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整体思维,立足关键能力,形成习作素养

2024-04-03 06:02李梦月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4年1期
关键词:关键能力

李梦月

[摘 要]“双减”背景下,教师要注重整体思维,利用横向梳理、纵向关联的视角解读教材,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促进习作课堂的提质增效。教师要立足对学生习作关键能力的培养,在选材构思、实践交流等习作训练中,助力学生实现习作能力的进阶和转化,促使学生的习作素养稳步提升。

[关键词]整体思维;关键能力;习作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01-0075-04

论及作文教学,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有言:“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是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双减”背景下,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习作教学呈现出新样态,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刻不容缓。基于此,教师要树立整体思维,对教材中的习作内容进行全面而科学的解读,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立足对学生习作关键能力的培养,优化习作设计,帮助学生形成习作素养。

一、定标:纵横聚焦,引领习作能力提升

习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应该是一个不断上升、不断进步的过程。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整体意识,纵横聚焦,梳理教材中的习作能力发展要素,着眼于对学生习作能力的开发与培养,科学、准确地定位每一个单元、每一次习作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习作能力、提升习作水平。

(一)横向梳理,整合勾连

横向梳理每一册教材中的习作内容,不难发现,每个单元的习作都会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某一方面的习作能力。教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勾连前后习作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不断地训练中,回忆、尝试、运用、迁移,最后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教师只有整体了解教材中的习作内容,才能在教学时做到有的放矢。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共安排了七次习作训练,每次习作训练的内容都是息息相关的。第一单元的习作训练要求学生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而在后续的教学中,对这一要素仍要不断地进行训练;第二单元的习作训练为写读后感,要求学生重点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第四单元的半命题作文“他 了”要求学生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这些习作训练都指向“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目标,是对第一单元习作目标的提升。

对本册的习作训练内容有了宏观把握后,教师就应当把思考的目光聚焦在每一个单元,立足单元整体思维,梳理单元中的读写线索。统编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包括单元导语、精读课文、语文园地”习作等内容。教师要立足单元整体视角,积极思考教材中每个单元组件与习作的关联度(见图1),以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

又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童话。基于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漫游童话王国”的学习主题,让学生在大单元整体情境下学童话、写童话,了解童话的文体共性,体会想象的魅力。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包括阅读要素和习作要素,阅读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习作要素是“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这两者相互关联。教师要引导学生理清语文要素中包含的方法、路径和学习要求,为习作的进阶学习奠定基础。教学时,首先,教师基于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和“交流平台”栏目等内容,带领学生整体感知想象的神奇,初步感受童话想象丰富的特点。其次,教师设计“探索童话王国的秘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品读课文,感受童话的独特魅力。最后,教师组织开展“童话展览会”交流分享活动,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在学习过程与活动中的所学、所读、所感。在一系列任务中,学生沉入想象的世界中,体会童话的丰富想象,激发了自身的想象力,为习作“我来编童话”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这样将单元导语、课文、语文园地以及习作内容等全部关联起来,有助于教师在备课时树立基于写的大单元意识,横向梳理教材中各部分内容的关联,让习作教学目标更加精准。

(二)纵向关联,比较提升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在内容上有横向关联的特点,在习作方法与技能训练方面体现出一定的教学顺序,形成了纵向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序列。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以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学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 了”时,通过分析习作内容和单元习作要素可知,本单元习作训练的侧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写人和叙事的能力。从纵向视角梳理语文教材中相关的习作要素,可以发现中年段从“学习写”“把事情写清楚”“能写出感受”,到“按一定的顺序把经过写清楚”,再到高年段“结合具体事例写人”“把重点部分写具体”,呈现出由“写清楚”到“写具体”的螺旋上升的特点。因此,在本单元习作教学时,在学生已形成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可以拟定教学目标:第一,能回忆自己的经历,选择与题目相吻合的事情,把题目补充完整;第二,能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梳理清楚,學习片段的写法,能多角度地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反映人物的内心。通过纵向比较的视角分析习作要素,在习作任务的指引下,把具有相似能力点的单元进行关联、比较和分析,有助于教师设计符合学情的习作训练任务,提高习作训练成效。

横向梳理本册教材中所有习作内容和每个单元内文本的关联,纵向梳理同类习作的训练序列,通过一横一纵的梳理,教师能够精准定位教学目标,让习作教学依标而教,促使学生在习作训练中不断提升习作能力,发展习作素养,让习作教学提质增效。

二、明本:素养为本,助力习作能力生长

习作素养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习作素养,能让学生形成好的习惯、好的情绪、好的能力、好的精神,促进学生优秀人格的养成。因此,指向习作素养的习作教学必须是真实的学习,要让学生在真实的习作实践中不断训练,让习作能力通过进阶式的练习和转化真正成为学生自身的能力。

(一)在选题构思中锤炼习作思维能力

在习作教学中建立教材和学生之间的通道,是锤炼学生习作思维能力的关键一步。具体来说,教师要借助学生熟悉的课文、片段等,引导学生学习选材的立意方向和构思方法,再迁移至课外,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习作思维能力。

其一,教师要提高学生选材立意的能力,促进学生习作思维能力的提升。如果不能精确选择习作素材,准确把握习作立意,那么学生的习作就会变得结构散乱、主题不明、逻辑混乱,学生的能力也就得不到发展。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题目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习作要求,提高学生选材立意的能力。

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训练主题为“形形色色的人”。教师根据习作主题设计作业:

