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表征、逻辑转向与未来图景

2023-11-11 15:56卢会翔刘义兵
教育与职业(上) 2023年11期
关键词:产业振兴职业教育乡村振兴

卢会翔 刘义兵

[摘要]产业兴旺是解决乡村一切问题的前提。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了重庆市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经验和矛盾症结,从学理和实践角度界说了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存在的耦合关系,并提出人才培养由“国之能者”向“国之大者”转变、产教融合由“加式互融”向“乘式互融”转变、教育理念由“短期培训”向“终身提升”转变、环境保障由“理想城市”向“安居乡村”转变的逻辑转向。未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必须通过价值回归推动职业教育“乡村化”、主体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产业化”、资本强化推动职业教育“技能化”、生态转型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守正创新推动职业教育“模式化”。

[关键词]职业教育;乡村振兴;产业振兴;重庆

[作者简介]卢会翔(1991- ),男,河北武邑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在读博士;刘义兵(1963- ),男,云南禄劝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 400715)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2022年战略咨询研究项目“重庆市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CQ-YB-6)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21-0028-08

乡村振兴,职教先行。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一种教育类型,前途广阔、大有可为。乡村振兴是列入党章的国家重大战略,产业振兴位于“五大振兴”之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是解决乡村内源性发展问题的基本前提。职业教育囊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与乡村产业相互依存、融合共生,彼此协同发展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现实方案。

在已有的研究中,研究者主要从宏观、综合的视角对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演进表征、功能定位、内在机理、制度逻辑以及价值追求等进行理论探讨。但是,对职业教育特殊的学理性价值以及乡村振兴“重要载体”的聚焦不够,且鲜有以实证案例进行深度剖析。事实上,不论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还是关系主义视角出发,職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不仅仅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二者共生互促、相互耦合。基于此,本研究以重庆市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为个案,探究其主要经验及矛盾症结,理清新时代逻辑转向,并提出发展新思路,以供决策者们做好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顶层设计,提高职业教育对乡村产业振兴的“适应性”。

一、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现实表征

(一)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重庆经验

1.教育本位:提供乡村后备人才支撑。据2022年《重庆教育统计信息摘要》状态数据,全市共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1所,高职专科学校43所,成人高等学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129所,技工校50所;共有职业本科在校生0.77万人,高职专科在校生48.86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48.48万人。另据《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截至“十三五”末,重庆市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2.2%,中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8.7%,本地就业率达82.2%。职业教育初步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体系,培养了一批服务地方的技能人才。其中,4所高职专科院校开设园林技术、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畜牧兽医、水产养殖技术、休闲农业、作物生产技术等13个农科专业,在校学生达4100余人;16所中职院校开设畜禽生产技术、特种动物养殖、园林技术、现代农艺技术、观光农业经营等11个农科专业,在校学生达6600余人。此外,还积极开展乡村产业从业人员短期培训,通过线上或线下的形式,累计培训农业经理人、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等50万人次,提升了从业者专业技能水平。

2.科技赋能:助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近年来,重庆市积极利用职业学校资源,对接乡村产业发展。一是加强学校和专业建设。学校建设方面,立项建设高水平中职学校36所,建成国家示范校30所,10所高职专科学校进入国家“双高”建设行列,建成国家优质高职校5所。专业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打造优质特色专业群。例如,大力培养渝东南片区旅游人才,立项武隆区职教中心、石柱县职教中心、酉阳县职教中心的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为市级优质专业群。二是探索乡村振兴学院模式。通过“职业院校+政府+企业”的办学模式,围绕乡村产业,建立乡村振兴学院56个,面向企业员工、乡村农民、退伍军人等开展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方面的技术人才。三是建立乡村振兴培训基地。结合乡村产业特色,建立技能培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农科教合作基地等各类乡村振兴培训基地300余个,派遣专业化服务团队、科技特派员等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带动乡村企业和农民致富。

