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

2024-01-18 15:59杨露沙
村委主任 2023年11期
关键词:路径探析现实困境中国式现代化

杨露沙

摘要:乡村治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西安市阎良区坚持党政主导、各方参与,乡村治理不断完善,但仍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因而文章立足西安市阎良区乡村治理实效,深入剖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阎良区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继而提出以“五治融合”扎实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对策。以期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完善治理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治理;现实困境;路径探析

文章编号:1674-7437(2023)11-002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F323       文章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关乎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国家的繁荣稳定。加快实现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注入强劲动力。西安市阎良区作为陕西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不断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推动乡村治理走深走实。文章通过对阎良区乡村治理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其它村庄乡村治理的深入推进提供有益借鉴。

1   阎良区乡村治理成效

阎良区位于西安市东北部50km处,总面积244km2,辖7个街道办事处,30个社区,73个行政村,常住人口30万人[2]。作为陕西省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阎良区注重“三治”协同发展,着力构建有序有力的乡村综合治理体系,其中康桥村、北冯村被评选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长山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1.1   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方向

阎良区建立并推行基层党组织书记“1+1”党建订单责任制,即问题整改订单+亮点实绩订单,通过构建“点单赋责、亮单督责、评单比责、考单兑责”闭环,持续强化“头雁效应”。点单赋责是指阎良区通过精挑细选,向全区街道、村党组织书记下发党建订单,为街、村年度工作理清思路、确定目标、明确重点,带动街、村集中资源补短板、创亮点;亮单督责则是依托党员大会、“三务”公开栏、“五老群众会”和“阎良组工”公众号等对“1+1”党建订单办理情况、经验做法等进行监督和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评单比责是指每一季度、每半年通过党组织书记互评、街道相关负责同志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对街、村两级“1+1”党建订单办理情况进行分级排名,调动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考单兑责是将评估排名结果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年度考核、晋升职级、评先评优等的重要依据,并根据优秀订单项目发放经费补贴。通过“1+1”党建订单责任制使乡村治理更加条分缕析,工作运行更加畅通高效。

1.2   多元发力畅通乡村治理渠道

首先,坚持把党组织作为乡村治理的领导核心。阎良区73个村实现了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100%“一肩挑”,探索推行“党组织+”村级民主议事协商新模式,有效加强党组织对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领导。其次,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经济发展两条主线,全面建立政府投入、社会协同、自我造血的乡村建设新机制。目前,阎良区清洁村庄覆盖率达到96%,投资1.1亿元建成美丽宜居示范村37个,阎良特色农产品产值效益年创新高,20余家合作社“造血式”传帮带,实现“租金保底、盈余分红、农民增收”,每年带动群众就业11 000余人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3]。最后,注重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阎良区北冯村、南冯村、康桥村分别创新“甜蜜驿站(瓜农说事)”“围炉煮茶——村民议事”“村级事务管理平台”三大活动,以“请进来+走下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软实力”。

1.3   数字赋能提升乡村治理效率

阎良区坚持党政主导、各方参与、全面覆盖、上下联动思路,以信息化为支撑,积极整合“全科网格”和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两个信息平台,打造智慧化乡村“大脑”,切实用基层治理“小网格”托举乡村服务“大民生”。阎良区优化全区网格设置,按照“六化”“四有”标准,建成区域一体化社会治理全科网格综合调度平台,覆盖全区7个街道、48个部门、2 109路监控链路和组织、综治、民政、卫健等条线部门工作,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创新构建“3+1+N”信息公开体系,细化19大类109项公开内容,通过手机APP、村组触摸屏、IPTV及各村公开栏“3+1”组织,全景式、数字化、即时性公开。此外,利用“萤石云视频”平台,无人机、5G数字乡村平台进行实时监控,发现环境脏乱差问题,及時调度保洁、城管、村组进行处置。

