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健康素养的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以新疆开放大学为例

2024-03-28 03:38马晓茹李永跃
学周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者

罗 兰,马晓茹,李永跃

(1.昌吉开放大学教务处,新疆昌吉 831100;2.新疆开放大学经管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人民健康是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重要标志。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2016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 规划纲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近年来一系列围绕健康所提出的国家纲要、政策和法规的推行,“健康”一词已成为人民生活的“新风尚”。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强化高校健康服务体系,构建学科融合、资源互补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当前高校面临的一项新的研究课题。笔者以新疆开放大学为例,正视新疆开放大学健康教育课程资源短缺、目标松散、教学实践经验缺乏等现实问题,通过深入调研,逐步确立和完善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再经过探究性的教学实践研究,补齐短板,创新内容,初步构建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服务于新疆开放大学全民终身学习教育实际,为新疆开放大学系统健康教育贡献有益的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经验。

一、概念界定

健康素养一般是指个体在获取和理解相关健康信息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掌握的信息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一种素养和能力,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掌握关于健康的基本知识与理念、具备健康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掌握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基本技能。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1974 年,是临床医学中对于患者基本素养的要求,而随着健康素养理论的不断发展,它已经由原来微观医疗环境角度拓展到宏观的全面关注个体健康的新视角。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国家卫健委把居民的健康素养评价指标纳入我国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中,作为综合反映国家卫生事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之一。

健康教育是指国家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能够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个体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教育定义为诱导或者鼓励人们在接受健康知识的基础上,养成或者保持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能够理智应用已有保健设施、设备来改善生存环境。

健康教育课程是指以提高学习者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为目标的课程,它通过给学习者教授有关健康或者健康维护的相关知识,使学习者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与技能,使其在身体、心理和社交等方面保持健康状态。

二、研究背景

2019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作为2035 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教育体系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以生存为导向、以提升自身吸引力为目标、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核心。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教育体系发展必不可少的一步。终身教育满足了人的学习需求,体现了社会公平公正发展的程度,保证了学习对象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国家开放大学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时代产物。开放大学建立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从对健康课程建设的学术研究来看,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美、英、法等几个教育发达国家,其侧重点是对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进行宏观介绍,而对于办学经验和课程建设细节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国内对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85 年,进入21 世纪以来,对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探讨和研究逐渐增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课程建设的内涵和价值研究愈加深入。但从对健康教育的研究角度来看,虽然整个社会的关注度增加,但其研究背景更多集中于医院、家庭或者社区之中,针对开放大学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较少,基于健康素养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对全民健康有深远影响,Glanz 等人指出,健康教育不是关于某个人、某个家庭的概念,而对整个社会有深远影响。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也面临着诸多困难,除了外部政策支持方面,从开放大学自身建设来讲,其问题也较多:师资短缺,从事学历教育的教师转型发展不够,激励机制不健全,不能满足学习者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要求。

三、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松散

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对健康素养的覆盖面不全且松散。依据健康素养的内涵,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应该是以掌握健康基础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养成健康技能和行为三个方面为目标进行课程目标的设置。但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将健康课程目标集中在知识与技能这一基础性要求层面,而对于高阶能力的要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则很少涉及。如医学类课程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主要还是集中于对健康素养知识的学习,并未系统地对健康内涵进行全面解读;而相关体育类课程则聚焦于健康技能的学习,对健康观念的引导则关注不够;在健康观念方面,则更多着眼于身体健康层面,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不足。

(二)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存在很多问题

1.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同质化。我国将健康素养分为六类——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但很多大学在进行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选择时往往集中于某一主题,其中医学类、体育锻炼类最为集中,导致课程出现了很多重复性的学习内容,其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不利于学习者健康素养的有效提升。

2.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缺乏层次性。开放大学健康教育课程所面对的学习者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的成长环境,他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在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上进行分层设计,满足其差异性需求。但多数高校在此方面缺乏相应的层次安排,很容易出现一部分学员“吃不饱”,一部分学员“吃不下”的问题,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3.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目前,部分高校从事健康教育的专任教师相对较少,主要以外聘教师为主,而且部分人员并非科班出身,这就容易导致教师所讲授的课程内容缺乏科学性,容易出现各种潜在问题。

4.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不足。高校开展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学员知晓促进健康的相关知识,更要让他们掌握相关的健康技能,并能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科学地应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在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学习者对所学健康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制约了学员健康素养的提升。

(三)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存在短板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很多高校的健康教育教学基本上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间或辅以远程线上教学。但无论哪种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方法都是以讲授法为主,缺乏教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以及必要的实践活动,导致很多学员对健康知识的学习更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其实践应用能力严重不足。

2.教学条件有待改善。近几年来,国家对高校健康教育的关注程度虽有较大提升,但在教学设备、教学设施和教材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经常出现借用公共场地开展教学的情况,影响了课程的实施效果。

3.教师素质有待提高。因为部分教师以兼任为主,其对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之甚少,且也未经过科学、系统的培训,导致其专业素养不足,教学过程的随意性较强,这也会影响课程的实施质量。

(四)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主体缺失、评价方式单一

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应该是任课教师和学员共同评价,这样方能使教与学更加契合,进而实现教学相长的效果。但在具体实施中,学员很少参与评价,评价主体依然是教师,这就难以全面呈现教学质量,不利于课程建设的优化。此外,课程评价的基准点应该放在学员健康素养提升层面,需要从学员的学习效果来反馈课程实施效果。但目前大部分高校在进行课程评价时要么是选择过程性评价,即学员是否全员参与课程学习并按要求完成学时,要么是进行终结性评价,就是以学员展示成果或交流成果为主,课程评价的深度和实效性明显存在不足。