3.服务担当:建立对口帮扶长效机制。职业学校积极参与助力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近三年,重庆市选派400多名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干部赴渝东北、渝东南等相对贫困地区开展帮扶工作。全市职业学校累计投入5000余万元,通过消费帮扶、技术帮扶等多种形式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通过开展“渝云合作”“渝黔合作”“鲁渝教育协作”,建立优质职业学校与相对贫困地区学校结对帮扶机制,提升教师和管理人员水平,拓宽贫困学子就业渠道。此外,还组建了中非、中泰职业教育联盟,建立7个海外鲁班工坊,为培养国际化职业技术人才提供可能。

(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矛盾症结

1.结构性矛盾:结构布局与产业人才需求匹配不优。一是区域结构不尽合理。按照重庆市“一区两群”区域布局来看,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渝东南武陵山区的职业学校分布高度不均。以中职学校为例,2022年招生的学校中,主城都市区有91所,渝东北三峡库区有26所,渝东南武陵山区7所,“两群”地区的学校数量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重庆市的4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城口县、彭水县、酉阳县和巫溪县)仅各有1所中等职业学校,均无技工学校、高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基础十分薄弱。二是层次结构不尽协调。数据显示,重庆市共有中职学校129所、高职专科学校43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1所。2021年毕业生中,普通本专科11.28万人,职业本专科10.30万人,成人本专科3.13万人,网络本专科6.81万人;普通高中20.1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未含技工校)9.52万人,技工校2.59万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偏少,高职专科学校和中职学校还需稳定,中职培养规模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类型结构不尽完善。43所高职专科学校中,公办23所,民办20所;124所在招中职学校中,公办80所,民办40所,企业办4所。其中,国家示范学校29所,国家级重点学校18所,省部级重点学校36所,合格学校41所。民办学校和学生规模比例有待进一步加强,国家示范和国家重点学校数量还有上升空间,合格学校占比仍需进一步降低。

2.融合性矛盾:专业布局与产业内涵发展互嵌不深。融合性,主要指事物之间或内部要素之间的吸引性①。职业学校专业布局与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融合性是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彼此以趋向性为基础,以趋同性为动力,以共生性为目标的相互作用方式及生成共生整体的过程。根据《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报》,以2020年为例,全年共计招生13.56万人,其中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等前五位合计招生9.06万人,占招生总数的66.8%;石油化工类、资源环境类等末五位合计招生0.13万人,占招生总数的1.0%。近几年,重庆市高职专科专业大类在校生中,财经类、土建类、电子信息类、制造类、医药卫生类人数靠前,农林牧渔类、水利类、轻纺食品类、公安类、法律类等人数较少。全市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专业办学高度集中,与城镇支柱产业匹配度较高,但专业设置过于集中,二、三产业为主,同质化、去农化现象严重。乡村产业相关的专业布局不足,特别是涉农相关专业招生和在校人数较少,服务“三农”的定位日渐模糊。

3.服务性矛盾:人才输出对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不够。职业教育必须且能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各界已然达成共识,但目前在内源性和外源性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三农”情怀缺失,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够,学生服务乡村的动力不足。一方面,受城乡二元结构和老旧观念影响,“重普轻职”现象较为普遍,加之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在就业方面总体待遇不高、晋升受限,多数人仍认为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次等教育”,就读学生多为文化成绩较差、中考分数较低的学生,主动选择就读职业教育的学生较少。另一方面,农村吸引学生就业的条件有限,交通、住房、娱乐、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存在一定差距,外加工作环境艰苦,对学生的“三农”情怀培养缺失,本来就为数不多的涉农职教学生毕业后离农现象非常严重,难以支撑乡村产业振兴。二是专任教师数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双师型”教师和兼职教师比例有待稳步提升,学生服务乡村的能力不足。《重庆教育统计信息摘要》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总数2.50万人,专任教师2.18万人,在校学生48.48万人,师生比为1∶22,低于国家1∶20的标准。高职专科学校教职工2.58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93万人,在校学生48.86万人,师生比为1∶25,也低于国家标准。此外,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工中研究员、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等少于0.20万人,占比不足10%;“双师型”教师占比63.6%,兼职教师占比20.9%,均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三是产教脱嵌,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服务乡村的活力不足。受限于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自身缺乏造血意识和能力,职业学校软硬件设施落后,实践教学质量不高。与企业的合作多流于表面,合作内容也局限于认知实习、参观调研、短期实习实训,对于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产教相嵌式学习模式探索有限,学生毕业后难以直接上岗,企业的合作积极性降低。更为重要的是,多数合作单位为非农企业、远离乡村,2021年63家“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无一家农业企业,学生在培养环节真正到乡村一线的机会少之又少。

