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
《竹石》是清代诗人郑燮为自己的画作《竹石图》所题的诗。前两句写竹子的特点,后两句写竹子的品格,本诗托物言志,诗中的竹其实是诗人高尚品格的写照,诗人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不阿、铁骨铮铮。
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深度学习咏物诗,落实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呢?下面以《竹石》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清代沈祥龙《论词随笔》中写到:“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因此在读咏物诗文时,不可将诗中之“物”单纯视作物,应以还原的视角,将物还原成重要的“意象”。在读通古诗的基础上,以还原视角基于物象特点建构话题,由外而内洞察物的性状特征,感悟其“神韵”,找到事物情状特征。
一、基于“物象特点”建构话题,由形探神
(一)识竹之形
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这节课可以打破常规的“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的方式,通过设疑,让学生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研读“咬”“立”之妙,定睛“破岩”,感受竹子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和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从“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中感受加害者手段之残忍,用心之其险恶。
(二)悟竹之神
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第三学段古诗教学目标阐述如下: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因此,在第三学段咏物诗的教学中,以詩句为线,将“悟竹之神”作为突破口展开话题,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诗人生命意志的表达。这个意象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诗人的心灵境界,象征着诗人的精神追求等。教学《竹石》时,在竹坚强有力、百折不挠的形象逐渐丰满之际,依据单元语文要素的提示“结合资料理解课文”。为学生补充诗人郑板桥的生平资料。引导学生由“竹之形”为起点,结合资料围绕“竹之神”展开话题,探究诗人与竹相互映衬的地方。补充时代背景、诗人生平等。以“知人论世”的方法,引领学生搜集资料、整合资料、运用资料更好地走进咏物诗的内核,抵达“人”与“物”相互辉映的境界。
二、遵循“诗歌文体”,延续话题,以一带多
统编教材中,古诗词比例大大提升,且均以“组读”的形式进行编排。可见,教学时可使用比照的策略,在同题材、同主题、同诗体古诗的比较学习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发现其异同点。
在课堂拓展延伸环节,从课内古诗出发,围绕“咏物诗”这一主题展开学习。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搜集资料,补充同诗人、同主题的古诗,在同类诗歌比较中赏析语言,以一带多,使学生不仅体味到其他咏物诗中物的象征意义以及诗人的志向,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坚持“文化自信”,升华话题,育人为本
2022年教育部印发了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以课程核心素养为纲的语文课程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做了界定。其中,“文化自信”居于首位。树立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统文化的丰沃土壤,贯穿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传承和理解中不断赋予时代的新内涵、新方法,通过内容创新、形式创新、融合创新,达到学科育人的目标,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文化自信的根本是文化认同,只有学生充满对中华文化的衷心热爱,从心底里喜欢中华古诗词,才能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因此,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是古诗的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在形式上“做文章”,力求形式新颖,方法多样,让学生兴致盎然地进入学习情境。教学时,可以通过读、说、写、画、演、唱、创等方式,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建立文化自信。
教学《竹石》,采用以下学习形式,课堂氛围活跃,深得学生喜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画“竹石图”
苏轼论王维诗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我国的古诗有着诗画合一的传统特点。因此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诗歌内容画出来,将诗歌语言形象化、具体化。教学《竹石》时,根据古诗内容,让学生动手动脑画图,既加强了对文章的理解,又加深了对作者情感的领悟。
(二)唱“竹石”歌
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让学生学习吟唱歌曲。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竹石“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品质,培养高雅的艺术审美情趣。
(三)写“品格”诗
读写结合,不仅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通过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既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写作水平。教学时,根据“人物合一”的特点,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以物的特点,联系人的品格,写出自己笔下的咏物诗,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写作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