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小明
摘 要: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导研课堂教学过程中,核心是导学,其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高中物理教师要运用合理、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物理课堂;导研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8-0010-03
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导学、研学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导学,其关键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在导研过程中,教师要运用合理、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与当前高中物理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本文对高中物理导研型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究,以期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借鉴。
1.“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1)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
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独立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解决。这种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资源,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探索知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互相学习和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因此,“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导研型课堂教学的特征
一是互动合作。导研型课堂教学注重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之间也会进行积极交流和合作,共同探究问题。二是自主探究。导研型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会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探究框架和指导,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是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究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三是问题导向。导研型课堂教学以问题为导向。教师会设置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和解决。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综合素质。导研型课堂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五是个性化指导。导研型课堂教学注重个性化指导。教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这样可以帮助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所以,导研型课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自主探究和问题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
2.高中物理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
导研型课堂教学是在“探究、导入教学”模式,以及“尝试教学法”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对前面几种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借助导研教学的全新理念,进行教学模式的设计,这种教学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习的效率,培育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
(1)研型课堂教学是一种有深度的教学
导研型课堂教学指的是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下,学生有目的地开展研究学习,虽然它不同于科学家的独立研究,但较之探究学习更有深度,实现了深层次的自主化学习,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高中物理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思路是开放性的和自主化的,教师只是提供了一个研究学习的框架,主要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明确研究的方向。因为,高中物理学科有其自身特征,多定律、多实验,因此,运用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更有优势。
(2)导研型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探究
传统的高中物理课堂探究教学是一种盲目的探究,只注重探究形式,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探究思考过程比较空洞,因而教学效率不高。高中物理导研型课堂教学,教学目的明确,探究过程与学习内容契合紧密,是一种真正能够体现物理学科特征的探究学习。
(3)导研型教学是一种实用性强的教学模式
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中所体现的教学理念非常清晰明确,整个教学的设计思路清晰,研究环节充分具体,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有教师的理论指导,易操作,实用性非常强,深得学生的喜爱。
3.新高考下高中物理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物理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分成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创设情境,第二阶段研究问题阶段,第三阶段迁移拓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由八个要素组成,即创设情境,提出、分析、研究、解决问题,拓展、迁移、反思知识。
(1)情境创设阶段
情境理论对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着积极作用,它与课堂学习效率直接关联,根据生本理念可知,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获得好的学习效率。在高中物理导研型课堂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情境创设,其目的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常见的情境创设方式有如下几种。
一是趣味实验情境。把神奇的物理现象通过趣味实验展示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研究学习的兴趣,培养学习的动力。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一节内容时,教师可创设一个“电磁炮”的情境,从其工作原理到国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二是激发认知冲突情境。高中物理导研型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引领,让学生自主得出与之前认知相悖的结论,以此激发学生认知方面的冲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产生学习新知的源动力。比如,学习“自由落体运动”一节内容时,教师创设情境:如果把一个质量重的物体和一个质量轻的物体,绑在一起下落,它们的下落速度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质量轻的物体会影响质量重的物体下落速度吗?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了冲突,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的兴趣。
三是创设导入情境。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效率高下的重要保证,为了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教师可在新授课之前,结合新闻热点问题创设一个与之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2)问题探究阶段
这是高中物理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中最主要的一个阶段,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借助问题进行内化。这一阶段学习主要包括了对问题的分析、研究和解决三个过程,要突显问题意识,实现高效学习。
问题的分析过程,要求学生在探究物理规律现象时,针对学习中提出的问题要做到分析优化,排除干擾因素,控制相关的变更,进而完成问题的研究。在高中物理导研型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如果提出结构不良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借助增加条件等方式,对问题进行转化,使之成为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比如,学习“力学”一节内容时,涉及“加速度”“力”“质量”三者关系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引导,让学生自主得到探究的问题,如“加速度”“合外力”“质量”的定量关系。
问题的研究过程,必须依据具体研究内容确定,高中物理导研型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借助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问题的研究,以此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特征,让学生在“试错”的过程中,构架知识的框架。比如,在研究“库仑定律”内容时,如对两个物体间的距离怎样确定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到旧知“质点”上,进而完成问题的研究,这里教师就成了学生问题研究的一个引导工具,引导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对问题进行研究,从而完成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
问题的解决过程,必须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陪伴者,体现自己的辅助作用。对物理规律的总结一定要学生自主得出,切忌越俎代庖,教师要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实现内化,完成知识的构建,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态度。
(3)知识迁移阶段
当学生完成问题的探究之后,就会进入知识的迁移阶段,这一阶段主要做好知识的拓展与迁移,进而实现学习的反思。
进行知识拓展时,教师必须以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点为依据,指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做好知识的延伸。比如,学习完成“自由落体”一节内容之后,教师可以此为基点,通过问题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拓展延伸,“自由落体过程中,不同位置的加速度相同吗”,这样的问题,不但对所学知识进行了归纳,而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后面一个知识点“向心力”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可谓一举多得。
实现知识迁移时,要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应用,通过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对新学知识进行内化,这样的问题必须有两个特点,一是代表性,必须少而精,题目要与所学内容联系紧,通过以练促学,领悟学习内容。这个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变式与反例,让学生加深物理概念与规律的理解。二是原始性,原始的物理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成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构架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为新知学习奠定基础。
回顾与反思是高中物理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人说过,“学而不思则罔”,说明学习中反思的重要性。反思也是高中物理导研型课堂教学的一个特征,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回顾与反思是相辅相成的,有课上、课后反思,也可分为自我反思和评价反思两种形式。在课上反思阶段,教师可结合学习内容,借助板书和多媒体展示形式,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回顾,实现反思教学的目的。在课下反思阶段,教师可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完成梳理,帮助学生构架知识的框架,完成自我反思。当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训练题目,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完成自我测试,教师根据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评价,让学生实现学习反思。具体的题目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化特征,设计出难中易适度的题目,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根据不同层次,完成不同的题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除了学生学习反思,教师也应做好教学的反思,这个反思主要在课后完成,反思的内容包括,课前的预设要求完成情况,课中学生的表现如何,课后练习的测试效果等。之所以做好这些反思,主要是为了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让教师通过反思完成教学的改进,从而构建师生教学共同体,以导促学,以学促教,真正体现高中物理导研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
4.结语
总之,新高考下的导研型课堂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施导研型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突出这些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问题导入、互动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新高考下高中物理教学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养,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联系,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在实施导研型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文钦.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06).
[2]王彦彬.新高考改革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2(17).
[3]郑莉.“支架式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