4.持续性矛盾:培训功效对经营主体综合素养提升不强。职业培训作为职业教育的又一重要功能,对乡村产业振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鄉村产业逐渐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而农民的整体素质还相对偏低。根据国家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9.9年,农村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更低,仍处于“初中毕业”“小学毕业”水平,农村文盲劳动人口依旧存在。新生代乡村青年、涉农专业毕业生、相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乡村留守村民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只有通过做实职业教育、强化职业能力培训,才能不断提高涉农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塑造出高素质乡村产业从业者。应通过岗前、岗中、岗后培训与教育,培养一大批一线高素质农民、中端农技推广人员、高端农业科技人才,保证乡村产业振兴后继有人。

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逻辑转向

(一)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耦合关系

“耦合”本为通信工程等领域的专业术语,后被引申为两个或多个体系之间通过交互作用,相互影响、产生增力,进而协同完成目标任务的现象。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表现出高度的耦合关系,其实质就是与“人”“产”“兴”的融合。

“人”是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组织者、参与者,教师、学生、乡村产业从业人员是职业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人”也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积极践行者和成果享用者。实现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包括农业职业经理人、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高素质农民等的共同奋斗。“产”是职业教育功能发挥的载体,人才支持、技术支持、平台支持等均离不开产业的形式。同时,通过职教域与产业域合作、促进产教深度融合,才能形成利益共同体,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产”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石,处于核心地位。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最重要的是全产业链的形成和发挥特色产业的优势。职业教育是“兴”理论的“学习场”和实践的“操练场”,对于助推乡村振兴大有裨益。与此同时,“兴”还可以反哺职业教育,助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实现乡村美、农业强、农民富是乡村产业振兴的最终目的,渠道是想方设法提高乡村农业生产效能、促使产业链延长、提升新型农业和生态农业活力与质量,以及充分运用现代农业销售和组织方式。此外,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振兴的耦合关系,还表现在人与产、产与兴、人与兴的双向互动、互嵌共融、融荣与共。

(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应然转变

1.人才培养:“国之能者”转向“国之大者”。要解决好“招不来、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等问题,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由“国之能者”向“国之大者”的转变。一是强化立德树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通过劳动教育、耕读教育等增强学生大国三农情怀,充分发挥“三全育人”功能,扶正学生就业观念,培养学生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工巧匠,又是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大国工匠。二是转向多元培养。乡村产业振兴是一产、二产、三产的组合振兴,需要全产业链的优秀人才。从职业教育历史溯源来看,专业招生长期以二产、三产为主,一产相对较少且冷门。在培养过程中过于注重单一岗位能力教育,对于交叉学科领域技能、通用能力培养较为缺乏。乡村产业振兴必须走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尽可能地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因此培养“懂技术、会管理、能发展”的多元化人才是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的良策。三是突出特色培养。乡村产业振兴要发挥地方资源、人文历史和产业基础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需要特色的职业教育支撑,围绕产业布局特色专业集群,定向精准对接,将教学和科研成果转化到乡村一线,培养具有地区核心竞争力的有用人才。

