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2024-03-28 03:38马晓霞马庆群黄英华
学周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双减课堂教学课堂

马晓霞,马庆群,黄英华

(1.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 541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屯林小学,广西钦州 535000;3.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南局小学,广西钦州 535000)

“双减”已成为当前教育大潮的热词,为解决学生负担“越减越重”问题,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新时代义务教育的发展指引正确方向,对课堂教学各环节进行整体性变革提供指导,对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提出新要求。“双减”政策的落实任重道远,各学校继续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育人方式改革,不断提高工作精准化、精细化水平,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创新课后服务模式,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服务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一、“双减”政策下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

“双减”政策最突出的特点是更加强调优化教学方式、应教尽教,将课堂教学的改进作为落实减负工作的突破口。“双减”政策关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其价值不仅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保障教学公平,实现高质量教学。

(一)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双减”下的教育助推学生成长成才:一是“双减”打破片面的、不科学的教育发展趋势,倡导教育向促进学生完整发展的目标发展,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和谐统一、全面发展的人。二是“双减”引起社会对以往人才观的思考,从前人们普遍认为高考是决定个人成才的重要转折点,高考似乎成为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双减”下的教育趋向于建立更公平、科学的教育评价标准,结果不再是关注的焦点,更加注重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质的提升。社会、学校、家长的人才观发生转变,不单单关注学习成绩,更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三是“双减”下的教育把时间交给学生,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生活,参与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为今后择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追求课堂教学高质量

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关乎培养新时代人才质量,关乎民族未来。“双减”政策不单为减少学生负担,而是在高质量完成学校任务的前提下,帮助学生争取宝贵课余时间,发展学生特长和培养新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双减”政策有利于拓宽教学的广度,增进深度和增强厚度,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广度方面,“双减”政策关注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社会真实情境中,“做中学”“创中学”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增长见识,保持探索和创新精神,逐步增强综合素质。教学的广度不仅让学生学课本上的知识,更是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的深度方面,“双减”以“减负”为内容,以“增效”为主线,以“提质”为主旨,有效释放被“题海战术”挤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全面、有个性发展构筑新的“意义时空”,实现“人的实质自由的扩展”,让每个学生感受思维参与的乐趣。教育厚度体现在知行合一、整体育人,“双减”政策培养“会生活的人”。由此可见,实施“双减”政策助力我国基础教育由有质量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现实困境

“课堂是教学的基本时空单元,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教育实施的基本场所。”学校的育人成效很大部分是由学校的课程教学成果决定。儒家“学而优则仕”思想长期影响我国的教育,学校大多呈现出“育分课堂”。“唯分数”的短视观念违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追求“五育融合”的教育才是“双减”政策下的真正教育。“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存在的困境,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教学理念:“应试教育”的倾向

长期实行的应试教育催生人们“唯分数”“唯升学”思想,学生、父母追求高分数,学校关注升学率和排名,不少学生被“题海战术”的机械做题思维冲昏头脑,不利于学生个人健康发展。“双减”政策已实施一年多,从大量资料可以看出,“双减”政策减轻家长下班接送负担,但严格控制家庭作业量和参加课后学业培训时间,引起家长们对孩子“考高分”的担心。《光明日报》评论双减政策的实施减轻学生学业压力,但“妈妈们的焦虑”疏解还需要再加把劲。由此看出,如今依然盛行知识本位的教学理念,大多数变革浮于表面形式,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知识第一”的教学追求,忽视知识与学生生活情景、具体实践的关系。当前片面的教学理念使得课堂教学无法顾及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无法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沦为知识的奴仆,不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二)教学过程:结果导向明显

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长期以知识传授,追求外部效益为鹄的,致使中小学校课堂教学逐渐形成了去问题化过程教学范式。教师根据标准答案评判学生的掌握程度,忽视学生存在的不同观点,“教师机械教,学生被动学”的模式已失去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过度追求结果化教学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长期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倦怠。真正的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本的典型例子,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有探索和发现知识奥秘的乐趣,学生有能力对学习经验进行不断反思。教师受各种考试及格率、优秀率和自身的职称晋升考核机制以及学生升学压力的影响,课堂上经常看不见学生的影子,教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是否已掌握课堂讲授的知识,配套练习是否会做,学生所答是否与标准答案相符,考试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种种压力,教师更加倾向于以严格的纪律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思维方式以及人格品质的培养。学校教学成效也主要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度以及对基本技能的熟悉度两方面来判断。

(三)教学方式:远离学生生活

教学方式包括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高质量的“教”以指向高质量的“学”为根本。真正的教育是师生双方全身心沉浸在教学情境中,师生能以全部精力参与课堂,共同思考,感知生活,对社会实践作出总结反思。但当下教师并不是真正用教学情境的讲解达到学生对某知识点的理解,教会学生喜爱生活、欣赏生活,大多用口头表达帮助学生理解课本的知识点。好比二年级数学《时间的换算》,教师举例:举办一场辩论赛的时间、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时间,帮助学生感受时间的相互转化,教师出发点是选择学生生活中有意思的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想象。但这些例子没能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例子与生活相差较远,教师更应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举更加通俗易懂的例子。好比“刷牙”“整理书包”的时间换算等,例子贴近学生生活能够引起思考,学生更容易迁移所学知识。另外,课堂小结部分,教师运用“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某某知识点”的话语,并没有创设独立空间给学生独自探索。对于抽象符号未进行深入加工,学生以记忆口诀牢记“死知识”,课堂教学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

