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史视野下的鸦片战争时期中英镇江之战研究

2024-04-14 02:09李淼闫冲
新楚文化 2024年3期
关键词:鸦片战争

李淼 闫冲

【摘要】鸦片战争是中英之间军事技术的大规模较量,以往学者对此多从社会史角度开展研究,而从技术史视角的研究相对薄弱。现通过分析参战军官日记和英国政府档案等原始史料,运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鸦片战争最后一战中英镇江之战为例开展研究。研究发现:皇权专制的清朝明显滞后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从当时中英双方城防工事、火炮、战船、步兵武器等方面来看,清朝全部处于劣势地位。因此,这场战争注定是失败的。处于正义方的中方将士们展露出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怀。在社会主义中国快速发展的今天,希望以此研究,提供国家发展进步的历史镜鉴。

【关键词】鸦片战争;中英镇江之战;海龄;军事技术;技术史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03-0013-04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03.004

发生在1839—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往学者在社会史方面对鸦片战争相关的研究,成果丰硕,其中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对中国东南沿海各省的炮台工事、攻防战法进行了缜密而翔实的考证。但是限于史料档案开放时间以及外文资料搜集有限问题,在技术史方面留下缺憾。镇江之战是其最后一战,双方展开了竭尽全力的对抗,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极为顽强的抵抗,英国军队的伤亡比其他任何战役都要严重。海陆两军共战死或中暑死亡37人,受伤128人,失踪3人,共计伤亡数168人[1],充分体现了当时国人的爱国精神。鉴于当时国人爱国之行对今天的爱国主义具有警示和启示作用,所以此研究是很有意义的。通过研究,第一:明确当时爱国的真相;第二:为鸦片战争史料的丰富和发展添砖加瓦;第三:展示当时爱国状况为原来沿海战区的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一些史料。

一、镇江之战中英双方准备情况

1842年7月,英国侵略军在陆续攻下吴淞、宝山、上海后,把侵略目光投向了南北水陆交通要塞——镇江。镇江,古称京口,北濒长江、西临大运河,是交通的枢纽,航运业的中心,为当时中国南北、东西纵横交通之咽喉,更为当时长江下游重镇——南京的最后屏障[2]。镇江作为东南漕运咽喉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程度,守以重兵实有险可握。英方听取汉奸鲍鹏的建议,认为北京是京师要地,并且清政府已经集结了重兵。如果直接进攻北京,必然会遇到顽强的抵抗。若清政府如果向内地迁移,那时候就很难找到谈判的对象,必然会拖延进程。但华北地区相对贫瘠,清政府所需的物资和资金主要依靠南方各省通过运河运输,英军可以沿着相对薄弱的长江下游进攻。最终,英军发起了扬子江战役,妄图切断清政府的漕运咽喉,迫使清政府求和妥协。

副都统海龄虽有军事眼光认为南粮北运关系到国家的命脉,英军与大清开仗一定会攻入长江,掐断大运河,因此镇江防务必须加强。过去海岭曾奏请道光皇帝的敕令预筹长江防堵:

“江苏洋面宝山迤北,崇明孤悬,狼、福对峙,为人江门户。查京口大江,天堑南北,乃七省咽喉孔道,东接狼、福,仅有六百余里,今逆夷大帮夷船复至浙洋,其势猖獗较甚,一帆可到京口。虽江心间有淤沙,但本年江潮涨旺,今届八月下旬,未见消落,大号夷船或难驶进,杉板夷船未敢度其不至。倘夷船窜入江境,势须船只拦江堵截。”[4]

但兩江总督牛鉴不通军务,奏报朝廷说镇江有八旗兵,海防江防十分周密,炮台营寨星罗棋布,声势联络气象壮观,英夷断然不敢冒险进入长江,飞越数百里重兵防守之地,更不可能阻断大运河。新任两江总督牛鉴存在着严重的轻敌思想,在英军舰队正向长江口开进途中,他还奏称:“惟夷目性多畏慎,又不志存疆土,故江省海防,止须扼定吴淞一口,由吴淞而入扬子江,逆夷虽有内犯之言,然相距数百里水程,亦不过虚词恫喝,臣反复体察,逆夷不犯内河,竟属确有把握。”[5]前敌统帅如此麻木,势必影响长江下游的防御作战。

中方主战官员海岭、主导部队八旗兵、同时包括支援部队四川提督齐慎率领的川军、湖北提督刘允孝率领的楚军等,也包括镇江城里的民众。当时镇江城内共有战斗人员2400名,其中1200名是当地的满洲旗军,还有四百名是从外省调来的[6]。当时镇江大多数的大炮都运往吴淞,以加强吴淞防务。关于扬子江及南京附近地区的防务,清政府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吴淞坚固的防御工事上,因此在长江上游几乎没有作抵抗敌人的准备。

反观英国则提前做好了准备,在镇江府作战的全部部队,比迄今为止在中国战场上投入的任何部队都要大得多,包括军官、士官和普通士兵。战舰分为六个纵队,陆军部队分为四个旅。各队编成情况详见表1、表2。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显然,英军此番远征经过了精心的策划,航海技术高超。后勤准备相当充分:战斗物资十分充足。

