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2023-10-28 11:13罗素华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课后作业课堂互动双减

罗素华

摘  要:“双减”政策提倡课堂教学提质减负。当前的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忽视课堂自学、课堂中缺乏互动、课后作业设计不佳等。这些问题阻碍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鉴于此,文章以课前自学、课堂互动、课后作业为重点,探索相应的教学策略,解决现有教学问题,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双减”政策;课前自学;课堂互动;课后作业

在“双减”背景下,为了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当堂掌握学习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课前、课中、课后是数学教学的三个阶段。部分教师由于过度重视课中阶段,忽视课前和课后阶段,习惯单向地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导致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对此,教师应该明确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以学生为本,应用多样化的策略实施教学,促使学生深入参与学习活动,高效习得知识,实现数学学习的提质减负。

一、课前:布置任务,自主学习

课前预习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又是一种学生应当养成的学习习惯。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可以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时目标更清晰,深化认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预习是学生利用课前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在课堂教學前,教师应该剖析新知内容,确定预习要点,布置预习任务,推动学生预习新知。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五年级上册“位置”这节课前,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内容,确定学生的自学要点: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教师可以让学生以阅读教材为重点,布置学习任务。

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和情景图,尝试完成如下练习。

1. 行与列的含义:一般情况下,我们将竖排称作____,将横排称作____。

2. 从情景图中可以看出张亮同学在第____列、第____行;周明同学在第____列、第____行;赵雪同学在第____列、第____行。

3. 如果用数对[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那么,周明同学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赵雪同学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王艳同学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 。

概括总结:

1. 在确定物体在第几列时,我们一般从____往____数;在确定物体在第几行时,我们一般从____往____数。

2. 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是____ 。

自主反思:自学本节课内容后,你有哪些疑问呢?

学生在了解学习任务内容后,自觉地阅读数学教材。在阅读教材时,他们迁移学习经验,结合文字和情景图内容,直观地探究数学内容,建立初步认知。同时,他们依据自身实际情况,总结不同的学习问题,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在课堂上,学生相互合作、探究、解决自学问题,强化数学认知。

二、课中:多元互动,深化学习

在课堂上,学生迁移已有认知,与他人互动,可以深化学习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紧抓课中阶段,依据学情,使用适宜的方式开展多元互动活动。

1. 提出问题,深化学习

提出问题是教师、学生互动的具体方式。学生受到有效问题的驱动会积极思考,深入探究、解决问题,建立深刻的认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助力学生深化数学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教师可以依据学情,围绕“探究梯形面积公式”这一内容提出系列问题:我们是如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在推导的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什么方法?在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时,可以将梯形转化为哪些图形?如何转化?转化后的图形与梯形有怎样的关系?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积极思考,调动知识储备,联想到转化法(将未知图形转化为已知图形)。学生应用转化法,操作数学学具,将梯形转化为已知面积公式的图形,认真观察,发现不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迁移应用已有的知识储备,总结出梯形的面积公式。

解决问题后,教师鼓励学生讲解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观看,了解具体情况,并及时发问或补充。在师生的合作下,大部分学生解决了不同的问题,掌握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巩固了转化法,建立了深刻的认知。同时,学生锻炼了多样能力,学有所得。

2. 任务驱动,深化学习

任务驱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共同的任务活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在明确的任务驱动下,学生会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探究,从而有所收获。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布置任务,生成互动活动,驱动学生体验。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节课时,教师向学生布置操作任务:沿着棱剪开一个长方体纸盒,在展开图的每个面上标注上、下、前、后、左、右,观察、找出每个面的长、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学生受到任务的驱动动手操作,并发挥空间想象力,思索长方体展开后的每个面与长方体的关系。在获得探索结果后,学生展示操作成果,直观地对应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得出结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随后,教师按照如此方式布置类似任务,驱动学生探究正方体的展开图。

