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学情境导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的策略

2024-01-31 01:56李亚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25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教学情境教学策略

李亚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导入环节适时为学生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很好地把学生吸引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来,达到激趣导入的目的,还可以让班级内更多的学生在参与教学情境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对数学知识学习变得不再抵触和畏惧.鉴于利用教学情境导入课堂的优势,文章在综合分析和研究当前学科教学情况的基础上,分别从“利用故事情境导入课堂”“利用问题情境导入课堂”“利用计算情境导入课堂”“利用表演情境导入课堂”“利用游戏情境导入课堂”“利用生活情境导入课堂”等方面逐一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境;课堂导入;教学策略

新课改强调提升学科教学实效性,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有效的课堂导入是关键.但是,就目前学科教学来看,在课堂导入环节还是有不少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教师讲述的内容不是学生感兴趣的,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教师面向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过于浅显,难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在整个导入环节忽视了数学计算对学生产生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未被激发出来,整个导入环节缺少学生参与;教师忽视了数学游戏在数学课堂上产生的激趣导入作用;整个导入环节片面强调学生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小组合作的优势;教师开发和设计的教学情境没有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关联,导致学生的生活经验难以被激发;教师忽视了归纳类情境的设置,致使一部分学生的数学归纳能力偏弱;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需要在深入分析利用教学情境导入课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和探究更多可以应用于课堂导入环节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利用故事情境导入课堂

故事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很多学生从小便听过各种各样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因此,为了更好地把学生吸引到对课堂上来,教师需要多尝试利用讲数学故事、分享数学故事的方式来导入课堂.

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把班级内的学生吸引到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来,教师从教材内容出发,适时在课堂上构筑了一次具体的编写故事的情境.在整个情境中,教师先给学生编写了“在某座森林里住着一大一小两只猴子,它们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一天,大猴子发现了几棵长满苹果的果树,它赶忙叫小猴子一起过来享用这场苹果盛宴,只见它从一棵苹果树上摘下了8个苹果,把其中的3个给了小猴子,而小猴子为了感谢它,又把其中2个苹果重新赠送给了它,最终两个猴子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下共享了这些苹果”的故事情境,并以此作为和学生互动的契机,就故事的内容向学生提问:“最后大猴子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如果小猴子吃了1个苹果,大猴子吃了2个苹果,两只猴子一共还剩下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进行求解,同时鼓励班级内的学生试着将故事继续编写下去,进而让更多的学生在聆听故事、编写故事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兴趣.

二、利用问题情境导入课堂

提问一直都是教师实现课堂有效导入经常使用的手段,因此大多数教师对于提问并不陌生.也正是如此,一部分教师便忽略了对提问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只知道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忽视了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是否可以引发学生学习与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导致提出的问题形式化严重,难以达到课堂导入的目的.对此,教师需要立足数学学科特点,利用设置问题情境的方式来为学生罗列和呈现一些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到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来,教师充分发挥了数学问题对学生好奇心的刺激作用,适时在课堂上为学生构筑了具体的问题情境.在情境中,由教师以设疑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了“23+19+27+14+46-18=?”这样一道题目,然后要求学生试着分析和研究具体应该如何解题才能让计算的过程变得简单.

学生分析和研究试题后,发现题目是有着一定规律可循的,最后总结得出:“在这道题中,如果我们按照加减法计算的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不仅会耽误时间,自己做错的可能性也大.因此,我们可以换个思路,在题目中,可以先把23和27先相加,即23+27=50,再把14和46相加,即14+46=60,因为前面的几个数之间的符号都是加号,所以,可以把23+27的和与14+46的和再次进行相加,即50+60=110,计算到这一步时,再次回看整个题目,发现题目中剩下的有加19和减18的项,因此,可以把这两项放在一起,列出一个式子,就是19-18=1.最后,把所有的得数相加,就是这道题目的答案,即110+1=111.”

经过系统化分析和研究,学生总结和归纳出在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时,能够利用简单计算的算式就用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计算,能够口算的就口算,需要凑整的时候就凑整.

三、利用计算情境导入课堂

數学计算一直都是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将其作为课堂导入的内容,在导入环节有选择性地为学生构筑一定的计算情境,以此来让学生在回顾旧知的同时,对新知的学习与探究产生足够的信心.因此,在教学阶段,教师需要关注计算情境的设置,以此来更好地达到用计算导入课堂的目的.

例如,在“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刻板印象,让更多学生喜欢上计算,教师适时在导入环节为学生构筑了一定的计算情境.在整个情境中,教师给学生呈现和展示了“某个班级的学生打算在教师的组织和带领下参加学校一年一度举办的数学竞赛活动,已知该班级一共有学生48名,其中,参加速算比赛的学生有14名,参加奥数比赛的学生比参加速算比赛的学生少6名.参加奥数的学生和参加速算比赛的学生一共有多少?如果每名学生只能参加一个比赛,其他学生都参加数学知识问答比赛,那么参加数学知识问答比赛的学生有多少?”这样一道应用题.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对应用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教师根据班级内学生的实际解题情况,为学生设置了几个有梯度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进一步地去发现这些问题与原问题间的关联,更好地完成对习题的求解.

问题一:参加数学知识问答比赛的学生比参加奥数比赛的学生多了多少名?

问题二:参加速算比赛的学生和参加数学知识问答比赛的学生一共有多少名?

