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体施教:教出文本“这一篇”个性特征

2023-10-31 08:51童志国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语言运用

【课堂聚焦·教材教法】

【摘 要】依体施教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强调充分抓住文本鲜明的篇性特征,既要关注文本“这一类”的共性特征,更要聚焦“这一篇”的个性特点,教出文本“这一篇”独一无二的秘妙,实现由“类”观“篇”赏析文本个性、由“篇”照“类”透视文本共性的阅读教学预期。如此,师生方能在多重对话中,借助“这一篇”的个性特点,向文本更深处漫溯,提高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并锤炼思维,提升思维的敏锐性和深刻性,真正助力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的落地。

【关键词】依体施教;文本特征;思维提升;语言运用

依体施教是指依照文章的文体属性,遵循文体创作的规律,发掘文本独一无二的篇性特征,并将其作为核心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教学。文体属性是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依据。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因不能区分文本的正体与变体,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随意处置课文而误导学生读写的问题[1]。事实上,语文阅读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者的文体意识淡薄,忽视甚至无视文体特征,将所有文体都教成一个模样。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经典文章,也是一个篇性特征鲜明的文本,兼具悼词和演讲稿的性质,从文体上来说是一篇实用文。通过考查本课的诸多教学案例,笔者发现两个不良的教学倾向:一是将其当作议论文教学,指导学生在论点、论据和论证里“兜圈子”,忽视悼词的文体特征,对文本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熟视无睹;二是教学偏重于对马克思生平事迹的搜罗,以及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伟大友谊的讲解,最终溢出语文学科的边界,滑向“非语文”的教学泥淖。

在新课改背景下,笔者认为,坚持依体施教,教出“这一篇”鲜明的个性,不仅不会过时,而且也应该成为阅读教学永恒不变的追求。

基于此,在本次教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过程中,笔者尊重学情特点和文本特征,以学定教,依体施教,紧扣思维与语言这两大关键点,指导学生在读懂“这一篇”的基础上,锤炼思维,品味语言,发现、体味“这一篇”的妙处。

一、审读标题,辨识文体,确定内容

一般而言,读文先读题,由题目猜文章内容,是常见阅读教学遵循的路数。鉴于过去存在将本文当作议论文来教学的误区,教学伊始笔者指导学生先识体后定教,即先明确文体再确定学习内容,有利于学生准确进入“这一篇”的具体化学习,从而避免“这一类”的空泛性学习,最终获得“这一篇”独特性的解读。

文体往往从标题就可以看出,一类是标题中含有文体字眼的,如文题《过秦论》《陈情表》《师说》等,“论”“表”“说”即指明文体;一类是标题中不含文体字眼的,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祝福》等,通过阅读内容以及教材中的“学习提示”,可知其文体为散文和小说。辨识文体大类不难,难的是区分文体变体和同一母题下不同文本的个性特征。文体变体如“论”“表”“说”,从大类看均属于实用文体,但仔细甄别三者各自的特点才是教学难点;同为“悲秋”母题,郁达夫《故都的秋》有别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对“悲秋”母题的突破,是教学的重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从“讲话”看,属于演讲词;从“墓前”看,属于悼词。这是一篇兼具悼词和演讲词特征的实用文,而非常见所理解的议论文。从文体归类要精确化的角度出发,将本文定性为悼词更确切,因为演讲词是悼词的上位概念。

确定文体后,文章可能会写哪些内容,往往就呼之欲出了。通常来说,悼词会写逝者生平主要事迹,以及生前建立的丰功伟绩,并表达对逝者的崇敬之情,即“述其哀—赞其功—颂其德”。就本文而言,写了马克思生前的主要事迹——社会科学中的两大发现、在数学和其他领域的发现以及丰富的斗争实践,主要分布在文章的第二、第三至第五和第七段;恩格斯对马克思逝世的悼念和敬仰之情,则见于文章的首尾段。

