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背景下的高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2023-11-16 02:33王献玲
高考·下 2023年8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王献玲

摘 要:高中体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要学科,教师教学不仅需要完成体育高考的要求,更要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借助耗散结构理论,在非平衡状态下的开放性教学中,实现学生螺旋形地成长。本文主要对耗散结构理论进行了剖析,并且与高中体育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指出这一教学理论对于推动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教师从开放性、非平衡状态、非线性作用机制三方面开展教学,发动学生积极探究、主动锻炼,以更大的锻炼目标去完成体育学习任务。

关键词:高中体育;耗散结构理论;教学策略

高中体育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要避免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要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关注外部物质与能量的输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成长的力量。尤其是能以更高的学习目标为指引,鼓励学生拓展锻炼,关注运动过程中每一个因素的影响,这一要求与耗散结构理论高度一致。耗散结构理论性非常强,还需要教师加强了解、深入探究,把握这一理论与高中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充分发挥耗散结构理论对推动体育教学的积极作用[1]。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耗散结构理论的概述

耗散结构理论最初应用于化学、生物等领域,是研究耗散结构性质,以及形成、稳定与演变规律的一门科学。结合化学家普利高津对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这一理论具体指的是利用统计学、热力学等学科方法,研究耗散结构形成的具体条件和机理。耗散结构理论具有开放的边界,其状态总是在变化之中,通过改变原有的平衡状态,实现自身发展与外界物质、能量的相互作用,进而使得个体处于涨落过程中,实现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这也是系统发展的根本保证。耗散结构理论的理论性非常强,抽象性非常高,在多个领域都有应用的价值与空间,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耗散结构理论,教师在具体应用的时候,需要结合体育学科本质特点进行变通,以更好地推动体育教学。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也是教师和学生把握耗散结构理论本质内涵的关键。一是保持开放性。这是耗散结构存在的根本目的,一旦系统封闭,就意味着外部的能量与物质无法进入,只有开放了,外界的物质与能量才能源源不断流入,才能实现系统的发展。高中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时候,不能故步自封、自以为是,而是要持有开放性的态度,去积极向教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伴学习,这样才能获取推动体育技能与素质发展的物质与能量,也只有在开放的学习和锻炼中,才能始终保持体育运动质态稳定、有序发展。二是远离平衡态。传统观念认为发展的基础是平衡,这一观念是错误的,一旦平衡就无须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也就处于封闭的状态,而且会演变成无序状态,无法实现系统的有序发展。系统只有处于非平衡性的涨落状态中才能促發新生的有序结构,而且越远离平衡态,也就是非平衡性的程度越剧烈,所产生的有序结构才能越稳定,才能发展得越快,而且更体现了系统的自组织特性。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要求、目标只有远高于学生的现状,学生才能按照教师的教学计划有序开展学习和运动,并且能激发学生运动的主观能动性。三是非线性作用机制。通常意义上,线性结果唯一,而非线性结果多样化和复杂化,包括稳定的结果和不稳定的结果,在非线性作用下才能实现探索未知领域的可能性。在体育运动中虽然一些因素不够重要,甚至不能被察觉到,但会促成新的可能性,这也是非线性作用的关键体现。也正是因为存在非线性作用机制,耗散结构才得以形成与发展。在高中生体育学习过程中,通过非线性作用机制,推动学生从锻炼细节处发力,实现更高的锻炼成效[2]。

二、耗散结构理论对高中体育高质量教学的作用

(一)有效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激发锻炼热情

传统高中体育教学以满足体育高考要求为目标,功利性非常强,不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和全面发展,这也与耗散结构理论的非线性发展作用背道而驰。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因为过程、方向、目标的固定性,使得教学结果唯一,无法实现更多体育教学可能性,无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但是将耗散结构理论应用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在非线性作用机制下,更强调学生的兴趣爱好,更注重学生运动素质、运动习惯的培养,教师不会给学生设定过多的条条框框,会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这样的体育教学切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得到学生的积极支持,能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例如,在短跑加速跑教学中,需要锻炼学生的爆发力,但是与爆发力相关的因素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定动作去训练,而是能将正确的运动要领展示给学生,然后由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根据自己的运动习惯,去探索适合自己的爆发力激发方式方法。这种千人千面的非线性作用机制,既能激发学生锻炼的热情,也能实现更多样的教学成效。