在学生完成两项任务后,教师向学生布置交流任务:与小组成员一起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尝试总结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什么。各组成员认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认真思索,尝试描述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受到认知差异的影响,小组成员描述的内容不尽相同,发生思维碰撞,深入探究,最终建立统一认知:“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教师总结表面积的内涵,接着继续布置交流任务,驱动学生合作探究长方体或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不断地体验探究活动,逐步掌握了表面积的内涵、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发展了想象力,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3. 随堂练习,深化学习

随堂练习是学生应用、巩固课堂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学生体验随堂练习活动可以灵活迁移课堂认知,解决相关问题,由此深化学习效果。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依据具体情况组织随堂练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这节课时,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掌握了圆柱的体积公式。但是,受到学习能力的影响,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难度不同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

基础过关:(1)一个圆柱的底面积为10 cm2,高为20 cm,它的体积是____ cm3。

(2)一个圆柱体水桶,底面半径是30 cm,高是0.5 m。这个水桶最多可以装____升水。

夯实巩固:(1)观察图1,计算该圆柱体的体积。

(2)一个底面内直徑是6 cm的瓶子里,水的高度是7 cm,把瓶盖拧紧,把瓶子倒置、放平,无水部分是圆柱形,高度是18 cm。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拓展提升:有一个底面周长是18.84 dm的圆柱形水桶,桶内装满水,把一个底面是正方形且边长为2 dm的长方体铁块沉入水中。当从水中取出铁块后,桶内的水面下降4 cm,那么这个铁块的高是多少?

在完成分层练习时,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发挥自主性,迁移课堂认知,列算式、计算,得出结果。之后,不同层次的学生描述问题解决思路、方法和结果。教师了解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耐心地指导学生查漏补缺。学生通过完成分层练习题,巩固了学习内容,做到了“当堂事,当堂毕”。

4. 归纳总结,深化学习

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完善的知识结构能够促进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有助于学生归纳总结。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学生会发挥逻辑思维作用,回想课堂学习内容,建立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由此深化学习成果。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归纳总结所学。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一)”这节课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方法。在学生探究后,教师要求他们绘制思维导图,展现学习成果。在绘制思维导图时,学生回想课堂学习过程,联想相关的知识点。在逻辑思维的作用下,学生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不断完善思维导图,如图3所示。

在思维导图的助力下,学生厘清了百分数、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掌握了百分数、小数、分数的转化方法,深刻地理解了学习内容,也因此提高了逻辑思维水平。

三、课后:设计作业,巩固学习

课后阶段是数学课堂教学的延伸。数学课后作业类型多种多样,如生活化作业、绘制类作业、阅读类作业等。教师要依据具体情况,设计相应类型的作业。

例如,在教学教材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这节课后,由于单式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作业,帮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作业1:表1和表2的数据使用什么统计图更合适?说明原因。

作业2:根据表2小强和小军5次跳绳情况绘制折线统计图,并思考问题:如果要从他们两人中选派一人代表本班参加学校组织的跳绳比赛,选谁比较合适?

在作业的引导下,学生走进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中,学生迁移课堂认知,经历“判断—制图—判断”这一过程,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顺利地解决数学问题。在完成作业后,教师把握课堂服务时机批改作业,并组织讲评活动。如此,学生在了解自己数学学习所得和学习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地查漏补缺,强化数学学习所得。学生也因此积累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便于今后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要以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为重点,紧抓课前、课中和课后阶段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学、课中互动、课后作业,由此体验多样的数学学习活动,逐步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发展多样能力,做到学有所得,实现数学学习提质减负,落实“双减”政策要求。

参考文献:

[1]曹淑云.“双减”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J]. 安徽教育科研,2023(1).

[2]洪江涛.“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可行措施[J]. 青海教育,2022(11).

[3]吴奎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继承与突破[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2,7(19).

猜你喜欢
课后作业课堂互动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精心营造学习氛围 成就语文高效课堂
浅析新课标下学好数学的方法
浅析师生课堂互动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初中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