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本文化培育路径探索

2023-10-07 08:31娄晓静兰云云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8期
关键词:培育路径高职院校

娄晓静 兰云云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正在由规模化发展向内涵式建设转型,“双高”计划、职教本科的建设,都要求高职院校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精神影响因素,无形中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建设,因此,校本文化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作为行业属性明显,特色鲜明的院校,在校本文化建设上与普通本科院校有着显著的区别,本研究将在解读高职院校校本文化内涵和属性基础上,对高职院校校本文化的培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本文化;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2-0052-04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人才培养摇篮的大学,传承文化是其承担的神圣职责,重视和加强文化建设是院校发展永恒的主题。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其中,校本文化正是一个学校特有的育人精神的体现,校本文化建设是促进学校提质增效、科学稳健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必要对高职院校校本文化的内涵与实践路径进行探索。

一、高职院校校本文化内涵及属性

校本文化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分析。广义上来说,校本文化是属于文化中的一个特定的类别,其内涵本质归属于文化的整体定义,指的就是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校本文化突出“校本”这个限定词汇,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过一代代的师生所传承下来的精神信念和价值理念,它内植于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校师生的行为方式。按照文化的层次结构理论,校本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次。物质文化是校本文化的基础与来源,精神文化是校本文化的内核与本质,制度文化是校本文化的标志与保障,行为文化是校本文化的外在与实践[1]。这四个层面的文化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校本文化的主要内容,也是一所学校建设校本文化的主要立足点和落脚点。

从文化的属性来看,校本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继承性,这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基本特性;2. 独特性,这是校本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特性。校本文化的形成是以学校的办学实践为基础,因此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学校在校本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3. 职业性,这一特性是针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教育更加突出“职业性”特点,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在高职院校校本文化建设上,需要突显这一特性,实现校本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

二、高职院校校本文化育人价值

(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我国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同,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只在技能提升和实践操作环节进行人才培养,而是要实现“三全育人”的全过程培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毕业生除了具备娴熟的技能操作水平,还要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文化涵養,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校本文化的建设培育,恰好满足了人才培养的这一需求,它通过职业精神的熏陶、人文精神的滋养、创新精神的引导,在日积月累中慢慢渗透到学生的价值理念中,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使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精神境界,实现全面发展,最终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强化师生爱校荣校情感

校本文化是学校整体价值观的体现,是维系和凝聚全校师生的价值纽带,由此所形成的人文氛围和精神力量,将成为推动学校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2]。校本文化的构建,应从深层次提升教职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幸福感,对促进教师个人事业与学校发展同向同行具有重要作用,营造出“以校为家、以人为己、教书育人、甘于奉献”的浓厚氛围。校本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也有利于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文化情操,塑造学生品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校本文化建设下校训精神的践行者、传播者,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自信心、认同感、向心力,从而提升学校办学质量。

(三)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当前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竞争愈发激烈,“双高计划”建设等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评价一所高职院校竞争力强弱的标准也不仅仅限于教育设施、师资力量、专业建设水平等硬性指标,而更应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毕业生就业状况等软实力的体现。校本文化的建设就是通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营造健康向上校园环境,凝练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风校训精神,塑造学校良好形象,彰显学校典型特色,打造出靓丽的名片,形成美美与共的校园文化氛围,进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以校本文化所创生的内生动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三、高职院校校本文化建设问题

(一)校本文化建设的薄弱化

文化传承是高校的一项基本功能,各高职院校都会将文化建设作为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弘扬文化精神,实现文化育人。但是,从各高职院校的现状来看,由于成立时间晚、自身积累沉淀不够、凝练总结不足等问题,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此外,对校园文化的认识不足,导致普遍存在重专业建设轻文化建设的问题。个别院校虽然注重文化精神的弘扬,但重点都放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精神等内容上,或者以简单的学生文体活动代替文化建设。这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是对校本文化建设的重视度不够,没有结合自身学校发展历史和实际特点。需深刻凝练校本文化,并在校园内部弘扬传播,让校本文化的内涵精神深入师生脑中、心中。

(二)校本文化建设的同质化

对高职院校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针对这一特点,高职院校校本文化建设也应该紧扣定位,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但是,现在众多高职院校并没有抓住校本文化建设这一重点,虽然已经提炼总结了校本文化,但与普通本科大学相比,定位不明确,内容同质化,没有打造专属于高职特色的校本文化教育体系,没有真正发挥出校本文化在培养社会适应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上的重要作用。高职校本文化还要体现职业特色,增强学校办学的行业属性,农业院校体现农耕文化特点,财经院校体现诚信文化内涵,医学院校体现志愿服务特色等,这对于高职院校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三)校本文化建设的单一化

文化融合发展是当前的趋势,校园文化类别多种多样,学校作为文化弘扬和传承的主阵地,要注重文化建设的多元化。高职院校的职业定向性和技术主导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特有的行业属性。除了综合性院校外,众多行业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比如农牧类、交通类、植物类等,在校本文化建设上,众多高职院校并没有突出自身的行业特色,与综合性高职院校一样,校本文化建设追求大而全,行业特征不明显,丢失了自身具有的文化优势,不利于品牌化、特色化、鲜明化的校本文化品牌打造。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融合度、紧密度十分紧密,这是由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也是高职院校的专属特色。因此,在校本文化建设上,需要融入企业文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企业发展需求,认可企业文化,与企业共发展的人才。

