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乔娜,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杏东小学一级教师。
课题项目:本文系厦门市集美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大概念视角下小学音乐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3098。
摘要: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被提到了新的高度。在音乐学科课堂教学中,情境化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创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音乐教师在遵循真实性、生本性、思辨性的情境化教学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真实有效的情境化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情境化教学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强调在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能力,涵养其美好的品格,最终形成良好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从核心素养的导向来看,情境化教学模式在适应小学生的学习要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促使教师不断对真实教学情境进行多层次、多方面设计,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音乐情境化教学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速,世界对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才的竞争也是教育的竞争。为此,我国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提升教育领域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育人水平。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当下对人才的要求已经变化为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音乐教育的角度来说,就是培养具有良好审美能力、创新思维、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的人。为适应时代要求,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思维、改革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而情境化教学就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模式。情境化教学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增加了學习的趣味性。
传统的情境化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为了创设而创设,生硬地创设背离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或是仅在形式上设情境、走环节。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情境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制订科学的教学目标,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切入点,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建立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丰富想象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良好的品格,提升综合能力。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小学阶段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助力学生形成健康审美观,提升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为其成为符合新时代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音乐情境化教学意义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品格美好的人。新课标作为教师教学改革的指南,明确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要求,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情境化教学课堂中,真实有趣的音乐情境能够使抽象的音乐旋律、情感等要素形象化和生活化,学生能够快速在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审美感知能力;包含问题的音乐情境能够带动思考与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鼓励学生将音乐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获得新颖、奇特的审美体验以及创造的欣喜,增强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的能力;融入情感的情境能有效传递音乐作品的情感价值,教师入情入境,带动学生心动情发,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音乐情境化教学原则
(一)“树形象”,遵循真实原则
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可以通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即学生对自然世界、社会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美的特征及其意义与作用的发现、感受认识和反应的能力。为此,音乐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以真实生动的音乐情境创设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审美感知经验,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与实践,形成音乐素养。第三,为了让学生想象力更为丰富,教师可以构建一个可以触摸、能够感知的情境,让创设的情境更加形象具体,让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结合,从而使教和学相融合。
(二)“重参与”,遵循生本原则
受传统音乐教学实践的影响,以下教学场景依然随处可见:先听几遍音乐,教师开始教唱,对音乐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最后全班学生齐唱几遍,一节课就算完成了。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主要在被动地模仿。然而,核心素养有效落地的前提是学生全身心参与音乐活动,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进而学生积极参与,通过音乐实践感知音乐之美,学会欣赏和创造美。小学音乐情境化教学应当遵循生本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情境中提供更为充足的表现与创造空间,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自主地感知、探索、学习、运用,从而提高课堂实效。
(三)“含问题”,遵循思辨原则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为了让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全面提升综合能力,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有价值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在设定问题时,要符合教学目标,难易适中、新颖生动,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借助启发性的问题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音乐的创造、表现、感知体验等过程中随时处于思考状态,让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音乐情境化教学策略
有效的问题、实践、叙述都是创设情境的有效形式,教师可从视觉、听觉、声学等不同角度促进学生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从认知抽象到形象的转化,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一)“师情”激“生情”,语言绘情境
美妙的语言与动听的声音能够使听者的脑海中呈现出一幅幅生动美丽的画面,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情感的表达方式,在深入领会歌曲与歌词后自己先进入角色,用丰富的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之产生共鸣。情感最为触动人心。以《甜甜的秘密》这首歌曲为例,教师通过有感情地范唱与配乐朗诵,迅速描绘出音乐情境,帮助学生走进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一是深情范唱。《甜甜的秘密》这首歌曲唱的是学生知道老师生病后悄悄给老师送橘子的故事,表达了对老师浓浓的爱意。教师运用深情的演唱和丰富的肢体语言,为学生创设了爱意浓浓的情境,虽然此时学生还不会唱,但已被教师的歌声深深打动,课堂上弥漫着动情的气氛。学生会积极参与其中,一起去深情演唱。
二是配乐朗诵。学习歌词时,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配乐,如钢琴、吉他等,将录制的歌曲播放出来。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教师通过朗诵来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深受触动,进而也参与其中。接着在集体朗诵的环节中,每名学生仿佛都成了那个送橘子的学生,大家深情朗读,在教师构建的诗意化气氛中,浓浓的爱师之情充盈着每个学生的心田,加深了学生对歌词的理解。
(二)“境情”导“生情”,故事引情境
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教学情境创设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或生活化场景来进行教学,这样能够让学生融入其中,带入自己的情感,可以很快进行角色换位,从而产生共鸣,有更好的体验感。
《甜甜的秘密》是一首故事性比较强的歌曲,包含了个性鲜明的角色和生动有趣的情节,因此教師可以选择用一个小故事将学生引入情境并贯穿始终,让学生化身为故事主角全身心参与其中。
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教师不断抛出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在一次次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中解决了歌曲节奏、音高、情绪对比等重难点,提高了对歌曲的形式美、内容美以及情感内涵进行表现与创造的能力。
(三)“趣情”引“生情”,表演现情境
小学生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阶段,解决问题比较依赖于具体形象,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动作来辅助教学是教学形象化的体现,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这里的动作可以是身体律动,也可以是音乐表演。本节课中,教师采用了不同律动体验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拍和节奏,学生感受律动会对音高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通过律动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反应,从而更有利于歌曲演唱。体态律动能激发学生对歌曲情趣的创意表达,拉近学生与音乐间的距离,有助于学生充分挖掘歌曲的情感美。
教师可通过趣味性音乐表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情境化教学。在最后的师生合作表演环节,教师表现辛勤工作的形象,学生分工合作送上一个“甜甜的橘子”,大家全情投入,歌声、动作、表情无不表达出浓浓爱意。学生在参与合作中获得了真实体验,理解人物的内心情感,将神秘、焦急、期盼、深情的情感变化用歌声与动作准确表演出来,增强形象思维能力,涵养热爱生命与生活的态度,促进艺术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
(四)“乐情”染“生情”,情感融情境
音乐教学中如果不重视对歌曲音乐要素的提炼,就会缺乏对歌曲所蕴含情感的体验和挖掘,所以本节课教师以音乐要素为基本对象,通过对比、模仿等方式让学生有效理解音乐情感,表现音乐形象。 如在歌曲B段运用高低不同的肢体动作对比引导学生感受旋律音高的变化;用伸缩魔力球直观对比八分休止符的唱法;开展两个乐段之间的情绪、力度、音色对比,相同歌词乐句的音高对比,附点音符作用的对比。借助对比模仿塑造理性化的新歌学唱,进行感性化的演唱指导。教师通过对音乐要素的深度挖掘,加深学生对歌曲情感的感知和体验,让学生在丰富的情感支配下,入情入境,唱好每一个音符、每一句歌词,以情带声,以情感人,最终在音乐中涵养美好品格。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音乐情境化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不断革新教育理念,努力探寻情境化教学的新思路,以生为本,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利芳,王卫.关于小学音乐课堂情境化教学的实施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A3).
[2]陈纯洁.小学音乐学科情境化教学[J].试题与研究,2022(3).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