2.产教融合:“加式互融”转向“乘式互融”。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延伸和横向拓展,需要实现由“加式互融”到“乘式互融”的转变。一是盘活乡村资源。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只有盘活乡村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资源,切实立足乡村、面向乡村、服务乡村,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合作效能。要充分挖掘乡村产业域与城市产业域的异同,明晰乡村产业是植根于乡村社会的产业形态,受乡村文化、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等影响深厚,兼具经济性和社会性。通过现代乡村学徒制等模式,以产为方向,以学为基础,以研为纽带,实现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二是构建第三空间。校企合作不应流于表面,而应扩大协同,通过深度参与、合作共治,努力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第三空间。例如,采用企業办学、校办企业、订单班等形式,打造协同育人平台,一方面可加强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对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还能实现教师和员工互聘转聘、学生毕业即上岗、成果转化落地,达到利益最大化。三是形成全新业态。产教“乘式融合”是以“产”和“教”为纽带,将“产”与“教”进行深度互嵌,实现将“教”融嵌在产前需求和产后发展的纵向结构之间以及一二三产横向结构之内。这种融合不仅是“职业教育+一产+二产+三产”的产业链延长“加式融合”的升级,更是从乡村实际出发,构建“职业教育×一产×二产×三产”的灵活组合,丰富乡村产业的新业态,实现人才链、产业链、价值链相统一②。例如,乡村种植业、养殖业不仅仅是增加深加工、网络销售等环节,更重要的是实现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旅游服务业不仅仅是将酒店管理、旅游文化带入乡村,更重要的是对接现代康养、休闲观光农业;财经商贸业不仅仅是增添营销会计、传统物流岗位,更重要的是匹配农村电商、互联网+、人工智能③。

3.教育理念:“短期培训”转向“终身提升”。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只有将“短期培训”真正转向“终身提升”,营造出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环境,才能更好地为乡村产业振兴服务。一是推动“培训过”向“培训成”转变。坚持结果导向、问题导向,确保学习、培训的效果。依托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全面记录参学、参训人员终身学习情况,将相关学习经历、培训经历、技能证书等存储在案。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对于乡村干部、农业经理人、乡村企业负责人、合作社负责人等核心力量,必须获得相关技能资质或学分才能上岗。二是强化“工学结合”“半耕半读”学习方式。职业教育的对象70%以上来源于农村,承担着千万家庭的生计重任。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大力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允许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半耕半读等多种形式完成学业。三是完善岗后技能培训与认定。要努力彰显技能从业人员的身份和贡献,打通职称职级晋升、待遇地位提高的“最后一公里”。制定不同类型技能人员岗位职称职级晋升标准,让通过职业教育就业的人员有奔头、有盼头、有甜头、有劲头。

4.环境保障:“理想城市”转向“安居乡村”。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点任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改变先生产后生活的观念,实现向往“理想城市”到“安居乡村”的转变。一是建造高水平住宅。通过划拨专项资金,在县域或乡镇高标准建设或改造乡村产业振兴人才住房。采用农家院式别墅、四合院、洋房等形式,吸引有志之士向乡村聚集。与此同时,教育、医疗等配套条件进一步向县域倾斜改善。二是增加公务员编制、事业编制等基层就业指标。根据乡村实际需求,设立一定数量的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从事乡村管理、农技推广、产业发展等工作,并适度向职教学生倾斜。通过定岗定编,吸引青年人才“安居乡村”。此外,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落后地区,给予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税收减免。三是挖掘乡村文化价值。激发乡村主体活力,充分挖掘乡村文化价值,让文化自信在乡村生根发芽。感受乡村地域文化特色,创建“有灵魂”的新乡村,体味农耕文明的魅力和风采,重拾“诚、孝、俭、勤、和”风尚,让乡风文明成为留住人才的“金钥匙”。推动文化兴农、人文助农、品牌强农,促进乡村与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乡村现代化、品位化、独特化、差异化发展。

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未来图景

(一)价值回归:推动职业教育“乡村化”

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提出“要化农民,必先农民化”④。服务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发展面向乡村的职业教育,必须推动职业教育的“乡村化”。

1.职业教育区域布局要靠近乡村。我国长期城镇化的过程导致城乡差距扩大,职业教育整体上也形成了趋近城市的空间布局。远离乡村的职业教育会导致职业教育农村生源供给不足、技术服务乡村成本增高、农村劳动力培训广度和深度不够,难以长效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根据政府区域规划定位,通过调整职业教育区域布局,整合资源,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打造以区域为中心的职教联盟,形成一联盟服务一区域的职教格局,并建立区域与他域的沟通范式⑤。职教质量不高的区域,通过引进优质资源、建立分校等形式向乡村靠近。

