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小伟(青岛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山东省青岛市)
情感教育与五育是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的,是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针对学生的个性给予相应教育的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初中班级管理依旧存在一些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弊病,而这样的弊病不利于学生全面、个性化和健康发展。因此,初中班主任应该重视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选择合适的策略,推动情感在班级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班主任用情感做好班级管理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和领导者,在班级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人员之一。初中班主任所面对的学生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心理比较敏感的学生。此阶段的学生是比较重视情感的平等交流,重视自己的平等地位,其内心也比较丰富。初中班主任在此阶段选择用情感教育教育学生而不是单一枯燥的认知教育等开展班级管理,能够减少师生之间的交流壁垒,加深学生的自主沟通,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初中班主任在此阶段加强对情感教育的了解和深入熟悉,选择学生更加符合学生现阶段能够接受的情感教育,能够减少学生的叛逆行为和心理,能够为学生引导出合适的方向,帮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推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健全的心理。
初中阶段的情感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培养学生自信、自尊和自强等积极向上的精神,帮助学生正确掌握自我情感调控的基本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情感心理咨询和辅导,引导学生建立积极正向的梦想和理想,阻止他们不良情感的发展。初中班主任用情感做好班级管理能够帮助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实现以上的情感教学目标。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正视自己。情感教育不仅仅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心理的问题和通过积极的沟通交流等方式为学生解决内心的不解和问题,还包括对学生正确的“三观”和行为的鼓励和积极的引导。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选择情感教育需要经历情感接受层次、反应层次、价值评价层次、组织层次和性格化层次。这样的教育接受层次就是学生逐渐与班主任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不同层次。班主任在不同的情感接受层次下开展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层次上了解自己,能够让学生逐渐熟悉别人和自己眼中的自己,为学生个性化的情感建立和发展创造条件。情感教育能够在帮助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同时,帮助班主任根据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特定的管理方式,从而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效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初中班主任采用情感教育开展班级管理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态度和情感表达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心态。一般而言,初中班主任采用积极向上的情感来引导班级管理。也就是说,班主任在开展班会和其他班级活动的过程中选择欢快、高兴和开朗的情感来引导学生参与管理之中,学生也会受到班级的积极影响采用积极、主动和高兴的态度参与班级管理之中。情感教育能够帮助班主任在开展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学科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地讲解知识,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接受度,降低师生之间的教学壁垒。初中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开展管理的心情几乎就是班级管理的情感基调。因此,当初中班主任选择使用积极向上的热情的情感与学生交流或者开展班级管理时,学生也会受到相应的情感影响,进而增强自己与班主任沟通交流的热情,增加其自主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除此以外,情感教育之所以能够帮助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因为班主任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让学生感受自己被尊重、被重视,进而提高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学生在这些班级归属感和责任感的有效影响下就会自觉地提升自己对班级管理活动的热情。
班级管理不只是指帮助某一个学生构建合适的身心发展框架,推进个别学生发展进步,更多的是以班级为单位,选择合适的情感教育方式推进班级的发展和进步。初中班主任用情感做好班级管理能够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班级管理是班主任采用情感教育等教学模式和措施,利用班级管理资源和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动态教学过程。初中班主任用情感教育做好班级管理是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内容。良好的班级教学氛围需要班主任整合班级管理的资源、学生、教室氛围和师生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内容。初中班主任用情感教育开展班级管理能够为其统筹各方面的内容和水平,促进师生、生生和家校间建立良好的班级管理氛围,加强班主任、学科班主任、学生和家长等之间的核心联系,推进班级管理的发展。
初中班主任要想用情感教育做好班级管理首先需要其注意提升自己素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生对班主任的信服主要来源于班主任自身的魅力和正确教学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提升素养首先需要初中班主任提升自己的知识积累、教学观念和管理态度。而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观念需要初中班主任了解情感教育、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等多方面的教育政策和内容,并结合教学内容、班级管理内容、班级管理经验、师生之间的关系基础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思考,将相关政策的观点和内容有机融合在自己的教学观念之中。初中班主任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者。大部分初中班主任都是此阶段学生的榜样,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也是学生尊敬和畏惧的对象。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提升个人素质就能够在无形之间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为学生们提供正确的模仿对象,能够身体力行和言行统一地帮助学生正视和重视班主任说的话,了解班主任的威严和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增加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度和认可度。