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本自治德育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2023-10-14 02:44何欢欢
教育界·A 2023年25期
关键词:自主管理能力课程建设

【摘要】校本自治德育课程建设,是基于学校的角度对德育进行自主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道德为标准。在现阶段社会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学校应积极开展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贯彻落实德育教育,在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基础上,确保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判断、自我控制、文化理解等方面能力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自主管理能力;校本自治德育课程;课程建设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学校德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如何进行学生管理仍然是困扰部分学校管理者的难题。在学校日常管理中,一些教师常常会将学生管理视为一项十分烦琐的工作,认为这项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因此,如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校本自治德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学生自主管理能力越强,往往就越能自觉遵纪守法,主动关心班集体、参与班级活动,积极参加校内外比赛和公益活动,以及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在校本自治德育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研究价值在于能够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的研究正不断地深入。在国内,许多学者在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方法和措施。如:有的学者提出“三维式德育课程”的概念,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德育课程设计和实施;有的学者则倡导将“学生自治可视化”融入德育课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養效果。在国外,也有不少关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方面的研究。如:有的学者认为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人格特质,并且需要从学习环境、教育目标等多方面因素入手;有的学者则将“学生自治”作为教育的一个目标,提倡学生应该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管理责任,拥有更多的决策权[1]。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并不仅仅是校本自治德育课程建设的需要,更是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变革的需要。因此,学校和教师需要从多方面出发,探索出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以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个人能力、社会能力、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每个要素的内涵具体如下。

第一,个人能力体现在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约束、自我改进和自我激励等几个方面。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身优劣,进行自我调整和激励,从而提升自主管理能力。

第二,社会能力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竞争意识等有关。在学习中,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将来进入社会后,学生需要与不同的人交往,而具备一定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2]。

第三,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加工能力、创新能力等有关。具备这些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发掘问题的本质,制订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四,情感能力体现在情感调控、情感表达和情感问题处理等几个方面。在管理过程中,学生对情感的调控、表达和问题处理非常关键。学生如果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将有利于增强自主管理能力。

第五,实践能力与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有关。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告诉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从而帮助学生提升他们的自主管理能力。

四、在校本自治德育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必要性

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精神的陶冶。并且,无论是对学生自身发展来说还是对社会发展来说,品德与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充分发挥学校德育课程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是一个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是知识的所有者,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而在现代教育中,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学生具备自主管理能力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其次,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是适应现代社会竞争的需要。当前,无论是在学校内还是在社会上,学生只有具备自主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和胜任将来的工作。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而且有助于他们在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和管理。

最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具备自主管理能力的学生能够做到自我控制,并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营造和谐、民主的教育氛围,从而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3]。因此,学校需要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如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校本自治德育课程,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在校本自治德育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现状

在学生自身的认知和态度方面,部分学生对自主管理认知较为浅薄,容易被外部环境左右,缺乏自我调节能力,这也是影响他们自主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学生需要科学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4]。

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强自主管理能力与课程内容的相关性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通过了解课程内容并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更好地提升自主管理能力。然而调查结果显示,不少学生感觉现行的德育课程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课程设置不够有针对性。

在教师影响方面,教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是学生的引导者。但个别教师在管理时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格,与学生缺乏平等的沟通,没能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导致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难以提升。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开放式的讨论和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在学校影响方面,一些学校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约束,自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这些学校的学生整体的自主管理能力较强。而另外一些学校只注重制度的制订和规则的执行,很少给学生自主管理的机会,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因此,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的自我努力和学校、教师的共同配合[5]。要想在校本自治德育课程中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逐一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六、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校本自治德育课程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是校本自治德育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其德育水平直接影响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因此,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提高校本自治德育课程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自身教育水平。教育理论知识日新月异,教师要遵循新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实际操作,通过教学实践积累经验,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要掌握德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作为学生的道德榜样,需要熟练掌握德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方法,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品德特点和发展需求,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最后,教师还要具备跨学科综合素质。跨学科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反思能力等。具备这些能力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服务,使教师更有战略眼光和创新意识,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视野更开阔。

(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校本自治德育课程的实施需要完善的学校管理制度来支撑。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一方面可以提升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则可以促进德育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完善过程中,学校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具备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让教师和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执行。

其次,在制度内容上,学校需要明确校本自治德育课程的实践目标和要求,以及制订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应措施和监督、评估机制;同时,还需要规定学校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利。

最后,为了确保德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学校需要明确管理者和执行者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课程的监管,避免出现管理不到位或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情况。只有在制度的约束下,学校管理者和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校本自治德育课程教学,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让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至关重要。这需要家长的参与和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长只有在家庭教育中懂得倾听、引导和激励,才能够培养孩子自信、负责等优秀品质。

首先,学校和教师应该让家长树立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责任感。家长应该将教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学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规划学习和生活,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次,家庭教育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让学生在家里能够自由地探索、发现和学习知识,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和教师应该让家长根据孩子自身特点,从环境等角度合理选择教育方法,在家庭教育中建立与孩子沟通的桥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要,并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样能够树立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家长的关爱,从而促进孩子的成长。

最后,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于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让家长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采取积极的行动,为孩子构建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四)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家长的责任,还是社会各界人士的责任。社会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如何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是校本自治德育课程开发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学校可以同社会机构、组织合作,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等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运行规律以及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关注社会热点。学生通过从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中获得的体验和感悟,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学校可以邀请社会上知名的专家和企业家为学生开展讲座、提供指导,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比赛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6]。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读书会、报告会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文化、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自我的全面提升。

结语

笔者通过对校本自治德育课程设计、实施等方面的讨论,发现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校本自治德育课程中,学校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及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7]。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校本自治德育课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艾金枝.中学班级自主管理浅析[J].文教资料,2011(30):147-148.

[2]卜玉华.我国中小学班级工作的传统与当代变革[J].教育研究,2004(11):63-67.

[3]陈晓红.浅谈班级文化的建设[J].全球教育展望,2008(1):95-96.

[4]程林珊.星旗辉映 百舸争流:班级“争星夺旗”自主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6(12):7-9.

[5]黄桂萍.近30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管理政策的梳理与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9(8):6-9.

[6]唐丽丽.自主管理视角下初中生班级小组构建方式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7):116-118.

[7]王淑英.自主管理视角下初中生班级小组构建方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48-49.

作者简介:何欢欢(1983—),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十四中学。

猜你喜欢
自主管理能力课程建设
提升大学生生涯管理能力的探索
关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提升初中生自主管理能力研究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