(四)教学评价:“教—学—评”一致性不够

在教学改革中,考试评价改革是突出的重难点,牵制教学整体改革。教师一直都有“考什么就教什么”的观念,“考试内容”指挥棒根深蒂固,应试教育越来越浓烈。“双减”政策前,校内学习主要聚焦在习题的常规训练,迫于学生的高考焦虑,学生往往花费大量金钱、时间在校外补习,通过高强度的题海战术训练,考试中才有机会解答压轴题。以成绩为中心的评价方式不符合教育评价的育人本质,达不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也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四个关键要素,彼此密切关联,构成了完整的课程系统。纸笔测试一直都是我国考试的基本形式,严格限制测试时间和考核内容,有时限制学生思想的完整表达,考试反映不出学生的全部思想。“双减”后的教育强调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问题解决能力,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反思能力,以及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也无法通过纸笔测试一一呈现,不能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

三、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突破路径

“双减”政策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培养自身的专业发展意识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引领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必然要求。同时,学校也要强化教研的专业支撑,利用多种手段和技术,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

(一)坚持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学理念是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能够引领教学活动的方向标。落实“双减”政策的前提是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要,不断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之情。“双减”政策下的课堂目标是要学生能够自主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培养利于自身发展的学习习惯,在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挖掘自身的兴趣领域。教师应综合关注学生的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状况、兴趣爱好培养、人际交往情况、学业负担压力等方面,动态评价学生的每个成长阶段,逐步构建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快乐工作的教育新局面。

“双减”政策下,教师要树立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观,积极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认真完成各种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增加自身作业设计和课后服务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创新素养、信息素养,争做“学”“做”“研”三者合一的优秀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准确分析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育发展规律,寻找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建构完备的知识体系。其次,教师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教学观察,帮助每个阶段的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收获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另外,教师要坚持公平性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自主意愿,以平等对话者的身份走进学生内心,还原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教与学的本真作用,从而精准定位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二)强化全面指导的教研工作,助推学生优质化发展

“双减”背景下,学校要创新教研工作机制,教研员要深入了解一线教师的课堂操作,同时要储备一批学科领军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进一步带领学科组长备好课,更要传达最新符合“双减”政策的课堂有效教学给普通教师。教研工作机制形成“教研员、兼职教研员、学科组长、普通教师”四个指导层次。同时以大数据信息实施智慧教研的新模式,开展线上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共同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是整个教学得以深层次提升的重要保障,学校要采取各种措施不断激发教师追求更高的教育理想,激发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提高开拓教育事业的勇气。学校可表彰一批“先进老师”,以先进示范,让年轻教师学习先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以榜样的力量促进教师队伍健康有序发展。

学生优质化发展是高质量育人理念的深化落实,这也是实施“双减”政策减负的起点和终点。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推动教学深度发展,首先要营造教学氛围。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增强学生讨论的有效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和同学、教师产生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掌握学习自主权,进一步增强课堂的获得感。另外,教师也要助推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让每个学生轮流做组长,增强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的参与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促使学生共同进步。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能够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实现认知、情感、人际关系的升华,进一步助推学生优质化发展。

(三)营造学生有效的学习氛围,推动教学质效“双增”

“双减”政策倡导学生参与现场实践、虚拟实践,拓宽学习空间,通过具身体验、行为指导、情感体验获得交互性的学习体验,这种形式的学习体验成为新时代的教学发展趋势。当下信息技术发展迅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采用混合式教学法完成课程教学,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这也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线上、线下形式,整合各种资源,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利用“雨课堂”“智慧树”等APP 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线上答题,一提交马上可以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基于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学生面对面回答问题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表达,更要注重学生话语背后的生长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想引领。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验课程的开展,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讲好一门课也需要教师具有教学艺术。教师可根据不同内容设置不同教学情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的道理。教师可展示自身的独特人格魅力,用自己的奋斗经历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反应做出调整,用心感受课堂,推动课堂教学的生长性发展,并在课堂上营造互相倾听的学习氛围,开展交流环节,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产生思维碰撞,学会向他人学习,养成尊重他人的品格,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四)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引领素养发展

“双减”背景下的教育要坚持“教—学—评”一致的原则,在考试中坚持学科素养为导向,在考核双基的同时也要提高解决复杂情境的能力。条件允许的经济发达地区可借鉴国外成熟的评价经验,适当增加非纸笔测试,利用各种先进办法解决合作问题、沟通能力等核心素养的评价难题,改变不科学的教学评价,衔接好“教—学—评”各个环节。教师要发挥真实反馈教学结果的作用,深度挖掘学生在课堂上的态度、思维方式、学科知识与自身经验的建构程度等,准确寻找改进课堂质量的核心内容,实现课堂增质。考试命题应丰富考试题型、优化考试内容。教师应在命题上精心设计试卷的难题和区分度,利用形式新颖、能够体现学生知识活学活用的方式进行考核。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直接受益人,其发言最能体现出课堂教学质量如何。教师可以设计多种问卷链接询问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感受和改进建议或是课间询问学生的掌握程度。

“双减”背景下的教育也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载体,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和优质的平台资源,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评价,满足教育的差异化、个性化、全面化要求,以便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打造个性化的教学优化方案。学校应打造有温度的评价文化,追求多元化、智慧型的评价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提升课堂质量,有效减轻学生的负担。就像天津师大研究团队已经运用AI 技术研发数学学习品质实测系统,测评学生学习品质与大幅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助力减负提质。总而言之,学校就是要实施“学生多元评价”,为学生制定科学的评价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看见自己”,帮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猜你喜欢
双减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