(二)有力推动体育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目标

耗散结构的发展动力来源于涨落机理,这也是有序结构得以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理。高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从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表现出阶段性、层次性和多元性特点,内容在不断增加,目标在不断提升。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关键在于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在不断冲突、协调、再冲突、再协调的非平衡关系,也就是学生的锻炼目标与现状存在差距,于是渴望增加自己运动能力以达到运动目标。通过反复提高运动目标,带动学生不断挑战、有效发展。例如,在足球教学过程中,对于点球训练,教师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以提高命中率,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训练,以不断实现教师设定的目标,进而提高了学生点球综合能力[3]。

三、耗散结构理论对于推动高中体育教学的作用

(一)实施开放式教学,广泛获取外部物质与能量

如果一个系统处于封闭的状态,就无法进行信息的交互,使得系统一直处于无序的状态中,也就无法实现系统的发展。而一个系统形成有序结构、实现积极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开放性,以便于大量的外部物质与能量可以输入到系统中,这样才能实现系统的发展。高中生学习体育技能的主要过程是高效获取外部的教学资源,使运动整体认知结构能从混沌无序到清晰有序,这样才能更加积极地学习和锻炼,才能实现全方位的发展。如学生在学习运动技能的时候,会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但同时也在遗忘旧的技能,这时如果学生处于封闭的状态,就无法获取新技能,也就实现不了学生运动能力的增强。但是引导学生从多个渠道获取教学资源,更广泛地吸收有益学习资源,从外部获取更多的运动技巧与方法,也就能实现运动能力的增强。

目前,高中体育教学的最主要问题是过于封闭,导致有效的体育教学资源无法被学生获取,学生只满足于已有的运动技能,导致学生不愿意学习、思考,运动素质也就无法培养,实现不了体育教学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助力作用。所以,在高中体育教学中,需要将学生身体、心理、思想都处于开放的状态,让整个学习从混沌到有序,充分发挥耗散结构理论的作用。例如,在跨栏运动教学中,教师不能将学生学习的范围局限在教材和自己的示范中,而是借助耗散结构理论的开放性特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借助网络收集跨栏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因为跨栏运动员的起跑、跨栏、冲刺等动作要领并不相同,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和运动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法,以此在开放性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了跨栏运动能力的有效培养。

为推动教学发展,高中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耗散结构理论的自组织特性,发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外部的信息,积极开展体育锻炼,不需要教师的督促,也能实现很好的训练效果。同时,耗散结构的非平衡性,更多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现有的运动素质与设定的运动目标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别,进而在有序的状态下去完成自我学习、自主锻炼、自主发展的体育锻炼目标。

(二)形成远离平衡状态,在不断追求目标中发展运动能力

普里高津通过深入研究,认为耗散结构理论的关键元素是远离平衡状态,而且这种状态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当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状态的时候,更有利于外界物质与能量的流入,不断趋于平衡,也不断推动个体发展。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的思维处于远离平衡状态,那么就会渴望获取学习的机会,希望通过外部物质与能量的输入,实现认知结构的发展,尤其是能快速准确进入有序的状态,这也是认知矛盾效果的集中体现。结合当前高中体育教学要求,以及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要想方设法保持学生的体育思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而且要尽量远离平衡端,这样学生就能获取体育锻炼热情,在不断追求新目标中实现运动能力的增强。