二、依体分层,厘清思路,质疑问难

在划分文章层次被“冠名”为肢解文本的背景下,笔者认为指导学生对本文进行层次划分,仍然是有必要的。因为本文是悼词,其逻辑层次是清晰的,划分本文结构有助于将本篇悼词清晰的条理和严密的逻辑呈现出来,能让学生快速读懂文本。事实上,本文原初读者是听众,而演讲是诉诸听觉的时间艺术,要想让听众能快速把握悼词内容,清晰的思路和严密的逻辑不可缺失;否则,悼念结束了,听众还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语文阅读教学,第一步是要让学生知道文章写了什么,弄懂作者是如何建构文章的,然后才能深入文本内涵,解读作者为何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意图。在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广泛认同的当下,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对不同划分法进行商榷,是对学生思维的有效训练,可以提升其思维的敏锐性和深刻性。从这个层面来说,本文是不可多得的锤炼学生思維非常好的语料。

本文的段落虽然不多,但学生在厘清文本层次上仍存在较大分歧。厘清文章思路最常见的路径,就是抓文段中的过渡句、关键词或依照文体的表达习惯。鉴于此,笔者从悼词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称呼语入手,指导学生思考:在恩格斯的评价中,马克思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或者说马克思首先是什么“家”?学生很快会发现,恩格斯以“家”来称呼马克思的词语有三个:思想家、科学家和革命家。这三个概念是什么关系呢?是并列关系,还是属种关系?一般认为,思想家和科学家是等价关系,并与革命家构成并列关系,其实是不妥的。从概念的定义出发,将思想家作为属概念,科学家和革命家作为种概念,似乎更为恰切[2],因为思想家是对马克思毕生所有功绩的概括。从文中相关语句“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来看,在恩格斯心中,马克思最主要的身份是革命家,革命家与科学家是并列关系。之所以恩格斯称呼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是因为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是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双重巨人。

按照悼词的常规写法,学生不难将本文大致划分为三个部分,先表达哀悼之情,再叙述逝者辉煌成就,最后赞扬逝者的品德。因此,学生将文本九个段落划分为:第一至第二段为第一部分,第三至第八段为第二部分,第九段为第三部分。但第二段的处理存疑。此时,教者有必要启发学生思考:第二段怎样处理?归属于第一部分,还是第二部分?与此同时,在概括马克思一生丰功伟绩的第二部分时,需不需要分层?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生最终将文章分为三部分:第一段为第一部分,第二至第八段为第二部分,第九段为第三部分。其中,第二部分遵循“总—分”结构格式,又可分为三层,即第二段概述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和科学家的成就(或逝世后造成的巨大损失),第三至第五段叙述马克思作为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第六至第八段叙述马克思作为革命家所取得的成绩。事实上,学生在给第二部分分层时,也会出现“第六段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此时,教者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本段中的这句话:“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由此可知,本段从马克思作为科学家转入对革命家的叙述,所以第六段划归第二层。

在此过程中,有学生发现:第二段中两个“对于”,分别领起对马克思作为革命家和科学家的概述,但第三至第五段、第六至第八段分别叙述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所取得的成就,这两者明显错位了。这究竟是恩格斯的疏忽,还是有意而为之?

这个问题难度较大,但对于训练学生思维很有价值。在生本、生生和师生多维对话中,我们一致认为,恩格斯之所以这样安排,是有讲究的。从内容上看,第二段是概述马克思逝世带来的损失,遵循由主到次的顺序;具体叙述马克思的丰功伟绩时,则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的顺序,这样的安排符合理论用来指导实践的逻辑,呈现出递进关系,也符合恩格斯对马克思“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的评价。另外,文中有“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的句子,以及马克思的墓志铭“历史上的哲学家总是千方百计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解释世界,然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作为科学家所创立的理论,最终是为了革命、改造世界。这样的安排,显然是恩格斯有意而为,体现出悼词思路的严谨和作者思维的缜密。

另外,还有学生质疑:第七段中,作者为何不厌其烦地列举报纸名称,并在其后标注时间?不可否认,这同样是一个挑战思维的难题,因为从演讲的层面说,列举的对象越多,听众越难以记住,所以在悼词中不需要列举这么多加注时间的报纸名称。那么恩格斯是想向读者传递怎样的信息呢?