2.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要贴近乡村。以市场为导向,乡村产业振兴需求哪类人才,职业教育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职业教育机构要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形成服务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专业群,特别是加快家政、康养、互联网+、新能源等领域的新兴专业建设。

3.职业教育培养方式要适应乡村。农民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劳动力,面向农民的主要培养方式应该是职业培训,或方式更为灵活的职业学校开放教育。职业教育应剖析培养对象特征,选取适合乡村、适合农民的培养方式,有效解决“外溢效应”,培养富有“三农”情怀的高素质农民。

4.职业教育从业人员要回归乡村。职业教育从业人员只有从思想上、方法上、行为上回归乡村、弘扬传统、率先垂范、理实结合,才能扶正就业导向,培养出真正为乡村产业振兴服务的有用人才,吸引“走出去”的乡村成功人士回归,实现“空心化”乡村“造血”。

(二)主体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产业化”

教育属于第三产业,职业教育也具有突出的生产性,与市场有明显的互动。通过职业教育“产业化”,可以解决当前乡村职教面临的教育投入不足、经费短缺、就业负担等问题,实现教育供给与教育需求平衡。

1.形成多元办学格局。大力推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职业学校+乡村+农民”的合作模式,实现资源和要素整合,形成政府统筹、行业企业举办、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充分发挥校政企协同育人功能,将职业教育教学、科研、教师、基地等与乡村产业紧密对接,形成专业共建、学科共融、师资共培、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互惠良好生态。

2.构建协同发展联盟。以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外部联通为方向⑥,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围绕乡村产业振兴所需人才,构建包含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职业本科、普通高校为一体的纵向贯通协同发展联盟,以区域经济圈或功能产业带等为服务对象的横向融通协同发展联盟和以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外部联通协同发展联盟。第一,确保中职“双优计划”、高职“双高计划”、职业本科“促进计划”中含有能为乡村产业振兴大力服务的学校与专业,贯通其教育协同培养链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产业服务能力。第二,加强各学段普职融通,通过劳动与农耕技能启蒙教育、理论与实践性课程互选及学分互认、农民社会化培训等形式,延伸职业教育办学空间,形成服务乡村产业振兴人才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体系。第三,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建立“学校学习—就业创业—回炉培训”的联通渠道,统整学历与非学历教育,推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一体化,增强就业、从业人员的岗位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

3.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产业化离不开国际化,职业教育“走出去”⑦,打响中国特色品牌,乡村产业才能“走出去”。一方面,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形式,打造高水平国际化职业学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与国际和地区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或参加相关国际培训、技能大赛,将职业教育放入国际经济大环境中去,厘清优劣,顺势而为,谋求乡村产业发展。

(三)资本强化:推动职业教育“技能化”

乡村振兴必须以实体经济作为支撑,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推动职业教育“技能化”,是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乡村就业创业的重要渠道。

1.营造技能社会认知⑧。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学历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但高学历并不等同于高能力。要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推动社会由学历认同向技能认同转变,选培一批“田秀才”“土专家”等榜样典型,重塑“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认同,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2.改革招生录取方式。严格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采用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录取办法,根据地方教育条件,平衡好城市生源和农村生源比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比例。完善“职教高考”制度,优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招生录取方式⑨,原则上职业技能成绩占比不低于50%,同等情况下,优先录取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探索技能优异的学生免试入学职业教育本科政策,录取比例力争达10%,并给予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专项资助。

3.健全技能成果认证。国家资历框架制度是目前全球160余个国家采用的良好范式。通过多种形式对个体不同技能予以认证,并积极纳入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实现技能成果认证,同时确保涉农技能证书比重。此外,还应科学规范行业标准,进一步严格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证书发放,探索鄉村产业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激励莘莘学子走技能成才、技能服务乡村之路。

(四)生态转型:推动职业教育“数字化”

2022年和2023年教育部工作要点分别提及,实施和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在此背景下,职业教育走向数字化已是大势所趋⑩。

