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仟镜
[摘 要]基于“双减”政策、课程定位和教材用意,教师应当积极探究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做到把握教材体系,明确单元作业的目标定位;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设置驱动任务,强化单元作业的内在统整;推动多维评价,保障单元作业的质量。这样优化设计语文作业,能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双减”政策;作业设计;单元视角;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1-0048-03
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实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成为课程教学的重要话题。优化作业设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关键。审视传统的语文教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出现了目标随意、内容零散、评价失衡等问题。学生在机械重复的题海中苦练,不仅要承受着较重的学业负担,而且必备的能力和基本的素养也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为“语文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基于“双减”政策的核心、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以及统编语文教材的编排方式,笔者以单元为抓手,优化设计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作业,以实现高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
一、把握教材体系,明确单元作业的目标定位
单元视角下的作业展现出鲜明的结构性、统整性特征,保障了作业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从单元整体入手,明确单元作业的目标定位,帮助学生在作业实践中提升关键能力。
(一)依托课程标准,明晰学段定位
语文新课标是实施语文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遴选,都应该以语文新课标所提出的总体性目标和学段目标为准绳。因此,“双减”背景下单元统整作业的目标定位,应以语文新课标为纲领。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文编选的都是有趣的故事,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为语文要素,单元习作为编创故事,其训练核心属于语文新课标中的“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核心维度。语文新课标对第二学段的学习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如此明确的目标定位,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设计单元作业指明了方向,走出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机械重复的作业泥潭。
(二)精准定位坐标,延伸发展范畴
单元作业的优化设计,既要考虑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定位,又要充分彰显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内在需求;既要在纵向发展和横向关联的视域网格下,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又要筛选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优化作业体系。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复述”,以学生全面把握课文内容为基础。因此,复述方法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原始认知经验,借助表格和关键性语句,为学生搭建复述的框架。纵观统编语文教材,讲述故事的要求其实早在第一学段就已有涉及,而本单元编创故事的习作要求在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和下册的第五单元都有涉及。只有厘清了教材整体的编排体系,才能精准定位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三)依托素养导向,确立作业目标
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素养导向的课程定位,并提出了情境性、活動性、任务性的全新理念。单元作业优化设计要秉承理念,呈现出单元聚合的整体性原则、层级递进的阶梯性原则以及便于评价的检测性原则。
依托素养导向,我们可将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作业目标确定为:其一,以“攻克趣味故事城堡”为整体情境,以不同课文绘制单元地图,串联单篇课文,并通过“拼接地图碎片”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积累和运用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其二,依托单元整体情境,设置“探寻城堡密钥”的子任务作业,紧扣课后习题,让学生尝试利用示意图、表格等工具梳理故事情节,并抓住重要情节展开复述;其三,在学生“攻克趣味故事城堡”后,教师组织学生一起寻找并开启“城堡”中的“宝藏”,借助梳理性作业,回顾并总结故事复述的基本方法,尝试迁移和运用复述的基本方法;其四,尝试复述课文中的故事,积极创编属于自己的故事,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二、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语文新课标倡导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单元作业优化设计有了鲜活情境的加持,能将具有挑战性、情趣性的活动任务融入其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作业更有价值和意义。
(一)解构人文主题,顺其自然地创设情境
统编语文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设置有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其中,人文主题不仅揭示了单元内容所蕴藏的人文内涵,还展现了单元选文的内在共性,是创设教学情境和作业情境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在精准解读人文主题的同时,积极创设契合单元内容、贴近学生认知的情境。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祖国,我爱你。我爱你每一寸土地,我爱你壮美的山河”。毫无疑问,这一人文主题决定了这个单元编选的是展现我国壮美河山的课文。单元习作是“这儿真美”,要求学生运用从课文中习得的方法,介绍一个自己觉得很美的地方。基于此,在优化单元作业设计时,教师可创设“带着镜头发现美”的情境:“下周将有外国代表团来我市参观。作为这批代表团的向导,请你以摄影师的视角,介绍和展现我们祖国山河的壮美。”在这样的任务情境中,学生由单元作业的被动完成者转变成主动的探究者和实践者,提升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二)联结生活话题,广泛关联地创设情境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语文作业如果完全按照教材内容设计,而不与实际生活接轨,就只能是培养“刷题的机器”,与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学科育人这一终极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教师要联结生活话题,广泛关联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语文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本单元编选的课文有《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每一篇课文不仅有着贴近学生认知的生动语言,而且所描绘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幅画面都带有童年的影子。在优化设计这一单元的作业时,教师可以创设“寻找自己的童年”情境,这样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是对语文要素的落实,作业内容都指向学生自身的童年生活。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如同借助单元中的课文内容,经历回顾了自身的童年之旅。如此创设与真实生活关联的情境,增添了单元作业的情趣性,增强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动力。
