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策略探究

2023-11-16 06:50李竹玉
高考·下 2023年8期
关键词:三新议题式教学思政课程

李竹玉

摘 要:文章首先分析了“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意义,然后指出了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策略,包括:注重课前预习指导,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创建较合适议题,帮助学生更快融入;尊重学生主体性,开展丰富实践活动;构建序列化议题,不断深化议题结构;注重评价多样化,发挥评价促进功能。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思政课程;议题式教学;高中

在新教材、新课程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备受关注。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以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辨能力至关重要。然而,这种教学模式也面临着一系列困境,因此,探讨“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策略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政课运用议题式教学的意义

在“三新”背景下,即新教材、新课程和新高考的背景下,高中思政课运用议题式教学具有多重意义。其一,议题式教学能够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通过紧密结合新教材、新课程和新高考,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现实,更有针对性。其二,议题式教学强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性。通过引入涉及新时代社会问题的议题,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和探讨,从而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关键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理性思考、客观看待问题,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其三,通过针对新教材、新课程、新高考的议题式教学,高中思政课能够跨学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在讨论议题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并运用多种学科知识,从政治、历史、经济等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全面。议题式教学同样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传统教学的单调性,引入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得思政课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教学效果[1]。其四,在议题式教学方式下,学生通常需要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学会倾听他人观点、尊重不同意见,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意识。同时,在议题研讨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查找资料,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困境

(一)学生知识储备不够,议题式教学开展效果不佳

高中学生来自不同的中学,有着各不相同的教育背景,其学科知识水平和认知层次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议题式教学中,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不够,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就很难全面把握议题的核心要点,也就无法理解或深入思考议题所涉及的问题,导致课堂讨论缺乏深度,使得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研讨时遇到困难,议题式教学的最终呈現效果不佳。

(二)议题设置难度较大,学生较难融入议题情境

一些议题可能涉及抽象而深奥的概念,或者与学生日常生活较为疏离,让学生难以真正感同身受。例如,涉及复杂的经济理论、国际政治等议题,学生难以建立起与之相关的现实经验和情感共鸣,进入不了议题情境,从而影响他们在讨论时的积极性和深度参与程度。

(三)师生关系较难协调,学生主体地位容易被忽视

虽然议题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参与,教师仍然处于教学组织和引导的角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因为课程进度、教学压力等原因,未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在思想、价值观、兴趣等方面的差异。这样,学生会感到缺乏足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导致教学效果受到限制。

(四)议题教学较形式化,学生无法深入了解其主旨

由于教学中的时间和资源限制,教师只能在表面上涉及议题的内容,而未能深入挖掘和探究其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学生只停留在对议题的表面理解,未能深刻思考其背后的问题和关联。这样的形式化教学使学生无法真正体验到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优势,影响其综合素养的培养。

(五)议题评价比较单一,评价内容与主体不够全面

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过于侧重于学生答案的简单准确性,忽视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发展。此外,评价主体仍然还是以教师为重,忽略了学生自评和互评的重要性。因此,学生面临评价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全面性的问题,评价结果可能不足以真实反映学生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收获和成长。

三、“三新”背景下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策略

(一)注重课前预习指导,丰富学生知识储备

由于学生在学科知识和思想政治素养上存在差异,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基础,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课前预习指导材料。预习指导内容应围绕即将讨论的议题展开,包括相关历史事件、社会现象、重要概念等。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文献阅读、视频观看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其对议题的认知和理解。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预习,教师可以设计预习问题,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目的性地查阅资料,思考问题,形成初步的认知框架[2]。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或线下讨论小组,与学生进行预习内容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思想的碰撞和交流。通过课前预习指导,学生可以在思政课堂上更好地融入议题讨论,有更丰富的知识基础作为支撑,进一步深化对议题的理解,为深入讨论提供更多角度的思考。

例如,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时,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历史事件和政策的背景资料。例如,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历程,以及实施不同社会保障政策的目的与成效,使学生对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讨论做好准备。其次,教师可以推荐学生观看相关视频,深化对议题的理解。例如,可以选择有关社会保障政策的纪录片或新闻报道,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到社会保障政策对人民生活的实际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预习问题“我国个人收入分配不均的原因有哪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有何作用?”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形成初步的认知框架,为课堂上的讨论做准备。最后,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进行预习内容的交流互动,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预习心得和理解,同时倾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和想法。在课堂上,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批判性思维,积极参与讨论,形成多元化的观点和见解。

