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增原理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4-03-28 03:38昌希灿
学周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负熵政课大思

昌希灿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理科学系,安徽合肥 230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是育人的根本、“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归根到底就是如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问题[1]。思政课作为高校德育和立德树人工作的“主渠道”,必须发挥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有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大思政课”建设,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问题。笔者试图从熵增原理的视角,探寻高校“大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厘清完善体系的路径,以期实现精准控制思政课的“熵增”,有效实现“熵减”,切实发挥思政课的育人作用。

一、熵增原理的基本内涵及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认为,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2]。但这一定律始终解释不了一个问题,能量在转移过程中永远做不到全部转换,为什么总会有能量被损耗掉了,正是基于对此问题的探索,科学家们找到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即熵增定律或称熵增原理。

(一)“熵”概念的提出及内涵

“熵”在希腊语源中意为“内在”,即“一个系统内在性质的改变”。“熵”概念首先由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使用,他于1850 年提出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热力学定律中,“熵”概念是表达一个体系内有序性的量度,越是有序则熵越低,越是混乱则熵越高。根据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熵增原理是指孤立热力学系统的熵不减少,总是增大或者不变。从科学研究的结果来看,物质世界总是处于一种从有序状态自发转变成无序状态的趋势,当“熵”值低时就有序,当“熵”值高时就无序,但不幸的是“熵”值永远在增加。但匈牙利裔美国科学家齐拉德于1929 年首次提出了“负熵”概念,用来表示物质系统“熵的减少”,也就是用来量度系统有序化、组织化、复杂化的状态。如果系统想保持和发展有序化的状态,就必须从外部输入“负熵”来抵消内部的熵值增加。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埃尔温·薛定谔于1944 年在《生命是什么》一书中,提出了生物就是“负熵”过程的观点,认为“一个生命有机体要活着,唯一的办法就是从环境中不断地汲取负熵”[3]。散结构理论认为,任何系统都能通过与外部进行能量交换而带来负熵流,确保系统从“无序状态”向“有序状态”转化,形成一个组织有序的耗散结构。由此可以看出,熵增必须具备完全封闭孤立的系统加上无外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或交换两个条件,唯有打破它才能实现熵减。

(二)熵增原理的应用及意义

1948 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再次把“熵”概念引入信息论,被用来量度不确定性过程或信息量,即信息中排除了冗余后的平均信息量被称为“信息熵”。针对各类系统演化规律研究不断深入,“熵”的概念和相关理论也在众多学科领域被广泛应用,比如陆续提出了经济熵、政治熵、社会熵、文化熵、精神熵、思维熵、管理熵等概念,熵增原理得以被拓展并用来解决各学科问题。熵增原理的不断完善和演绎,也为人类解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现象提供了哲学工具,并已经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恩格斯在其未出版的《自然辩证法》札记手稿中就有过著名论断:“人类掌握了‘熵’就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4]笔者认为,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代表了人的自由度,其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人类抑制熵增的能力上。爱因斯坦指出:“熵理论对整个科学来说是第一法则。”[5]“熵增定律”既是符合物质世界的法则,也是符合人类社会的法则。深刻理解这一自然法则不仅对理解有序社会的构建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自觉遵循这一法则也具有积极的意义[6]。据此,从熵增的角度而言,任何国家、社会、民族,乃至个人要想保持有序的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坚持开放的原则,杜绝封闭僵化,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思想和技术,从而不断增大负熵流的输入,抑制熵增带来的无序混乱或停滞不前。

二、熵增原理对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

基于前述对熵增原理的分析,我们知道在一个孤立或封闭的系统中,从低熵走向高熵是事物的一种发展趋势,总会从“有序”走向“无序”,要想改变这一趋势,就要持续不断地由外界向系统内输入高品质的“负熵能量”,这一原理对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建设很有启发意义。

(一)高校思政课建设开放系统的必要性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构建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7]。近年来,绝大多数高校虽然开齐了思政课必修课程,但受重视程度、课时总量、师资力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选修课程的开设很不均衡,特别是专科和高职院校大多数采用慕课的形式,缺少校本教材的开发,基本谈不上建设课程体系,思政课的“孤岛”现象较为明显。另外,思政课的设置、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认同感也不够强。笔者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学生对思政课愿意认真听、不愿意听、无所谓的比例分别是25%、40%、35%,在不愿意听或无所谓的学生中,认为“内容枯燥、灌输性太强”“教师水平不高、授课不生动”“课程不太重要、对自己用处不大”的比例分别是35%、45%、20%。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思政课程建设必须形成“供给侧”和“需求侧”良性互动的开放性系统,一定要避免成为“教”与“学”两个各自封闭的“孤立系统”,否则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就难以发挥。因此,开门办思政课的思想与抑制熵增的“负熵”高度契合,运用如何抑制熵增的理论,有利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改革创新。

(二)高校思政教育系统“负熵”输入的逻辑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基本特征就是联系,因此高校思政课建设当然要坚持系统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守好意识形态阵地,有效塑造青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可以将思政教育理解为一个由多种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系统,熵增原理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逻辑可以从两个角度加以分析。第一个角度是把一个学生的成长看作其独立的个体系统,在其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外部“负熵能量”的输入,其熵增必然不断积累,思政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向成长系统输入高品质的“负熵能量”,也就是政治理论、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法制规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从而使其能够处于低熵的状态。第二个角度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看作一个独立的系统,如果这个系统仅仅局限于已有的育人内容和模式,不考虑外部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和影响,甚至与系统的外部处于相对隔离的状态,其熵增也必然不断积累,只有持续向思政教育系统内输入高品质的“负熵能量”,思政教育才会基于“熵减”而充满活力,育人效果才会更好。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思政教育系统都不能自我封闭,必须保持其开放性,要让“熵减”激发的活力要素对受教育者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大于“熵增”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教育的积极效果才能得以彰显。

