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用于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中麻醉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23-10-10 03:08徐冰冰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瑞马艾司氯胺酮

徐冰冰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临床胆管疾病常用的诊断方式,也是诊断胆总管结石的金标准技术[1]。除可以进行诊断外,ERCP 还可用于治疗,如通过乳头肌切开进行的胆总管取石术等。ERCP 具有检查精细、操作简单等优势,但在操作时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易损伤患者胃肠道,影响呼吸,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2]。为了可以平稳进行ERCP并取得显著疗效,在检查时需给予患者有效、安全的麻醉药物以减轻痛苦。本研究就ERCP 中采用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的麻醉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于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ERCP 治疗的60 例胆道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0 例。试验组男20 例,女10 例,年龄42~75 岁,平均(58.17±3.5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8 例、Ⅱ级12 例、Ⅲ级10 例;对照组男15 例,女15 例,年龄43~72 岁,平均(58.27±3.45)岁,ASA 分级:Ⅰ级10 例、Ⅱ级14 例、Ⅲ级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对本研究所使用的麻醉药物无过敏现象;3)意识清醒,可进行正常沟通。排除标准:1)器官衰竭;2)过往有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疾病史;3)临床资料缺失。

1.2 方法

在手术进行前1 d 嘱咐所有患者术前8 h 禁止饮水,并口服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规格:2 ml∶10 mg)。术前20 min 患者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天津金耀集团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515,规格:1 ml∶5 mg×10 支)10 μg/kg、昂丹司琼(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60149,规格:4 m1∶8 mg)4 mg 与盐酸戊乙奎醚酸(锦州奥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20606,规格:1 ml∶1 mg)0.5 mg。本研究诊疗操作的医师均为同一批,且均有10 年以上的临床经验。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仔细监测并记录其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参数,开放静脉通道输入4 ml/(kg•h)的平衡盐。嘱患者采取侧卧位,头偏向右侧,予以4 L/min 的速度吸氧。

对照组予以右美托咪定(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149,规格:2 ml∶0.2 mg)1 μg/(kg•h)联合丙泊酚(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69,规格:20 ml∶400 mg)4 mg/(kg•h)维持麻醉。试验组予以苯磺酸瑞马唑仑(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200006,规格:25 mg)1 mg/(kg•h)联合艾司氯胺酮(江苏省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93336,规格:2 ml∶50 mg)0.5 mg/(kg•h)维持麻醉。在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剂量调整应以脑电双频指数为依据。

1.3 观察指标

1.3.1 麻醉效果 Ⅰ级:给予患者麻醉药物后,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平稳,且未出现体动现象;Ⅱ级:给予患者麻醉药物后,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平稳,患者出现轻微体动,但不影响手术正常进行;Ⅲ级:给予患者麻醉药物后,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出现波动,出现体动且影响手术进程,需终止手术增加麻醉药物剂量;Ⅳ级:给予患者麻醉药物后,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出现明显变化,体动显著,且出现呼吸抑制,需终止手术予以面罩吸氧并增加麻醉药物剂量等。

1.3.2 血流动力学 分别于插管时(t1)、插管后3 min(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8 min 后(t4)、手术结束时(t5)以及手术结束后5 min(t6)记录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VP)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

1.3.3 麻醉相关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与离室时间。离室标准以操作结束后送入麻醉恢复室,10 min 后由护理人员根据安返病房标准首次判定是否满足安返条件,包括:完全清醒;心率、血压稳定,维持术前基础值±20%内;步态平稳;无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若患者首次评估未通过,则后每隔5 min 再次进行评估。

1.3.4 麻醉相关不良反应 包括呛咳、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SpO2降低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

试验组Ⅰ级麻醉和Ⅱ级麻醉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Ⅲ级和Ⅳ级麻醉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例(%)]

2.2 血流动力学

t2、t5和t6时,两组HR、MVP 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和t4时,试验组HR、MVP 低于对照组,而S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s)