通过师生讨论,我们认为,首先从空间来看,这些报纸名称涉及的地点有德国莱茵、法国巴黎、比利时布鲁塞尔和美国纽约,地理位置涵盖欧洲和美洲。其次从时间来看,从1842年至1861年,时间跨度近20年。恩格斯详细列举这些报纸名称并附上时间,无外乎想告诉读者,在近20年的时间里,马克思的足迹遍布欧洲和美洲,他曾多次被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驱逐,但仍然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初心不改、矢志不渝。每一份报纸的背后,都是马克思一段惊心动魄的革命生涯,更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充分反映了马克思革命斗争实践的丰富性。从恩格斯的角度来说,在回忆并列举战友马克思这一段辉煌经历时,难道不充满一种“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的自豪感吗?[3]

毋庸讳言,第七段详细列举报纸名称并加注时间的几句话,在很多教学实践中,几乎无人关注并对其进行探究。究其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没有发现其中的妙处,也就无法指望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这启示我们,经典文本秘妙的教学发掘,需要教师全身心地进入、深潜文本,充分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还原并分析文本与事实之间的矛盾,方能读出“这一篇”鲜明的个性特点。

三、再读文本,品味语言,表情达意

语文阅读教学经由语言理解内容,再由内容反观语言,体味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功效,这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教学中,笔者选择以下六句来指导学生赏析。这六句涉及修辞、句式和炼字,是提升学生言语思维的最佳语料,尤其是文中大量的让步假设句的运用,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意,值得学生在作文中借鉴和模仿。

第一句(将第一段做了修改):3月14日下午,当代伟大的思想家去世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安静地辞世了。

第二句: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第三句: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第四句: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

第五句: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第六句: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分组讨论后,我们认为本文能成为经典,其精彩的语言表达功不可没。第一句中,原文“两点三刻”时间准确、具体,对在场的人来说是无法忘懷和万分悲痛的时间节点。“最”字将马克思推向了当代伟大思想家之首席,准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作为思想家无人比肩的突出地位和贡献,崇敬之情包含其间。使用“停止思想”而不用“逝世”,运用了讳饰的修辞手法,含蓄地表现出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特点,同时也说明马克思生前一刻不停地在思想和思考。“还”字表达出作为战友,恩格斯没能在马克思弥留之际陪伴的遗憾和惋惜之情,充分表现了两人深厚的情谊。使用“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而不用“辞世”,同样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马克思生命不止、思想不停、工作不歇的崇高敬意。与原句相比较,改句显得平淡无奇。

第二句用“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进行对比,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价值规律的发现,对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特殊运动规律具有划时代、里程碑的意义,从此这一领域由之前茫然无目标的摸索,变成现在目标明确的探讨,突出了马克思作为科学家的伟大贡献,这种贡献具有跨越阶级的重要意义。

第三句重点探究让步假设和转折的句法。将本句中的关联词提取出来“……能有……,该是……。即使只能……,也已经是……。但是……,甚至……,都有……,而且……”,发现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马克思的“两个发现”已经奠定了他伟大的地位,但远不止这些,他还有许多非浅尝辄止的研究,这是何等了不起和难能可贵的科学巨人。即使在数学领域,马克思也有独到的发现。恩格斯用一连串的让步假设句和转折句,向听众和读者展现了一位无与伦比的科学巨匠的伟大形象。文中还有其他类似的让步假设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析甚至仿写,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句则要引导学生关注两个动词——“拂去”和“回敬”,有的版本用的是“抹去”和“回复”。但仔细比较,不难发现前者更好。一是“拂去”与“蛛丝”搭配更精准,体现出马克思对敌人的藐视和大无畏的气魄;“回敬”比“回复”感情色彩更浓郁,反击的力量也更强,写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的宽阔胸怀,不怒则已,一怒绝对不给对方留退路。

第五句要指导学生聚焦两组副词和数量词——“可能”与“未必”、“许多”与“一个”。前者措辞委婉且准确,后者对举起到强调作用,用“但”字转折,突出了马克思的敌人其实是无产阶级共同的敌人,而非他的私敌,强调了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品质,将自己毕生精力献给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不为个人谋丝毫私利。“一个”一词更是体现了恩格斯对马克思大公无私品质的肯定,以及对战友的信任。

