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妮 李天凤
【摘 要】文章将发表在中国知网上的有关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1237篇学术文献进行导出,运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对年度发文量、研究机构、高产出作者进行整体概述,同时运用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突现分析关键词。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内容主要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困境、对策、政策四个方面,并且研究经历了快速发展、稳定发展和深入发展三个阶段。研究认为,未来研究者的研究重点应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出发,促进资源的均衡配置、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促进乡村教师自我发展和增强内生动力,以国家政策“乡村振兴”为导向,探索出适合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道路。
【关键词】乡村教师 教师专业发展 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7-21-06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乡村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对乡村教育的振兴有重要作用。因此,完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提升乡村教师专业素养,打造一支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是实现乡村教育振兴的必经之路。从已有研究文献来看,以计量分析方法来分析该研究领域的热点、前沿和趋势的文献数量较少。本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收集已发表在中国知网上的所有文献资料,就该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展开研究,分析研究趋势,致力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蓝图。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研究以中国知网作为文献收集平台,检索方式设置为高级检索,以“乡村教师专业发展”or“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进行检索。为更全面地分析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相关文献,收集数据时不限定检索年限,因此收集到1985—2022年间的1250篇期刊文献。同时为了保障研究的严谨性和有效性,手动剔除会议、书评、课题项目等非研究型文献,最终收集到1237篇文献,并以此作为研究的原始文献资料。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工具是陈超美教授开发的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研究方法为文献计量分析法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法。以文献计量分析法,描述统计分析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的发文量、研究机构和文献作者,直观显示该研究领域科学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同时将收集到的1237篇文献导入CiteSpace6.1.R6软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通过共现、聚类、突变分析导入软件的文献关键词,最终能够从分析显示的可视化图谱中得到该研究领域当前的研究主题和趋势。
二、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一)时间年限分布
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直接表现在该研究领域的年度发文量上。1985—2022年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发文量如图1所示,统计分析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的文献发现,1985年就有学者关注到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但尚未形成专门的研究主题。2004年,国家颁布《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政策表明振兴乡村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发展与建设。在2004—2021年间,关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文献数量出现小幅波动,但是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2004年,夏小刚发表的《校本教研与农村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国最早以“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发表的文献。[1]相对于发文量最高的2021年(104篇)来说,2022年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数量减少(67篇),但该研究领域依旧会受到部分学者的青睐。
(二)研究机构分布情况
对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核心机构发文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如圖2所示),西南大学为该研究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28篇)。师范类院校在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中占比最大,这足够说明在现阶段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主力军是师范类院校。
为了能够直观显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机构的分布,将中国知网上收集到的文献导入CiteSpace中,节点类型选择“institution”,“time slice”设置为1,其他参数不变,可视化得到该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如图3所示),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中的教育研究独立院系;在某种程度上,各学校的教育研究部门能够深入进行该学科领域的研究,能够有显著的研究成果,同时能够引导更多的研究机构深入挖掘,提高该研究领域的研究质量。但从图3中不难发现,各节点间未出现明显的关联线且分布较散,说明该领域的研究机构大多进行独立研究,各高等学校间未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彼此之间研究成果的交流和共享较少。
(三)高产出作者
在1985—2022年间,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发文量排名前十的学者共发表相关学术文献40篇。发表论文最多的是河池学院的黄白(7篇),其次是肇庆学院的文雪(6篇),其余发文量排名前十的作者都有3篇或4篇文章。
节点类型选择“author”,“time slice”设置为1,其他选项为默认值,利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得到如图4所示的该研究领域的高产出作者合作网路图谱。图中节点的数量和节点的大小代表研究者的数量及其发文量,研究者间的合作关系由图中节点间的连线所表示。该研究领域作者合作知识图谱节点数为485,连线数为102,根据算法得到网络密度为0.0009,可见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的作者之间并未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多数研究者都是独立研究,仅有少数研究者(例如廖龙龙)与其他研究者有合作。
