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四史”教育的实践探讨

2023-10-14 05:56郑辉淋
教育界·A 2023年25期
关键词:实践探讨四史小学教育

【摘要】《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高公民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这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有了更加明确的界定,也为教师提供了更清晰的目标与责任要求。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法治意识的關键时期,“四史”作为概括我国发展历史的重要内容,具有与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合的必要性,其丰富的课程资源、思想内涵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涵养,还能够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家国意识,提升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与德育效果。文章从“四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贯彻落实入手,论述了相关的建设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四史”教育;实践探讨

“四史”教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的统称。在素质教育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深刻认识落实“四史”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明确实践原则,通过联系具体课例,探索有效的实践路径,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实效,让“四史”教育入脑入心,切实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等综合素质。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四史”教育的现状分析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施“四史”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其一,部分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的,他们缺乏对“四史”教育的深入理解和研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落实“四史”教育。其二,有些教师忽视了渗透“四史”教育的重要价值,不善于从新课程标准的视角进行“四史”教育探索研究,在日常教学中只会照本宣科,课堂形式单调乏味,教学浅表化、碎片化,抑制了小学生参加“四史”学习教育的热情和兴趣。其三,小学生缺失参与“四史”学习教育的真实活动体验。部分教师忽略对“四史”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设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停留在简单识记某些历史事件、历史时间、著名人物等知识上,忽视了历史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这无法激发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感,难以提升教育效果。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四史”教育的实践价值

(一)有助于传承红色基因,筑牢理想信念

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四史”教育,能激励学生深入了解“四史”,聆听革命先烈的故事,领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奋斗历程,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同时,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四史”教育能提升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帮助学生读懂、学深、悟透“四史”,将“小我”积极融入国家和人民的“大我”之中,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二)有助于厚植爱国情怀,提升思想品德

将“四史”教育渗透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推进“四史”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能使小学生从更宽广的视角出发,认真了解、学习优秀中华儿女的英雄壮举,理解为什么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能引导小学生深入了解革命先辈艰辛的奋斗历程,体会到现在美好的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领略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路,逐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怀;能指引小学生积极学习革命先辈优秀的精神品质,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认识和觉悟。

(三)有助于培养优秀品质,落实教育任务

立德树人任务与“四史”教育目标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四史”教育素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支持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的内容。融合“四史”教育能将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的育人育德思想合理地融入教学过程中,促使小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提升他们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他们优秀的精神品质。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落实“四史”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解读教材,理清线索,探寻“四史”教育切入点

正确解读教材,理清教学线索,合理运用教材是实施课程教学应完成的首要任务。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唯有深度解读道德与法治教材,把握历史的逻辑线索,明确教学的具体切入点,“四史”教育才能更有效。由于“四史”教育内容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较为久远,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还不够丰富,学习和生活经验有限,因此,教师在渗透“四史”教育时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寻找准确的切入点,理清教学“为什么教”“如何教”的问题。

基于“四史”教育有别于一般的历史教育,解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渗透“四史”教育的落脚点就不再是了解史实、识记史实,而是在充分了解史实的基础上深刻理解精神实质,感悟革命先辈的伟大。例如,通过梳理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的内容可以发现,第9~12课蕴含着丰富的“四史”教育内容,其中,“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重在引导小学生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经历的艰辛的社会主义探索和实践进程,“富起来到强起来”重在引导学生了解党和国家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内容丰富翔实,案例典型鲜明,在内容上由“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不怕远征难”三个板块构成,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井冈山道路的开辟”“红军长征”;在教材编设方法上采取了历史演绎方法,由大到小、从抽象到具体来呈现各种史实。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度研读教材,利用历史素材开展教学,找到教材中隐藏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等内在线索,挖掘其中蕴藏的“四史”教育价值和意义[1]。

(二)讲好“四史”小故事,丰富认知,增强价值认同

小学生特有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参与“四史”学习教育时主要通过讲解、诵读优秀的革命故事来感悟其中蕴含的内在精神。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为了避免枯燥刻板的说教形式,提升教育实际效果,教师在讲解“四史”知识时,可以结合丰富的历史事件,引导小学生讲述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挖掘更多鲜活的红色教育资源,利用“四史”小故事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学习“四史”的兴趣,增强“四史”育人的实效性。