2   阎良区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关键主体弱化和人才短缺问题并存

首先,阎良区乡村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问题仍然存在,部分村干部多是文化水平低且年纪较大的村民,思想和治理理念落后,工作缺少创新。同时,部分村干部服务意识淡薄,导致“越位”“缺位”问题同时存在[4]。其次,农民对其主人翁角色的认同感不足和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不高。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受到主体能力的束缚。农民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发展,知识水平较低、农村产业发展和管理村务的能力有限、运用数字化能力较弱等都会使得农民群体在乡村治理中受限。最后,乡村治理人才短缺。相较于乡村,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目前,阎良区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20%,随着乡村老龄化、空心化趋势加剧,难以激发留乡老龄人口治理热情及活力,且能力有限难以承担乡村治理重担,乡村治理人才极度匮乏,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带来巨大障碍。

2.2   乡村法治建设较为滞后

一方面,农民的法律意识相对薄弱。随着依法治国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阎良区农民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从整体来看,农民缺乏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部分农民在产生纠纷时不会主动寻求法律的帮助,甚至采取非法手段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乡村法治水平较低。阎良区部分乡村的普法工作内容、形式较为单一,没有针对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实际效果。法律服务专业水平较低,新时代农民对法治工作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现有的法律服务显然很难满足村民的法律需求。此外,部分乡村由于资源有限,法律宣讲、普法工作、法律援助等更多停留在规划层面,很难落实,而真正落实的乡村更多是流于形式,很难解决农民具体诉求。

2.3   乡村德治作用和文化传承日渐弱化

一方面,德治教化作用日渐衰弱。城市化进程下大批农民离乡到城市发展,打破了传统农村的稳定性。深耕易耨、尊老爱幼、领里互助、勤劳务实等传统美德逐渐式微,村集体意识慢慢淡化,村庄凝聚力下降。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农村现代化发展同时带来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在农村蔓延。此外,部分村庄陈规陋行依然存在,天价彩礼、婚丧嫁娶大肆操办等问题屡禁不止,攀比消费、奢侈浪费等行为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乡村文化资源传承困难,文化基因被削弱。在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地区的传统思想受到外来思想的严重冲击,广大青年对起源于我国农村的方言文化和传统习俗表现出疏离感和陌生感。随着阎良农村人口向城区和西安迁移使得农村地区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淡化、表面化,一些传统技艺也面临失传,导致承载厚重历史的乡土文化无人传承,乡土文化资源囿于困境难以焕发活力。

2.4   乡村治理的科技嵌入不足

截至2022年底,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 61.9%,与城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5]。阎良区虽然提出以信息化为支撑,打造智慧化乡村“大脑”,但是在实际乡村治理工作中部分农村地区还无法充分借助互联网、数字科技等完成乡村治理工作,这大大降低了乡村治理的效能。另外,以数字化助力乡村治理需要信息化人才,但是农村信息化人才短缺问题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解决,导致阎良区乡村治理数字化受阻。

3   阎良区乡村治理路径探析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来[6],国内不少地区通过落实一系列创新性举措,不断探索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开启了包含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新模式[7]。

3.1   以政治为核心,引领基层治理

加强乡村治理,推进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关键在党。一是坚持党的思想领导。在推进乡村治理的进程中,基层党组织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基层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二是加强组织建设。积极探索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充实、整顿部分工作效能低的村党支部,落实阎良区提出的基层党组织“1+1”党建订单责任制,明确时间节点阶段性任务,采取提醒、督办等措施压实责任,使农村党支部都能活跃在乡村治理工作第一线。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基层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党员队伍。四是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党日活动,提升党员和村民之间的凝聚力,以更好展开乡村治理工作。