注:1 mmHg=0.133 kPa

指标 组别 t1 t2 t3 t4 t5 t6对照组 99.92±8.01 94.35±6.05 119.82±8.86 115.34±8.64 98.35±9.16 98.35±8.34试验组 94.38±7.24 93.64±6.25 96.62±7.54 97.74±8.04 97.46±7.92 96.18±7.26 t 值 2.810 0.447 10.922 8.168 0.403 1.075 HR(次/min)P 值 0.008 0.657 <0.001 <0.001 0.689 0.287对照组 105.67±7.24 103.04±8.37 118.67±7.49 114.28±7.81 105.71±7.61 103.07±7.27试验组 100.37±7.08 102.57±6.11 103.13±6.24 102.49±6.31 103.34±7.12 102.51±6.67 t 值 2.867 0.248 8.731 6.432 1.246 0.311 MVP(mmHg)P 值 0.006 0.805 <0.001 <0.001 0.218 0.757对照组 97.51±1.52 98.64±1.08 97.32±1.62 97.02±1.45 98.34±1.34 98.74±1.49试验组 98.28±1.16 98.38±1.52 98.34±1.26 98.37±1.09 98.05±1.24 98.12±1.64 t 值 2.206 0.764 2.722 4.076 0.870 1.533 SpO2(%)P 值 0.031 0.448 0.009 <0.001 0.388 0.131

2.3 麻醉相关指标

试验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比较(min,±s)

表3 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比较(min,±s)

组别 例数 起效时间 苏醒时间 离室时间对照组30 1.88±0.536.68±2.11 30.58±6.41试验组30 1.29±0.633.54±1.28 21.57±5.66 t 值 3.925 6.969 5.771 P 值 <0.001 <0.001 <0.001

2.4 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试验组呛咳、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SpO2降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一般接受ERCP 治疗的患者多为老年人群,通常伴随多种慢性病,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对于外界的刺激较为敏感。故临床在行ERCP 治疗时对麻醉药物的选择有着极高的要求[3]。艾司氯胺酮作为N 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NMDA)受体拮抗剂,属于苯环利定衍生物,是一种具有强效镇痛、镇静作用的静脉麻醉药,该药起效快,且不抑制患者自主呼吸,可轻微兴奋循环系统[4]。但有研究表明,将艾司氯胺酮单一使用时,可引起患者体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且单一使用麻醉效果不佳[5]。苯磺酸瑞马唑仑为苯二氮䓬类化合物,属精神药品,是麻醉药的一种。目前该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作用于人体γ-氨基丁酸(GABAA)受体,可抑制神经元,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具有显著的镇静等作用[6]。且苯磺酸瑞马唑仑在应用时,不通过肝肾代谢,因此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该药并无镇痛作用,因此为提高临床疗效,常将苯磺酸瑞马唑仑与镇痛药物联合使用[7]。

在本研究中,将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联合使用,结果显示试验组Ⅰ级麻醉和Ⅱ级麻醉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Ⅲ级和Ⅳ级麻醉患者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t2、t5和t6时,两组HR、MVP 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3和t4时,试验组HR、MVP 低于对照组,而Sp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离室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试验组呛咳、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SpO2降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联合使用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对患者呼吸系统等影响较低,且在应用过程中安全性较高。进一步分析原因可能为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明显提高镇静及镇痛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药物毒副作用。苯磺酸瑞马唑仑在使用过程中对机体呼吸循环抑制作用极低,术后患者清醒时间明显缩短,艾司氯胺酮在应用过程中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8],因此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弥补单一使用的不足。但本研究选取样本数较少,因此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苯磺酸瑞马唑仑与艾司氯胺酮联合使用的临床疗效及价值需进一步探究。

综上所述,在ERCP 中采用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在应用过程中能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且药物联合使用较单一使用安全性更高,本研究为ERCP 中采用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提供了依据。

猜你喜欢
瑞马艾司氯胺酮
瑞马唑仑诱导PC-12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和凋亡
瑞马唑仑的应用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新型苯二氮类镇静剂瑞马唑仑的临床研究进展*
瑞马唑仑用于重症患者镇静的研究进展*
艾司奥美拉唑钠结构研究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老年失眠症患者艾司唑仑治疗前后睡眠脑电Quisi及失匹性负波观察
氯胺酮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艾司洛尔在冠心病心肌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