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高校+小学”课后服务协同模式的路径探究

2023-12-26 01:47余妍钟惊雷周煜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17期
关键词:课后服务双减小学

余妍 钟惊雷 周煜

【摘 要】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有效解决“三点半”难题,越来越多的小学依托育人主阵地积极实现学校课后服務的全覆盖。文章聚焦区域课后服务的实施情况,采取问卷与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Q市17所具有代表性的小学课后服务进行研究,深入了解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现状,探究“双减”背景下“高校+小学”课后服务协同模式的实施路径,即高校与小学深度协作,打造高质量课后服务团队,协同构建课后服务特色课程,共建双向交流长效机制。

【关键词】课后服务 “高校+小学” 协同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7-13-04

课后服务政策是结合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制定的,在不同时期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侧重点有所不同,其目标、内容、主体、形式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1]从历史演进看,课后服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基础看护学生为主要特点的初步探索阶段,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的的逐步发展阶段和以个性化推进为主要形式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近年来,我国相关政策频繁出台,课后服务内涵的相关研究不断丰富,课后服务保障制度研究趋于深化,体现出国家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关注。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工作目标,即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一年内有效减轻、三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一、建设课后服务协同路径的价值分析

(一)以协同模式,实现“双减”目标

课后服务是为了解决学生放学早和家长下班晚“时间差”问题,并顺应“双减”政策的出台而衍生的一种服务。[2]“双减”政策促使学校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让学科教育重新回归学校主阵地,一方面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寻找自己的闪光点。本文聚焦协同理论,以期通过协同理论提升课后服务的有序性和整体性,提高育人成效。协同理论是赫尔曼·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它主要研究与稳定偏离的开放系统,通过自身子系统的协同作用,最终实现有序的过程,形成有序的结构,保障其科学运行。协同理论应用广泛,与课后服务工作存在很强的契合性,能从价值引领、队伍建设、机制完善等多方面优化课后服务路径。创新“高校+小学”课后服务的协同模式,有助于减轻学生、家长和教师三方主体的教育负担,真正实现“双减”政策提质增效的目标。

(二)以教研协作,提高课程质量

我国的课后服务起步较晚,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在实施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本文聚焦协同合作新视角和新路径,以协同思维在困境中寻求突破和发展,主张小学和高校联合起来,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教育的前沿阵地。协同模式需要每一方都认可共同利益,并制订合理的方案,确保每个课后服务的参与者协同发展,以谋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在协同模式下,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应围绕自身特色,与高校开展教研合作,发挥高校学科团队的指导作用,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拓展一线教师的教研空间,提高课程质量,构建理论完备、实操可行的课后服务体系。

(三)以双向交流,弥补需求短板

协同并不是两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整合资源,提高发展的优势和育人成效,实现“1+1>2”的效果。搭建高校和小学资源互通的桥梁,打造双向交流合作平台,为课程的研发提供专业引领。双向交流合作平台,一方面能为师范生提供教育教学实践课堂,为师范生见习和实习提供更多的机会,有利于经验积累,促进专业成长;另一方面能为小学提供更丰富的教资力量,多样化的课后服务体系能有效解决小学课后服务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质量不高、课程资源匮乏等难题,弥补师范生和一线教师双方的需求短板,满足双方成长的需要,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成长。高水平的课后服务不是课堂教学的延续,而是能够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帮助学校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以优质服务,平衡教育发展

每个学生的教育起点是不同的。有的家庭难以长期负担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类课程,有的学生在课后甚至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这在客观上拉大了学生之间教育起点的差距。学校开展优质的课后服务,设计开发特色服务课程,为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劳动、艺术等领域的相关知识提供实践课堂,充实课后服务特色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多元化、个性化成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具有公益性的课后服务为具有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提供了更好的选择和保障,使每一个学生在校受到同等质量的教育,避免了由家庭条件造成的教育不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现代社会教育资源不平衡的现状,增强了教育的公平性。[4]打造优质的课后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它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现五育融合,对培养高质量的综合型人才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课后服务的现状

