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2023-10-14 03:31洪应银
教育界·A 2023年25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学科,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策略,以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其中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部分。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课程目标,这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并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要求各学科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1]。如何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初中地理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下面笔者将探究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上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一、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需要通过在各个阶段不断的学习来逐步培养,体现了学生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和发展所必备的素养。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学生需要掌握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具备最关键的地理能力,以满足终身发展所需。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关系到社交能力、创新能力、文化素养、道德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而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将决定地理教师所选择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至关重要。

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人地协调观是现代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理念,强调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必要性。通过培养人地协调观,学生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不同认识及形成不同认识的原因,并能够学会分析人地矛盾的实例,提出改进建议。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的基本思维方法,要求人们能够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通过运用综合思维,学生能够学会观察、记录并从多个角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了解相关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解释其中的原因。运用综合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的复杂性,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地理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学科的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会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地理学习的实效性。同时,进行地理实践也能够让学生对地理探索活动充满热情和兴趣,以地理的视角更深入地认识周围的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对地理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开展地理课堂教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为了达成活动目的而使用的教学手段。开展地理课堂教学可采用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

(一)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是一种以情境为背景,通过情境体验等方式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模拟实际的地理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地理知识的魅力。

(二)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认识独立地学习。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应基于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考虑学生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需要掌握的内容,从而有方向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应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助等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小组协作等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2]。

三、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计策和谋略。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科、教材及学生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教材中的活动,训练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单纯地传授教材知识,而应该为学生创造成长的机会,让他们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引导他们深挖地理知识的内涵,进行动手操作或实验探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例如,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认识地球”一课中的实验探究活动要求学生用乒乓球来制作一个地球仪。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地轴倾斜的角度,并通过小组内的讨论和探究,找到在球面上绘制经纬线的方法,认识经纬线的特点,加深对经纬线知识的理解。整个过程不仅需要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还需要他们发挥创造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通过动手制作地球仪,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球的结构等知识,丰富学习体验,在实践中探索和发现地球的奥秘,从而提高地理实践力。

(二)通过微视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区域地理的兴趣

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课程的重点之一,旨在介绍不同地区的地理概况、不同区域的联系等,展示各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而学生对于一些离自己较远的区域可能会感到比较陌生,如中东地区、两极地区等,学习起来也可能會有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创设教学情境,呈现当地的相关情况,带领学生进入这些比较陌生的环境中,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刺激,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相关问题的综合分析。例如,教师可以制作一个关于两极地区的微视频,通过真实的影像和声音,展示极地的冰川、企鹅、北极熊等,让学生感受极地的严寒。通过这种制作创意微视频的教学方式,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和认知区域地理。此外,学生也可以自己剪辑微视频,分享自己对区域地理的理解,从而提高创造力等多种能力。这有利于使地理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

(三)融入乡土元素,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笔者所在的学校地理组重视学生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积极地将身边的乡土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用多种渠道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笔者所在的地理组会组织地理观测、社会调查、野外考察等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亲眼观察到本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对本地的地质环境、水质变化以及独特的地方文化形成直观的认识,感受到乡土元素的多样性。他们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和信息,从而更深入地了解本地的地理特点和社会现象。具体来说,在一次探究广西自然环境的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广西的喀斯特地貌进行考察,深入研究了这种地貌的形成过程,以及溶洞的形成原因。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3]。

(四)采用合作学习法,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进而发展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设计一些需要合作完成的任务。并且,为了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对学生的合作提供必要的指導,限定合作学习的时间,以此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效率。例如,因为“地球的运动”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涉及的知识点多,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笔者认为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锻炼学生能力的好时机,并在教学时让学生进行了合作学习,具体做法如下。笔者根据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习能力等对学生进行分组(每六人为一组),并为学生设计了以下合作学习任务,给各小组15分钟左右的时间开展合作学习:1.思考地球是怎样运动的;2.思考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学生需要在合作之前进行分工,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之后,各小组需要派代表进行总结发言,其他小组可以提出疑问或进行补充。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最终明白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了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太阳、月球等均会对地球的运动产生影响。又如,笔者在进行“黄土高原”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以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历史、经济、文化等作为关键词,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探讨,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通过合作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构建地理知识网络。其中,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就是他们逐渐掌握黄土高原有关人与自然的各个因素内在关联的过程。然后,笔者根据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情况,开展了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此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会得到锻炼,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也会得到发展。

(五)融入人地协调观,渗透情感教育

地理学习需要学生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技能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地理意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融入人地协调观,让学生触景生情,进而把意识转化为行动,自觉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例如,在教学“黄河”这部分内容时,首先,笔者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走近黄河,了解黄河的发源地、黄河的文化,进而明白黄河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然后,笔者引导学生与小组成员通过开展水土流失的实验,合作探究黄河水“一碗水半碗沙”的原因。最后,笔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学生结合前面进行的水土流失实验,很快便提出了植树造林、种草、节约用水等观点。这样,情感教育便能水到渠成,学生热爱、敬畏自然的意识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也能落地生根[4]。

结语

总而言之,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落实体现了初中地理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视,这也是推动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地理知识存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优质的地理教学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贯彻核心素养理念,能够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角度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综合素质。作为地理教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价值,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和反思来落实核心素养,努力打造高质量的初中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韦志榕.与老师们谈谈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6(4):4-6.

[3]吴春燕.融入乡土元素的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6(15):39-41.

[4]边美婷,孙小红,明海凤,等.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7(5):10-11.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评价改革专项课题“城乡结合部中青年教师专业素养发展评价改革研究”(课题编号:2022ZJY59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洪应银(1978—),男,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第四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