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姣凤 尹文涛
【摘要】从本土特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角度,围绕教学实践以琼北本土特色生态果业资源——荔枝为内容载体,探讨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路径与方式。以“荔枝‘飞上天”为学习主题,依据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建构主题统领的单元知识体系,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需要出发设计单元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
【关键词】荔枝文化资源;核心素养;主题单元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各国的教育者普遍认识到了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入本土课程资源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国是荔枝的原产地,琼北地区又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特殊的气候优势,使得琼北荔枝具有上市早、效益高等特点,荔枝成为海南农民增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产业。鉴于琼北荔枝的经济价值与特殊的果业文化,从“以美育人”的角度出发,创设真实教学情境,围绕学习主题开展“任务群式”的“单元化研究型”教学设计和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将本土荔枝文化资源融入学校美育课程,进行美育特色课程建设和改革教学方式,都具有现实意义。
一、开展主题式学习活动的意义
主题式学习活动是围绕一个或多个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经历比较完整的美术鉴赏和创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师需要改变单纯的知识与技能传授者的角色和一课一练的教学习惯,形成创造性地策划、组织和管理教学的‘教学领导力,学会以学生为主体的主题性研究型教学设计。”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主题性美术教学,要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点创设情境,设计出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情景化教学。
学生认知的发展、知识的建构、技能的获得、情感态度的变化都归因于学习活动。设计以荔枝为主题的单元教学活动,带领、指导学生深入琼北荔枝生态园开展荔枝生物属性、生态状况、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以及实地写生、收集创作素材等艺术采风活动,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取知识、获得美术表现技能,在主题学习中建构知识;通过了解琼北荔枝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体验绘画、手工制作等多種艺术表现形式,创作出独特的荔枝主题或元素的美术作品,以促进学生的艺术实践、创意思维、美术表现、审美情趣等美术素养的培养,同时提升文化认同、乡土情怀等正确价值观的培育。
二、因地制宜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多元化单元内容设计
素养导向下的美术学科教学,有更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传统意义上的单课教学设计,在知识体系建构方面有一定局限性。新课标倡导以主题单元和学习任务群呈现的课程设计,美术知识技能体系化,课程内容结构化,美术知识技能与课程内容融入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和欣赏评述四个艺术实践活动中,而四个艺术实践活动又分别侧重不同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1.多领域教学内容整合与知识建构
美术学科所独有的学科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在进行单元设计时,同一个主题多个学习任务可有不同侧重,比如在单元教学中的学习任务一,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情景化学习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荔枝的生态属性和艺术层面的“美”,可以让学生分析琼北不同地区的荔枝品种,对永兴地区特有的品种“荔枝王”进行介绍,整理不同果实的大小、形状、色彩、果实成熟时间等。琼北地区荔枝品种众多,有野生荔枝、嫁接荔枝。之所以政府大力支持荔枝产业,也是因为自古以来大量的野生荔枝在琼北火山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荔枝生态景观,涉及到地理、生物、历史、美术、民俗文化等跨学科知识。从文化认知与审美情趣层面来设计学习活动,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让学生对当地荔枝资源、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增进学生对自然、生活、本土课程资源与文化的关注,提高审美素养。
美术知识的建构,离不开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途径。只有学生通过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途径获取到学科或跨学科知识与技能,再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才能建构新的知识结构或知识体系,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以培养审美判断、文化理解学科核心素养为例:学习过程中获取美术知识内容,可以收集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形式的以荔枝为主题的艺术品进行欣赏。如齐白石画的以荔枝为主题的国画作品、明初雕刻荔枝花纹的漆器作品等,学生对不同种类美术作品进行了解的同时,就会对这些艺术品有基本的感知、判断和文化的认同,再尝试让学生学会评价作品,表达自己的认知与理解。
2.实践体验与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
乡村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接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将美术课本知识融入到真实的学习情境中。走进荔枝园,从地质特性层面、生物属性层面、农村经济振兴发展等层面展开跨学科学习,使学科知识与应用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实地考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体验活动,感受荔枝的美。手绘记录与拍照的资料又为后期的美术课提供素材,增加知识迁移的可能性。
三、荔枝主题单元设计与实施
1.单元学习任务一:了解本土荔枝,感受荔枝文化
学习目标:学生了解和认识荔枝果业的独特性以及发展历史和现状,增强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文化的联系,学生对本土荔枝课程资源认知和荔枝果业文化、民俗文化、人文内涵的理解。
从荔枝的历史导入,与海南有着深厚渊源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写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引出荔枝的美味;学生随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等描写荔枝的诗句,了解荔枝品种的命名来源,唤醒特有的荔枝情怀。通过荔枝在琼北地区的生长情况分析和新培育的优秀品种介绍,了解琼北荔枝产业正带动着当地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为琼北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资源。目前,海南正在大力推进荔枝产业与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的高度融合,加快荔枝园区、荔枝小镇、荔枝专业村等建设,可以此为载体,讲好琼北荔枝故事,传承琼北荔枝文化。