目前,比较科学的高中体育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激活兴趣,兴趣是一种思想层面的事物,更强调学生在思维上对体育运动的认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设计合适的问题,以问题的探究和完成作为系统外部信息输入的主要驱动力,也就能帮助学生打破平衡的思维系统,得到更高水平的非平衡状态,形成了“我需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的观念,这种非平衡状态是学生积极运动的主要推力。例如,培养学生终身运动习惯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时候,需要将终身运动习惯分为不同的目标,然后引导学生以目标为导向,明确自己希望以什么样的体育项目作为终身运动的形式,并且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这样学生的运动热情就高了,也愿意去积极学习喜欢的运动项目[4]。

二是矛盾教学法,高中体育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首先需要清楚学生在这项运动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错误,针对这些错误,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通过合适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犯错,这样就能产生认知与学习的矛盾,让学生怀疑自己的错误,渴望通过合适的途徑去验证错误是否成立,这样学生更愿意去提高运动素质,避免产生类似的错误。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勾手投篮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问题:勾手投篮是什么,NBA中哪个球星的勾手投篮本领最强?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出不同的答案,并且要为自己的答案做出解释,在解释过程中很多学生会陷入到对勾手投篮理解的矛盾中,思维就会快速进入到强烈的非平衡状态,会触动学生积极学习,努力弥补不足,寻找矛盾产生的根本性原因,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对勾手投篮姿势的准确认识。

三是逆向思维教学法,思维是开放性的根本要求,只有思维开放了,才能更积极地去学习和尝试,而逆向思维是思维开放性的最高境界,甚至可以形成思维对立,这种思维状态将远离平衡端。为了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反思,能通过结果去思考过程及原因,能结合自己的质疑去猜想、去论证,进而实现运动意识与能力的增强,这就是逆向思维的具体体现,也是形成逆向思维的重要过程。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练习投掷铅球的时候,对于教师示范的动作,能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观看过的铅球比赛视频,反思教师的示范是否有需要完善的环节或者动作,进而以反思为动力,能创新更多适合自己的铅球投掷动作。

(三)保证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自组织运动

高中体育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根据前文关于耗散结构理论可知,其实质上是一个活的非平衡状态下的有序结构,具有很强的自组织运动特性,具体表现为一旦外部物质与能量达到了阈值,系统就会产生突变,会从无序的状态转入到有序的状态中,也只有通过自组织,才能更快速高效形成新的结构。高中生体育思维是一个开放性的思维,学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和学习到体育知识与技能,但是要想将接触和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变成自己的,还需要加工处理,形成新的体育知识结构。为此,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和锻炼自由,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积极锻炼,设定好自己的运动目标,以此实现更高效的运动成效。

为了体现学生自组织的素质,需要高中体育教师做好以下两项重点工作:一是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借助耗散结构理论,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自组织特性;二是创建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要坚持教师和学生关系的辩证统一,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如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打球姿势,自主练习新型的动作要领,能养成打羽毛球的习惯,主动将其作为终身体育运动的项目之一。从而以自组织特性为基础,有效提高羽毛球教学效率[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师要革新教育理念,积极采取耗散结构理论,通过开放性、远离平衡端、非线性作用机能等三方面的作用,推动高中生以更大的训练目标为导向,去积极锻炼、主动发展。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需要高中体育教师能实施开放式教学,广泛获取信息,形成远离平衡状态,加强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换,保证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自组织运动。从而深化高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唐元超,王利春,黄书朋,等.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我国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优化策略[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25(2):89-93.

[2]刘传镇,魏宜海.高中体育训练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策略分析[J].田径,2022(9):53-55.

[3]刘一番.耗散结构理论视域下新时代传统武术的困境与发展走势[J].武术研究,2021,6(12):13-16.

[4]于雷.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下足球教学的哲学启示[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8):121-122.

[5]周荣喜,占建云.论基于熵和耗散结构理论视角下巡视制度必然性[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8-24.

本文系江苏省淮安市中小学教育研究课题2021年度“中小学教学研究”专项课题“耗散结构理论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1JY150。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