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 本文为2021年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需要学生融合教育课程优化实践研究”(B/2021/02/1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 在实施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行动中,普通学校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以适宜融合为目标,涵育学校关爱文化,规范开展个案服务,构建分级响应支持体系,营造融合教育生态场域,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地创设有利于特需学生和普通学生共同成长的包容全纳、公平可及的校园融合教育环境,推动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行动落地见效,确保不同群体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关键词】 普通学校;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行动;融合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60
【作者简介】 赵庆,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212002)
2023年8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实施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行动,强化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我国是特殊教育大国,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融合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根据《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近44万人,占特殊教育在校生的比例接近50%。加快提升融合教育水平是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主要目标之一,普通学校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以适宜融合为目标,全过程、全环节、全方位地创设有利于特需学生和普通学生共同成长的包容全纳、公平可及的校园融合教育环境,推动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行动落地见效,确保不同群体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一、涵育学校关爱文化
学校是一个文化充盈其中的生态系统,彰显育人目标、价值观的办学理念在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普通学校要在“行动计划”的指引下,努力投入融合学校的教育文化变革,系统重塑学校全体成员的育人理念和价值观念,致力于建设一个“平等、接纳、尊重、合作”的融合共同体:其一,所有成员都应认同集体中的每个人都具有同等价值,且每一名成員都应受到重视,都须获得应有的平等发展的机会和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对待;其二,所有成员都应以开放的态度悦纳身边的每个人,弹性调整自己的心态,接纳不同的人以及自己,实现不同个体的和谐共处,形成“同伴互爱,教师关爱,班级友爱,学校育爱”的“有爱无碍”的氛围;其三,学校应倡导对于差异性和多样性的理解、尊重、包容、善待,实现每一个学生的“适性”成长,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要相信所有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潜能,并认同只有创造(给予)恰当的空间才能让学生发挥其多元智能的价值理念;其四,学校应鼓励多元合作文化,培养所有成员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全校营造合作共享、关爱共融的教育文化。
二、规范开展个案服务
面向特殊教育需要学生(以下简称“特需学生”)规范开展个案服务是普通学校落实特殊教育关爱行动的重要内容。普通学校的特需个案包括持有残疾人证、医学诊断证明或有其他相关教育评估结论的随班就读对象。对于这些“个案”,学校既要关注其第一性缺陷以及由此引发的衍生性障碍,又要力避“标签效应”,摆脱“功能限制”导致的教育发展“低期望”。具体来说,学校要立足挖掘自身资源,并链接相关医学和特教专业资源,扎实做好个案评估和服务:在发现疑似特需学生后,应首先与任课教师、家长全面沟通,了解情况,收集资料,并及时汇报给学校融合教育领导(管理)小组;接着,由学校融合教育团队尝试研制并实施综合干预方案,在生活、学习、运动等方面进行综合干预;根据需要,经学校集体研究、家长许可开展医学诊断和教育评估,全面把握其特殊教育需要,并为其提供特殊教育服务清单;然后,邀请家长全程参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并组织集体审议,开展定期评估,调整(修订)个别化教育目标与内容;最后,在特需学生毕业之际与高一学段(或特教学校)开展转衔对接,持续提供相关服务。个别化教育服务不只是为某类学生而准备的,它对每个学生都同等重要,因为融合教育不是对(障碍)类型的反应,而是对(教育)需要的反应。
