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治琼
摘要:适度发展家庭农场是渝东南生态发展保护区如期脱贫的有效途径。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对渝东南家庭农场的发展路径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互联网+;路径探析;家庭农场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2-000-02
家庭农场这种经营模式能有效推广现代农业技术,能充分发挥特色农业优势,对家庭农场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是渝东南脱贫攻坚战略实施的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日益发达,网络支付日益完善,社会平台日益增多,极大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也给渝东南家庭农场的发展带来不小的机遇与挑战。如何“与网共舞”,抢抓机遇,成为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家庭农场”的内涵、主要特点及意义
1.家庭农场的内涵
“家庭农场”是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品。早在上世纪之初,美国、荷兰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就有了比较成熟而且专业化的家庭农场。在我国,家庭农场还没有明确的概念,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这样界定的: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经营的土地规模或养殖规模达到一定要求,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所从事的种植或养殖业。某种意义说,我国家庭农场就种养大户的升级版。按土地规模来划分,我国目前将家庭农场分为五种类型。
在重庆市各区县,结合本县的实际,也制定了不同的家庭农场标准。比如,渝东南的石柱县制定如下家庭农场认定标准。
截止2014年底,石柱全县有117家农户达到家庭农场认定标准,计划到2017年发展家庭农场500家以上。
石柱县只是提到了家庭农场的下线,没有提到上线,当然这与家庭农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真正家庭农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规模适度。下面把传统小农户与家庭农场和企业化农场作一个对比。
家庭农场和传统小农户都是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经营主体都是家庭主要成员。但在经济属性、生产要素、经营意识等方面家庭农场要明显强于传统小农户。而家庭农场与企业化农场相比较,它们在生产规模、经营意识、技术含量等方面有相似之处,区别在于经营主体不同,家庭农场主要由家庭成员,而企业化农场主要是雇佣劳动者。而在规模和效益上,企业化农场有着更高的要求,当然也多了用工和成本及规模报酬递减等企业化风险。
2.家庭农场的特点
家庭农场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农场的参与者以家庭成员为主,除除季节性临时聘用短期劳动力进行突击以外,不常年聘用外来务工者,即农场主体具有家庭性。二是家庭农场的规模不能太大,靠家庭主要成员能对农场进行正常经营,经营收入与外出务工基本相当,即农场规模具有适度性。三是通过耕地、林地等流转,对各生产要素进行适度集中,实现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即农场资源要素具有集约性。四是通过销售农产品等形式,变产品为商品,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并且是以所从事的种植或养殖业收入为主,即农场的经营具有主业性。“一业为主”是家庭农场最重要的特征。
3.发展家庭农场的意义
家庭农场能将中国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进行有机融合,缓解了企业化农场规模大而不稳和传统小农户小而无效的弊病,有效破解“谁来种地”难题,为渝东南边远山区农村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探索一条重要路径,为渝东南整体脱贫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互联网+背景下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析
火热的“互联网+”让很多传统行业飞速发展,同样,它也可以为渝东南家庭农场发展注入无限能量。互联网对家庭农场而言,最大作用不是颠覆,而是改良和改善。“互联网+”这种开放、互动的特性,将改变家庭农场发展的整个产业链,“互联网+”对家庭农场的的整个环节(包括生产、经营)都要顺势而变。
1.用“互联网+”规范土地流转
发展家庭农场要改变山区农村土地林地碎片化零散分布的现状,对其进行流转集中经营。通过“互联网+”等媒体,多渠道、全方位、深层次地对有关家庭农场的政策和信息进行充分宣传和介绍,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观念创新。让那些具有现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青年人,特别是外出务工者回乡进行耕地、林地流转,参与家庭农场建设;让不能回乡创业的农民,支持家庭农场的发展,将自家的闲置耕地、林地进行流转。政府在不改变土地用途、不损害农民利益前提下,通过拍卖“四荒地”,流转耕地、林地,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革,让农民当股东,从而有效打破部分农户对土地“既不放弃,又不经营”的怪象,将耕地、林地规范有效流转。
2.加强农村“互联网+”硬件建设
互联网硬件建设是农村发展的短板之一,是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障碍。将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区、主要景区WIFI全覆盖,4G信号全县域覆盖;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快递进村、金融进村、电信进村、农资进村,加快电商下乡步伐,助推家庭农场发展。
3.将“互联网+”贯穿家庭农场发展全过程
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充分了解市场行情。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家庭农场发展的投资项目。首先是项目规划要契合渝东南生态发展保护区的功能定位——始终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原则,坚守生态红线。依托山地森林、地理气候、民俗文化等特色资源,适度发展莼菜、辣椒、黄连、天麻等特色种植业和山羊、土鸡等养殖业,大力发展民俗生态乡村旅游业。其次是项目实施要以提高家庭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为重点,对农民的思想观念、专业技能等进行培训,特别是家庭农场网络服务平台的建立和家庭农场个性化网站的建设等技能,使其真正成为一名具有现代意识的新型职业农民。最后是项目融资要适应家庭农场资金需求特征。利用“互联网+”改革融资模式,创新实施更直接、更灵活、更具针对性的支持措施,突破家庭农场融资发展瓶颈。
总之,通过“互联网+”与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将大力促进渝东南家庭农场的健康发展,不仅对消费者的权益提供保障,而且为渝东南如期脱贫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朱学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家庭农场的发展路径[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
[2]周平,侯海燕.淮安市家庭农场发展探析[J].科学时代,2014(20).
[3]李莹,陶元磊,冉陆荣.皖北地区发展家庭农场的可行性路径探析[J].天中学刊,2014(4).
[5]杨晓莉,季晓群,王书林.现阶段我国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17).
[6]朱雪融.家庭农场发展的困境与路径选择研究[J].农业经济,2014(4).
[7]袁赛男.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基于家庭农场与传统小农户、企业化农场的比较[J].南方农村,2013(4).
[8]杨大蓉.基于国外经验的江苏省家庭农场发展策略研究[J].世界农业,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