问题三:如果该班级内在比赛那天有两名参加速算比赛的学生因病没有参赛,那么,真正参与比赛的学生具体是多少?其中,有多少名学生参加了速算比赛以外的比赛?

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提升,真正意义上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做题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四、利用表演情境导入课堂

在课堂导入环节,鼓励和引导班级内的学生利用表演的方式来直观地将某个情境示意图的内容展示出来,不仅可以很好地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让更多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表演中真切感受学习和探究数学知识的快乐,进而在接下来的数学课上,能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去学习新知.因此,在导入阶段,教师需要多尝试为学生构筑一定的表演情境,安排学生利用表演的方式导入课堂.

例如,在“元、角、分”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班级内的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师从调动学生想要积极表现的心理特点出发,适时就文本内容为学生构筑了具体的表演情境.

比如,由两名学生负责饰演一对到商场购买家具的夫妻,而另外选择一名学生负责饰演售卖家具的售货员,并进行了以下的对话:

售货员:1张餐桌的价格为366元6角,而1把椅子的价格为88元8角8分.

顾客1:如果我想要购买1张餐桌和4把椅子,那么,我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

售货员:1张餐桌是366元6角,而4把椅子的价格就是4个88元8角8分,总的价格就是366.6+88.88+88.88+88.88+88.88=722.12(元),也就是722元1角2分.

顾客2:我手里没有零钱,只有8张100元的钞票,你该找我多少钱?

售货员:因为1张餐桌和4把椅子的总价为722元1角2分,那么,800元减去花掉的722元1角2分,剩下的钱也就是我需要找您的钱,800-722.12=77.88(元),我需要找您77元8角8分.

毫无疑问,在情境中,教师要求学生分别去饰演商场的售货员和打算购物的顾客,然后就商品的买卖来进行即兴对话,让更多的学生在参与表演中获得了不同于以往的学习体验,对于继续往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了充足的动力.

五、利用游戏情境导入课堂

课堂的有效导入,关键在于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让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变得感兴趣.而游戏活动作为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之一,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还可以为学生打造和构筑起比较轻松愉悦的氛围,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学习数学.因此,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需要关注游戏情境的设置,以此来作为课堂导入的手段.

例如,在“厘米和米”一课的教学中,為了达到激趣导入的目的,教师尝试创设游戏情境.在此期间,教师从教材出发,适时在课堂上为学生构筑了“实地测量我能行”的游戏.在整个游戏情境中,教师利用课件给学生直观呈现数学课本、课桌、铅笔盒、黑板擦、黑板、粉笔、玻璃、门等一些实物的图片,而学生则需要根据教师所展示的实物图片对实物的实际边长进行判断,并亲自利用测量工具来进行实物的测量,以此来验证自己判断的是否正确,具体误差是多少.哪名学生在游戏中最先量完所有的物体,并且猜测的数值与实际测量得到的数值相差不大,即可获得此次游戏的胜利.毫无疑问,此类导入类游戏的设置,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为有效导入新课提供了支持.

六、利用生活情境导入课堂

小学数学是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和掌握的一些知识内容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因此,为了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不陌生,教师需要从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适时在课堂上为学生构筑一定的生活情境,以此来更好地达到课堂导入的目的.

例如,在“三位数乘两位数”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更好地导入新课,教师将导入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了关联,适时在课堂上为学生罗列和呈现了:

(1)某位农民伯伯从地里摘了一车的西瓜打算到城里进行售卖,现已知,所售卖的西瓜每一百斤的售价为80元,某饭店一次性从该农民伯伯这里购买了480斤的西瓜,请问,该饭店需要支付给农民伯伯多少钱?

(2)某养殖场饲养了一批即将出栏的猪,现已知这批猪每天需要消耗掉548千克的精饲料,如果该养殖场饲养的这批猪的数量为98只,那么,这批猪一周(7天)需要吃掉多少千克的精饲料?一个月(30天)又会吃掉多少千克的精饲料?

(3)某小学打算组织全校的学生进行秋游,现已知,报名参加秋游的学生有464人,而安排这些学生秋游大概需要租用20辆大巴车,如果每辆大巴车的租车费用为320元,那么,学校租用这些大巴车需要花费多少钱?如果学校给每一名乘坐大巴车的学生还发放了价值15元的零食,那么,学校给学生分发零食花费多少钱?

借助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例题鼓励和引导班级内的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进行解答,进而让更多的学生在有效答疑中发现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存在的关联,能够利用课堂所学来求解一些生活问题.

结 语

总的来说,利用教学情境来导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有效改变了以往以提问为主的导入方式,实现了导入模式的推陈出新,也为接下来教师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积累了经验,有效满足了新课改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需要从好的学习氛围的建设和构筑入手,多利用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以此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得更感兴趣,利用教学情境带给学生不同于以往的学习感受,鼓励和引导班级内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进而在深入教材文本中有所感悟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冯怀勇.小学数学“情境导入”的策略例谈[J].山西教育(教学),2021(12):31-32.

[2]汪玉娟.情境导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8(6):35.

[3]朱仙瑞.生活情境导入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中的应用探析[J].读写算,2018(35):145.

[4]王燊.提高小学数学情境导入的实效性[J].科普童话,2016(44):51.

[5]石寒烨.奏响数学课堂的前奏———浅谈提高小学数学情境导入的实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214-215.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教学情境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