三、科学提供个别化支持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一个特殊困难群体,需要给予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实施关爱行动,重点之一就是为特需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支持,让每一个特需学生都能享受快乐而优质的校园生活。普通学校要在把握个别化教育根本要素的基础上做好个案支持,并逐步形成“特需学生个别化教育服务(操作)流程”,最终实现流程的科学化和制度化。比如,当一所学校接纳了一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重点要考虑的是如何为其设计适宜有效的课程。第一步:在“科学评估,制定IEP(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基础上开展精准的课程评估,确定课程学习目标,将课程与IEP密切结合,充分发挥教学规划与执行督导的功能。第二步:调整课程内容,满足课程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和作业来进行调整,教材调整包括教材的修正、精简、替换、添加、补充,作业调整包括对学生的作业内容、形式、分量和评价等方面作出调整。增设特需课程,满足个体需要,即从单一的补偿性或发展性、功能性,向以综合素质能力发展为核心的多元整合型发展。如,根据学生的特殊需求,增加一些功能性、康复治疗性以及职业技能性的课程模块,以满足特需学生非学科能力(素养)提升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的学科学习和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创造条件。第三步:普特融合参与,审议课程方案。对每一位特需学生的课程结构、课时安排、目标内容、教材选用、教学方式、作业设计、教育评价等开展全面审议,同时邀请家长参与课程方案的制订和审议全程,仔细倾听并精准对接家长的教育诉求。第四步:组织课程实施,落实个别化教学。一方面,教师要综合考量课程组织与运作的全过程,切实关注特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感受。另一方面,教师还应灵活运用助学伙伴、选课走班、智能辅助、工具辅助、家校协同等策略,增加特需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以及课程学习的适应度和理解度,最大限度地实现该生与普通学生一起参与学习并获得适性发展的目标。第五步:开展课程评价,调整课程方案。开展多样化、个别化、过程化、综合化、弹性化的小步骤、多频次的评价,确保始终用评价精准导航特需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四、构建分级响应支持体系
“行动计划”致力于加快构建学有优教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让每个学生在学校都能享受适合的教育。为此,学校可从多元层面设计和实施分级响应支持体系,即从“异常”的角度向“差异”的角度转变,教育手段从“等待失败”向“主动干预”转变,基于所有学生(包括特需学生)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及早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根据美国《障碍者教育方案》(2014年)提出的干预反应模式(Response to Intervention,简称RTI),一般而言,对于80%左右的学生,只需要预防性(先见性)的立足核心教学的一级干预;对于15%左右的处境危险的学生,则需要基于目标小组的快速反应的二级干预;对于5%左右的学生,就需要基于评估的密集、高强度、持续的个别干预。以上模式为所有学生接受不同水平的差异化干预(支持)提供了一体化的思路(模式、架构),并将不同层面的学生需求与相应的资源供给进行合理配置,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保障所有学生平等参与普通教育活动。同时,学校还要定期评估接受不同级别干预学生对于干预(支持)的反应,按照其实际变化对响应级别和支持内容作出及时调整和安排,确保让有不同支持需要的学生获得最适切的资源及服务。此外,学校可建立特需学生教育关爱制度,为处境不利的学生配备“导师团队”,有针对性地给予其学业、心理、医疗、康复等多方面的关注、支持,真正落实对特需学生成长的特别关爱,充分发挥学校支撑每一个学生全面适性、和谐发展的核心作用。
五、营造融合教育生态场域
实施关爱行动,目的是推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普通学校要从“个案”的被动应对中跳出来,以系统性的思维主动谋划,积极营造一个接纳包容的融合教育生态场域。欧洲特殊及融合教育发展署与欧洲32国各级教育部门通力合作,于2017年提出“学前融合教育生态系统模式”,该模式提供了“结构—过程—结果”的质量框架:结构性质量关注园所的安全标准、物理环境、师资水平、师幼比、课程设计等要素;过程性质量聚焦师幼互动、同伴交往、家园共育这三大关键指标;结果性质量则指向学前教育与保育给予儿童、家庭、社區及社会的收益与回报。也就是说,每一所学校(幼儿园)都应以系统、多元、联系、发展的思维科学地谋划和营建校园融合教育生态,一体化地考量基于包容全纳的校园物理环境(无障碍环境与设施等)、人文环境(尊重接纳、包容互助的校园文化)、课程与教学(多元评量、融合辅助体系与个别化教育实施)、支持系统(专业人员支持、在职训练、家长参与)等方面的机制。适宜融合的教育生态(系统、整体、组织、框架、机制)有助于保障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进而实现“开放包容、公平可及、因材施教”的融合教育目标。
综上,每一所普通学校都应深刻领会“行动计划”精神,以系统观念推动实施特殊教育学生关爱行动,秉持差异化发展思路,积极致力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教育的差异性公平,竭尽全力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赋能,真正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责任编辑:于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