,以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作为重要考量,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中、大学及工作单位的交流渠道,将毕业生及其相关人员纳入一体化评价体系,参考其高中所学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及时调整高中时期法治教育的方式,推进高中法治教育校本化发展。

关注法治教育活动社会评价的参考意义,在法治教育校本化推进进程中,社团活动、法治讲座客观地与校园外的社会相链接,社会层面有关法治教育的各阶层团体天然与学校法治教育活动相关联,所以在活动中和后续宣传中,人民群众的评价如何是高中法治教育必须考量的。推动社会评价体系建设有助于高中校本化的法治教育更加适合社会需要,助力学生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李祝杏.中小学法治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价值、困境及对策[J].教育观察,2021,10(31):52-54.

[3]沈学军,覃遵君.落实课程目标  培育法治意识[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3):17-20.

[4]李宝庆,袁青青.法治教育融入中小学校本课程的整体思考[J].中国德育,2017(22):34-38.

[5]郭志梅.培育学生法治意识的校本化策略[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2):47-48.

猜你喜欢
校本化法治教育大思政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
中学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法治思维视角下的艺术管理学科发展研究
国外高水平教材的引进与“校本化”的改造研究
浅谈《行政强制法》视野下的党校法治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能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