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热点分析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依据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能够探明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而热点的重要程度取决于各节点的中心性大小。因此将收集到1985—2022年间有关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文献导入CiteSpace,节点类型选择“keyword”,“time slice”设置为1,其他选项值为默认,可视化分析得到该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通过导出数据得到排名前十的高频关键词(见表1)。
由可视化分析结果可知,N=575,E=1183,Density=0.0072,该研究领域以专业发展、农村教师、乡村教师为主要研究热点,同时深入研究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存在的问题、解决的对策、政策机制和发展路径等方面。由表1可知,我国关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有“专业发展”“农村教师”“乡村教师”“对策”等。其中,“专业发展”和“农村教师”的中心性较高,说明这些是该研究领域较为热门的研究主题;“教师培训”“农村中学”“农村教育”的中心性值分别为0.04、0.07、0.08,说明这些关键词在该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其关键词频次却较低,表明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度不高,应吸引更多的研究者进行深入研究。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运行CiteSpace软件,将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献中的高频关键词进行聚类,直观显示出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关键词聚类结果可知,高频关键词聚类的模板值Modularity Q=0.6427,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 S=0.9028,这表明该知识图谱的聚类合理且结果显著,是有效的聚类。[2]根据聚类大小筛选前九位关键词聚类,这些关键词揭示了当前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包括“农村教师”“乡村教师”“对策”“农村小学”“支教教师”“教师教育”“英语教师”“专业教师”“义务教育”。
在CiteSpace软件的“Clusters”菜單栏中选择“Summary Table”,进一步得到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表,如表2所示。
通过对关键词聚类结果与表2的分析,将现阶段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主要包括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困境、对策、政策。将热点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再次进行文献检索并分析,具体如下。
1.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的研究
该研究部分包括“专业发展”“专业能力”“专业成长”“专业化”“专业教师”等标识词。专业知识是乡村教师顺利开展乡村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就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和强化专业素质。同时在标识词中也出现了“专业实践”“教学技能”等词,由此表明,乡村教师要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只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注重专业实践,要做到知识与实践相融合,才能促进专业发展。[3]
2.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的研究
此部分的标识词为“问题”“现状”“困境”“影响因素”等。乡村教师在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在外部社会环境和内部因素的影响下,使乡村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上出现了困境。
从外部社会环境看,乡村教师能够获得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资源是有限的。国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乡村教师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但是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所契合的支持体系和配套措施尚未完善。另外,国家虽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乡村教师的培训项目,但是其仍不满足乡村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4]同时,乡村教师能够获得和自主支配的发展资源仅限于乡村学校内部。[5]
从内部因素来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表现在专业理念缺乏、专业知识不足、专业能力不强三个方面。随着乡村教师队伍的更新变化,新生代教师渐渐成为乡村教师队伍的主要构成部分,但部分教师“职业认同感不强”“内生动力不足”[6],缺乏专业理念。同时,部分乡村教师专业知识不足和专业能力不强,对当地的乡土文化知识不了解或未了解全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不扎实,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7]
3.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对策的研究
该部分的标识词包括“乡村振兴”“对策”“教师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模式”“教育信息化”等。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因此为破解困境,需要外部和内部同时作用,寻求发展路径。
在社会和学校层面,推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国家政策,其能够保障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平稳进行,能够使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共享。[8]同时,各乡村学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教育信息化,拓宽乡村教师学习发展的时空,由此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9]
在教师自身层面,乡村教师要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理念,即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在专业理念方面,重视乡村教师“乡土情”的厚植,强化乡村教师的乡村振兴意识和现代化教育理念,激发教师发展内生动力,生成扎根动力。在专业知识方面,乡村教师要重视地方文化知识,传承乡村文化知识,改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在专业能力方面,乡村教师要不断掌握教育评价的基本理论,加强教育评价能力,尤其是学生学业评价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能力。[10]
4.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政策的研究
该研究部分包括“教育部”“师资队伍建设”等标识词。在200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这一政策明确指出要保障教育教学培训经费,优化完善农村教师和校长的教育培训工作。2004年,国务院颁布《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此后国家不断加强对乡村教育发展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开始将目光转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在2020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之后,有关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文献量出现了一个峰值,成为了当时的教育研究热门。由此可见,政策文件的发布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起着引导作用,体现国家对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