(二)创建较合适的议题,帮助学生更快融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议题式教学的时候,一定是适当设置议题,选择和学生自身息息相关的话题可以更好地建立起与学生之间的关联,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议题讨论中,达到更好的议题式教学效果。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为例,这节课主要涉及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三个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层次,设计具体而贴近实际的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感受到思政课的实际意义,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实践人生的价值。

首先,在介绍价值与价值观时,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价值观对比,如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冲突,让学生思考这些价值观对于人生选择和道德准则的影响。例如,引导学生探讨传统观念中强调孝顺与现代观念中强调个人追求之间的冲突与融合,让学生了解不同价值观可能带来的不同行为和生活方式。其次,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部分,可以设计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进行道德决策。引导学生面对一个道德困境,如在招聘时选择是否坦诚交代过去的错误经历以及产生的不同结果,让学生思考价值观和社会责任对于选择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实际案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最后,在价值的创造和实现部分,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价值创造的途径。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资料查询,探讨当代社会中的个人或群体模范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实现价值的过程中。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开展丰富实践活动

议题式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问学生答,而是为了让学生形成对议题的正确认识的教学方式。为了充分发挥议题式教学的优势,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至关重要,通过丰富实践活动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才能深入了解和感受主旨,形成对议题的正确认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想品质的全面发展[3]。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必修四第三单元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为例,部分学生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仍是“一刀切”,即要么是一味地采用,要么是一味地拒绝,对待外来文化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在针对这一节课展开议题式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展包括绘画、音乐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在绘画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外来文化元素作为创作主题,如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不同国家的建筑风格、传统民族服饰等,并通过观察、研究和体验,深入了解这些元素在外来文化中的含义和特点。在绘画过程中,学生可以用色彩来表达自己对外来文化的感受,选用不同的颜色和色调来展现外来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如对于古代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学生可以运用丰富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表现出不同文明融合交流的景象,传递出对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赞美与理解。

(四)构建序列化的议题,不断深化议题结构

形式化的议题不足以让学生形成对事物本身的深度思考,也不符合新教材、新课程和新高考的要求。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例,为了让学生深度认识社会主义,可以通过构建序列化的议题,不断深化议题结构,让学生在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和远眺前行的路三个层级中逐步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优势特点和未来方向。

首先,在回看走过的路的层级上,教师可以选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诞生和发展的重要节点和历史事件作为议题,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历程。例如,可以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等重要事件作为议题。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历史材料、视频和资料,了解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发展脉络、艰辛历程以及各个历史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就,帮助学生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沿革和理论基础。

其次,在比较别人的路的层级上,教师可以选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制度实践案例作为议题,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不同道路的差异和优劣。学生通过对比各个国家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政策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和教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性和优越性,这样的议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全球视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在远眺前行的路的层级上,教师可以选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作为议题,让学生思考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任务和使命,例如,可以选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为议题[4]。学生通过学习相关文献和演讲,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基本方略、发展目标和重大任务,以及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向往。这样的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意识,培养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的意识和行动。

(五)注重评价的多样化,发挥评价促进功能

为了解决议题式教学在评价方面可能存在的单一和不全面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多样化的评价,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议题式教学中的表现和成长。同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灵活选择适合的评价方式,使评价结果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潜能可以得到更好的释放,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效果也将更为

显著。

一方面,在评价主体上,教师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了传统的考试和测验外,还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进行书面表述、演讲或展示等形式,以便全面了解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技术手段,采用自动评分系统或在线问卷调查等方式,实现量化和定量评价,不仅可以减轻教师的评价负担,还能更客观地收集学生的表现数据,为学生提供更准确的反馈和改进建议。此外,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自主发现不足和改进方向;让学生互相评價,借助小组讨论或合作项目中的评价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促进个体之间的交流和共同进步。另一方面,在评价内容上,学生的思政素养不仅仅体现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上,还应考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综合素质,比如在开展实践过程中的实际知识运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协调能力等,从而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

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是培养具有批判思维、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公民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教师要对教学策略进行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学生和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真正推动高中思政课教学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新时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兴,方学军.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面临的困境及解决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3(14):9-12.

[2]李琼.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困境与优化路径探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2):45-47.

[3]王霞.浅谈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2,36(3):196-198.

[4]李柯.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政课中的运用: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例[J].新课程导学,2023(5):71-74.

猜你喜欢
三新议题式教学思政课程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全国第三届“三新”作文教学研讨会论文大赛启事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纵览之“三新”
纵览之“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