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路径

2023-11-29 05:09高建飞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文化创新高中思想政治家国情怀

高建飞

[摘 要]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应担负起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时代重任,增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保证。文章概述家国情怀的内涵,分析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意义,并以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4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为例,阐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厚植家国情怀的有效路径: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资源;善用时政资源,讲好中国故事;走出应试桎梏,优化学业评价;开辟第二课堂,促进知行合一。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家国情怀;文化传承;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16-0055-03

《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家国情怀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起到了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课程,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家国“因子”对学生展开卓有成效的家国情怀教育,有助于坚定学生的政治方向,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进而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下面以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4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为例,阐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路径,期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

家,居也,它是凝聚温馨和爱心的亲情居所,是人们心灵永远的归属地。国,邦也,其以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无私的胸怀哺育了一代代的中华儿女。“情怀”指在特定的情境中表现出来的心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家国情怀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全体中华儿女对家庭、对祖国和对民族情感上的寄托,是一种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高尚情操。随着历史的发展,家国情怀的内涵日渐丰富。家国情怀主要包括三个维度:爱国情感、民族自信和家庭责任感。

爱国情感。爱国情感是家国情怀的精神内核。爱国,要求做到自觉维护祖国安全,坚定维护国家统一,树立起建设伟大祖国的宏图大志。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感,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掌握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形成政治认同,增强对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民族自信。民族自信是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民族自信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就是要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辩证地对待外来文化,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家庭責任感。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稳定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就要引导学生形成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关爱家庭的意识,通过积极构建和谐家庭,间接推动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意义

(一)落实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家国情怀有着密切关联。家国情怀是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家国情怀的浸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奠定基础。由此可见,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与厚植家国情怀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高中学生是未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其全面发展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高中学生的价值观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引导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来文化的渗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冲击。家国情怀的培育,能够让学生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自觉维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的有效路径

(一)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资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最重要的依据,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因此,教师的教学应该紧紧围绕教材展开,不能脱离教材。现行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凸显人文关怀,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因此,要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教师就要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教材中有关家国情怀的内容。

统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4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中含有丰富的、适合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素材,需要教师在全面、深刻把握教材内容的同时,对有关家国情怀的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从而为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奠定基础。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这一单元一共包括三课: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中,第七课第一框“文化的内涵与功能”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概括性,且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因子”。比如,在教学“文化竞争力”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用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的案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意识到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使学生主动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也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的内容。比如,在教学第八课第三框“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时,教师可以以电影《功夫熊猫》为例讲述中国在电影文化上的创新,使学生认识到文化创新要立足现实,要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第九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主要讲述了在当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路径以及建设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等内容。其中,第九课第三框“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可以在宏观层面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可以在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以及家庭美德教育,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这一单元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情怀教育的重要资源,教师需要重点挖掘和科学把握。

(二)善用时政资源,讲好中国故事

国家教委办公厅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学时事教育的几点意见》明确指出,时事教育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和价值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应充分挖掘与合理利用其他资源,结合时政热点,讲好中国故事,在润物无声中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比如,在教学第七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时,教师在课堂上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五季的片段。这部纪录片真实记录了充满诗意的乡愁文化,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令人荡气回肠的中国故事,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此外,在讲到“弘扬民族精神”这个知识点时,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了中国的抗疫故事,使学生感受到白衣天使舍小家顾大家的高尚品质和责任担当,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感受到中国社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和强大凝聚力,由此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

教师结合时事,讲好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的中国故事,不仅能增强思想政治课堂的趣味性和生活性,还能拓宽学生的視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真挚情感,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三)走出应试桎梏,优化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具有指导、调节和反馈课堂教学的功能。学业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重视不够,这导致学生言行不一的现象并不鲜见。要让家国情怀教育入脑入心,必须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取向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开展新闻播报活动

教师可以将每节课的前5分钟作为新闻播报的时间。在此时间段,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新闻播报,内容可以是国家重大时事新闻,也可以是本地的乡土新闻,其他学生对新闻展开讨论,探讨新闻背后的意蕴。这样可以引发学生对国家大事和乡土时事的关注,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使家国情怀真正落地生根。教师可以将学生在新闻播报活动中的表现纳入学业评价。

2.撰写思政小论文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堂中涉及的家国情怀内容,结合自己的感悟撰写思政小论文。通过撰写思政小论文,学生能够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而且他们为了写好小论文会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先进事迹,从中感受家国情怀思想。比如,在教学第七课第三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后,教师可以请学生撰写“如何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的小论文。学生通过写作,树立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产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家国情怀教育也就水到渠成。教师可将学生小论文的写作情况纳入学业评价。

(四)开辟第二课堂,促进知行合一

家国情怀教育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由“知”向“行”转化。如果说课堂是家国情怀教育的主阵地,那么实践活动就是将家国情怀外化于行的根本途径。因此,教师在重视课堂主阵地的同时,也要关注课堂之外的广阔天地,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坚持在实践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使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街道和农村,亲身了解社会的详细情况,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责任意识,让家国情怀不再可望不可即,让家国情怀教育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比如,在教学第七课第二框“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哪些习俗,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习俗的魅力;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当地的戏曲等传统文艺,参观当地具有特色的传统建筑,领略当地传统文化的内涵。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乡土素材制作黑板报或时政手抄报,也可以让学生撰写研学报告。学生通过这些个性化和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厚植家国情怀,重亲情、爱家乡,还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热爱。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教师要结合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并联系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情感,从而让家国情怀教育更打动人心。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民族血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善用时政资源、优化学业评价、开辟第二课堂,使学生与祖国心连心,让家国情怀教育入脑入心。

[   参   考   文   献   ]

[1]  鲍玉雯.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对策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0.

[2]  陈一红.“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多出一批人才”刍议[J].文教资料,2013(18):86-88.

[3]  陈秋华.高中政治第二课堂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3):81-82.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文化创新高中思想政治家国情怀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思想政治课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研究
以文化创新为载体提升企业品牌
浅论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
关于烟草商业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研究
“三国杀”背后的文化分析及启示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认识与探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