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

2023-11-04 16:02何文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15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政策

何文华

【摘要】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双减”政策致力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课外辅导负担.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设置作业,就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就“双减”背景下如何设计小学数学作业进行积极的探索,并从当堂检测、分层作业、拓展提升类作业三个方面探索了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作业设计;小学数学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明确,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并非直接不布置作业或少布置作业,而是要“精”心布置作业.众所周知,作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上所学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反馈.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作业还能起到不同的效果,对学生技能和思维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一、当堂检测,落实学习目标

(一)设计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作业,夯实学生基础

课堂里的每一分钟都有对应的作用和价值,只有发挥好每一分钟的作用,才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当堂检测,是课堂上的作业.简单来说,就是学生在学习完新的知识之后,教师展示出对应的题目,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来完成这些问题.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这节课的掌握情况,哪里还需要重点讲解或训练.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方向一致的作业,这些作业需要难度适中,与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贴近.在每一节课的末尾,都留出固定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在当堂检测环节设计一些基础且实用的练习题,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有效,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另一方面落实了教学目标,为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二)优化当堂检测的作业形式,保持学生积极性

在一般的课堂上,教师通常会将课本中的练习题作为当堂检测的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这些题目比較枯燥,难以引起他们的探索兴趣.作业不仅要与课堂内容相贴近,还要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吻合.小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往往喜欢一些比较新奇的事物、内容,而非抽象的、枯燥的数学题目.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在设计当堂检测时就需要考虑到作业的形式,不能一味地呈现出一些死板的作业,而是要设计出灵活多样的作业.例如与生活相结合,设计生活化作业;与故事相结合,给作业一个有趣的背景;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领悟理解数学规律.只有保持学生对当堂检测的积极性,才能够全面发挥当堂检测环节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中的单价与总价之间的关系时,在这一课的当堂检测中,教师可以春游为情境,设计了一道购买门票的问题:本市游乐园最新推出团购价,购票人数在1~50人之间的,每人票价35元;购票人数在51~100之间的,每人票价为30元;若团购人数在100人以上,则每人票价为28元.实验小学四年级三个班要组织春游,1班66人,2班56人,三班48人.(1)若各个班分别购票,各需要多少钱?(2)若三个班合并团购,共需要多少钱?(3)请你提出其他问题并自行解答.这里第一个问题可以锻炼学生对公式“总价=单价×数量”的运用,第二个问题可以锻炼学生根据题目寻找恰当条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个问题是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条件并给出最优化的购买方案.

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加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素材作为题目的背景,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利于保持学生对课堂练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让课堂中练习环节的氛围变得更加轻松.

二、分层作业,满足学生需求

(一)基础类型作业,满足大部分学生学习需求

一个班级里往往会有几十名学生,每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都是不同的.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也必然会有学习成绩有待提升的学生.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分层设计作业就成了“双减”政策下的重要策略.首先,教师要设计基础类的作业,这种类型的作业要能够符合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主要针对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这些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往往是只会基础题,稍微一变式就难以理解了.基础作业主要分为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就是基础练习,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第二个板块就是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这两个板块,就基本能够满足班级里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先设计了基础类作业,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填空题,难度较低.如题:

1.直径是3分米的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2.在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第二部分是选择题,难度适中.如题:

3.将一个半径为R的圆切割拼接成一个类似于长方形的图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A.2πR B.2πR+2R

C.πR+RD.πR+2R

第三部分是解决问题,难度稍微提升,需要学生积极思考,灵活运用.如题:

4.白鹭公园的中心有一个圆形的花坛,这个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一问题需要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周长公式,先求出圆的半径,再求圆的面积.除此之外,教师还可设计一些给出图形求面积的题目.

设计基础类型的作业,目的是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教师除了要设计一些简单实用的问题,还要稍微拓展,让学生努力“跳一跳”,就能够解决更难的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拓展提升类型作业,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分层作业的优势在于可以满足整体学生的需求.前面提到的基础类型的作业能够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那么在班级里还有一些学生,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学习水平都比较高,基础的练习对于他们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这些学生需要更高阶的作业去满足学习需求.对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提升类型的作业,重点去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比如说在一道题目中设置多个层次的问题,用一道题目来涵盖多个知识点,进而解决学生“吃不饱”的问题.再比如说设计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这些问题角度可能会比较刁钻,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甚至需要教师或家长的帮助.每周设计几道这样的问题,能够让优秀的学生在探索中变得更加优秀.