3.2   以自治为基础,激发内生动力

以自治为治理基础。加强村民自治要全面推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权利落实,激发村民内生动力[8]。一是要优化村干部结构,进一步提升党建管理水平。村干部要紧紧抓住党建引领“牛鼻子”不放松,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心聚力谋发展。同时,可以按照岗位需求,将每一位党员纳入特定岗位担任具体事务,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二是要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支持乡村“五老群众会”等基层群众性社会组织建设,发挥“银发先锋”“五色花”等志愿服务队伍作用,不断提升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三是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阎良甜瓜、羊乳、相枣等产业发展,提高村民收入,让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治理的活力之源。

3.3   以法治为制度保障,规范乡村秩序

提高乡村法治水平,是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重要一环。法治是一种强制约束,是自治基础上的进一步规范。一是深入整合司法力量和网格力量,加强沟通与工作协调,要推动政法干警实质化“进网入格”,夯实网格员队伍力量,织密织牢乡村治理“一张网”。二是落实普法责任,认真梳理阎良乡村地区易发频发纠纷类型以及农民反映强烈、高度关注的普法需求,开展精准普法、智慧普法。努力形成人人知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人人用法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乡村法律服务,建立健全“一人一檔”“一人一矫正措施”的规范流程,“一村一法律顾问” 制度,提升服务便捷化、专业化水平,为全区乡村治理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

3.4   以德治为抓手,营造良好治理环境

坚持以道德约束引领治理自党,为我国传统德治资源的现代转化激发强大的生命力。一是要加强农民的文化自觉,加强农民在传统文化的坚守和继承、批判和发展、创造和转换方面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唤醒农民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知,为推动阎良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健康发展助力,可以依托当地核雕、剪纸、皮影、面塑、泥塑、特技唢呐等传统文化,深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二是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持续挖掘先进榜样,坚持用“村人村事”划定标线、规范行为、传播新风,设立善行义举榜,评选挂牌共产党员示范户、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示范户等,切实在全村形成“看榜样、学榜样、争榜样”的浓厚氛围。三是落实阎良区提出的村规民约规范提升工程,发挥村民议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营造良好治理环境。

3.5   以智治为技术支撑,提升治理效能

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和科学治理理念不断,提高乡村治理的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一是要使新型数字技术不断嵌入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转型[9]。运用各类先进的ICT技术(云计算、GIS、物联网等)对乡村进行精准治理,提升运营管理水平,建立一个“管控营”一体化的数字乡村大脑。二要抢抓“互联网+”新机遇,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创新。鼓励和促进农村电商发展,通过建设农副产品直播电商基地等,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产业升级。三是要同西安高校开展多方面的课题研究、规划设计和建设合作,发挥大学学科优势、整合专家资源,打造高水平智库,为实现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4   结束语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在新时代,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凝聚政府、社会和农民多方力量,在乡村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西安市阎良区人民政府.阎良区农业产业介绍[EB/OL].(2023-11-03)[2023-11-03].http://www.yanliang.gov.cn/zjyl/nycy/1.html.

[3]西安市阎良区人民政府.建强“大脑” 壮实“躯干”融通“血脉”——西安市阎良区“两平台三机制”体系打通乡村治理的“任督二脉”[EB/OL].(2021-11-12)[2021-11-12].http://www.yanliang.gov.cn/xwzx/bmdt/618de0fcf8fd1c0bdc65d027.html.

[4]劉凡熙.深入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困境及对策建议[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05):83-89.

[5]钟钰.数字乡村建设:形势、特征与重点[J].人民论坛,2023(21):54-58.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7]胡宝珍,欧渊华,刘静.新时代“五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之建构——基于福建乡村治理实践的考察[J].东南学术,2022(02):126-133.

[8]王浦劬.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根本取向、核心议题和基本路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61(01):18-24.

[9]杨志玲,周露.中国数字乡村治理的制度设计、实践困境与优化路径[J].经济与管理,2023,37(05):16-23.

猜你喜欢
路径探析现实困境中国式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规范化建设路径探析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新课标下的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路径探析
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实困境与教育路径
互联网+背景下的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
基于美国纽约与长三角地区比较视阈下的总部经济转型发展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