(三)关键词突现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可视化界面的基础上,选择CiteSpace软件中的“Burst Terms”功能键,得到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关键词突现图谱(见图5),图谱显示出2004—2022年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研究前沿与趋势演进,图中的深色线条表示某一高频关键词在某一时间段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通过分析2004—2022年间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可以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历程大概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4—2010年,是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关键词有“校本教研”“专业素质”“教师教育”“教学反思”“农村教师”等,说明此阶段在国家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下,研究热点是乡村教师的专业素质。[11]
第二阶段为2011—2016年,是稳定发展阶段。此阶段的关键词包括“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特岗教师”“校本研修”“互联网+”等,这一阶段的研究热点围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和“国培计划”,具体内容涉及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重视乡村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注重教育信息化。[12]
第三阶段为2017—2022年,是深入发展阶段。在这阶段,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键词包括“乡村教师”“乡村振兴”“乡村教育”等,研究热点随着新时代国家发展规划逐渐将重心偏向于新时代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13],进一步深化该研究领域的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利用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将发表在中国知网上的1237篇有关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研究型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同时对分析结果深入思考和研究,最终形成相应结论,并总结已有研究经验,预测未来研究趋以及展望未来研究。
(一)总结
首先,有关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数量不断增加,2004年以后吸引大量研究者的关注,形成持续发展的研究态势。黄白和文雪是该研究领域发文量较多的作者,西南大学是该研究领域发文量最多的高等学校。
其次,在研究合作方面,无论是核心作者还是研究机构,都缺乏合作与交流,未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发文作者和研究机构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建立完善的合作机制,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增加数量和提升质量。
最后,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逐渐系统化,視域逐步扩大,研究内容不断深入,主要的研究热点内容包括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困境、对策和政策。同时,研究者紧跟国家方针政策,全方位探索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方向由教师教育和专业素质转向幼儿园教师、特岗教师,最终聚焦于乡村教师和乡村振兴。
(二)展望
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关键词突现图谱来看,“乡村教师”和“乡村振兴”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并将会持续收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未来乡村教育将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导向,通过奠定乡村教师这一基石来振兴乡村教育。[14]均衡配置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促进乡村教师自我发展和增强内生动力将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15]研究者如何从宏观角度来合理分配资源,从微观角度来关注乡村教师的生存生活,并跟随国家乡村教育政策的变化,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指明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这些是未来该研究领域的方向和趋势。
【参考文献】
[1]夏小刚.校本教研与农村地区教师的专业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02-105.
[2]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3]刘欢.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热点分析、趋势与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J].教育观察,2022,11(9):91-94.
[4]肖庆华.论基于“主体诉求”的乡村教师培训[J].中国教育学刊,2020(8):93-96.
[5]刘桂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两难困境与破解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22(12):54-60.
[6]孔凡会,曾素林,朱玉文.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路径[J].现代教育,2022(6):35-38.
[7]刘星池,牟昱睿,雷紫珺.民族地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及支持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21):278-280.
[8]庄玉昆,褚远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建设[J].教育科学,2020,36(1):51-57.
[9]赵健,郭绍青.“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服务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1(10):98-104.
[10]何敦培,鄢雨晴.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乡村教师培训内容优化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21(12):66-68.
马思妮 /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研究;李天凤 /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史、民族教育研究(昆明 65050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项目“‘三区三州人口较少民族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案例研究”(19XMZ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