二、中英镇江之战的作战经过和结果

英军经过侦察,见镇江城外西南阳彭山半坡之上新建起三座军营,判断清军主力撤至城外,认为乘机攻城,不会遇到有力抵抗。驻军指挥官海龄,明知自己兵力根本不足以御敌,粮食严重短缺,上级联络也被切断,仍决定坚守城池。他下令封锁城门,断绝任何人出城。表3为英国档案馆藏记录的镇江之战的全过程。

英国战舰六个纵队,每个纵队之间,保持3至5公里距离。沿途以测量船为先导,边测量,边开进。另外,英军在吴淞口留下六级军舰“北极星”(North Star)号和无级别“阿尔吉林”(Algerine)号,用以封锁长江口,保障后路安全。英军舰队在西犯过程中,只遇到福山、鹅鼻嘴、圌山(Shishan)等处少量清军的微弱抵抗,于17日驶达镇江江面,随即封锁瓜洲运河北口,阻断漕运通道。英军进犯镇江,陆军由第1、2、3旅和炮兵旅编成。第1旅,军官83名,士兵2235名,由萨勒顿少将指挥,进攻阳彭山之齐慎、刘允孝等部清军,扫清镇江外围。第2旅,军官60名,士兵1720名,由叔得少将指挥。第3旅,军官68名,士兵2087名,由巴特雷(Bartley)少将指挥。炮兵旅,军官32名,士兵570名,由蒙古马利中校指挥,配合各旅行动作战。其作战部署:由第1旅、第3旅和炮兵旅担任主攻,负责攻占城西南高地及镇江西门;第2旅担任助攻,指向镇江东北,牵制和分散清军兵力,尔后攻取北门。镇江是山城,城内有三山六岭七十二冈,起伏的山势和参差交错的高垣短墙为天然壁垒。清军旗兵极其顽强地守卫着镇江的每一寸土地,退守四座角楼的士兵奋战至最后一刻,坚持巷战。但最终清方仍损失很大,在镇江城阵亡估算1000多人。英国军队的伤亡比其他任何战役都要严重。海陆两军共战死或中暑死亡37人,受伤128人,失踪3人,共计伤亡数168人。

三、中英镇江之战胜败之技术史分析

军事技术史在那个时代体现在中英双方炮台、战船、火炮、兵器等方面的技术发明和创新,包括各种军事机器和设备的发明和应用,以及对战争胜负的影响。

(一)中英双方炮台比较

中国炮台有一个非常重大的设计缺陷,炮口指向外海,没有炮车,炮口架在垛口上,不仅射界小,而且无法移动,移动了就无法射击。这些炮台是传统的露天高台,四周有围墙,正面有垛墙,内有火炮,后方是官兵宿舍,炮台周围没有壕沟等防御措施,炮台侧后防守并不受重视,英军从侧后方攻击炮台时,通常都发现基本没有有效的防御工事和足够的防御兵员。一旦英军进入到炮台里,清军则难以抵御。譬如,英军登陆炮台,英船一面攻炮台,一面以小舟渡兵,绕攻旁岸,从背后和两侧进攻该炮台,轰开缺口登陆,清军守军无法抵挡。炮台露天,顶部无防护,英军的火炮可以从顶部击中炮台上的士兵。炮台正面只有垛墙作为掩体,垛墙厚度薄,易被英军火炮摧毁。炮台内以重型火炮为主,且集中在炮台的正面,此配置可抵挡敌军正面进来的军舰,但难以抵御侧面战船和士兵。清军炮台与后方缺乏良好的应急系统,战时,炮台难以从后方获得兵员、武器弹药和粮食补给。

中国的炮台与同时期英国的堡垒相比,落后大约三百年。英国使用轻型火炮进行攻击,灵活性十分强。英国使用的堡垒是不相等的五边形防御工事,一面面向堡垒内部,因此对面的凸角向开阔区域突出。形成凸角的两条长边称为正面,而将两条长边连接到城墙或胸墙的两条短边称为侧面。正面面对敌人的远程火力,而侧面用自己的火力保护战壕。这些堡垒位于多边形堡垒墙的每个角上,如果多角形要塞的一边过长,这条边的一部分处在两个突出侧面的步枪有效火力范围以外。

(二)中英双方火炮、武器比较

镇江之战是围攻战,中国的炮是红衣炮,西方的是加农炮。清军铁炮以白口铁为主,英军铁炮以灰口铁为主,从材质性能来说灰口铁要优于白口铁[8]。中英在冶炼、铸造和加工几项关键技术上的差异,使中国火炮制作与英国相比更显粗糙,造成英国的火炮质量优于清军。火炮有一个重要指标:射速。在当时的战争中,它比射程和射击精度更重要。有人粗略地计算过,清军火炮的射速是6分钟每发、英军的射速是2分钟3发。再加上清军铸造火炮的铁质低劣,容易发生炸膛和炮膛温度过高无法装填火药的情况,实际射速更低。在炮弹上,中英双方的前膛装滑膛炮都发射球形实心铅铁弹,但清军只有这一种炮弹,而且炮弹重量轻,只有几磅重,英军则可以发射几十磅的炮弹。