第六句中的“将”字,乍一看有些多余,因为“将”所表达的是一种预测和推断,并非事实,这与悼词要肯定逝者之高尚德行相背离。但细究之,我们发现,这个“将”字意蕴丰富。首先,这是恩格斯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清醒认识,马克思在逝世时其名声和事业还没有达到永垂不朽的地步;其次,用“将”字表达了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革命的道路无论怎样艰难,恩格斯都坚信无产阶级革命必将获得最终的胜利;最后,恩格斯号召在场的听众,鼓励和激励战友要沿着马克思革命的脚印继续向前,永不退缩,完成逝者未竟的革命事业。这一“将”字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一生成就最真诚的肯定,亦可视作恩格斯对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必胜的庄重宣言。

四、细读经典,设计活动,读出发现

人们经常说,经典常读才常新。《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为经典文章,教学时同样需要师生常读,读出自己的新发现。文本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评价是基于思想家(科学家和革命家)的身份,与当代学生生活体验似有距离。因此,笔者认为,如果我们认可“文本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意义建构需要读者参与”这一观点,那么我们将马克思身上作为思想家的光环去除,将其还原成一个真实的“人”,似乎能给当代学生更为真切的感受。作为“人”的马克思身上所体现的品质和取得成就的原因,更值得学生去学习和借鉴。鉴于此,笔者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

【活动1】在《马克思的自白》中,马克思对自己有这样的评价:①您的特点——目标始终如一;②您喜爱的箴言——怀疑一切;③您对不幸的理解——屈服;④您对幸福的理解——(   )。请再读文本,填写出第④处括号里的内容(不超过四个字),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如果放在教学伊始,可能难度会比较大,但在对文本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后,学生从文中“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等句子,再结合第③句,不难推断并补写出“斗争”之类的词语。设计这一教学活动的目的有三:一是加深学生对马克思最主要身份的认识,在恩格斯看来,马克思既是科学家,又是革命家,但首先是革命家;二是通过马克思的自白,对其身份再次确认——一位以斗争为幸福的革命家;三是为下一个活动——基于“人”的角度评价马克思——做铺垫。

【活动2】在以上解读中,我们对马克思的认识是基于思想家,或科学家和革命家的视角,假如基于人的视角,你将会读出一个怎样的马克思?请参考央视“感动中国”中颁奖词的格式,给“人”的马克思写一份颁奖词。

【设计意图】思想家是恩格斯对马克思身份的总体评价,细分之,则有科学家、革命家,甚至还有哲学家等身份。但毫无疑问,这些身份背后都有一个基本的身份——人。细读文本,学生不难发现马克思作为一个伟大的人,其身上闪耀着诸多的人性光辉和人格魅力:生命不息,思想不停、奋斗不止;乐于探索,不畏艰难;不断追求,永不满足;关心人类社会发展前途,衷心为人类取得的进步而喜悦;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等等。

五、结语

文本解读追求对审美的感染力和文本的特殊性、唯一性、不可重复性的阐释[4]。这说的虽然是文本专业解读,但具体到文本教学解读何尝不是如此?这要求教者在遵循文体大类(文学类和实用类)特征的前提下,挖掘出专属“这一篇”的个性特征,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如此学生方能领略文本的秘妙,在阅读和写作上切实受益。其具体的操作方法,笔者认为同类比较法(同中求异)是可行的选择,备教中在确定“这一篇”个性特征时,引入同体裁文本进行比较,其与“它”不同的地方即为文本的个性特征。如备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笔者引入马丁·路德·金的经典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经过比较发现,严密的逻辑性是前者的个性特征,激烈的鼓动性是后者的个性特征,所以将读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作为文本的个性特征,并作为教学重点。

综上,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需依体定教、以学定教,并着眼于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和提升,才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寿江. 文本的正体、变体与读写教学(上)[J]. 语文教学通讯,2018(10):14-18.

[2]崔茂新. 从一篇经典文本的误读看语文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对《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新发现及相关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1):7-11.

[3]朱新敏. 未被充分認识的天然佳构[J].中学语文教学,2014(2):65.

[4]孙绍振,孙彦君. 文学文本解读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周彩珍)

【作者简介】童志国,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指向培养高阶思维的高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研究”(JK21026)

猜你喜欢
语言运用
巧用复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2016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四大特色题评析
浅析威廉?布莱克的《老虎》
浅谈《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
关注句子教学 重视语言运用
基于联想思维能力培养的高中词汇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在学生语言运用中发展学生思维
让 巧妇”不再难为“淘”米之炊
有效提高表达能力,拉近城乡差距
语用课堂走向歧途的分析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