小明想选能体现爷爷性格倔强的事例来写作,你能帮帮他吗?以下哪些事例符合呢?(   )

A.做事倔:非要把事情做完不可

B.爱好倔:顶着烈日下象棋

C.穿衣倔:买了新衣服也不穿

D.吃饭倔:吃饭的时候总爱喝几口酒

E.脾气倔:吵完架谁也不搭理

这道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有效避免了学生在选材时可能出现的文不对题、立意偏颇的情况,不仅能够锻炼学生选材立意的能力,更能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避免教师教学时将过多的时间花在解题和引导学生选材上。

再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训练的主题为“介绍一种事物”,这是学生第一次写说明文。在选材立意时,教师可以关联学生熟悉的文体的选材方向(见表1),帮助学生在对比中直观理解说明文的写作方向。

选择合适的素材、明确作文的立意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选材立意的能力,为学生的习作提供恰当的素材,以丰富学生的表达。

其二,教师要优化习作设计,提升学生选材构思的能力。设计合适的习作任务框架,帮助学生进行选材和构思,既能为学生的思考指明方向,也能够促进习作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训练为半命题作文“他 了”,根据教学要求,教师让学生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一件事情说清楚。学生以《她生气了》为题,写道:

“有一天舅舅去我家,虽然舅舅以前没有烧过菜,但是那天他主动说要去烧菜。于是,他一到我家就跑到了厨房里面,拿出锅碗瓢盆,倒入一大碗油,二话不说打开煤气,一下子就把火开得很大。刹那间,火喷了出来,喷了三尺高,吓得舅舅连忙跑出去好远。妈妈看着舅舅这个不会烧菜的样子,一下子就生气了。”

从选材来看,这个学生想写《她生气了》,应该着重描写故事中的妈妈,但实际上却把更多的叙述放在了舅舅身上,偏离了主题。怎么解决学生选材失之偏颇的问题呢?不难发现,学生在根据题目进行选材时没有建立全局意识,导致选材的重点有误。因此,教师基于学生在四年级已学过的小标题概括法,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构思整篇作文。在构思中,学生发现问题,作文的线索是:“舅舅到我家烧菜→不会烧菜手忙脚乱→着火了十分紧张→舅舅认识到错误”。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发现按照原先的逻辑,是无法表现出妈妈生气的。因此,学生把视角放在了舅舅身上,把《她生气了》改成了《他紧张了》。可见,习作设计指向学生的构思和选材,能够发展学生的习作思维能力。

(二)在实践交流中锤炼习作表达能力

选材构思的能力让习作有了可供选择的框架和思维的方向,表达能力的提升则能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习作实践是锤炼习作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包括试写片段、扩充成文、交流修改、赏析提升等,多样化的习作实践能从多角度帮助学生提升习作能力和习作素养。

首先,试写片段。教师可以设计片段试写学习单,明确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试写与习作教学重难点相匹配的片段,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例如,教师在设计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习作“他 了”的片段试写练习时,在最重要的“写他的具体表现”的片段旁边设计了有针对性的“泡泡提示语”(见图2)。这样,学生在课上完成最重要的片段试写的同时,借助“泡泡提示语”的内容,从多角度把人物的表现写具体,从而更好地写出了人物的内心。

又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说明文单元,习作训练内容为“介绍一种事物”。教师可利用结构关系图(见图3),先让学生梳理所要说明的事物的名称、特征和即将运用的说明方法,再引导学生将片段写出来。针对教学重点,设计片段试写练习,不仅能提高习作教学效率,而且能在课堂上有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次,扩充成文。扩充成文时,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习作的具体要求,即要写出什么样的作文,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等。例如,在以“他 了”为题的作文训练中,学生在课上完成片段练习后,教师明确提出习作要点:1.完善片段内容,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把作文写完整;2.注意书写美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学生初稿写好后,教师统一进行浏览记录,记下各个学生习作的优点、不足,为之后的交流修改做准备。

再次,交流修改。师生交流,生生分享,切实解决学生在习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弥补表达上的不足,如借助例文、习作微课、借助课文中的例子等。教师可以运设计交流任务(见图4、图5),为学生的反思和总结提供支架,锻炼学生的梳理反思能力。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反思梳理的过程中,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能力得以提高,习作能力得以发展。

最后,赏析提升。教師组织分享活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修改后的习作,采用作品展示交流会等方式,在交流、分享、展示中培养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在交流会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交流,使学生在对话式的、鼓励性的、具体化的表达互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了学生的习作自信心,促进了学生习作内驱力的形成。

总之,教师要有整体的眼光,要树立大单元、大教材意识,通过横向梳理,纵向对比,精准解读教材习作文本,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在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习作素养,让学生在习作训练中形成良好的习惯,获得思维的发展,从而乐于表达自己、书写自己,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和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谈永康.小学习作学习活动的生态特征及教学思考[J].语文建设,2021(6):4-7.

[3]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4] 郭家海.小学习作关键能力的要素框架与培养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0(17):27-30.

[5] 崔允漷.深度教学的逻辑:超越二元之争,走向整合取径[J].中小学管理,2021(5):22-26.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关键能力
PBL教学法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影响
浅谈中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
从关键能力培养看文秘专业教学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国际贸易》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论技工院校软件高技能人才关键能力的培养
多元化健康宣教模式对护生关键能力的影响研究
简约表达:优化作文的关键能力
关于电子商务教学中关键能力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