例如,在教学“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教师可针对学习水平与理解能力较高的学生设计拓展提升类型的作业.如题:五(2)班里,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5倍,请问五(2)班的男生和女生人数各有多少人?一般难度适中的题目中,只有一个未知数,而这道题却有两个未知数,男生和女生的人数都未知,只知道男女人数之间的关系.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5倍”这句话,可以将女生人数看作“1”,设女生人数是x人,那么男生的人数就是1.5x人,再结合上“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0人”可知,1.5x-x=20,这样方程就列出来了.1.5x-x=0.5x,0.5x=20,x=40,也就是女生人数是40人,再求出男生的人数:40×1.5=60(人)或40+20=60(人),这道题就解决了.

拓展提升类型的作业,主要以训练思维、增强应用为核心,锻炼高水平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每次设计作业时,都要分层设计,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训练和成长.

三、综合作业,培养学科素养

(一)用实践类作业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素质教育时代下,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点滴渗透,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策略去实施教学,让学生拥有自主探索、操作实验的机会,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数学规律,拥有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定期设计一些实践类型的作业,以此作业来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一般来说,每一个单元或每一个板块的末尾都会有一个综合类型的活动,教师可以以课本上的这些活动为主题,来设计实践作业.除此之外,还可以结合教学目标,挖掘生活中的素材,设计生活化的实践作业.学生在完成实践作业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需要提出数学猜想并进行验证,需要观察和发现,需要讨论与交流.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就会越来越开阔,能力也会越来越出众.

例如,在教学“扇形统计图”时,教师可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前置作业.教师先向学生展示出一张表格,表格呈现了乐乐一家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如油脂类摄入量50g,约占总摄入量的1.3%;奶类和豆类摄入量450g,约占总摄入量的11.8%.接着,开始实践活动.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阅读图表,说一说表格中百分数的意思,为后续认识学习扇形统计图做准备.第二步,教师向学生展示出根据表格数据绘制成的扇形图,并介绍统计图的名称和整个圆表示的意义,这里教师让学生先观察,然后与同伴说一说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如图中的百分数,每种食物摄入量所占面积以及部分与整體的关系.第三步,组织学生完成记录单,用文字、图画、操作等方式填写学习记录单,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实践类型的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有更强的新鲜感,这种作业不同于往常的书面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调动多种感官,与同伴相互交流讨论.所以,实践作业是锻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在综合作业中渗透数学思想与数学文化

作业不仅是一种锻炼学生能力,反馈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而且是一种载体,通过作业这种载体,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播一些正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思想与文化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作业中渗透数学思想,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地学习过程中,既拓展了知识,又拥有了更高的认知.另外,还可以在作业中插入一些数学文化,比如说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古代数学名题、数学的应用与实践,等等.这样的作业既能够让学生保持热情,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

“双减”政策不仅要注重“减”,更要注重“加”.减的是学生的作业负担,加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设计综合性质的作业,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眼界和认知,又能够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的魅力.

结 语

“双减”政策确实为教师的教学设计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影响与思考.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进一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一直都是长久需要攻克的问题.作业,作为一种教学过程中的必备内容,教师应精心设计,设计出高效、简洁、目的性强、实用价值高的优秀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加强自身的基础能力.每节课、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在日常生活中下功夫,才能让作业“更显神通”.

【参考文献】

[1]张峰.“双减”政策背景下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第二课堂(D),2022(12):38.

[2]姜煜磊.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J].理科爱好者,2022(06):179-181.

[3]张培.“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J].江西教育,2022(44):67-68.

[4]许敏铸.“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新思路探析[J].知识文库,2022(24):79-81.

[5]王岩.探讨“双减”与小学数学作业优化的有效结合[J].黑河教育,2022(12):50-52.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政策
政策
政策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助企政策
政策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关于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