引入本土文化资源开展美育活动是一项有意义的教育实践,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美术教育的内容并非孤立的存在,从学生熟悉的地方特色内容入手,让课本知识与社会联系起来,体现人文学科特点,扩大教育视野,运用多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使学生深入了解和体验本土的人文之美,提升美术教育品味。
2.单元学习任务二:走进荔枝生态园,感受琼北荔枝之美
学习目标:通过实地考察,学会观察荔枝的生长环境,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荔枝树、花、果、叶的特点,并用速写的手法记录,累积美术创作素材。在真实情境中感受荔枝生态环境与自然形态之美。
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教学强调联系现实生活情境,追求真实性学习成果。教师可事先准备好荔枝园研究调查报告单,学生根据报告单中的问题进行填写,如:荔枝果的纹理是怎样的?荔枝果的味道如何?荔枝叶是对生还是互生?一串果实里的颜色有什么区别吗?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以问题导向和任务驱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获取知识,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对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评价,最终得出结论,将知识转化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美术是视觉形象艺术,美术活动包括感知、理解与創造。对本土荔枝文化有初步理解之后,学生再实地考察,正确把握视觉形象,学会感受和认识美的独特性与多样性,将生活中的荔枝素材归纳成形式美原理,形成自己的审美感受,通过观察得到视觉经验,为准确描绘和塑造基础提供依据。
3.单元学习任务三:以荔枝为元素,设计适合纹样
学习目标:掌握纹样设计的基本方法,利用简化、夸张、变形、添加等手法设计出对称式纹样或均衡式纹样。了解写生与纹样设计的关系,分析适合纹样的组成特色,感受我国传统纹样的美并理解纹样的象征意义。
通过前期的实景写生素材,结合设计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基本造型能力与表现意识。从知识层面推进到乡土情怀,理解人们在精神层次上的追求。人们喜爱荔枝不仅仅是因为其甘甜的味道,还因为其外形、谐音等赋予其深层的精神内涵和美好寓意,花鸟画家齐白石、李苦禅等就以荔枝入画,象征“大吉大利”,给人以清新悦目的视觉享受。荔枝的外皮颜色鲜红,看起来非常喜庆,密密麻麻的果子凑在一起,寓意硕果累累,则象征着富裕的生活;荔枝的生长速度快,生命力顽强,生命周期长,所以荔枝象征健康长寿;荔枝的“荔”,谐音是“利”,象征着吉利。此外,人们还把裂开的荔枝作为“利势大开”的象征。荔枝的谐音“励志”,象征坚持自己的追求与梦想等,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让学生在设计荔枝纹样中感受荔枝的文化美、寓意美。
文化理解是对特定文化情境中艺术作品人文内涵的感悟、领会、阐释能力。以荔枝文化为素材,纹样知识为基础,以民间赋予荔枝的美好寓意和对生活的期待为意义,抓住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历史了解到实景观察写生,再到美术知识建构,让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结合美术学科知识,运用美术表现能力创造视觉形象,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的习惯,加强学生对本土文化在价值观层面的认同,学会在设计美术作品中探寻美的理想和价值,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及独特的艺术魅力。
4.单元学习任务四:绘风筝,让“荔枝‘飞上天”
学习目标:在不同风筝外形上进行荔枝纹样创作练习,经过观察、想象、构思、表现等过程,设计荔枝纹样,体现荔枝人文主题。以放飞风筝的方式展示美术作品,融入生活情境,拓展学生欣赏、评价美术作品的体验兴趣,关注学生对作品感受的新颖性。
之所以选用风筝作绘画作品载体,首先是风筝的外形多样,学生根据外形设计纹样,符合纹样课程学习内容。其次,安排学生带着画好的风筝去操场放,让学生接近自然、感受自然。让作品“飞”上天,将所学美术知识与技能以及所获得的审美经验应用于生活娱乐中。再次,风筝上绘制的荔枝图案对琼北荔枝文化起到宣传作用。带领孩子们到操场放风筝,在开放式的环境中互相欣赏作品,最后,将学生的风筝收集起来集中展示,风筝随风飘动为学校带来活力。在放风筝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做出实时评价。评价包括:能否在规定的外形中设计出适合外形的纹样?纹样中的色彩搭配是否合理?纹样追求什么寓意,有什么样的美好追求?在开放的环境中学生各抒己见,老师有意引导学生思考作品是如何将荔枝文化、外形与美术表现结合起来的,又为家乡的荔枝产业做了什么样的宣传等。
感受荔枝文化、描绘荔枝纹样、展示荔枝作品,所运用的资源立足于本土文化,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热爱,结合海南正在大力推进荔枝产业与旅游业、现代服务业融合等实际情况,有意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资源为家乡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增强对当地文化的认同、提升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审美素养,顺应时代要求与使命担当。
四、荔枝主题单元教学实践的启示
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和创造力的主要阵地和途径,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是美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本土特色课程资源引入单元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同时,有助于学生了解和认识乡土资源,理解乡土文化,提高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也能促进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交流,培养学生关注本土文化意识和乡土情怀。
通过荔枝主题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将本土课程资源纳入到主题教学单元设计具有创造性意义,为今后开展乡土资源主题单元教学提供了范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引导学生着眼本土文化,从提出问题,再实地考察解决问题,通过采用任务式、探究式的教学获取知识,帮助学生重新建构知识体系,让学生形成“整体效应”,既强调知识能力,也强调情感态度的整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本主题也为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发展、因地制宜利用本土特色资源开发校本美术课程提供新思维、新途径和新方式。
本土特色文化资源是美术课程内容的重要来源,通过对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美术课程,可以丰富文化认知和艺术体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提升美术教育品味。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本土资源中具备美术创作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乡土文化,了解美术与文化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艺术表现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3]尹少淳.美术核心素养大家谈[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