三、设置驱动任务,强化单元作业的内在统整
语文新课标首次在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这不仅是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而且是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单元作业。教师可以依据单元学习任务,设计并规划任务型作业,借助不同任务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彼此联动的策略,优化语文作业设计。
(一)任务渐进,设计层进式单元作业
基于单元作业视角设计学习任务,需要体现进阶鲜明的特点,一方面要遵循单元内部的资源编排方式;另一方面要遵循从易到难的学习规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设计作业。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一个寓言单元,教师将“创编属于自己的寓言故事”作为单元作业任务,并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层级板块:其一,通过绘制插图,简要概括课文中的故事,图文并茂地展现故事内容,把握文本语言特点;其二,在理解寓言内容和寓意之后,自主阅读并收集与课文寓意相关的其他故事;其三,对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同观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辩论,进一步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其四,根据真实的生活经历,通过绘制漫画、文字描述等方式,自主创编一个寓言故事。这四个学习任务规划了单元学习的整体板块,彼此之间相互关联又层层递进,便于学生对寓言这一文体形成全面的解读和感知,在作业的巩固和训练中加深对寓言寓意的体悟。
(二)任务驱动,设置差异式单元作业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单元作业设计要将学生置放在中心位置,体现出作业的针对性,尊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以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依托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教师将整个单元的作业设计为以下三个差异性板块任务,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
【作业一】以“小小解说员”的身份,选择一项任务完成:其一,收集资料,尝试围绕着一个主题,对自己家乡的景点进行介绍;其二,结合资料,介绍一幅自己喜欢的古画或书法作品;其三,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介绍一个传统节日的风俗。
【作业二】以“小小创意家”的视角,选择一项任务完成:其一,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绘制海报,介绍一个传统节日;其二,创编一个与传统节日习俗相关的故事;其三,跟大人学做一道家乡的美食,并制作一张美食卡片。
【作业三】以“经典说唱人”的身份,传承与传统节日文化相关的古典诗词:其一,吟诵并积累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并给诗词配画;其二,改写与传统节日相关的诗词,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其表演出来。
这三项作业既体现了编者设置这一单元的用意,又呈现了不同的难度和形式,让学生拥有自由的选择空间,体现了单元作业的过程性、针对性、差异性原则,加深了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
四、推动多维评价,保障单元作业的质量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习惯于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新授阶段,而对后续的评价则关注甚少。作业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鞏固所学内容的重要方法,对其的评价尤为关键。没有评价的作业,其实效会大打折扣。单元作业评价要避免教师“一言堂”的霸权式评价,而应基于作业形式的多样化,采用不同的标准和方式进行评价;同时还要针对单元作业周期相对较长的特点,及时进行监控和调整教学,以保障单元作业的质量。
(一)聚焦任务完成情况,实施及时性评价
一个单元的教学一般需要两个星期。单元作业不能等到教完整个单元后一股脑儿地抛给学生,评价更不能等学生全部完成作业之后开展。教师应将作业的布置、实施和评价融入整个单元教学过程中。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时,基于复述和创编故事的要求,教师布置读故事、讲故事和编故事的作业任务,并明确相应的评价标准。学生完成一项作业任务后,教师及时展开评价,这样既能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学习状态,又便于教师及时调整单元的后续教学。板块一:读懂故事。评价标准: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表格和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能够初步感知故事中人物的特点。板块二:复述故事。评价标准:能够依循情节轨迹,按照一定的逻辑讲述故事的大致内容,不遗漏关键情节;做到仪态大方、声音响亮,尽可能配以动作和表情。板块三:创编故事。评价标准:创编的故事情节完整,符合基本的逻辑;能够根据教师的建议合理修改、完善故事。
(二)回归作业形成过程,实施检测性评价
“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评价不能纠缠所谓的“正确答案”,更不能陷入唯结论是举的死胡同,而要将评价的关注点聚焦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因此,单元作业的设计与评价要围绕这一语文要素展开。如《富饶的西沙群岛》重在帮助学生建构对关键句的认知,基于此设计的作业应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判断语段中的关键句;《海滨小城》重在洞察关键句与其他语句之间的联系,基于此设计的作业和评价应侧重于关注学生对关键句表达作用的认知;《美丽的小兴安岭》在分写四个季节时都没有关键句,其用意很明显,即要求学生利用之前学到的知识,根据语段内容撰写关键句,由此设计的作业应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够根据语段的内容写出精准的关键句。这样设计作业和评价,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契合编者的编排用意,定位准确且聚焦,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基于语文新课标积极倡导的核心素养和课程育人的核心理念,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教师要以单元为抓手优化作业设计,以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使作业更贴近学生真实的需要,为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周振华.“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作业管理[J].教学与管理,2022(5):25-27.
[2] 朱国忠.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新样态[J].教学与管理,2022(20):5-9.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