四、农牧高职院校校本文化培育路径

(一)把握特点,科学规划,做好校本文化建设顶层设计

校本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以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的思维进行综合考虑,将其纳入学校整体规划,统筹设计,构建起符合学校实际、突出特色的校本文化。一是要深刻凝练总结办学经验,一所高职院校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显著的办学成就,校本文化是在这些办学历程和办学经验中一步步总结提炼出来的,因此校本文化的建设,要认真梳理学校既往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提取其中的文化资源要素,科学规划校本文化建设的目标,为校本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二是把握学校发展特色优势,这是决定校本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素。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专属特色,在校本文化建设上,也应该好好利用和把握这些特色。如山东交通职业学院的专业特色是以交通运输为主,在校本文化建设上,选取了与优势专业相符合的“道路”文化为主要核心要素。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是以畜牧兽医专业为特色的院校,校本文化选取了“骏马”文化为核心资源进行建设,等等。因此,各高职院校需要结合自身特色,找出核心资源要素,以此为基础进行校本文化建设。

(二)立足特色,产教融合,构建校本文化建设培育体系

基于特色鲜明的校本文化核心要素,构建系统校本文化培育体系,将校本文化精神融入学校的方方面面。

1. 建设系统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

每个院校的精神文化理念都融入了校风校训、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办学宗旨、使命愿景等,这些也是一个学校文化底蕴、价值取向的体现和表达,是校本文化最核心、最关键的建设要素[3]。校本文化建设需要符合学校优秀的办学思想和悠久的历史传统,搭建本校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通过开设校史校情、地域文化等校本课程,编写学校历史、学校理念文化、学校大事记等校本文化书籍,邀请明星校友、学校老干部、老教师等作报告,将校本文化精神理念融入师生日常教学课程,弘扬校本文化,激发师生爱校情怀。提高科研意识,加强对校本文化的研究,鼓励引导教师围绕校本文化进行课题研讨,不断提升校本文化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注重校本文化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关系,从专业课程中挖掘校本文化元素,以课程思政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校本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2. 校企文化浸润共育人才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企业所需的高技能、应用型的专门人才,“企业化”的高职校本文化则更有利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培养敬业精神,树立起认真踏实、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风格。一是将行业企业要求融入就业指导课程,正确进行职业规划,学生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4]。二是结合企业需求,设计课程内容,将企业的先进技术、文化理念等渗透到日常教学环节、实训环节。三是实现校企文化的双向融合对接,在外部环境上,将学校道路、楼宇、实训场地以企业名称进行命名,悬挂企业品牌名称标识等,增强企业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在内部规范上,通过统一着装、规范职业用语运等手段,强化学生职业规范和职业行为。

3. 打造和谐优美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起到培育人、熏陶人、陶冶人的作用,校本文化的建设也要依赖这些环绕在师生周围,默默影响师生行为的实体环境要素。一是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设施一流、文化浓郁、环境优雅、和谐安全”的标准,对学校的校园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在校园整体布局规划上融入校本文化元素。如教学楼、餐厅、公寓、图书馆等建筑使用突出学校特色的形象设计,彰显出学校人文学术内涵,使校园建筑设施成为打造校本文化的物质载体。二是营造宣传弘扬校本文化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学校校史馆、文化景观、艺术雕塑、文化长廊等,利用校本文化元素进行命名,营造强烈的办学育人体验,实现了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使人产生美的体验、让一草一木一墙一砖都激励学生能产生自我完善的追求。三是加强对校园历史建筑、古树古木等文化遗产的保护,这些遗产是学校历史发展的见证者,更是学校保留自身历史文脉,蓬勃文化发展的根基,要利用好这些校本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它们传承校本文化基因,弘扬校本文化精神的重要作用。

4. 拓宽文化育人渠道

文化活动是文化传承弘扬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不仅受到师生喜爱,也有利于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文化涵养。高职院校中各类学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这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一是充分发挥第一课堂育人作用,通过思政课、公共通识课等,推动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增强人文科技素养。加强专业课与校本文化的融合,在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基础上,通过课程思政,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二是加强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建设,将校本文化元素融入社团文化活动中,培育社团活动品牌,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三是打造社会实践体系,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实习、顶岗实习、“三下乡”活动、创新创业大赛、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公民意识、奉献精神和服务能力。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新感受、新体验,领悟了校本文化的真谛,形成了自我意识,锻炼了自身能力,提升了个人素质。

(三)规范制度与执行,保障校本文化建设机制

校本文化建设必须具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全面的培育体系,必须要落地落实,强化执行,规范有效的规章制度是校本文化建设、传承的重要保障。第一,将校本文化元素在学校章程中充分体现,明确校本文化的重要地位,全校师生员工都将传承校本文化,弘扬校本文化精神作为自身的使命与职责,确保校本文化源远流长。第二,为校本文化建设建章立制,让校本文化的相关制度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遵循的基本准则,这有利于校本文化的落实。第三,高度重视制度文化的构建,从师生实际出发,加强校规校纪、大学生行为规范、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餐厅公寓管理制度等,对不切实际、过时的制度进行废除、修改,为校本文化建设的常态化推进提供制度支撑[5]。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校本文化的建设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进一步完善文化育人工作,傳承校本文化基因,弘扬文化精神,对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各高职院校要注重自身校本文化的建设,持之以恒,不断挖掘自身校本文化资源,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文化,打造一张属于自己的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化名片。

参考文献:

[1] 何斌. 现代高职教育理念下地方高职院校校本文化建设路径探究[J]. 普洱学院学报,2018,34(05):103-106.

[2] 高庆. 高职校本文化构建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7(18):52-53.

[3] 郭万保. 论我国大学校本文化建设[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6):73-79.

[4] 莫舒玥. 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研究[J]. 广西教育,2018(07):94-95+113.

[5] 张素芬. 高职院校构建特色校本文化研究——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个案[D]. 广州:广州大学,2013.

(荐稿人:王伟,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猜你喜欢
培育路径高职院校
医学生道德人格现状及有效培养路径
我国社会组织品牌个性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介视阈下艺术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思考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研究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基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素质培育路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