1.丰富数字教学资源。一方面,通过开发乡村产业振兴相关数字课程、数字融媒体教材、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项目和基地,推动职业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提升数字化学习能力,构建形式丰富、内容定制、时间灵活、方式多元的“乡村产业振兴技术技能学习中心”,使学生能够利用更为广泛的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综合素养。

2.赋能数字农业产业。Malek认为,现代农村要发展,必须把学校建成信息与交流技术远程计算机中心11。围绕乡村产业振兴所需要的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精准农业、智慧农业等领域,新增或改建相关专业,为乡村数字农业产业赋能,为打造农业发展新引擎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3.充裕乡村数字文化。职业教育承担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创新乡村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的重要使命,能够为乡村产业振兴铺就一条“文化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乡村文化资源禀赋,创作展现乡村特色风貌的文化作品,通过时间与空间跨越、虚拟与现实交融,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农、文、旅新场景;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乡村古韵、田园风光、民俗活动、农业生产等场景转化成数字场景,为人们提供“订单式”“菜单式”“配送式”文化信息服务。

(五)守正创新:推动职业教育“模式化”

我国职业教育萌芽于19世纪60年代,经过160余年的探索历程,一些教育的创新范式对于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大有作为,值得在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中大力推广。

1.“公费农科生”模式。近年,受疫情影响,就业压力持续增加。但与此同时,乡村农技推广、乡村产业发展等人才缺乏,“进不来、用不上、留不住”现象严重。通过“公费农科生”政策,不仅能够吸引家庭相对贫困的农村学子就读职业教育,还可以为乡村产业振兴定向输送高质量人才。当然,“公费农科生”需要多部门协同保障,才能真正起到振兴乡村的作用。

2.“特色订单班”模式。根据地区乡村产业需求、企业需求,订单式培养职业教育人才,铺就了学校到乡镇或企业的“立交桥”,为学生搭乘了毕业即就业的“直通车”,激活了基层就业活力。这种模式可以促进校企、校镇等深度合作,更大限度地以“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同时还能减轻学生的思想和经济压力,帮助他们牢固掌握技能本领。

3.“田间课堂”模式。把课堂搬进田间地头,让学生深入乡村生产一线,让科技成果直达千家万户,“田间课堂”已然成为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主战场、新方式。在“田间课堂”上,既可以进行田园思政教育,又可以进行现场实用技术培训,实现了助农和人才培养的双赢。田间学院或乡村振兴学院便是众多“田间课堂”的集成。

4.“农业众创空间”模式。作为乡村产业的“孵化器”,“农业众创空间”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充沛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职业院校要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等的合作,通过市场化、资本化、专业化运作,为乡村产业振兴聚焦创业资源,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5.“现代乡村学徒”模式。“现代乡村学徒”模式是中国特色学徒模式的有效实践,针对乡村产业特点,采用学徒制,到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村传统手工艺工作坊等场所,以“工学结合”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增强职业教育学生动手能力,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注释]

①邹成效,衡孝庆.论融合性[J].学习与探索,2016(3):27.

②徐小容,李炯光,苟淋.产业振兴: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的融合机理及旨归[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4.

③田真平,高鹏.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困境和服务模式[J].教育与职业,2021(9):7.

④晏阳初,赛珍珠.告语人民[M].宋恩荣,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44.

⑤曾阳.乡村振兴战略下职业教育服务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2):26.

⑥胡斌武,陈朝阳,吴杰.“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索[J].山西大学學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1.

⑦陈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逻辑、困境与进路[J].现代教育管理,2021(6):121.

⑧王扬,乐晶.技能资本:乡村内生发展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世界农业,2021(7):85.

⑨陈江.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样态:问题与策略[J].高教探索,2019(2):101.

⑩朱德全,熊晴.数字化转型如何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4):12.

11Malek J.Symbio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elecentre and Lifelong Learning for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A Malaysian Experience[J].The Turkish Onlin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2014(3):148.

猜你喜欢
产业振兴职业教育乡村振兴
论如何促进当前景德镇陶瓷产业振兴
“两南”临夏定西脱贫攻坚与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兴旺和特色小镇建设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江苏特色小镇建设问题研究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产业振兴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