本文以浙江省Q市17所小学的教师、家长、学生为调查对象,制作并发放了标准化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三方主体对小学课后服务的认知、需求、参与情况、服务内容、服务教资和满意度情况等,由单选题、多选题、开放性问题三类题型组成。一共发放问卷97份,收回有效问卷92份,有效回收率为94.85%。其中,教师占34.10%,家长占34.20%,学生占31.70%,表明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外,还通过实地访谈进行深度调研,编制访谈提纲。在与学生访谈部分,分别在Q市城乡小学的低、中、高三个学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访谈;在与教师访谈部分,分别在Q市城乡小学的低、中、高三个学段随机抽取部分教师进行访谈;在与家长访谈部分,采取座谈会的形式,深入了解学校课后服务的实施现状、工作亮点、发展痛点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91.20%的调查对象对课后服务抱有积极的态度,小学课后服务能帮助家长解决“三点半”难题,丰富学生的课余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多样的兴趣爱好,但在课后服务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多方主体对“5+2”模式的理解偏差

为使“双减”政策落地,推出了“5+2”模式,即学校确保学生每周接受不少于5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课后服务。调查显示,教师、家长、学生在开展课后服务的过程中仍对这一模式存在理解偏差和认知不清等问题,部分学校对课后服务的作用和意义认识不足,也缺乏对课后服务开展目标的认识。部分地区出现了强制规定当地的每一所小学都必须实行“5+2”模式的现象,这与政策要求学生自愿参与课后服务的原则存在严重偏差。

(二)学校课后服务的师资力量不足

大部分小学的课后服务以广大一线教师的自主承担为主。在访谈中,有的教师表示自己面临着教育教学任务、教学研究、家校沟通和课后服务等多重压力,工作处于超负荷的状态,课后服务压缩了休息时间和教研的成长空间。调查表明,教师无力科研的情况普遍存在,教师出现工作时间分配不合理、工作重心失衡等问题,缺乏充足的师资力量成为课后服务的一大短板。高质量的课后服务要求教师有时间、有精力设计课程,只有投入更多的师资力量,保障教师的权益,从而保证课后服务的教学质量,才能规范校内课后服务的有序开展。

(三)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积极性不高

教师是学校课后服务主力军。[5]高质量的课后服务需要教师团队成员具备课程的设计和研发的能力,教师有着课后服务课程体系的开发者和践行者双重身份。课后服务的课程体系中应既有针对基础课程课外拓展的常规类课程,又有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各类艺术、体育社团,做到融娱乐活动、兴趣活动和拓展训练于一体。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建设在向教师提出更高层次要求的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大的工作量和精神压力,而调查表明,有36.40%的学校缺乏对教师的激励措施,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热情不高,对课后服务的意义和价值缺乏深入了解认识,学校组织和开展艺体类个性化活动较为困难。

(四)课后服务的课程建设质量不高

在师资紧缺和课程开发的双重压力之下,课后服务的实施效果较难得到保障。“双减”政策对课后服务的时间、内容、形式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时间上,放学时间不得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内容上,严禁将课后服务变为变相补课和作业辅导。调查表明,44.10%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存在内容不够丰富、形式欠多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有的学校甚至采用“一刀切”的模式,这使得课后服务的整体性和灵活性大大降低,直接影响了课后服务的质量。单一化的课后服务难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的个性需求,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五)学校缺乏对课后服務的制度保障

在课后服务综合类课程的开展中,首先,需要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小学生的安全意识相对淡薄,自救互助能力较低,教师的监管难度大,学校现有的安全应急预案还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校、家长、学生三方存在权责不清的问题,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内的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在访谈中,部分家长表现出对课后服务期间学生安全问题的担忧。[6]其次,部分学校未制定完善的课后服务监管制度和质量评价体系,没有明确课后服务的评价指标,学校难以查找和分析课后服务的问题,课后服务的成效难以体现。

(六)课后服务的“副作用”显现

课后服务实施一段时间过后各方反响不一,调查表明,22.60%的家长和教师对课后服务的效果并不看好,他们认为在学生原有课业压力的基础上开展课后服务会拉长学生在校的时间,课后服务不但没有起到减负的效果,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给教师增加了工作压力。学校课后服务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效,其“副作用”逐渐显现,课后服务随之带来的问题亟待解决,有人开始质疑“减负”的意义,质疑课后服务的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身心受损,势必会对教育教学产生影响。

三、“高校+小学”课后服务协同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推进家校合作,共建教育共同体

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方式征求家长对高质量课后服务开展的意见,为打造“高校+小学”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集思广益,收集家长的意见,获得广大家长的认可与支持,最后以家长自愿提交学生参与课后服务委托申请表的方式开启学校课后服务,全过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自主自愿。学校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家长参与课后服务团队工作,协同共建一个多元主体、科学公平、稳定有效的家校合作长效机制,辅助专业教师和特长教师的教学。

