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话语体系下泰山诗词的生态意向解析

2024-04-14 02:09颜瑾
新楚文化 2024年3期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

颜瑾

【摘要】本研究重点关注生态社会主义中提到的“自然美学”概念,运用UAM Corpus Tool(6.0版本)标注及物性系统,对所选泰山诗词的英译版进行参与者、过程、环境成分的统计,并根据其所体现的生态美学意向是否符合“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理念,按照生态语言学的评价系统,将数据结果分为有益性态度、模糊性态度和破坏性态度,据此归纳能够符合时代潮流且更好地彰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诗词译文。

【关键词】生态话语体系;泰山诗词;自然美学;多元和谐;系统功能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3-0063-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3.020

一、研究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建构将人与自然嵌套在一起,充分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一生态文明向度不仅契合了中国哲学体系中对于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同自然维持动态平衡关系的理念(周胜男等,2023),同时体现了儒家思想中闡述人与自然关系的“万物含生论”以及道家生态思想中的“万物同源”,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在该生态文明向度指导下,何伟(2020)提出了“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该哲学观既吸取了中国哲学及传统文化的精华,亦融合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何伟,2020:53),可以作为生态话语分析中的哲学参考。在该哲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语法分析,则可以对已有话语进行生态分析,揭示语言背后的生态特征和生态意识(林玲,2022)。

关于泰山诗词的研究,王洪波等(2018)通过探讨历代诗人对于泰山形象的主观认知及思维加工背后的人文背景,分析诗词中呈现的泰山地理意象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刘长远(2022)将研究范围缩小至将理学奉为统治思想的明朝,试图通过分析明代诸位诗人在写作泰山诗词时的精神生态,探讨泰山诗歌的生态美学。在前述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将重点关注生态社会主义中提到的“自然美学”概念,即在尊重自然万物所具有的“物性”基础上,重点研究人类作为主体对于美的意向呈现(胡友峰,2022)。关于泰山诗词的生态意向解析则重点分析了泰山诗词在对外传播过程中,其英译本中所呈现的对于泰山生态环境的美学描述,如何恰到好处地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

二、理论基础

不同于刘长远(2022)从明代诗人生平角度探讨泰山诗歌的生态美学研究,本文将重点研究英译本泰山诗歌中的生态美学意象,同时借鉴成祥军等(2020)对泰山诗歌《望岳》的不同英译本进行翻译策略比较后的结论,采用包含许渊冲先生的《望岳》译文在内的五篇在网络上广为传播的、描绘泰山的且在中国历史不同时期完成的诗歌的英译本,利用UAM Corpus Tool(6.0版本)标注及物性系统,对所选语篇进行参与者、过程、环境成分的统计,并根据其是否符合“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理念,按照生态语言学的评价系统,将数据结果分为有益性态度、模糊性态度和破坏性态度。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利用必应搜索引擎,在综合衡量了泰山诗词英译文的影响力和受众面后,选取了来自learn ancient Chinese poetry网站的李白《游泰山六首》的第三首与第六首译文,和来自超星电子资源的《汉英双讲中国古诗100首》中许渊冲翻译的杜甫诗作《望岳》的英译版,以及来自iStudy-China网站的杨继盛的《登泰山》的英译文,以及刊载于《中国日报》双语版网页中名人与泰山版块的季羡林的诗歌《泰山颂》的译文。

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分析语言概念元功能的六大过程(即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结合何伟、魏榕(2016)在将“及物性”本土化过程中,借鉴黄国文等将及物性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的理论成果所拓展的为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等提出的语义细化配置形式,形成了本研究的语料研究框架。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在将五篇译文同“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进行对比后,发现五篇译文中均未出现破坏性意向,且在《游泰山六首》其三与其六及《泰山颂》的前半部分、《望岳》的全篇中,均呈现出有益性生态向度;《登泰山》的译文则呈现模糊性向度。

在对李白游泰山的两篇诗文译文进行分析后,笔者注意到在对于泰山环境的描写中,译者主要使用了物质过程中对于动作者的过程、目标及环境描述,兼用关系过程中的属性过程,将李白在创作诗词时的旁观者视角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同时在尊重泰山生态的“物性”基础上,在翻译李白的《游泰山六首》其三时,将窈窕入远山的黄河及作者凭崖眺望目之所及的长空这两个意象很好地转译了出来;而在翻译李白的《游泰山六首》其六时,译者则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将夜静松风歇的月夜与山月映衬下的白露两个意象很好地呈现了出来。

