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落实体育课程的育人功效

2023-12-15 13:35赵杨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3年10期
关键词:体育课程以生为本

赵杨

摘 要:体育课作为一门具有强烈育人色彩的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力素质、人文素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在体育课中落实育人功效,是当前需要探究的问题。文章通过对体育课程育人的意义及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在体育课中落实育人功效的方法和策略,期望对学生身体和心智的全面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育人意义;以生为本;体育课程;育人功效

体育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品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针对体育发展,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技能和体育精神,着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淬炼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个人品德和集体荣誉感,增强体育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体育课程育人的意义

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传递社会风尚、价值观和文化精神的有效手段。在传统观念中,体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能、技能和比赛能力。然而,随着社会对人才全面发展的需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体育课程在育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具体而言,体育课程在育人方面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身体素质

体育课程强调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成长为健康的人才。通过适当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变得更加协调和灵活,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体育教育应该贯穿学生整个学校生涯,包括课内和课外,培养令学生一生受益的体育素质和坚持锻炼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科学的健身计划。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健身计划,如运动种类、强度、频率和时间等,以促进学生健康行为和运动能力的发展。学校则需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健康管理制度,如体检、健康档案、饮食管理、睡眠管理等,以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培养合作精神

体育课程强调合作和协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知道团结就是力量。体育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学校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课堂教学、课外拓展、校际比赛等,让比赛过程变成锻炼体育品德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同时,体育课程还可以通过队形、组织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化体育的道德教育,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体育竞技中的拼搏精神、团队精神和助人为乐的精神,让学生在体育竞技中领悟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教四年级15米折返跑这个项目的教学内容时,笔者经常使用的方法是每四个学生随机组合成一组,四个人合计折返跑的次数。按测试的要求,女生折返32个来回就满分,男生则需要折返38个来回才满分。经过几次训练之后,输了落后的小组就开始商讨取胜的方式。有的小组女生已经跑完了32个来回了,但还是坚持陪男生跑最考验人意志的最后几个来回。男生看到女生的陪伴和鼓励,怎么样也咬牙坚持不跑完绝不放松。这样训练的过程历练了学生的耐心和毅力,也给他们一个团结的机会,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会思考运用取胜的方法,同学之间竞争意识也得到很好的锻炼,培养了学生合作共赢的精神。

(三)增强意志品质

体育课程中常常将学生置于输赢的考验中,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意志品质。在50米的短距离快速跑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安排5名不同速度的学生进行交错的训练,为了跟上速度快的同伴,落后的学生会使劲地追赶,心底里还是很希望与同伴看齐。落后的学生就会产生气馁的想法。当笔者一读他们不断减少的秒表的秒数时,他们也诧异了,原来和不同的对手一起跑时,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好几秒,动力又充满了体内,又充满了斗志和不服输的神情。通过体育课程中的拉练,可以锤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耐力和毅力。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激励,强化体育比赛中的奖惩措施,让学生知道努力是有回报的,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四)提高文化素质

体育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質,还可以通过体育精神的灌输,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其中的体育规则、精神和价值观都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人类文化。在体育的理论课上,通过播放刘翔在参加110米的跨栏比赛的视频前,笔者先让学生提前阅读跨栏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先熟悉这一项运动的竞技关键点。让学生更多地关注在比赛中一些对手的跨栏动作是否标准,抬脚和落脚的技巧等等。告诉学生,任何的比赛都要先有约定的比赛规则,在大家都认可的比赛规则内竞赛,才体现出比赛的公平公正。在不遵守规则下取得的比赛成绩是不被认可的,从而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的认知。通过体育教育课程,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团队协作、尊重对手等品德素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通过体育文化教育,加强对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文化的传授,让学生了解体育的精神内涵和社会价值,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和认同感。

二、如何在体育课程中落实育人

在体育课程中落实育人,不仅需要把育人理念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育人措施:

(一)拓展体育课程内容

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是提高学生体育素质的关键,体育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体育兴趣。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传授基本技能和知识,还可以拓展其他内容,如体育知识、人体解剖、体育文化、社交礼仪等等。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体育文化,提升学生对体育学科的兴趣,更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二)注重情感因素培养

体育课程不仅有提高身体素质和技能的功能,更具备培养学生情感素质的作用。通过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和控制,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控制,提高其情感表达和情感调节能力。在体育课上的放松运动,利用同学之间的互相支撑和合作完成一些放松动作,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和情感,如“背山羊”,相互背靠背,挽着双臂,进行背部的放松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同伴一起运动的快乐。在做仰卧起坐的时候,同伴帮忙按住膝盖,帮同伴数数或者给同伴打气等等的活动,都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感情和交流。

(三)鼓励发挥个人特长

体育课程不应排除任何学生的努力,教师应鼓励所有学生发挥个人特长。通过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强项和潜力,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在整个体育课程中提升自信和自尊。通过体育比赛,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竞技的激烈氛围,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和挫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赛场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如喜欢参加校园内的定向运动比赛,既考学生的跑步速度,又考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同时竞技激烈之余,结果快慢和跑的路线是否正确,直接影响比赛的结果。当教师把跑的时间公布时,大家都在欢呼喜悦中;当教师再核对跑点,出错的被无情地取消比赛成绩时,学生都既激动,但又无奈地接受比赛的结果,最后都理性地对待结果,又急忙分析输赢的关键点。情景既让人心痛又觉得非常的值得,结果顾然之重要,但能客观分析过程才难能可贵。既有比赛的勇气,又有接受历练的毅力,这才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

(四)科学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校园体育活动,创造轻松愉悦的体育氛围,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和健康,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态度和习惯。采用积极的激励机制,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中感受到成功和成就感。同时,也应该制定科学的惩罚和严格的纪律规定,创建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愉悦学习。

总之,体育课程的育人意义不容小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不同的学生群体和课程特点,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而有效的措施,落实体育课程的育人功效,助力学生身体和心智的全面发展。要提升学生的体育品德生成,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不断加强学生体育品德的培养和塑造,彰显体育课程的育人功效。

猜你喜欢
体育课程以生为本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以生为本视野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措施
让“生本”扎根美术课堂
拓展训练纳入中学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引入初中体育课程的可行性解析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发挥后勤服务育人的作用,培育合格的高职大学生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