(二)整合优质资源,打造课程团队

为改变学校自主承担课后服务,一线教师不堪重负的局面,可采取“高校+小学”协同课后服务模式。在该模式中,课后服务团队以专业授课教师为主,师范类院校的师范生志愿者为辅,退休教师、老党员、学生家长自愿参与,家、校、社多元主体联合起来,可以有效弥补学校师资不足、资源单一等问题,为学校课后服务改革提供新思路。同时,学校要做好志愿者和兼职教师的把关和培养工作,定期对他们进行资格认定与考察,严格把控服务团队的水平。团队教师共同参与课后服务课程建设,协同并进,优势互补,为课后服务精准落实保驾护航。[7]

(三)制订评价体系,加大激励力度

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成效最终要落实到评价体系中。学校需制定针对课后服务全过程的课后服务评价体系,多维度设计课后服务评价指标,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如课后服务的规范程度、资源投入情况等。评价体系既要有教师自评板块,又要有第三方评价板块,将该评价的最终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和评优升职的机制中,以激励机制促进课后服务水平的提高。学校应发挥好评优评先的激励作用,对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加大激励力度,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优化绩效补贴方式,营造争优创先的良好工作氛围,发掘教师的潜能,增强教师对课后服务的心理认同,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励教师向更高的目标协同前进。

(四)建设特色课程,做到“一校一案”

学校应坚持立德树人,涵养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在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结合学校自身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优势,开发校本课程、项目化课程,构建分级课程结构,全面优化课程内容。学校需拓展科普类、艺术类、体育类、生活实践类课程,以“套餐”形式的综合课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课。学校可以定期举办社团活动,如戏曲、舞蹈、武术、击剑、剪纸、象棋、篮球等,并为每个社团配备2名专业指导教师。在“高校+小学”课后服务协同模式的指引下,小学能够邀请到当地高校教学论专家协作探讨,做到“一校一案”,个性化定制,为学校课后服务建设提供教研引领,开展教研合作,向高校汲取实践经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不断完善课后服务的课程体系、管理体系和评价体系,共建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实现基础教育和高校教育的协同发展、共同成长。

(五)成立督察小组,完善保障制度

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具备优秀学术素养的课后服务专项督察小组需定期对学校课后服务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了解“高校+小学”协同课后服务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不足,加大对课后服务的管理力度。学校需制订课后服务阶段性目标,总结前一阶段出现的问题,及时开会讨论,及时解决,不断创新课后服务的策略。学校应完善各方保障机制,根据课后服务的实施情况完善学校的安全应急预案,将课后服务安全协议纳入学生保险的范围,编制专属的课后服务安全手册,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统一指挥,分工负责,努力做好学生意外事故安全防范,把危害与损失降到最小。同时,完善课后服务考核体系,加强监督监管,注重长效机制,推动课后服务高质量、精细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六)提高课堂质量,实现标本兼治

“双减”既要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又要从根本上提升学校的育人水平。做好小学课后服务工作是从根本上落实“双减”的重要途径与载体。要想真正达到“减负”的效果,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质量是课后服务的保证,只有从根源上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自主高效学习,才能为课后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充足的时间。因此,学校可以加强一线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为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需精心设计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的40分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标本兼治。

“双减”政策的出台无疑对学校课后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探索“高校+小学”课后服务协同模式的发展任重道远。学校课后服务相关工作需调动各方教育资源,结合当地特色,在实践中探索,大胆尝试,创新升级,在充分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优化课后服务的运行机制,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课后服务协同创新之路,为基础教育中优质课后服务的落实提供理论支撑、实践参考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百才,纪元.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分析及科学循证[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22,34(4):29-34,49.

[2]肖文强,赵勃.“六轮驱动”课后服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教育,2019(9):33-34.

[3]黄志红,魏婉婷,詹春青.中小学特色課程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广东省中小学特色课程建设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8(12):26-30.

[4]张传萍.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标准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58.

[5]靳云华.天津市小学生课后服务调查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9:34.

[6]陈昌赣.盐城市公办中小学课后服务政策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21:19.

[7]杨波,罗运鹏,戴振军.开放大学有效开展老年思政教育路径探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3,26(1):118-123.

余妍 /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从事教育学研究;钟惊雷 /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学研究;周煜 /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从事教学管理研究(湖州 313000)

【基金项目】湖州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双减背景下‘高校+小学课后服务协同模式的探索研究”(202301091)

猜你喜欢
课后服务双减小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之我见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