讲述红色故事是优化“四史”学习教育的活动,也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例如,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爱我们班”一课的重点是帮助小学生理解集体意识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的思想。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谈一谈自己对班集体的认识,描述自己与班集体是什么关系。有的学生认为:“班集体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我们只要有几个好朋友就够了,不必太关注其他同学,也不必对班集体付出过多的感情。”面对这个学生的片面认识,教师对他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给予了肯定,接着适时引入“民族英雄为集体牺牲自我—炊事兵糖豆”的故事:在当年红军长征时,16岁的小红军糖豆跟随大部队爬雪山,为了让其他红军战士能多吃一口肉干,他把自己的那份肉干留给了其他战士,结果因体力不支晕倒在地。听完这个故事,班上许多学生被小红军糖豆的故事感动了,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深深地感受到了故事中蕴藏的能量,增强了集体意识。“四史”小故事的引进能够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班集体观念。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述红色小故事,将学生引入生动的故事情境中,促使他们在情境中深入思索问题,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和伟大,领悟了红军战士身上所展现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长征精神,增强了认同感,在潜移默化中达成了“四史”教育目标。

(三)发掘课内外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提升探究能力

优化“四史”教育,要注重发掘课内外教育资源,引导小学生参与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索能力和探究能力。学生参与课内外探究,不能只是简单地阅读历史资料,复述历史,而要通过了解我国历史和现实国情,初步学会运用历史的、实践的观点辩证地看待现实问题,自主解决学习困惑。

在课堂上,教师不应拘泥于具体的学段和班级,应将各个年级的课程教学内容融进“四史”教育,这样可以取得令人惊喜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家乡新变化”和三年级上册“说说我们的学校”等课的教学时,教师紧扣低中学段学生的学龄特点和班级学情,巧借微课视频等信息化手段,将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等内容融入课堂中,并利用视频资料向学生直观地展示了家乡和学校的许多照片,使学生通过对比情景,感受自己的家乡和学校在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飞速发展。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参观校史馆,通过师生合作探究,使学生了解到学校的进步与新中国的发展息息相关,有效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多做贡献的情感[2]。

在课堂外,教师还应发掘各种乡土性革命教育资源,将其积极引进课堂,勇于创新“四史”教育方式。在党成立、发展、壮大、成熟的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的大江南北留下了众多的革命历史遗迹和故事,遍布革命先辈走过的印记。教师利用富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教育资源,能创设更加“接地气”的“四史”教育情境,优化“四史”教育形式,让学生亲切感受地方的优秀革命历史传统,领略“四史”教育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搜集整合所在地的革命纪念馆、红色历史遗址、红色景区等具有鲜明教育意义的革命教育资源,将其融进课堂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近距离地了解红色文化,自觉接受红色文化熏陶,重走红色革命路线,了解革命先辈的经历、故事和功绩。通过这样的融合课堂设计,小学生能更加自觉地融入“四史”学习教育活动。

(四)拓展“四史”主題教育,引领实践,涵养情怀

坚持指向现实、服务现实是教育的重要目的,教师必须在加强联系实践上多下功夫,依托“四史”教育,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和家国情怀等的正面指引。拓展“四史”主题教育实践是有效的教育活动形式,既有助于促进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四史”教育的深度融合,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接受更为丰富的“四史”知识[3]。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推荐一些富有阅读价值的“四史”教育读本,开展主题阅读活动,让他们能更全面、系统地探究“四史”内容,形成更加完整的认知。例如,教师在解析党史知识时,可以巧妙地将“四史”阅读从课堂有效延伸至课外生活中,向学生推荐《伟大也要有人懂:一起来读毛泽东》《伟大是怎样炼成的》《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等多种有益读物,鼓励他们通过认真阅读学习,领略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产生学习党史的兴趣,提升“四史”教育的实效性。坚持开展课外阅读实践,能够凸显“四史”教育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和熏陶作用。在“四史”课外阅读活动中,学生们逐渐产生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积极以“四史”故事中的革命先辈为榜样,主动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用“四史”精神严格要求自己。

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四史”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学校德育、班级团建、校园艺术文化节等活动时机,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教育基地,拓展“四史”教育领域,取得明知、育情、导行的教育效果。教师也可以开展“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利用红色革命教育资源,借助便捷的线上线下媒体条件,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四史”学习心得,增强学生学习教育体验感。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先烈故居等,深入推进“知史爱党 知史爱国”主题教育,精心组织行动路线,开展研学旅行,探寻红色足迹,积极传承红色基因。这些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让“四史”教育愈发丰富,能够有效落实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四史”教育的目标。

结语

为了切实发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关键作用,教师必须坚持落实落细“四史”教育,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创新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将“四史”教育巧妙渗透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取得更多成果,培育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曹君.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6):142.

[2]田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31):222.

[3]郑丹丹.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力的策略研究:以统编二年级上册教材《我们小点儿声》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360-361.

作者简介:郑辉淋(1981—),男,福建省屏南县甘棠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实践探讨四史小学教育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初中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探讨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新形势下公司融资技巧的实践探讨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实践探讨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