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

2023-10-31 15:41:51阚慧波吉林省延吉市第六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13期
关键词:班会德育工作德育

■ 阚慧波(吉林省延吉市第六中学)

在初中阶段开展德育能够有效强化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搞好了班级管理,学生的整体素质才会得到提高。不过当前,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并不重视德育,导致其管理效果一般。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初中班主任,也要从德育和班级管理相融合的视角切入,进而实现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有力的助推。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的必要性

首先,传统德育工作存在局限性。通过对传统的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发现,虽然目前也会涉及一些德育内容,但都是浅尝辄止,学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实践。在初中这个教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很少能够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所以对于德育知识的实际价值也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全面的认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道德教育,也只是单纯地按教学程序来进行,缺乏具体的内容,因而效果不大。同时,当前我国初中学校的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还不相适应,而这样的矛盾也是影响学生综合发展的主要因素。比如,我国大力倡导爱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但由于目标过于笼统,具体落实措施不够明确,导致当前初中德育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

其次,在班级管理中实施德育也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这是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然方向。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每一阶段的教学都在关注着学生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价值,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关注度和学习的热情。德育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本,所以德育的任务也是十分繁重。当前,在对初中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还不够丰富,成效也不是很显著。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加强师生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识,让广大师生真正参与其中。把德育融入班级管理之中,这恰与我们国家的治国思想是一致的。以德治国的理念主要是通过说服来实现,使每个人都有一种自觉的道德觉悟和思想认识。初中教育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班主任更应该重视“以德治学”的思想,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二、初中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的现状分析

1.不重视实践活动

在初中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强调理论课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性、创造性和动手能力,从而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效果。此外,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很多教师仍然选择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相关的德育内容传授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进行背诵。然而,学生由于缺乏实践性的体验,所以也无法了解到理论的具体应用途径,很难付诸实践。

2.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与初中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对德育的成效也有一定的影响。现在的互联网很发达,数据信息的获取也很容易,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虽然网络可以让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善,但很多不和谐的网络信息也会干扰到他们,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行为,削弱教师的德育效果。中学生在初中阶段要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健全学生人格和提升道德品质的关键阶段。所以在初中的班纳管理中进行德育时,教师必须要重视对社会环境的管理,避免学生受到过多的干预。

三、初中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的有效策略

1.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德育实践活动中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提高他们的道德观念,从而使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到德育的内涵。通过将生活和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认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主动提高道德素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担当起推动社会和国家发展的责任。此外,这也可以对学生形成有效的激励,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同时,要针对学生的具体发展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做到有规律的进行,如此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实际操作上,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在春季来临之际,由班主任组织同学开展“爱护环境,净化校园”的植树活动,让同学们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此外,也可组织学生为贫困地区的同学奉献爱心,增强他们的同情心,并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

2.基于生活细节开展德育活动

实施德育要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科学有效的管理才能确保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能有效地防止在开展的过程中发生不必要的错误,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让他们认识到德育的本质。为此,还需要教师从生活细节切入:首先,要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在实施德育活动时,应由班主任组织班级干部树立模范,引导其他同学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其次,要根据实际的班级管理状况建立健全德育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建立,保证了班级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这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最后,要提高班级组织的地位,充分发挥班会的功能,强化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每周一次的班会是关于一周的工作和学习的总结,应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中心,在班会上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把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有很大影响。

3.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依附到独立的发展,这就导致现在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表现出自己的性格和观点。如果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一味压制他们的这种心态,很可能会激起他们的反抗情绪,从而影响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并指导他们进行自我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既可以激发学生对班级管理的热情,又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增强他们的自主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责任心。

有效的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确保每个班干部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好地为班级工作和学生服务。这样的话,班级里的干部和同学们的关系就会变得融洽起来,如果有什么事情他们就会第一时间去找班干部帮忙,让他们能够及时处理好自己的问题。所以,班主任要相信班干部的能力,也要给予他们一定的决定权。其次,班主任要积极参与到班级日常工作中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的管理水平。班主任参与班级事务,可以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重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发现自身的缺点,并主动纠正。比如,在自习的时候,教师可以亲自去教室里看学生的表现,看看他们有没有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此外,班上的活动要想顺利完成,班主任也要对同学们的工作进行规划,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安排。另外,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要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以班级为单位,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评选道德模范,以此提高同学们的集体精神和竞争意识。对那些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激励,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自信,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德育渗透方式。

4.强化班主任的德育意识

在德育中,教师的角色是无可取代的,但同时,德育工作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其次,教师的思想情感、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对教师教育工作的影响也很大。所以,教师在进行德育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表率,给学生以积极、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比如,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的多媒体手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合作,从而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5.针对学生的需求,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的班级管理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加强道德教育,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紧密的关系能改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适时地给予指导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而且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赞扬他们的长处,并指明他们的短处,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经常与学生的父母沟通,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从而促进教育活动的成效。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识别能力,使其能够独立辨别网络内容,剔除不良信息,降低消极信息对其发展的影响。

6.将情感融入德育中

道德的形成过程,也是人体情感得以丰富的过程,如果一个人没有得到情感的熏陶,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品德。所以,在将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中时,必须以教师的情感教育为指导。首先,教师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每一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个性和素质各有差异,所以,班主任要以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位同学。在初中的阶段,学生会受到网络、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很容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为此,班主任要主动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如果教师的指导方式不正确,不仅不能帮助学生,反而会让他们偏离正确的道路。比如,针对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教师如果过于严苛就很有可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甚至容易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让他们厌学,此时教师的德育势必也无法有效果,所以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关怀,让他们体会到教师的不易,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让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学习。所以,教师应该以包容和尊重的态度来增进与学生的关系。教师要对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耐心,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给他们的温暖,从而让德育有效地渗透到班级管理之中。

7.通过班会,进行德育

在初中阶段,班主任的主要管理途径就是召开班级会议。通过一周一次的例会,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反思。而班主任则是班会的策划和管理人员,要清楚地阐述班会的主题,并向同学们传达班会的主题,由此让同学提前做好准备,保证班会的顺利进行。另外,要加强班会的教育价值,教师需要把德育融入班会活动之中,提高初中学生们的德育素养,让德育工作能够更好地在班级中开展。同时,这也有利于提升班级管理的成效,能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并为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班会也是初中班主任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教育途径。

比如,当开展“爱国”主题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就可以提前向同学们传达班会的主题,让同学们收集好班会资料。同时,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统筹安排班级活动,并在班级活动中主动融入对学生的爱国情怀教育。让同学们认识到爱国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而这就要求初中的班主任要准备好班会的教学材料,并在班会上进行展示,以调动同学的爱国之心,形成一个良好的班会开展环境。此外,还可以引导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的爱国故事,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班级的学习氛围中。在班会结束时,由班主任做一个总结,引导同学们进行自我反省,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8.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随着时代的进步,学生的主观意识日益增强,其也给班级管理造成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摆脱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观念,不能依赖于严格的管理制度,需要及时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减少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教师可以与同学们进行友好的沟通,放下架子,与同学们做好朋友,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学习习惯、学习意识、性格差异,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这样才能使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明确教学目的,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使其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在学校的一众教师中,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就是班主任,班主任扮演的角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总之,初中是一个让学生身心得到充分发展的时期,课堂也是一个让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而道德教育在这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健全的德育管理模式将会促进班级管理的人性化和标准化发展,从而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因此,教师也需要充分挖掘德育的价值,将其有效地应用于班级管理活动之中,而这就需要教师建立更为完善的德育观念,打造以人为本、言传身教的教育模式,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班会德育工作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06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22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13:12:52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