以其三中的黄河译文为例,译者从环境描写入手,通过介宾结构的环境描述(即原始数据中的From the west),借由对动作者(the Yellow River)的过程描述(arrives),将“黄河从西来”这一画面很好地表现了出来,之后通过赋予黄河“Deep and quiet”(即“窈窕”)的属性,再借由“入远山”(即through the far away mountains)的环境描写,将逶迤磅礴的黄河之水惟妙惟肖地转译了出来(详见例1)。

例1:From the west(Circumstance),the Yellow River(Actor)arrives(Process).

Deep and quiet(Attribute)through the far away mountains(Circumstance).

以其三中的长空为例,译者借助“凭崖”中的“凭”(Leaning against)这一初始动作,引出“看”(see)这一新的动作,之后借由“看”这一表征心理活动的过程,将诗人所感知到的现象(Phenomenon),即大片苍茫的长空(mostly large,empty sky)很好地描画了出来(详见例2)。

例2:Leaning against(Process)a cliff(Circumstance),view(Process)the eight directions(Range),see(Process)mostly large,empty sky(Phenomenon).

以其六中的月夜为例,夜松(Evening pine trees)作为物质载体,通过大环境中动作者山风(wind)的减弱过程(即subside),将自身“静”(即quiet)的属性很好地呈现了出来(详见例3)。

例3:Evening pine trees(Carrier)quiet(attribute)as the winds(Actor)subsides(Process).

同樣地,动作者远山(Mountain)同目标对象白露(white dew)之间,通过动作过程“点亮”(即译文中的moonlit),将折射月光的白露生动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详见例4)。

例4:Mountain(Actor)moonlit(Process)white dew(Goal).

在对这些生态意象惟妙惟肖的描绘过程中,李白作为旁观者,通过“举手开云关”(即其三译文中的“Raise my hand to open up the clouds”)和“夜行”(即其六译文中的“Evening walk”)等过程,鲜明地描绘了自己在尊重自然万物自由发展的情况下,尽情描绘泰山之美、泰山万物和谐共生的画面,彰显出了背后体现的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态整体论。

然而正如周郢(2013)在其分析《全泰山诗》中李白的《游泰山六首》所言,作为从神仙诗到山水诗的过渡,不论是李白的原作,或是忠于原作的译作,在后半部分诗歌中,均以描绘学道的仙童(即译文中的“young child”)与织女(即译文中的“Weaver Girl”)为主,因而使得其背后体现的生态美学中少了一分唯物主义色彩,而难以很好地体现社会主义生态向度。

而作为第一首全篇均在赞颂泰山自然风光的诗歌《望岳》,许渊冲在对其进行翻译时,同样以物质过程描述为主,通过对于施事意象和受事意象的描绘,既充分保留了现代英语中善用被动语态的语言习惯,又突出了泰山汇聚千种美景、高耸入云的景象。其中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及“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则充分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以这四句诗的英文译文为例,诗中的受事分别为“神秀”(A marvel)和“胸”(breast),而施事分别为“造化”(Nature)和“层云”(Clouds),通过过程“钟”(done)、“割”(dominates)、“生”(rise)、“入”(see)的描述,很好地体现了诗人在登泰山时双眼所见的千种风景和层云齐胸、归鸟入林的壮观景色。而通过对于动词“钟”“割”“生”的英文动词转译,既能很好地体现自然在泰山生态体系中所处的生态主体地位,又能很好地体现儒家朱熹所言的“天地以生物为心”,将万物在自然界中生机勃勃的变化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而将这些诗词画面搬于现代社会,则能很好地同“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相对应,体现出了自然万物蓬勃发展的积极景象。另一方面,许渊冲译版的诗句中创新性地将诗人(即译文中的“I”)放于小句主位,初读给人以人为主导的错觉,但通过其后对于极目远望(即“strain my eye”)的过程描写,辅之以对远望对象的现象描述(即“birds fleet”)将所描述的对象成功定位在泰山的自然之上,进一步彰显出了“天人合一”的生态观(详见例5)。

例5:A marvel(Affected)done(Process)by Natures hands(Agent),over light and shade(Circumstance)it(Actor)dominates(Process).

