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娇 裴尔娜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本文阐释了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密切联系,语文教学为爱国主义的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实践内容。其中,诗歌就是其育人价值中的一个重要载体。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浅谈诗歌教学过程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爱国主义 小学语文 实施策略
一、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是集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其中,语言文字是学习过程中的载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一定的关键能力,它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语文学科课程有着极其重要的育人价值,育人价值要得以体现就要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能够热爱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笔者认为,中华文化即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载体。
2023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四个自信”指的是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核心素养的一方面。语文学科教学担负着树立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使命,而要使学生做到文化自信,必定需要经历四个阶段——文化认同、文化积淀、文化理解和文化参与。笔者认为,简单来说,这其实就是讓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耳濡目染地学习接受中华文化,达到内心对文化认同的目的,认同紧接着会带来接纳,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文化积淀,再通过日常生活或过去已有的经验内化于心,再通过实践外化于行,无形之中把中华文化运用在日常生活中的多个不同的场合,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爱国主义教育是贯穿青少年精神家园构建的重要因素之一。[2]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爱国主义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相互融合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爱国主义教育对语文学科教学体系有着十分深刻的内在影响,它能够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直接影响当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整体布局。
二、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根植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爱国教育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更加坚定的爱国理想信念。[3]教师要利用好教材资源,挖掘出其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开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先辈们的先进事迹中学习他们身上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树立起更加坚定的思想信念,为学生的成长埋下坚定的思想根基。
(二)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网络信息。在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的过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能使学生从中汲取具有正能量的价值观念,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真正地成为有责任、有道德、有使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语文课程兼具了人文性与工具性,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这个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就可以涵盖许多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以经典诵读为载体,丰厚文化积淀。如,可以通过诵读《论语》《国学启蒙》《三字经》《笠翁对韵》等浅显的国学经典,在吟诵中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学生在这些蕴含了爱国主义因素的传统文化内容中进行积淀与品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朗读、阅读、写作、交流与表达等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三、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统编教材中,编排了许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篇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系与血脉,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同并奉行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其中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诗歌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
(一)借教育资源,品爱国情怀
接下来,笔者将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古诗《示儿》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我在教学时,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示儿》编排在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该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人文主题,《示儿》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一首绝笔诗。诗人把想看到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笔者在教学时,提前让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诗人的写作背景,即靖康二年,北宋灭亡,该诗写于宁宗嘉定三年,此时的陆游已85岁高龄,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抗金,收复失地。学生们通过所查到的资料,能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也能从诗歌中感受到诗人渴望看到祖国的统一,但对于陆游在诗歌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怀却体会不深。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以陆游的成长线为出发点,抓住他一生的三个主要阶段进行教学补充,让学生深入体会陆游的爱国情怀。
先出示陆游的生平,陆游生于1125年,而北宋于1127年灭亡,陆游刚好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从小就受家庭的爱国思想的熏陶,这是他爱国情怀的起源,从小就立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
再出示他为了收复失地所做出的努力,提出北伐计划——“收复中原必须先取长安,取长安必须先取陇右;积蓄粮食、训练士兵,有力量就进攻,没力量就固守”。然而朝廷却否决了他的计划。陆游一生中有过唯一的一次亲临抗金前线、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军事实践,这是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爱国,在雪“靖康之耻”,却没有收到令他满意的结果。
最后再出示陆游年老时写的一首词——《诉衷情》,该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笔者带领学生赏析品读了这首词。品读该首词的上阙,感受诗人戎马疆场时的意气风发;赏析词的下阙,感受陆游对敌人尚未消灭而自己却已迟暮的伤怀感叹。通过抓住陆游的三个重要成长经历,更能让学生明白诗人陆游对失地尚未收回,“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伤和遗憾,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他对收复失地的执着,一位爱国的诗人形象也就更丰满,更具体了。
(二)高质巧渗透,吟爱国情怀
接下来,笔者将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从军行》这首诗歌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我在教学时,培养学生文化自信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策略。
该单元的单元导语以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引入本单元的一条人文主线,其人文主题是“爱国情怀”。
笔者先从作者入手,走近王昌龄,王昌龄27岁时跟随军队赴河陇,出玉门,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因此,他的诗歌多写边塞生活。紧接着,笔者带领学生回顾了之前学过的王昌龄的一首边塞诗《出塞》,抓住“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体会作者在看到国无良将的无奈,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老百姓们希望停止战争,渴望过上稳定、安居乐业的生活的迫切希望。引入本节课要学的诗歌《从军行》,在诗歌品读中重点抓住“黄沙”一词感受环境的恶劣,抓住“百战”一词感受战争的频繁与激烈、抓住“穿”字感受作战条件的艰苦。在这样的境遇下,将士们立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志。至此,学生们还不能深刻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笔者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让学生们想象戍边将士们在沙场作战的场景,与想象中感悟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战士们的意志却依旧坚定,要杀敌卫国,是什么支撑着他们呢?是他们身上的爱国精神支撑着他们立下豪言壮志。至此,学生对他们肃然起敬,诵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次,笔者抓住“孤城遥望玉门关”中的“望”字,问学生们:诗人站在哪里望?继续追问:诗人在望什么?学生们站在诗人的角度,想象望的是家乡、是亲人、是国土,结合《出塞》中的“万里长征人未还”,原来,诗中饱含了诗人浓浓的思念之情,只有快速结束战争,诗人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无数的戍边将士们才能回到家乡,回到亲人的身边。学生们再次诵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结合《出塞》中的“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中流露出了诗人和老百姓们对于战争的痛恨,只有快速结束战争,老百姓才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学生们第三次誦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再次,重点研读:“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一句是谁的壮志?是戍边战士们的。原来是诗人以戍边战士们的口吻在发声,在立豪言壮志。紧接着笔者让学生角色扮演:你就是其中的一位戍边战士,你会怎样说出这句诗,会有怎样的动作?全班学生在此起彼伏的诵读中感受戍边战士们内心的爱国情怀。最后,拓展延伸,出示其余的六首《从军行》,原来这一题目共有七首诗歌,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感悟诗人和戍边战士们的爱国情怀。
综上,语文素养关乎民族、国家的精神风貌。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穿越时空与作者对话,通过多种方式把爱国主义潜移默化地与诗词歌赋联系在一起,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的爱国思想筑牢根基。[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
[3]杨瑾.小学语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推进策略研究[J].新智慧,2022(32):53-54.
[4]谢元明.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教育教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集(四),2022: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