四、基于健康素养的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策略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课程建设的根基所在,它对课程的编制和设计有指导作用,因此高校在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目标。

基于健康素养的内涵要求,健康教育课程目标要着眼于全面、系统和科学的原则来进行设置。所谓全面性就要立足于健康素养的三个层面,即掌握健康知识与方法、不断提升健康技能、树立健康观念的目标。把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其中让学员掌握健康知识和方法是基础和前提,而技能的掌握则是工具和手段,而健康观念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则是学员健康素养提升的源动力,这样才有可能在课程实施时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首先,课程目标要重视对学员健康知识的培养,即要重视指向传授学员健康素养的知识。根据健康的内涵,知识内容应该包括身体健康知识、精神健康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三个方面,如健康饮食知识、锻炼知识、压力调节知识等。而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应该包括结果性知识和过程性知识,以及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对学员的行为要有切实影响,使学员不仅知晓什么是健康,也知道怎样做有利于健康。其次,课程目标要关注学员健康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健康能力是健康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学员解决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健康问题,如在遇到常见的疾病时,学员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主能力、信息判断能力,能够利用健康知识解决基本问题,进而提升学员的生活适应力。最后,课程目标建设还要重视对学员健康态度培养。它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健康思维、健康价值观和健康习惯,最终使学员形成健康意识,并内化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此外,为了确保课程目标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学校非常有必要邀请健康教育专家、学员代表参与到课程目标的研讨、优化中来,通过集思广益来深度研讨课程目标的系统性和可行性,为课程实施做好准备。

(二)编制有效的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主体部分,也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教师教和学员学的依据。结合当前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编制存在的问题,可以尝试从这些方面着手来编制课程内容。

1.选择综合性的课程内容。根据健康素养培养的内涵要求,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也要注意广泛性和综合性,可以从基础性、全面性、时代性、科学性以及引导性角度出发来选择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力争使课程内容涵盖更多健康专题,结合学员最为普遍的健康教育需求来整合课程学习内容,并适当对课程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和深挖,力争使广大学习者在科学健康观素养、传染病防治素养、慢性病防治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基本医疗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诸方面都有所收获。

2.优化课程内容层次,满足学员的差异性需求。健康课程内容选择的核心目标是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因此高校要正视学员存在客观差异性的现实,本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来设计课程学习内容层次,然后对学习者进行分层,结合学习者的层次恰当选择课程内容开展教学,力争使不同层次的学员都能够在健康教育课程学习中有收获。

3.重视审核,提升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学校要强化课程内容审核意识,重视教学内容全面、细致的审核,要聘请相关领域的健康教育专家本着科学、有效的原则来对课程内容审核、把关,确保课程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可落实性,这对培养学习者的健康素养才会真正有帮助。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课程内容的实践性。根据健康素养培养的要求,学员接受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服务其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尤其是要提升理论知识的现实操作性,使学员能够把健康知识与技能及时进行实践应用,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构建灵活相宜的课程实施体系

课程实施状况直接影响课程收效,进而影响课程建设的成败。针对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高校也要“对症下药”,从两方面着手来努力构建灵活相宜的课程实施体系。

1.要选择契合学习者实际的课程实施策略。从课程实施的有效性角度来分析,课程的实施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还需要对部分知识进行转化,特别是针对开放大学来说,其授课对象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重视选择契合学员需求的实施策略。例如,在针对内容抽象且需要解读的学习内容时,需要实施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策略,使学员能够理解和掌握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而针对需要体验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相互作用的课程实施策略,多开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活动,在交流过程中深化学习者的体验;而针对个别学员尤其是体质较差、对健康教育需求较为强烈的学习者,教师可以开展个别化课程实施策略,针对学员个体需求来因材施教,力争满足学员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2.要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教学能力、职业道德水平都会影响课程建设的实施效果。因此,高校要重视并完善健康教育教师的选聘、培训和监督机制,力争选拔出更合适、更优秀的教师;同时也要鼓励教师结合学员需求和教学内容特点不断创新和丰富教学方式,力争使学员在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观念提升上都有所收获。此外,针对新时期高校健康教育方面的新变化,学校也要重视强化教师培训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更好地推进课程实施。

3.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良好的教学环境是确保教学实施的重要前提,开展健康教育也需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需要高校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学校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努力改善教学环境,例如学校要主动添置辅助教学的相关设备,确保课程实施稳步推进。此外,学校也要重视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需求,做好相应的保障工作。

(四)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高校要重视课程评价的导向、诊断、激励和优化教学的功能,重视把学校、学习者、教师、课程的评价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来以评导学、以评促学,力争构建全面的课程评价体系。

在对学员进行评价时,要依据健康素养培养要求把教师评价、学员自评与互评、专家团队评价三者结合起来,通过不同角度来审视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员的学习效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学员的互评和自我评价,促进学员主体作用的发挥。在评价方式上则可以把量化评价、质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提升学员的健康素养。在量化评价方面,主要关注学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质性评价则关注的是学员在学习中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可以通过描述的方法进行评价;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关注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可以把学员每节课的学习状态结合起来;总结性评价则是着眼于全面的表现,结合学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而对教师评价则要从教师专业素养角度,如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全面评价;对课程的评价则是着眼于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课程实施效果、选课学员反馈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建立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是一种教育责任,特别是对于教育教学和医疗保健行业来说,健康生活理念适用于从年轻到老年的每个年龄段。开放大学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体现了健康中国的理念,最终服务于全民的终身教育。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者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