Clouds(Actor)rise therefrom(Process)and lave(Process)my breast(Affected);I(Actor)strain(Process)my eyes(Goal)and see(Process)birds fleet(Phenomenon).

相比之下,杜甫歌咏泰山的诗作《望岳》要比李白的《游泰山六首》更能体现“天人合一”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而其诗篇中的“造化钟神秀”及“荡胸生层云”,在被译作英文后,则能更好地表达“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因而在泰山诗词的生态意向对外宣传上,更具推广价值。

在对杨继盛和季羡林的诗作译文进行分析后,笔者注意到,其所展现的诗歌思想以借景喻道为主,不同于李白及杜甫对于泰山自然风景的赞颂,杨继盛以“登高无止境”的哲学理念叙事,而季羡林则以景入情,借泰山为喻,描写中国人的泰山精神,以及对人民和祖国的赞颂,二者均偏向哲理诗,故而在分析时将之归为一类。

在对于“登高无止境”这一哲思的翻译处理中,译者着重采用了物质过程中的“动作者+过程+范围”的描述方式,将诗人仰望峰顶,却能看到更高的白云之景朴素直白地描绘了出来,其对哲思的表述忠于原文,却碍于诗歌本身单薄的“以景媚道”的宗旨,忽略了对泰山生态环境的关注,因而无法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向度,在此不作仔细分析。

而在分析季羡林的《泰山颂》的英文译本时,笔者发现,该译本以意译为主,在对于能够体现泰山生态之美的前半部分,仅保留了“吞吐日月,呼吸云烟”的翻译,并借由行为过程中的动作过程描述(分别为吞吐“Receiving”和呼吸“Breathing in and out”)将万物和而共生的生态美景以拟人化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恰到好处地展现了“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的生态哲学观(详见例6)。但由于诗歌本身是以赞颂泰山精神的人文描写为主,而使其所蕴含的生态表达略显单薄。

例6:Receiving(Process)the light of the sun and the moon(Goal),breathing(Process)wind and cloud(Range)in and out(Process).

综上所述,在对比了网上广为流传的五篇描写泰山的诗词译文后,笔者认为《望岳》的英译本全文均在赞颂泰山的自然风光,且其中对于“造化钟神秀”“荡胸生层云”的翻译能被更好地赋予时代价值,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精神,彰显其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文化价值。

五、结束语

本研究拓展了生态话语分析的研究深度,同时也验证了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分析探讨泰山诗词译文所呈现的生态意象的可行性。受限于网上已有的译文数量及质量,本文仅以具有代表性的五篇译文为基础,进行了小范围的数据研究与对比。后续研究可以以此为基础,在更大的数据存量上,进行针对诗词译文的生态话语分析。

参考文献:

[1]成祥军,代奎华.跨文化传播视阈下泰山诗詞英译策略研究——以《望岳》译本为例[J].海外英语,2020(12):3-4.

[2]何伟,马子杰.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评价系统[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43(01):48-58.

[3]何伟,魏榕.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理论发展综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1):1-20.

[4]胡友峰.论自然美的生成机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60(02):42-50.

[5]刘长远.生态诗学视角下明代泰山诗的美学研究[J].名作欣赏,2022(06):63-66.

[6]王洪波,叶友杰.古代文人视野中泰山地理意象构成与演变——基于泰山历代诗词的分析[J].泰山学院学报,2018,40(02):1-5.

[7]周胜男,李洁,申俊龙.中医“天人合一”蕴含的生态平衡机制研究[J].医学与哲学,2023,44(08):68-71.

[8]周郢.泰山诗歌的历史演进——读《全泰山诗》[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3(05):85-89.

猜你喜欢
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语言学中元语言功能分析电影《美人计》的字幕翻译
语域理论指导下的药品说明书翻译
学术英语写作研究述评
及物性系统分析《未选择的路》及其汉译本
汉乐府诗《将进酒》英译文之语篇纯理功能分析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研究
评价理论及其应用分析
从及物性角度分析《枫桥夜泊》及其三种译文
《爸爸去哪儿》中的儿童话语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语用学的互补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