同时,班主任应该保持自己学到老活到老的学习心理,积极参加有关情感教学等方面的培训,从书本、有关文献和研讨会等加强情感教育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为自己的情感教育管理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例如,班主任在开展“初中生为什么还不可以做自己”的主题班会活动之前,应该选择与主题相适应的教学资源。例如,班主任应该在网络和自己的教学中选择初中生矛盾的资料作为主题的资源。班主任可以选择“剪短发”风波等内容作为教学资源。初中班主任应该在开展班会之前让学生围绕主题提出自己现在作为初中生的思考和疑惑,注意奠定疑惑和不解的感情基调,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分享自己类似的问题。例如,部分学生会分享为什么初中生不可以自己决定作业和学习内容/为什么初中生连自己的发型也不能控制?班主任应该在开展班会之间了解初中生心理发展等相关知识和内容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为解决学生的疑惑做好准备。班主任应该结合主题选择初中生不能决定自己打篮球等兴趣是否长久和得到家长支持等视频和文字方面的内容作为班会主题的内容。班主任还应该结合初中生的这一疑惑延伸到教育的管理,由点到面地告知学生自己这些问题的不可控性以及逻辑性。除此以外,初中班主任还应该重视自己正确教学观念的树立。初中班主任德才兼备是学生最能佩服的。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管理时应正确对待每位学生,公平正视每位学生的优缺,不根据自己的喜好给予学生批评、恶劣的交流,能够为班主任情感教育提供良好的师生关系基础。总而言之,班主任应该注意从德育等知识和教学观念方面推动情感教育类班级活动的开展。
班主任在树立正确的班级管理教学观念之后,应该注意分析情感基础,加强关系了解。初中班主任在正式开展班级管理之前、之中和之后都应该对不同阶段的情感基础进行合理分析。情感教育是班主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来帮助学生增强情感体验和培养丰富情感等。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时开展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健全和个性化的心理。布鲁姆等人将情感教育目标分为接受层次、反应层次、价值评价层次、组织层次和性格化层次五个方面。班主任可以选择以这五个层次为基础方向,逐渐促进师生情感的内化和深化。初中班主任应该以情感教育的五个目标从班级管理开展前、中和后或者从班级管理的短、中和长期来有效分析情感基础。一般而言,班主任班级管理情感基础是分析师生之间的情感基础。师生之间的情感基础可以分为一般、好和落后三个层次。师生关系好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的师生关系。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构建了比较深厚的关系。师生关系一般是指按部就班的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与学习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落后是指部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较差,彼此之间有误会等,导致两方相看生厌等、激烈碰撞的关系。这样的三层师生之间的关系给予了班主任初步的基础情感了解,为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选择何种方式提供了情感基础。初中班主任在分析情感后能够为其针对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体提供共性与个性的情感教育。
例如,在开展“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班会活动时,班主任应该分析班级中班主任与学生、语文班主任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和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基础。据此可知,师生之间的情感基础主要分为三类。班主任与学生主要是有良好、一般和对抗的三类情感基础。班主任在分析自己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基础之时应该结合语文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调查来真正地认识情感基础。情感基础应该结合多方面进行分析,而不是由班主任一人决定和分析。例如,某些学生与语文班主任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某些学生与语文班主任建立了对抗的师生关系。好的师生关系会推动学生的进步。对抗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厌恶,阻碍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在通过调查和访问等了解真正的情感基础之后,班主任应该结合情感教育的相关内容等选择师生之间合适的交流方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了解情感基础是下一步班级管理开展的基础,是班主任选择何种教学方式的重要依据。班主任开展情感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收复学生的心,让学生对自己产生信任等心理,让学生在自己的帮助下其身心都能够获得发展。感情基础分析是实现这一切的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开展下一步班级管理的指南针。
在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明确情感基础之后,初中班主任应该建立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构建和谐的多元的个性化的关系,推动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的有效开展。初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来自各方的诱惑,在“三观”树立阶段会受到各方的影响。个人与班级之间的管理是会存在一定矛盾的。班主任建立民主的班级管理制度能够帮助其更加了解此阶段学生的需要,了解更加深入的情感,帮助学生能够获得尊重、认可和树立正确“三观”的机会。班主任建立民主的制度能够发挥学生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之中,也能帮助学生更加富有责任感和积极正能量的情感。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建立民主制度能够帮助给予学生发挥意见和自主管理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师生之间构建和谐完善的情感。
例如,在一个班级刚刚构建的时候,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学生沟通,与学生一起建立班级管理制度。班主任应该在沟通过程中与学生平等交流制度设定的细节和系统,客观分析学生提出意见和政策的可行性。这样,班主任在提班级管理意见时应该采纳学生的管理意见。在决定班级制度设定时,班主任可以用投票和讨论交流决定班级管理的具体制度,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主参与感,也能增强学生对相关制度的重视度和遵守度,还能更加现实地提高学生之间的决策力。班主任可以选择班会等方式,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制度制定之中,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学生得到相应的重视,健全学生的身心发展,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应该重视情感教育在班级管理的积极作用,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在班级中积极加入情感教育。初中班主任应该根据国家对情感管理的相关政策,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提升学生的教学素养。初中班主任还应该及时分析与学生之间的真实情感基础,了解真实的师生关系,选择合理的管理方式,建立民主的管理制度,与学生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