三、构建“三全”熵减目标的思政课程体系

2022 年7 月,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充分体现“开门办思政课”思想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要求各地各校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建立完善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的课程体系。从熵增原理的视角来看,“大思政课”建设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能够持续产生高品质“负熵能量”的开放性体系,以确保各思政育人元素能够得到优化组合,使思政课的“熵减”机制有效建立,育人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

(一)构建“全要素”促进熵减的思政课程体系

“全要素”就是充分挖掘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育人元素,基于“全面发展”理念汇集“负熵能量”,提升思政育人效果。育人的根本问题就是促进人的发展问题,这已成为一种对教育的共识。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8]。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9]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其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在尊重和关爱人的前提下引领人的成长,终极方向就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塑造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路径在哪里呢?伟大的教育家蔡元培早在1912 年,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0],这一观念对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以来,广大高校积极贯彻“五育并举”理念,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狠下功夫,取得了诸多有益经验。笔者认为,“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是一种系统思维,有利于构建“全要素”的“熵减”机制,对解答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意义重大,其中“德育”又是解答好“培养人什么人”问题的关键因素,以思政课为“主渠道”的思政教育对育人起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在构建“大思政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五育并举”和“全面发展”理念,在此基础上优化课程设置,处理好内容融合问题。

(二)构建“全课程”促进熵减的思政课程体系

“全课程”就是要充分挖掘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育人元素,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基于课堂持续汇集“负熵能量”,提升思政育人效果。根据系列思政文件规定,可以理解为“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的统称,包括重点性的思政必修课和补充性的思政选修课,是“关键课程”和高校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具有提升政治觉悟、传播理论知识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功能。“课程思政”并不是指某一门具体的课,而是要求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把价值观引导自然而然地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一定意义上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教育理念。笔者认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反映了二者在育人目标上是一致的,只是侧重点和方法手段不同。一方面,思政课应当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炼出各专业人才必备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意识、法治观念等素质要求,优化面向不同专业的思政课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提高其育人针对性;另一方面,思政课要发挥政治导向作用,为“课程思政”做示范、树标杆,各门课程要积极挖掘、吸纳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强化育人功能。思政课必须始终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位置,并加强与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既突出思政课在培养学生政治意识、价值观念方面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专业课和其他课程对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知识拓展方面的优势,整体上提升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增强“大思政课”课程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的“大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形成“全课程”协同的“熵减”机制,确保思政育人系统的高效运行。

(三)构建“全时空”促进熵减的思政课程体系

“全时空”就是充分挖掘课堂内外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过程中所含的育人元素,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全方位汇集“负熵能量”,提升思政育人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1]。这段论述,不仅体现了新时代“大思政课”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的基本方法,也深刻揭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改革方向。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12]这里的“讲道理”,实际上就是理论教学的问题,如何让学生能够认同“理论”。归根到底,就是教师讲的学生能不能信、能不能学以致用,会不会只当作“耳旁风”,是不是听听就算了。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3]笔者认为,“大思政课”的提法不是要改变思政课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渠道”的地位,而是要拓展传统思政课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强化其“主渠道”的作用。“大思政课”课程体系中,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实践部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形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关系。“大思政课”既需要通过理论教学,也需要通过实践锻炼来提升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认识,增强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等理论知识的把握理解。“大思政课”课程体系应当重视实践教学资源库建设,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既围绕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区域文化等资源,又充分利用各专业课的实践教学资源和社会实践资源,打造“理实交互”的实践教学资源库,促进学生在学深悟透思政课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转化为思想和行动自觉。

(四)构建“全融合”促进熵减的思政课程体系

近年来出台的系列思政文件明确了思政课学科设置,统一了高校思政课教材,明确了思政课学时、学分,为各高校开设思政类必修和选修课程提供了依据。必修课程开设方面:本科院校主要是“5+1”模式,其中“5”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1”是“形势与政策”;高职专科院校主要是“3+1”模式,其中“3”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道德与法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1”是“形势与政策”。选修课程开设方面:主要是各高校重点围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上述“必修课+选修课”设置虽然符合系列思政文件规定,但总体上呈现出理解政策僵化,为完成“规定动作”而设置的现象,针对性不够强。因此,高校思政必修课在“大思政课”课程体系中属于核心骨干课程,各门课在各有侧重的基础上形成合力,通过集体备课平台、网络资源库等建立内容动态更新机制,确保最新理论最新实践适时融入课程内容,增强思政理论引领的时效性。思政类选修课的设置要在坚持“价值引领”的原则下,结合各高校自身的学科或专业优势,聚焦学生的兴趣点和实际需求,做到特色化、精准化,有效拓展思政理论引领的广度与深度。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新媒体技术和校本资源等打造“思政案例资源库”,提升课程的生动性和体验感,有效促进“熵减”,提升育人效果。

总之,在高校大力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背景下,建立具有开放特征的动态思政课程体系,对于优化整合思政育人元素,形成高品质的“负熵能量”,抑制思政育人系统的“熵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猜你喜欢
负熵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你要和他们不一样
你要和他们不一样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
自组织管理在慈善机构中应用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