在士兵武器方面也存在差距,英军步兵武器:所有步兵配备的武器为棕贝丝(Brown Bess)式燧发步枪,有效射程约150码,但雨天效能较差。海军陆战队1841年装备击发步枪,1842年年初英国步兵团也开始配发这种枪。击发枪(Percssion muskets)火力不比燧发枪优胜,但好处是雨天照常使用。中方军队步兵武器:中国军队使用的最为有效的武器是抬枪(Gingal),但装备数量极少(一种可转动重型火枪),能够射出1磅重的弹丸,长10英尺,安装在三脚支架上发射,三脚架上装有转动装置,可调节瞄准方向,需要三人操作[9]。在炮兵武器方面与英军也有差距:英国炮兵武器使用了先进的32磅、12磅、9磅、6磅康格里夫火箭炮,康格里夫(Congreve Shell rockets)燃烧火箭炮也在备用之列。而清军的炮兵武器种类繁多,威力较弱,有铜炮、铁炮,也有少量的葡萄牙制造的火炮,但火炮从炮口到后膛多蜂窝涩体。

(三)中英双方战船比较

中英镇江之战,英国的战船明显比中国的船先进许多。据《中英火炮与鸦片战争》记载:英国处于风帆时代,是欧洲海运业快速发展的时代。随后,出现了遍及世界的殖民时代。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错过了帆战时代,处在桨帆时代。当西方大航海时代如火如荼的时候,我们却在自我封闭。这就是清代战船技术落后于英国的背景。鸦片战争时期,清朝炮兵技术和性能的落后是其缩影和反映。精密武器与先进战略战术理念的有机结合,使西方国家在战争中屡获成功。清朝封建专制衰亡制度所造成的种种弊端,对战船的性能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中方战船通常仅装备有4门到14门固定的劣质大炮,火药通过炮弹管——发射精准的英国大炮的绝佳目标——运送到甲板上。而且,上至船长下至船员(通常为80人到100人)都是平民,而非军人,有时船上还有清人的家眷。真正的打仗水勇没有经过海事方面的专门训练,武器是长矛、剑、火绳枪(match lock),有时还有大型抬枪(Ginjal),类似于鸭枪。船首两侧画上了大眼睛,桅杆上飘扬着旗帜和彩带,船员的盾牌是用藤条编织起来的,直径为3英尺,被涂成鲜艳的绿色或黄色,挂在船舷上。然而,对于受过专业训练的英国水兵而言,这种五颜六色的场景一点也不吓人。整个清代,中国人几乎没有关注过海军事务,他们认为威胁都会来自北边和西边。清政府将沿海事务的管辖权交给地方军,这些地方军由地方官组建、听从地方官指挥,人员没有受过战事方面的训练。英国刚刚完成了工业革命,无论是军队的战斗力还是组织能力、武器装备都领先清军一个时代,因此在英军“船坚利炮”的打击下,清军溃败。

四、结论

战争是实力的较量,是人与物的高度统一。中西大分流开始于16世纪,从18世纪后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逐渐显著,至19世纪中叶,中西核心兵器的代表枪炮技术,技术和性能的差距已经泾渭分明。中英镇江之战是清军在鸦片战争中进行的最英勇、最惨烈的战役。这表明,只要将军和士兵有勇于牺牲的精神,即使部队处于劣势,武器装备落后,也能给侵略者以应有的打击,使其付出代价。同时,这也表明,仅仅依靠勇敢的精神,而不注重改变武器装备和作战指挥的落后状态,难以打败侵略者。

由此来看,一个国家要想不受外来侵略和欺侮,要想自强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需要不畏敌人的爱国主义精神,还离不开强大军事力量的支撑。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逐渐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要重视发展新时代的国防军事,建设一支能够捍卫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的强大人民军队。

参考文献:

[1]王宏志,审订.英国国家档案馆藏鸦片战争史稿[M].黄若泽,庄驰原,吴慧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2:175.

[2]姜涛,卞修跃.中国近代通史:第二卷 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172.

[3]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14:440.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IV)[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168-169.

[5]文庆.筹办夷务始末[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鸦片战争末期英军在长江下游的侵略罪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86.

[7]中国史学会,主编.鸦片战争:第五卷[M].齐思和,编.上海:神州国光社,1954:303.

[8]刘鸿亮:中英火炮与鸦片战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238.

[9]刘鸿亮,李淼.技术史视野下的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抗英事件”[J].历史教学(上半月),2022(02):62-72.

猜你喜欢
鸦片战争
史料实证:谁是“鸦片战争议案”的决定者
THE DRUG WAR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期间清朝水雷的研制和作用
深圳大鹏古城与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道光皇帝在鸦片战争时期的战略决策
鸦片战争期间姚莹“抗英保台”思想与实践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及其对国防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